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首個埋葬古生物群!樂山沙灣發現寒武紀早期化石庫

2020-12-02 人民網四川站

原標題:四川首個埋葬古生物群!樂山沙灣發現寒武紀早期化石庫

「大家小心嘍!我們現在來到了5億歲寶貝『出沒』的位置了。」11月25日,自貢恐龍博物館的古生物化石研究專家們來到了樂山沙灣「尋寶」,他們尋找的寶貝,是有「5億歲」的寒武紀古生物化石。

位於沙灣區範店鄉(現並入沙灣鎮)的早期化石庫,被稱為「範店生物群」。「別看現在眼前是崇山峻嶺,很久以前這裡可是一片海洋,古生物化石便是滄海變桑田的証明。」自貢恐龍博物館館長李健說道。

據了解,範店生物群是玉溪師範學院古生物研究中心博士杜坤省與導師張喜光,於2015年4月在四川野外考察時發現。今年10月26日,杜坤省與雲南大學、哈佛大學等古生物專家發表合作研究論文,宣布範店生物群是繼我國雲南澄江生物群、湖北清江生物群之後又一重大發現。

現場發現古生物化石

「看到論文後我們十分欣喜,這是目前四川首個寒武紀早期化石庫。此行的目的主要是實地了解範店生物群,通過裸露出來的巖石考察其古生物的富等程度、種類,今天我們採集到了三葉蟲、土卓蟲等古生物的化石標本,將帶回博物館做進一步的研究。」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委員、自貢恐龍博物館首席專家彭光照說。

現場發現古生物化石

寒武紀大爆發是地球生命演化史上的神秘事件,是當今生命進化研究領域的熱點和難點,其內涵一直受制於重大化石的發現。杜坤省的論文介紹,範店生物群目前已發現8個已滅絕門類和48個屬種,涵蓋了真節肢動物、幹群真節肢動物海綿動物和藻類等多細胞生物。依據共生的三葉蟲、高肌蟲,該生物群與雲南澄江生物群的地質年代大致相當(距今5.18~5.20億年),埋藏學、古生態學証據表明這些遠古生物生活於較淺水體的大陸斜坡。範店生物群將為探索節肢動物早期輻射分異、遷徙擴散、生存適應與演化做出實質性的貢獻,也為找尋寒武紀特異埋葬化石庫提供了新線索。( 封面新聞記者 劉建 葉海燕)

(責編:高紅霞、章華維)

相關焦點

  • 四川首個埋葬古生物群!樂山沙灣發現寒武紀早期化石庫
    11月25日,自貢恐龍博物館的古生物化石研究專家們來到了樂山沙灣「尋寶」,他們尋找的寶貝,是有「5億歲」的寒武紀古生物化石。位於沙灣區範店鄉(現併入沙灣鎮)的早期化石庫,被稱為「範店生物群」。「別看現在眼前是崇山峻岭,很久以前這裡可是一片海洋,古生物化石便是滄海變桑田的證明。」自貢恐龍博物館館長李健說道。
  • 新發現:7000萬年前正孵卵的竊蛋龍化石與現代鳥類孵蛋姿態一致
    該項研究報道了發現於我國江西贛州晚白堊世(7000萬年前)地層中的竊蛋龍化石,這是世界上首次發現保存有成體、胚胎和蛋窩的竊蛋龍孵卵姿勢的化石。該竊蛋龍身長2米左右,蛋巢含有至少24個蛋,呈上下三環排列﹔保存了竊蛋龍成體伏在蛋巢上的孵卵姿勢外,更為重要的是蛋巢內保存了正在孵化中的胚胎,它們為認識竊蛋龍孵卵行為和孵化方式提供了最新的証據。
  • 南非人族化石記錄存在空白
    原標題:南非人族化石記錄存在空白 英國《自然》雜志近日在線發表的一篇洞穴沉積物研究顯示,南非早期人族的化石記錄偏重於氣候較乾旱時期,而這一重要發現暗示可能存在化石記錄空白,很可能模糊了演化模式,從而影響了科學家們對該地區早期人族的生境和飲食行為的理解。
  • 四川:建專班、強隊伍、抓值守 科學應對自然災害多發頻發
    面對各地頻發的險情,四川省應急管理廳統籌安排救援力量,多點多線開展搶險救援,抽調救援力量輾轉跨區支援樂山、金堂、雅安,採用沖鋒舟救援、沖鋒舟與船隻配合、大船和小船接力的方式對被困人員實施營救。在這次救援中,四川應急管理廳自然災害應對工作專班發揮了很大作用。
  • 興大發現木鼻白蟻 史上首由臺灣命名
    中興大學昆蟲系副教授李後鋒與博士生梁維仁發現全新白蟻物種,命名「穿山甲木鼻白蟻」,是首位由臺灣人發現且命名的白蟻,此物種介於「木白蟻」演化至「鼻白蟻」的過渡類群,數量相當稀少,是昆蟲中的「活化石」,研究成果登上《美國昆蟲學會會刊》及《無脊椎動物系統學刊》。
  • 西樵山藏蟲管化石?距今約五千萬年
    原標題:西樵山藏蟲管化石?最近,三水地質愛好者趙燦輝向記者報料稱,早前他帶領地質專家前往西樵山一帶考察時,意外發現多枚疑似古人類曾使用過的石器上還保存著古生物化石。   發現   石器上有疑似蟲管化石   趙燦輝告訴記者,他曾多次帶領中國地質大學等科研機構的專家前往三水盆地進行地質調查,而西樵山正好是三水盆地的一個重要地質考察點。
  •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小「流浪行星」
    原標題: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小「流浪行星」   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道,美國和波蘭天文學家在最新一期《天體物理學雜志快報》在線版上撰文指出,他們藉助微引力透鏡,可能發現了迄今已知最小的「流浪行星」,其「體重」約為地球的10%,不受任何恆星約束,在銀河系內自由遊蕩。如獲証實,這一發現將有助科學家更好地認識「流浪行星」。
  • 黑龍江海倫發現罕見古生物群
    我國三名古生物學專家經過認真考察,在對黑龍江省綏化海倫市發現的一系列植物、動物化石的研究中發現了這裡的一個罕見的白堊紀生物群。這個古生物群的生物種類豐富,包括蕨類植物莖幹化石、裸子植物的木化石以及恐龍化石和鱉化石等。 這個白堊紀生物群位於海倫市井家店林場境內,距離海倫市區75公裡。
  • 三疊紀古生物群的世界級寶庫在貴州
    這些化石的發現,使貴州成為當今國際地質界公認的三疊紀沉積巖王國和古生物王國。而據科學家們的大致估算,平均一萬隻動物死後,大約僅有一隻會成為化石,而一萬塊化石藏在地下,平均也只有一、二塊能被發現,化石之珍稀可見一斑。歐陽自遠院士在序言中說,貴州是三疊紀古生物群的世界級寶庫,其中的海百合等都是世界唯一的古生物遺產。
  • 澄江化石VR影片《寒武紀家園》亮相威尼斯電影節「聚焦中國」
    8月29日,在第76屆威尼斯電影節「聚焦中國」主題活動「最美外景地」環節,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管理委員會代表魏威向觀眾介紹世界遺產澄江化石地古生物群所在地的景區,以及以澄江化石古生物群為主題製作的VR影片《寒武紀家園》(新華網發,聚焦中國活動供圖)
  • 昆明這5個行業最缺人 畢業生們準備好了嗎?
    原標題:昆明這5個行業最缺人 畢業生們準備好了嗎?>      11月7日,第三屆全國跨區域(秋季)校園巡迴招聘「昆明站」在呈貢大學城舉行,33個省外大中城市的   據昆明市人力資源市場統計,昆明目前這5個行業最求賢若渴,包括:住宿和餐飲業、製造業、居民服務及其他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以及建築業,今年上半年,這些行業提供的崗位數量佔崗位總量的近70%。覺得工作難找的畢業生們,可將這些行業作為就業目標。
  • 新元素的發現很重要嗎?從113號元素Nihonium談基礎科研
    最近不少教科書要重寫了,因為科學家發現和人工合成了 4 個新元素。
  • 網友微信群被「炸」造成手機崩潰 微信近日處理近4000個有關賬號
    近日,類似事情不斷發生,一些被炸群的網友發現,手機中的微信軟體忽然卡頓或崩潰,導致手機過熱甚至自動關機,更有甚者,有人被要挾給錢,否則直接炸群使微信癱瘓。   據悉,「炸群」原理是利用代碼軟體或手動在微信群內發布大量垃圾內容,造成在短時間內釋放大量信息資源,以達到加重手機處理器負荷的目的,導致出現卡屏或軟體崩潰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