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電網廣東東莞供電局 數字能源共山水一色 松湖與新生態齊飛

2020-12-05 新快網
■110千伏巷尾站多站合一直流微電網示範項目將於12月底投產。
■能源互聯共享平臺。顧萱/攝
■基於能源互聯平臺的區塊鏈需求響應上線後,調度員在調度室展示區塊鏈技術如何「智慧用能」。陳成聰/攝

近日,第十七屆中國南方電網國際技術論壇暨《數字電網白皮書》發布會在深圳前海舉行,作為廣東電網公司屬下的特大型供電企業,南方電網廣東東莞供電局高度重視數字經濟大背景下「新基建」所蘊含的巨大潛能,以智能電網建設為支點撬動新基建,交出了電網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東莞答卷。

東莞松山湖是廣東電網著力打造的省級智慧能源生態系統示範區,在這裡,東莞供電局先行先試,響應數位化轉型戰略,打造數字能源新生態。今年,該局提出安全可靠「一張網」、數字電網「一張圖」、業務支撐「一條線」和能源生態「一個圈」四個領域的探索之旅,在實現「能源、數字、價值」的自由交互、智能協同和深度融合的智慧能源生態系統建設進程中闊步前進。

以數字能源微網 撬動融合共建新業態

根據規劃,2021年至2025年,東莞將建設1000個以下小型數據中心,規劃布點5G基站44700個。作為數字電網建設的物理基礎,數據中心、5G基站在建設過程中常面臨選址用地難、用電需求大、用電成本高等推廣障礙,盤活基礎設施資源、提升電網數據價值、孕育新的價值增長點是共建共享的核心訴求。

繼2019年東莞供電局啟動了5G「共享鐵塔」的試水後,今年,東莞供電局對電力資源共建共享模式的探索進入到攻堅期,摸索出一條低成本高效率的「1+N」的覆蓋方案,即圍繞一個主站,即配變電站、電力光纖或電力杆塔等廣泛分布的電力設施資產,拓展連接N個附加模塊,包括光伏電站、儲能電站、電信基站、充電設施、能源站以及數據中心等,大幅節約土地資源,降低建設周期和運維成本,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人工智慧計算能力。

松山湖太魯閣光儲充一體化充電站就是融合建設的典型代表之一。該站融合了5G基站、充電樁、邊緣計算、物聯網等前沿科技,其核心系統「光儲充一體式能源微網系統」通過5G將信息上送至松山湖「能源互聯共享平臺」,實現了源網荷儲的區域能量協同,打造了低壓物理電網向數字電網轉變的技術示範。

近日,緊鑼密鼓施工當中的110千伏巷尾站多站合一直流微電網示範項目也是「吃螃蟹」的新型多站融合體代表,它集變電站、數據中心站、移動儲能、電動汽車充電站、分布式光伏發電站和5G基站於一體,預計於今年12月底投產,該項目將建設成為全國首個結合高壓直流以及儲能不間斷電源的移動式高性能邊緣計算中心,就近滿足用戶電力、計算、存儲、連接等服務需求,為社會提供雲服務及海量數據處理能力。後續該局還將在黎貝等存量站、魯園新建站探索建設新型智慧能源綜合體。

能源互聯共享平臺 為產用能提供智慧大腦

作為園區的「智慧大腦」,松山湖綜合能源互聯共享應用平臺充分應用5G、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技術,提升電網「數字感知、全景洞察、智能執行、智慧決策」的能力。同時,為智能電網和分布式能源提供了統一的運維平臺,實現園區產用能環節的協調運行,滿足供、用能側的能源互動需求,對大灣區能源轉型升級具有示範意義。

「全景數字電網一張圖,把光伏站點、充電樁、儲能站、柔性負荷等新要素納入其中,構造全景數字電網模型。」該平臺建設項目負責人羅金滿表示,平臺建成後,松山湖園區乃至全東莞的綜合能源項目均可接入,同時能夠有效支撐智能電網運維和綜合能源協同互動的應用需求。

該局調控中心專責張鑫介紹:「如果將分布式能源站看作散落各處的珍珠,一張高可靠性電網看成是將珍珠串聯起來的線,那麼能源互聯共享平臺就是把珍珠和線串成項鍊的能工巧匠。」目前,平臺一期已接入了松山湖地區11座變電站、12條輸電線路、195條10千伏饋線、9.8萬用戶、570座充電站,3013個充電樁、6326個光伏站點、1個三聯供燃氣機組能源站、6個儲能站、2個微網、3個柔性負荷、1個智能配電房和66個智能邊緣計算網關,實現了分布式資源類型全覆蓋。

不僅如此,該平臺還將主配網調度控制技術向用能側垂直延伸,首次在地市供電局層面實現10千伏以下協議用戶側的各類分布式資源直接調控。張鑫說,以往由於技術和資產歸屬等原因,電網調度對於10千伏以下,特別是用戶側的設備不具備調控能力,現在通過平臺的智能能量管理功能,從調度層面進一步提升了實時需求側響應的效果。

五位一體服務 打造數字能源新生態

松山湖綜合能源互聯共享平臺利用智能網關實現了多樣化能源數據的物聯採集,利用5G、無線傳輸等通信技術實現了通信「最後一公裡」的搭建,利用雲計算、大數據和移動應用,為能源生產、運營、監管、服務、消費各環節主體提供「五位一體」的能源應用服務。

以往能源消費鏈的上下遊無法實現多方信息的即時互通,通過搭建這樣多主體互動平臺,可以撮合企業、用戶參與互動。生產商可避免能源的無效生產;運營商可對分布式資源進行精準管控,同時提供數據挖掘服務,用戶可參與能源優化,享受優質用能服務;政府也可據此進行節能減排引導和汙染監管,形成一個多元互動、深度融合的能源生態圈。

今年7月,東莞供電局運用區塊鏈技術,在位於松山湖的科旺科技、廣東醫科大學、易事特3家用戶開展了「智慧用能」試點工作,電網和用戶可根據實時用電負荷需求調整自身用能行為,建立數位化的共享和互信,實現電網與用戶的友好雙向互動,記錄了該局在數字電網建設中的又一次生動實踐。此外,通過該平臺,該局已幫助綜合能源服務商在松山湖區域30萬客戶中篩選出2個具有設施運維託管服務需求的客戶,並已籤訂託管協議,實現了100個充電站和655臺充電樁的運維協議籤訂,綜合能源應用服務體系初見雛形。

在傳統智能電網的基礎上,東莞供電局以提高松山湖地區的總體能效水平為目標,打通能源產業鏈上下遊,催生智慧能源綜合服務等新興業態,形成以能源數據為驅動、多方參與共享共建的能源生態。

(東莞供電局:陳喆 顧萱 劉麗媛 張鑫)

  以上內容版權均屬廣東新快報社所有(註明其他來源的內容除外),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報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

相關焦點

  • 南方電網廣東東莞供電局以數字能源微網撬動融合共建新業態
    在松山湖綜合能源互聯共享應用平臺上,已接入了東莞地區9.8萬用戶、570座充電站、3013個充電樁、6326個光伏站點……實現了分布式資源類型全覆蓋。近日,第十七屆中國南方電網國際技術論壇暨《數字電網白皮書》發布會在深圳前海舉行。
  • 看廣東東莞供電局如何構建智慧能源生態系統
    近日,第十七屆中國南方電網國際技術論壇暨《數字電網白皮書》發布會在深圳前海舉行,作為廣東電網公司屬下的特大型供電企業,東莞供電局高度重視數字經濟大背景下「新基建」所蘊含的巨大潛能,以智能電網建設為支點撬動新基建,交出了電網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東莞答卷。
  • 說英語,南方電網人 well done!
    01廣東 惠州近日,南方電網廣東惠州惠陽供電局員工李金澤在龍源培訓基地練習登杆作業。(李金澤 李益青)▲10廣東 東莞臨近「雙十一」,南方電網廣東東莞東區供電局工作人員走進企業,保證該企業在關鍵用電高峰期「不斷電」、物流「不斷線」。(吳金燕)▲
  • 南方電網廣東江門供電局堅持「傳承+創新」 精心打造「優質電網...
    (央廣網發)央廣網江門12月3日消息 走進南方電網廣東江門供電局項目管理中心辦公室,掛在牆上的「匠人團隊 勞模精神」幾個大字讓人眼前一亮,團隊介紹裡一組組數據、一個個榮譽更是讓人稱讚不已。然而這背後,是一次次攻堅克難完成大規模、工序複雜建設工程,一次次突破技術瓶頸,在工程建設道路上不懈探索的成果。
  • 南方電網公司多層級推進智能電網建設助力能源轉型
    成為新一輪能源轉型的重要驅動力,同時也將成為服務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的關鍵性支撐。自2017年印發智能電網規劃建設總體工作方案以來,廣東電網遵循「點面結合、示範引領、全面推進」的工作模式,全面推進涵蓋城市、農村、園區等典型應用場景共13個智能電網示範區的建設,甄選重點區域,攻關關鍵技術,通過技術迭代總結推廣智能電網應用,在物理層、數字層、應用層均成效顯著。
  • 聊聊丨我在南方電網的「第一次」
    (南方電網雲南送變電工程公司電網運檢一分公司迪慶工作站 鄭小雄)在高空中體能開始下降……第一次百米高空走線,一直擔心各種突發狀況。看到同事們走完線,手套已經磨穿,手掌也磨破了一大塊皮,不禁有種要上戰場的感覺。系好主保護、後備保護後,我踩住一根導線,雙手扶著上面兩根控制平衡,慢慢地向前走。
  • 打造「雙百」樣板注入全新活力 南方電網廣東電網能源發展有限公司...
    央廣網廣州12月2日消息 11月20日,南方電網廣東電網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增資擴股協議籤約儀式在廣州舉行。這是全國首家完成股權多元化改革的國企「雙百行動」電網系統電建類企業。
  • 無人機「飛粵」之旅 帶你見證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改革發展
    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通過自主研發的多旋翼無人機自動駕駛技術,在國內率先實現「站到站」的自動高精度繞塔巡視,實現自動充電及航線自動規劃、自動巡視、自動分析缺陷等全過程智能化場景應用,展示了改革開放以來廣東電網從人巡邁向機巡的重大變革。
  • 南方電網都勻惠水供電局保留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日前,中央文明委通報複查確認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等榮譽稱號名單,南方電網貴州都勻惠水供電局再次榜上有名。自2017年榮獲第五屆全國文明單位稱號以來,惠水供電局持續唱響「文明風 南網情 電亮好花紅」建設品牌,強化成果運用,特別是植入脫貧攻堅、疫情防控、優化電力營商環境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 綜合能源服務落地:南網的路徑探究
    早在2016年中國南方電網公司(簡稱「南網」)制定的《南方電網公司「十三五」節能環保規劃》研究報告中就率先提出「從單純的電力供應商向市場模式下的綜合能源供給商轉變」的口號。南網在綜合能源服務領域處於引領地位的所屬企業主要是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廣東電網」)和南方電網綜合能源有限公司(簡稱「南網綜合能源公司」),尤其是廣東電網在綜合能源服務領域走在最前沿。
  • 東莞又一座110千伏變電站竣工投產,為東莞CBD供電提供保障
    今天上午,記者由南方電網廣東東莞供電局了解到,110千伏中心輸變電工程已經順利竣工投產。中心站是東莞國際商務區目前建成的唯一一座110千伏變電站,承擔著商務區電力供應任務。記者了解到,110千伏中心變電站位於南城中央生活區,臨靠密集住宅區,該站是全戶內變電站,工程投產不僅滿足了負荷需求,在施工過程中,南方電網廣東東莞供電局充分考慮到周邊居民訴求,設計園林式外觀變電站,與周邊住宅小區高度融合,從安全、環保及美觀上,確保各項技術規範達標。
  • 南方電網公司綠色清潔能源有力支撐實現「廣東藍」
    「廣東在經濟總量連續穩居全國第一情況下,走出了空氣品質改善和經濟社會綠色健康發展的雙贏道路。」廣東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綠色清潔能源有力支撐實現「廣東藍」。南方電網公司通過建設堅強電網、特高壓輸送清潔能源、引導社會用能方式變革等一系列紮實舉措,使粵港澳大灣區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美。
  • 寒潮輪番來襲,南方電網:冬季用電負荷進逼夏季高溫時
    南方電網首次了出現冬季日用電負荷超過夏季高峰期的情況。資料來源:中央氣象臺自1月8日以來,廣東全省各地持續掛寒冷預警信號,且較多地區處於高等級預警中。氣象部門預計,從全國範圍看,寒潮帶來的強降溫區範圍明顯縮小,但中東部地區氣溫仍將持續偏低。廣東則預計在1月11日之前仍有冰凍現象,廣州或於9日迎來本輪強冷空氣影響下的過程最低溫。
  • 南方電網公司到象鼻嶺水電廠調研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劉貴省 報導  7月21日,南方電網公司規劃部、能源院、節能處、貴州電網戰略規劃部、貴州電網節能科、畢節供電局、威寧供電局一行到象鼻嶺水電廠進行水光互補發電方式調研。  調研人員一行參觀了水電廠房及集控室,隨後就水光互補發電模式介紹進行了交流,了解水光互補發電模式實際應用情況。
  • 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三相同軸高溫交流超導電纜型式試驗成功
    近日,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宣布,國內首條10千伏三相同軸高溫交流超導電纜型式試驗成功,這標誌著深圳即將建成全球首個應用於高負荷密度供電區域的超導電纜示範工程。據悉,該工程是南方電網公司重大科技專項,預計今年內建成投產。▲超導電纜生產線。
  • 「松湖城跡」全國影像大賽正式啟動!
    據介紹,20年,松山湖從當年的一片荒涼的荔枝蛻變成「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與產業齊飛」的生態科技新城。如今的松山湖,大科學裝置「扎堆」,材料實驗室、國際創新創業社區、華為等一批科研平臺與龍頭企業,松山湖科學城也納入了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建設。這些發展成績,是園區上下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豐碑。建園之初,松山湖也曾舉辦了一場松山湖自然風光攝影大賽,留下了這座城市變遷的最初記憶。
  • 廣東電網接管興寧黃槐鎮供電業務,解決群眾「用電差、用電難」問題
    本報訊 (記者嚴偉濤 通訊員陳曉婷 李海鋮)昨日,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接收興寧市黃槐鎮供電業務籤約儀式在興寧市舉行,黃槐鎮供電業務正式由南方電網直供直管指日可待,全市農電體制改革工作取得裡程碑式進展。
  • 東莞110千伏中心變電站竣工投產
    該站是東莞國際商務區唯一建成的一座110千伏變電站,將為商務區的建設發展提供用電保障,是東莞市「電網建設千日攻堅戰」的又一戰果。該站的順利竣工投產,將解決東莞中心城區負荷密度高、電網建設落地難度大等難題,是城市中心經濟繁榮地區成功選址建站並成功投產的示範案例。110千伏中心變電站位於南城中央生活區,臨靠密集住宅區,是全戶內變電站。
  • 南方電網組織工程建設復工開工滿足用電企業需要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韓希通訊員沈甸):2月11日,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二期工程臨時院區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項目建成後將新增1000張床位,保障疫情期間收治能力。新建病區需要用電,相應工程建設任務落到了南方電網深圳龍崗供電局身上。
  • 南方電網:今夏水電消納形勢嚴峻
    來自南方電網的數據顯示,今夏廣東電網最高負荷10007萬千瓦,比去年增長7%;廣西電網最高負荷1697萬千瓦,比去年增長6.4%;雲南電網最高負荷3638萬千瓦,比去年增長4.3%;貴州最高負荷1327萬千瓦,與去年增長18%;海南電網最高負荷412.9萬千瓦,同比增長26.3%。至此,南方電網總體迎來今夏最高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