俄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經常感到口渴

2020-12-02 科技生活快汛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12月1日消息 俄羅斯太空人謝爾蓋·庫德‑斯維奇科夫表示,由於國際空間站一直運行的空調,他經常感到口渴,但是胃口雖然和在地球相比沒有發生變化,但希望增加辣椒和鹽。

已經在空間站工作一個月的庫德‑斯維奇科夫表示:「我沒有感覺到與在地球上的差異。是的,經常想喝水,但是,並不是一位內失重,而是因為空調系統一直運行,導致空氣乾燥,這是為了減少高溼度,不會在冷設備上形成冷凝。」

據他稱。他對食品的口味並沒有變化。他說:「但是,可能希望更辣,更鹹,口味更重的味道。」

他在自己VK上發布的視頻中表示:「甚至那些沃在地球上不太吃的食品,大蒜或者辣椒醬,在這裡希望添加到普通的食物中。」

相關焦點

  • 俄太空人為國際空間站內壁裂縫打補丁
    搭載4名太空人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龍」飛船11月16日飛抵國際空間站並與之順利對接。這張由美國航天局提供的視頻截圖顯示的是,參與本次航天任務的4名太空人與此前已在國際空間站內的太空人合影(11月17日攝)。(新華社/美聯)新華社莫斯科11月18日電 據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新聞處17日消息,俄太空人雷日科夫當天在國際空間站的俄「星辰」號服務艙內,用一塊橡膠補丁堵住了該艙內壁上一條裂縫,以阻止漏氣。站內太空人將繼續檢測國際空間站密封性,以確定是否停止漏氣。
  • 俄太空人為國際空間站內壁裂縫打補丁 以阻止漏氣
    【俄太空人為國際空間站內壁裂縫打補丁 以阻止漏氣】據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新聞處17日消息,俄太空人雷日科夫當天在國際空間站的俄「星辰」號服務艙內,用一塊橡膠補丁堵住了該艙內壁上一條裂縫,以阻止漏氣。站內太空人將繼續檢測國際空間站密封性,以確定是否停止漏氣。 此次漏氣於2019年9月被發現。
  • 俄太空人:國際空間站修補裂縫後仍在洩漏空氣
    (觀察者網訊)國際空間站俄羅斯「星辰」模塊艙日前出現長度為2-4釐米裂縫,機組臨時使用聚醯亞胺膠帶修補,但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直播國際空間站機組與地面的通話顯示,修補後艙內的壓力繼續下降,且空氣流失的速度比修補以前更快。
  • 俄太空人為國際空間站裂縫打補丁:漏氣速度加快,疑遭隕石撞擊
    本文轉自【新華網】;(原標題:俄太空人為國際空間站內壁裂縫打補丁)新華社莫斯科11月18日電據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新聞處17日消息,俄太空人雷日科夫當天在國際空間站的俄「星辰」號服務艙內,用一塊橡膠補丁堵住了該艙內壁上一條裂縫
  • 國際空間站美國太空人將使用俄艙段的衛生間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轉播的太空人與地面專家的對話表明,國際空間站的俄羅斯太空人已被告知,美國同行將使用國際空間站俄艙段的衛生間。地面飛行控制中心的一位專家說:「由於美國艙段裝置的運行特點,美國考察組成員將不得不使用俄羅斯的裝置。同時,遵守清潔衛生裝置使用規則十分重要。」
  • 國際空間站的俄太空人被告知美國同行會使用俄艙段的衛生間
    科技生活快訊 舉報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消息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轉播的太空人與地面專家的對話表明
  • 俄航天集團:尋找國際空間站空氣洩漏點期間太空人將在俄方艙段隔離三天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8月20日消息 俄羅斯航天集團向衛星通訊社表示,在尋找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空氣洩漏點期間,太空人將在俄羅斯艙段隔離三天。© 照片 : ROSCOSMOS俄航天集團表示:「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總控小組表示,空間站上的太空人8月21日將轉移至俄『星辰』號服務艙,隨後將對美國艙段進行控壓。」上述決定是與美方共同作出的。
  • 國際空間站漏氣,俄飛控中心專家建議太空人:用膠帶封
    近日,國際空間站內出現漏氣情況。在發現可能的漏氣處後,地面專家建議太空人用膠帶將漏氣處密封起來。據俄羅斯衛星通迅社15日報導,國際空間站機組人員與地面的對話紀錄顯示,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可能已經發現了俄羅斯「星星「模擬艙近日漏氣的確切位置。
  • 國際空間站響起警報,大量易爆氣體注入艙室,俄太空人險遭毒手
    近日,據俄媒報導,美國著名航空公司「太空探索(SpaceX)」發射的『龍飛船二號』在三月三日成功對接國際空間站後釋放出大量『異丙醇』氣體,對國際空間站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脅。根據俄媒的描述,在「龍二號」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後,空間站太空人立即嗅到了類似於酒精的味道,這引起了工作人員的不安。隨後空間站的監測系統發出警報,艙內「異丙醇」氣體含量嚴重超標,每立方空氣「異丙醇」含量超過6毫克。太空人按照合法程序打開空氣淨化系統,成功將艙室內『異丙醇』含量控制在每立方米2毫克以下。
  • 太空人為國際空間站裂縫打補丁:疑遭隕石撞擊
    據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新聞處17日消息,俄太空人雷日科夫當天在國際空間站的俄「星辰」號服務艙內,用一塊橡膠補丁堵住了該艙內壁上一條裂縫,以阻止漏氣。站內太空人將繼續檢測國際空間站密封性,以確定是否停止漏氣。
  • 俄航天專家: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覺珵】自2000年首批太空人入駐以來,國際空間站迄今已運行近20年,其剩餘壽命如何受到科學界關注。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日援引俄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的分析稱,「如果空間站技術條件正常,本來可以寄希望於延長使用期。現在,與使用已久有關的毛病開始出現……我們需要為到2024年以後空間站將不再存在的事實做準備。」
  • 俄航天集團:虛擬實境系列紀錄片在國際空間站開機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12月22日消息 據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官網消息,俄航天集團與加拿大Felix Paul Studios影視公司合作拍攝的虛擬實境(VR)系列紀錄片「探索太空.國際空間站體驗」在國際空間站開機。
  • 俄載人飛船與國際空間站順利快速對接
    2020-10-14 23:41:55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莫斯科10月14日電(記者李奧)俄羅斯「聯盟MS-17」載人飛船14日升空,約3小時後與國際空間站順利完成對接,將3名太空人送上空間站。在與運載火箭分離後,「聯盟MS-17」飛船按快速對接模式繞飛地球2圈,追上國際空間站,並與其「黎明」號實驗艙順利自動對接。俄國家航天公司表示,此次任務從發射到完成對接總共歷時3小時3分鐘,創下飛船升空並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的最短用時紀錄。對接成功後,「聯盟MS-17」飛船內的俄太空人謝爾蓋·雷日科夫、謝爾蓋·庫季-斯韋爾奇科夫和美國太空人凱特琳·魯賓斯進入空間站。
  • NASA太空人最後一次搭俄太空飛行器前往國際空間站
    中新網10月15日電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當地時間14日上午10時45分,一枚聯盟號火箭從俄羅斯在哈薩克斯坦的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飛向國際空間站。而這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後一次付錢,讓美國太空人搭乘俄航天局的飛行器。據報導,14日發射的「聯盟號」MS-17載人飛船將攜帶俄羅斯太空人萊茲可夫(Sergei Ryzhikov)和庫德-斯維契科夫(Sergei Kud-Sverchkov), 以及美國太空人魯賓斯(Kathleen Rubin),大約用時3小時到達國際空間站。
  • 俄媒:中國2022年發射空間站 並向外國太空人開放
    原標題:中國計劃2022年發射天宮空間站俄媒:航天將實現跨越式發展參考消息網8月9日報導俄媒稱,中國計劃2022年發射天宮空間站。天宮預計將遵循與國際空間站類似的設計標準,並向外國太空人打開大門。
  • 俄專家提議藉助攝像機和泡沫判斷國際空間站的漏氣點位置
    專家對俄太空人阿納託利∙伊萬尼申說,建議2日關閉「星辰」號服務艙中轉隔艙艙門時,把GoPro攝像機和一小塊泡沫放進去。這名專家指出,攝像機可拍下泡沫隨著空氣流動的運動方向,從而判斷漏氣點位置。他補充道,當年太空人亞歷山大·謝列布羅夫在「和平」號空間站使用過該方法。
  • 國際空間站不妙,俄航天專家:或在2024年停用
    自2000年首批太空人入駐以來,國際空間站迄今已運行近20年,其剩餘壽命如何受到科學界關注。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日援引俄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的分析稱,「如果空間站技術條件正常,本來可以寄希望於延長使用期。現在,與使用已久有關的毛病開始出現……我們需要為到2024年以後空間站將不再存在的事實做準備。」
  • 俄媒:國際空間站驚現酒精味
    參考消息網5月12日報導 俄媒稱,俄羅斯太空人帕維爾·維諾格拉多夫解釋了可能造成國際空間站在美國「龍2」飛船抵達後出現強烈酒精氣味的原因。據俄新社5月10日報導,這裡存在幾種說法。例如,在地面上給飛船消毒時或許使用了酒精。此外,用於飛船內部的材料可能也是產生氣味的原因。維諾格拉多夫說:「這是否是酒精也值得商榷。
  • 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出現漏氣,所有太空人集中至俄羅斯艙段隔離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8月21日消息,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當日發布消息稱,為了尋找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漏氣源頭,站上太空人全體集中在俄羅斯艙段三天。據了解,目前國際空間站有三名太空人駐守,分別是兩名俄羅斯人和一名美國人。
  • 俄航天專家: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或在2024年停用
    自2000年首批太空人入駐以來,國際空間站迄今已運行近20年,其剩餘壽命如何受到科學界關注。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日援引俄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的分析稱,「如果空間站技術條件正常,本來可以寄希望於延長使用期。現在,與使用已久有關的毛病開始出現……我們需要為到2024年以後空間站將不再存在的事實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