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來,水城供電局提前部署、防範惡劣天氣對電力線路的影響,利用先進的設備,開啟「人巡+機巡」相結合的方式對輸配電線路進行全方位的巡視,全力保障電力線路安全運行,為順利迎峰度冬打基礎。 「杆塔連接金具、引流板穩固無異常,線路通道存在樹木隱患,樹線距離4.5米,應及時按排計劃進行砍伐。」11月30日,水城供電局輸電管理所運維班無人機飛手對轄區35千伏線路開展無人機巡檢,並對攝像頭傳來清晰的杆塔、通道全景進行分析、記錄,通過輸電線路三跨點全面「體檢」,為迎峰度冬做好準備。
無人機巡視,是水城供電局為提升供電可靠性而投入使用的新技術,通過無人機巡視,發現供電線路存在的隱患和故障,最終實現主動檢修、精準檢修,將故障消除在源頭環節,提高供電可靠性。 水城地區大部分輸電線路分布在崇山峻岭、丘陵之間,受地理環境、天氣狀況影響,人工巡檢效率低、周期長,而無人機巡檢具有不受地形限制、範圍大、機動靈活、便於辨識隱蔽缺陷等特點,能在一些人工巡檢無法看清的高山、深溝、跨越等區段精細掌握線路運行狀態。
為進一步提升線路安全運行能力,確保線路安全運行,迎峰度冬期間,面對線路運維壓力大、生產任務重的情況,水城供電局結合安全生產實際,早計劃、細安排、嚴要求,制定無人機巡檢專項方案,組建一支無人機巡線「黨員突擊隊」,將無人機巡線和人工巡視有效結合,融入進線路日常運維中,加大重點線路、重點區域以及易覆冰地段的巡視力度,確保巡視到位、防護有效。達到地上地下、多角度、近距離巡視的目的,提高輸電線路運行維護水平和巡檢效率,實現輸電線路巡視「無死角」。 同時,該局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情況,組織輸電所、配電所、供電所巡視人員充分利用無人機開展有針對性的巡視防護工作,進一步加大對輸電線路沿線施工工地、塑料大棚、廢品回收站等風颳異物地段的巡視力度,建立完善隱患檔案,確保及時掌握線路運行情況。針對塑料大棚、廢品回收站等存在隱患的地段,主動協助沿線群眾進行大棚加固、幫助處理易漂浮物,確保各類風險隱患能控、在控。
此外,該局還不斷提升服務意識,密切關注線路通道周圍的施工作業行為,對可能威脅線路安全運行的,及時了解工作動態,進行安全告知,主動蹲守為群眾提供幫助,與各鄉鎮、村委聯動,加大宣傳力度,主動走訪沿線群眾,提高群眾對保護電力設施重要性的認識,營造良好的護線保電氛圍,確保電網安全度冬。
黃成譯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謝勇勇
編輯 黃瑤
編審 馬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