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在這春暖花開的日子裡,深高(集團)北校區科技創新項目組聯合深圳科普組織小學部的同學們來到了深圳科學館和深圳野生動物園參加科普小講師活動。看!我們的小講師佩戴起隨身麥克風,驕傲地成為一名科普宣講員。
2月3日上午, 同學來到深圳科學館。深圳科普覃芳老師帶領同學們學習宣講員的演講發聲技巧與齒輪的有關知識。
同學們自信滿滿地站在科學館的科普展品「機械狗」的臺前,將「機械狗」結構中的齒輪的原理、分類、歷史、以及安全防護等一一向科學館的參觀人員介紹。同伴們更是積極參與小講師的互動,小講師的成就感真是滿滿的!
科普小講師的第二站便是同學們最喜愛的深圳野生動物園了。在這裡,同學們重新認識了袋鼠和火烈鳥。原來袋鼠分為強壯大袋鼠和赤大袋鼠呢!當孩子們聽到袋鼠的後肢可以坐地、可以以跳代跑以及最高可以跳到13米遠(大約4層樓高)時,都發出了「哇」的驚嘆聲。而火烈鳥呢,除了它們的粉色羽毛,鐮刀形的喙對它捕食可是作用很大的哦。
覃芳老師告訴同學們,地球除了人類還有很多其他的生命。覃老師列舉了亂扔垃圾對野生動物的傷害為例子,號召同學們一起保護地球上其它的生靈。
來到了袋鼠的生活區,十幾隻袋鼠在陽光下,一會兒休息,一會兒蹦跳著尋找食物。孩子們睜著好奇的眼睛,仔仔細細地觀察。
「我發現它們的尾巴真的可以坐地,看它還跳起來了。」「你們看,有一個袋鼠寶寶在它媽媽身前的育兒袋裡。」
在綠意蔥蔥的水池邊,有著鐮刀型的嘴的火烈鳥,挺拔著纖細的體形,優雅地邁開細長的腿兒散步。「咦,它在幹什麼?」大家順著聲音望去,發現一隻散步的火烈鳥突然眼神一凝,長頸彎下,翻轉頭部,彎曲的喙在水裡左右掃動。「我知道,它在觸摸水底取食!」一位孩子興奮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得到了老師的肯定和表揚。
觀察火烈鳥行為的活動後,孩子們再次化身為火烈鳥宣講小講師,面向同伴和遊客將火烈鳥的習性情況娓娓道來。
在同伴和遊客的圍觀下,他們稚嫩的臉龐雖然緊張但仍透著幾分堅定,突破自我,取得了科普宣講小講師的初次告捷。有些孩子還會反思自己的不足,要求再來一次宣講,讓人不由得豎起大拇指說一聲:孩子你真棒!
這次的科普小講師活動,家長們都紛紛稱讚,希望以後可以多組織這類活動。以下節選一些小朋友和家長的活動心得體會:
1.這個活動特別棒,孩子不僅增長了知識還學會了如何與人相處,得到了綜合性的鍛鍊,辛苦老師們的組織,希望以後有更多類似的機會。
2.小朋友今天參加了動物科普活動,收穫滿滿,所以希望年卡可以發揮最大價值,老師們能多次組織這麼多意義的活動,感謝老師!
1.我第一次面對這麼多人進行解說有些小緊張,也有些小興奮,我克服了自己的小膽怯和小羞澀。通過這次學習和實踐,我發現自己更加勇敢更加細心了。當眾說話沒有那麼可怕,主角光環開始迸發,希望以後更多參與不同主題的科學社會實踐,在實踐中去感受科學世界的神秘與奇幻。
2.我收穫了新的知識,累積了實踐經驗。
3.我了解了袋鼠和火烈鳥的相關知識,期待下次能了解更多有趣的動物!
150年前,一位印第安酋長曾說:
地球不屬於人類,而人類屬於地球
愛護那些與人類一同分享這個世界的生命
其實就等於愛我們自己
希望成為科普小講師的你
告訴更多的人
讓我們一起來保護野生動物!
文字:歐曉雲、劉粉娜
圖片:歐曉雲、劉粉娜
視頻:深圳科普
排版:羅宇寧
請留下你指尖的溫度
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平臺--
深圳高級中學(集團)北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