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記我國無機化學家、化學教育家申泮文院士
9月7日,我國無機化學家、化學教育家申泮文院士誕辰104周年。他的一生有70餘載站在講臺上,創造了「中國執教時間最長的化學教師」的紀錄,並在我國化學教育研究領域創下了多項第一:編寫出我國化學界第一部中文教材;研製出我國第一代鎳氫電池;第一個在化學教學中應用計算機技術;主持完成我國第一部多媒體化學教科書軟體;最早開展金屬氫化物化學研究等等。
提到申泮文主持完成的我國第一部多媒體化學教科書軟體,還要從1995年說起。
當時,美國的大學已經使用計算機十多年了,而中國的很多大學都還沒有計算機。申泮文出國訪問時,看到此落差,從而萌發了「利用多媒體編程技術進行教學改革,研製出世界一流的現代化教學軟體」的念頭。
「你把化學元素周期表給我『變』到電腦裡去。」如今已是南開大學化學學院教授的車雲霞,仍清晰地記得當年跟隨申泮文讀博士時,老師給自己指定的「博士論文」題目。
看到學生驚訝的表情,申泮文解釋道:「我這麼大年紀了都能學,你也能學。」於是79歲的他率領一批博士、碩士和本科生,運用計算機技術,對以往的教學手段進行改造。
他們從頭學編程,開發軟體。在40平方米的實驗室,加上20平方米的辦公室,申泮文帶領著30名學生投入到緊張的工作。
他們一邊編寫電子教科書腳本,一邊把腳本內容做成多媒體課件。每編寫出一個章節,申泮文都要過目並作詳細修改,定稿後再由師生邊學習、邊討論、邊編程,編出的課件就在教學中試用。
經過3年的艱苦努力,1998年,這一軟體終於全部開發完成。
1999年初,教科書《化學元素周期系》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後被評選為2001年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隨後,電子版教科書也正式出版,這套包含60多萬漢字、4000多幅圖片和1000多幅動畫的軟體,採用人機對話方式,以元素周期表為主菜單,將各種元素結構通過三維動畫進行生動的演示,顯示了豐富活潑的教學內容。
《化學元素周期系》教科書軟體,不僅是中國第一部多媒體教科書,還是國際上的創新之作。
他們把這個軟體贈送給了國內很多高校,北京大學的教學實踐證明,學生完全可以通過這套軟體自學,從而使一年級的化學課時減少一半。中國科學院院士朱清時評價說:「這一成果代表了我國大學多媒體教學和研究的水平。」後來,申泮文又把這套軟體譯成英文出版。
「沒有一門科學能像化學這樣創造出新的物質,所以化學是一個創造新世界的科學。」申泮文的與時俱進從來不是說說而已。2007年,申泮文已經是91歲高齡,還開了「教育博客」,一個月就發了10篇日誌,給年輕人做出榜樣。
2017年7月4日,申泮文在天津逝世,享年101歲。
「先生已逝,精神永存,我們不僅要銘記他為祖國教育事業灑下的汗水,也要繼承科學家們勇於創新,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為祖國構建更加欣欣向榮的美好未來。」他的學生這樣寫到。
(圖文來源: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採集工程項目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