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大6位教授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曾傑、毛竹、劉誠、餘彥、陸朝陽、姚華建6位教授獲獎,獲獎人數並列全國高校第二 。其中,曾傑教授榮獲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中國青年科技獎是由錢學森等老一輩科學家提議設立、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共同設立並組織實施,面向全國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獎項。
-
湖北三位科技工作者獲中國青年科技獎
來源:楚天都市報10月19日,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在溫州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開幕式舉行。經初評、複評、終評,共產生100名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人選,其中10名為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獲獎人選。
-
交大2位教授榮獲「中國青年科技獎」!
近日,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培養造就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表彰在國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科技創新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青年科技人才,激發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創新創造創業熱情,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
天津大學陳焱教授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近日,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共青團中央發布了《關於表彰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者的決定》(科協發組字〔2020〕24號),公布了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名單,我校機械工程學院陳焱教授入選。
-
北京科技大學龐曉露教授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10月18日,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典禮暨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在浙江溫州舉行,共有100位來自全國高校、科研院所的青年學者獲獎,我校青年教師龐曉露教授成功入選。龐曉露教授長期從事金屬材料表面防護塗層的研究,在高強韌塗層製備及塗層開裂對基體損傷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提出了膜致韌性金屬基體解理開裂理論,創建了膜層開裂對金屬基體損傷的防護方法,提高了帶有塗層的金屬材料抗疲勞性能,推動了應力腐蝕開裂新理論的建立,破解了帶有塗層金屬結構件脆性開裂的技術難題;主持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霍英東基金項目1項和企業技術攻關項目1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
-
安徽六人獲中國青年科技獎!
10月18日,第16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在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開幕式上舉行。100名同志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其中包括孫明波、孫津濟、何元智(女)、谷林、陳玲玲(女)、徐闖、郭慶來、黃汝錦、常超、曾傑等10名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項的獲得者。
-
溫縣孫明波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
,國防科技大學空天科學學院博士生導師,國防科大重點實驗室主任。獲得2011年百篇優博論文獎,獲得2015年度優秀青年科學基金,2019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湖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先後承擔及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項、國防重點項目4項等共計20餘項科研項目。
-
中國青年科技獎揭曉,天津這兩所大學又有教授上榜
10月18日 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名單公布 全國共有100名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榮獲此獎 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中國青年科技獎」由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共青團中央共同主辦,每兩年評選一次,每屆獲獎者不超過100人。
-
中國青年科技獎名單公示,我校李明洲教授位列其中!
在中國青年科技獎領導工作委員會領導下,經初評、複評、終評,對100名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人選進行公示。10名為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獲獎人選。其中,我校副校長李明洲教授位列中國青年科技獎公示名單中。
-
南大教授入職中科大!
(以下簡稱「中國科大」)物理學院天文學系消息,南京大學教授戴子高已入職中國科大天文系。11月24日舉行的中國科大施汝為系列講座第十五期《伽瑪射線暴:宇宙中最猛烈的爆炸》公開介紹資料顯示,講座報告人戴子高「現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
熱烈祝賀潘時龍、朱繼宏教授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2020年10月18日,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在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開幕式上舉行,共有100名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獲獎。我會推薦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潘時龍教授獲此殊榮。同時,第十四屆中國航空學會青年科技獎獲得者西北工業大學朱繼宏教授等也榜上有名。
-
大工教授榮獲中國青年科技獎
近日,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在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開幕式上舉行,我校化工學院樊江莉教授獲獎中國青年科技獎旨在表彰在國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科技創新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青年科技人才,本屆全國共有一百人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
-
東南大學劉攀教授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一起來了解詳情!、共青團中央聯合發布了關於表彰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者的決定。10月18日,頒獎儀式在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上舉行。東南大學教授劉攀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
南開大學展思輝教授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左二)在實驗室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展思輝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等期刊發表116篇論文,獲授權發明專利6項。曾獲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優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天津市傑青、天津市「五四」青年獎章、上海寶鋼優秀教師獎、中國環境科學學會青年科學家獎金獎和天津市青年科技獎,為教育部國家虛擬仿真實驗項目負責人。
-
百名青年科技工作者獲中國青年科技獎
新華社杭州10月18日電(記者朱涵、王俊祿)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18日在浙江溫州召開的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上舉行,100名青年科技工作者獲中國青年科技獎,其中10名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這百名獲獎青年科技工作者在基礎研究、工程科技、科學普及、成果轉化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
-
中國工程院新增67位院士 中科大教授田志剛當選
11月27日,中國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選結果公布,共選舉產生了67位新當選院士,其中,來自中科大的田志剛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醫療衛生學部的院士。 田志剛歷任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所所長(1996-2001),山東腫瘤生物治療研究中心副主任、主任(1989-2001),中國免疫學會副理事長(2005-2014),中科大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院長(2005-2014)。1982年山西醫科大學醫學本科,1985年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免疫學碩士,1989年白求恩醫科大學免疫學博士畢業。
-
中國青年科技獎公布!
10月18日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名單公布「中國青年科技獎」由中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共青團中央共同主辦,該獎前身為1987年由錢學森、朱光亞等老一輩科學家提議設立的「中國科協青年科技獎」,1994年更名為「中國青年科技獎」,是面向全國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獎項,旨在表彰青年科技工作者在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奮發有為砥礪建功,
-
地大王偉教授獲「青年地質科技獎——金錘獎」
楚天都市報9月28日訊(記者肖楊通訊員徐燕)近日,第十七屆青年地質科技獎(金銀錘獎)評選結果揭曉,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王偉教授獲「金錘獎」。
-
東陽籍教授陸朝陽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匯聚天下英才•共創美好未來」,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與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發起、聯合主辦的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10月18日在浙江溫州舉辦。東陽籍青年才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陸朝陽受邀參加開幕式,並作為青年科學家代表作了《第二次量子革命》主旨報告,介紹了固態量子光源、量子隱形傳態和光量子計算等方面的最新進展和研究成果,以及量子理論在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千公裡級的星地雙向量子通信——「墨子號」的應用實踐。
-
北大六人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北京大學有6人榮獲該獎項,他們是劉若川教授、肖雲峰教授、宋令陽教授、陳興教授、姜長濤教授、郭少軍長聘副教授。頒獎儀式「中國青年科技獎」由中共中央組織部、共青團中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科協共同主辦,每兩年評選一次,每屆獲獎者不超過1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