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2-03
稀土高鐵鋁合金電纜為電纜行業另闢蹊徑
欣意稀土高鐵鋁合金電纜以其性能和成本優勢「以鋁代銅」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記者 秦虹
「我國缺乏銅礦資源,每年需要從國外進口,而鋁礦資源豐富,價格低廉,如果能以鋁代銅,對我國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而稀土鋁合金是在鋁中加入稀土元素生產出來的一種新型的基礎材料,用途非常廣泛。特別是在電力電纜行業,欣意實現了以鋁代銅,稀土高鐵鋁合金電力電纜柔韌性比銅電纜提高了30%,抗蠕變性比銅電纜小40%,延伸性比銅電纜提高了50%,代替銅導體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安徽欣意電纜有限公司(簡稱「欣意電纜」)董事長兼總經理林澤民說。
因為稀土高鐵鋁合金電纜優異性能和較低的成本,業內專家也表示,今後的電纜市場中,稀土高鐵鋁合金電纜的應用會越來越廣泛,取代銅芯電纜將會成為一種方向。
具有替代銅電纜先天優勢
電纜被喻為國民經濟的「血管」和「神經」。我國電纜年產值已突破1萬億,成為僅次於汽車製造業的第二產業,其中97%的電纜是銅芯電纜,用銅量約佔全國消費量的50%。而我國是個貧銅國家,目前進口依存度高達60%。因此,如何尋求戰略物資替代,解決銅原料安全和可持續供應,已經成為涉及國家發展與安全的重大戰略課題。
而稀土高鐵鋁合金電纜,導體是以鋁基為主,添加了銅、鐵、鎂和稀土等多種元素,經過特殊的工藝合成及韌煉處理等先進工藝,提高了電纜的導電性能、彎曲性能、抗蠕變性能和耐腐蝕性能,保證了電纜即使在長時間過載和過熱時的連接熱穩定性,且在電纜的絕緣、鎧裝等工藝設計和選材方面也有別於傳統的銅芯電纜。使電纜運行更安全可靠,由於在性能及安全、成本、資源、節能、環保等方面有諸多優勢,稀土鋁合金電纜可以替代價格昂貴的銅電纜。
我國是一個鋁礦資源和稀土資源儲量豐富的國家,其中鋁礦探明儲量為30億噸,佔世界總量的12%。由於普通鋁芯電纜的機械性能和抗腐蝕性能較差,所以鋁芯電纜佔中國電纜總量僅為3%。作為寶貴的戰略性礦產資源,中國稀土初級產品產量和供應量近年來佔到世界市場90%以上的份額。在現有的產業格局下,稀土高利潤的應用環節是中國所欠缺的。所以,稀土高鐵鋁合金電力電纜應運而生,極具資源和技術優勢。多方面的條件決定了這種電纜的市場前景廣闊。
「在全球經濟高度發達的今天,電力輸送及機械設備製造業,銅電纜的需求量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而以鋁代銅,必然成為一種趨勢。就我國來講,鋁的價格遠遠低於銅。在我國城鎮建設和城鄉電網改造中,使用這種新型稀土鋁合金電纜,無疑可以幫政府和企業節省大量投資成本,對創建節約型、可持續發展型社會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目前,作為政府重點招商引資項目,欣意稀土鋁合金電纜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已經被國家發展改革委列入《戰略性新型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林澤民說。
還需各方支持推動鋁合金電纜發展
「以鋁代銅」也曾被電纜行業廣泛關注,但是由於鋁的能耗和排放問題,也受到了業內的質疑。林澤民表示:「稀土高鐵鋁合金電力電纜採用30多項專利技術,通過添加微量稀土元素、鐵元素以及特殊的工藝處理,使產品在導電性、柔韌性、延伸性、抗蠕變性、抗腐蝕性等方面均優於銅電纜。在節能、節材、環保方面,鋁的熔點低,鋁及其合金材料的工藝冶煉環節,大大降低了煤、電等高耗能資源用量,減少了溫室氣體排放,十分有利於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
此外,高科技專利材料降低了火災風險。據統計,我國每年發生的火災15%以上是由電纜短路引發的。而欣意稀土高鐵電力電纜採用自主研製的阻燃矽烷交聯聚乙烯材料,加上其獨特的自鎖型鎧裝結構,當電纜外火溫度達到近千度時,可實現不延燃、不滴落,低煙無滷,從而大大降低了火災風險和人身安全隱患,因此也被稱為「救命技術」。
目前,該線纜已經應用於中國北車集團風電項目、西藏拉薩光伏發電項目、新疆西部天富合盛熱電項目、廣東珠海橫琴島風電項目、國網魯能青海格爾木光伏項目等多個清潔能源項目。
安徽欣意電纜的跨越式發展模式是科技創新的結果,是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型的實踐。在推廣階段,林澤民表示:「我國眾多的鋁合金生產企業還處於起步階段,企業規模和採用的技術良莠不齊,希望國家有關部門儘快出臺鋁合金電纜行業標準,進一步規範市場秩序。明確國家支持的重點區域和重點企業,加快發展鋁合金電纜代替銅電纜的技術和產業。加大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力度,樹立民族品牌,打造一批走向國際市場的一流企業。」
責任編輯:周小博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