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影像記錄20年!「松湖城跡」全國影像大賽正式啟動!

2020-12-01 東莞陽光網

從建園之初的一片荔枝林到今天的產城人文融合的灣區新城,20年的蛻變發展,松山湖已成為國家級高新區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是東莞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戰略平臺。

▲掃描二維碼觀看H5了解松山湖20年發展軌跡

為更好更全面展示松山湖20年來的輝煌歷程和巨大成就,昨天下午,東莞松山湖高新區舉行成立20周年全國影像大賽開鏡儀式,吹響向全社會徵集影像作品的號角。

據介紹,20年,松山湖從當年的一片荒涼的荔枝蛻變成「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與產業齊飛」的生態科技新城。如今的松山湖,大科學裝置「扎堆」,材料實驗室、國際創新創業社區、華為等一批科研平臺與龍頭企業,松山湖科學城也納入了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建設。這些發展成績,是園區上下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豐碑。建園之初,松山湖也曾舉辦了一場松山湖自然風光攝影大賽,留下了這座城市變遷的最初記憶。今天,我們以「松湖城跡」為主題,再次舉辦這場全國影像大賽,希望通過影像勾起記憶、見證歷史、印記時代,展現松山湖的輝煌成績,不斷提升松山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為園區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奠定基礎。

昔日的松山湖,只是一片無人知曉的荔枝林地,如今成為一座充滿魅力、動力、活力和創造力的現代化創新城市。憶當年,眾多攝影家齊聚松山湖畔,拿著長槍短炮,記錄下許多動人的瞬間。明年就是松山湖成立20周年的重要時刻,希望各位影像愛好者充分發揮攝影藝術的魅力,以豐富的鏡頭語言和獨特的鏡頭視角,展現松山湖創業創新的新高地、生態優良的城市品質、宜居宜業、多元化的社會等徵集內容,讓更多的人認識松山湖、了解松山湖。

用影像勾起記憶,見證歷史,印記時代。本次圖片徵集活動以「松湖城跡」為主題,尋找20年來發生在你我身邊的那些精彩場景、激動時刻、感人故事,見證松山湖成立以來的重大節點、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大成就注意!

作品徵集時間為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31日

圖片徵集

1

創業創新的新高地。園區以打造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為目標,初步建立起以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智能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等產業為特色,生產性服務業同步發展的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成功集聚了一大批創新資源,全球第四座脈衝式國家大科學裝置散裂中子源落地於此,以國家實驗室為標準建設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啟動建設,正在謀劃建設南方先進光源、阿秒脈衝雷射等大科學裝置,世界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逐步成型。徵集內容著重反映松山湖創業創新發展的歷程,充分體現產業國際化特點的作品。

2

生態優良的城市品質。松山湖從當年的一片荒涼的荔枝園蛻變成為科技與生態並舉、新城與產業並進、創業與宜居並存的科技新城;生態園片區從當年的城市澇區、垃圾填埋區、汙水匯聚區、高壓線走廊區發展成為「城水相融」「島城相映」「水綠相依」的生態新城,成為全市生態文明建設的靚麗名片。徵集圖片可以採用組照,新舊對比手法,比如反映某一區域、某一條道路等空間環境前後的變遷。

3

多元化的社會。建園以來,松山湖以自身的包容,使不同人群、不同觀念、不同生活方式在這裡和諧共存。園區擁有東莞理工學院、廣東醫科大學、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等一批優質教育資源,形成了從高等教育到幼兒教育的完善教育鏈條。東華醫院松山湖院區正式開業,建成了「一中心多站點」社區醫療衛生體系。建成萬科生活廣場、創意生活城、佳紛天地、濱湖廣場等生活商業配套場所,以及松山湖圖書館、望野博物館、青少年文化活動中心等一批文化公共服務設施,文化社會事業蓬勃發展。人們帶著自己的熱血,踏夢而來,在松山湖這篇土地上揮灑青春,勇敢追夢。本章節所徵集的圖片主要充分展示這種和諧共存的過程與現狀。

視頻徵集

1

創新熱土。可以是創新科技、知識、文化,也可以是創新企業、體制等,以微視頻的形式記錄、分享、推動創新。

2

秀美松湖。聚焦松山湖獨有的秀美環境與新面貌,通過微視頻的表現形式展示和傳遞「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與產業齊飛」的新氣象。

3

宜居宜業。日新月異的松山湖,擁有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網、綠樹成蔭的公園、日臻完善的城市公共基礎設施。通過微視頻的方式記錄這裡的人民生活日漸豐富多彩,城鄉文明建設碩果纍纍。

那具體如何參賽呢?

參賽規則

1、作品要求是2001年以來反映松山湖園區的影像,組照圖片可新舊、前後對比,反映某一區域、道路、家庭等內容的變遷。參展作品須保留圖片原始信息及原始文件。

2、圖片作品可數碼作品(格式為JPEG、TIFF文件),也可是10英寸規格的照片,作品數量不限。

3、微視頻作品鼓勵採用多種表現形式和表達手法,比如延時攝影、動漫、紀錄片、公益宣傳片等。作品時長原則上為15到60秒之間,也可不超過30分鐘的紀錄片。作品格式為 MP4、AVI、FLV、MPEG,橫豎屏均可。建議為高清視頻,至少為標清(為確保展播質量請保留高質量原片)。

4、作品內容必須真實,符合徵集主題。圖片作品黑白、彩色均可,單幅、組照不限(組照最多15張)。允許對作品的影調、色彩進行稍許調整及進行構圖剪裁,但不得修改原始影像。

5、作品在投稿時註明選送類別,另外必須有一個適當的標題和一個與圖片或微視頻相關的內容說明。

6、參賽者確保對參賽作品享有版權,作品涉及肖像權事宜由參賽者自負。

7、所有參賽作品將在《東莞日報》、iDG新聞客戶端等媒體上選登,將不另外付稿費。

參賽辦法

1、微信參賽

參賽者關注「影像莞」微信公眾號(微信號dg_photos),通過上傳後臺提交自己的參賽作品。上傳作品時,需按以下格式完成提交。「作品+標題+200字以內說明+真實姓名+本人手機號」,用手機發送圖片或微視頻時注意發送源文件。

2、郵箱參賽

參賽者發送參賽作品至郵箱:dgrbsyb@126.com,聯繫人藍業佐 。

3、郵寄作品

參賽者郵寄作品至東莞市南城區三元路8號報業大廈13樓東莞日報攝影視覺部藍業佐收,聯繫方式0769-2312669。

4、活動聯繫人:藍業佐0769-2312669,294477673(微信號)

評選規則

1、內容真實,圍繞活動主題,著力體現松山湖創園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

2、畫面形象生動,富有衝擊力和感染力;

3、圖文相配,立意鮮明、積極、健康,故事感人。

獎項獎金

1、一等獎2名(圖片及微視頻各1名)10000元;

2、二等獎6名(圖片及微視頻各3名)5000元  ;

3、三等獎12名(圖片及微視頻各6名)3000元;

4、優秀作品60名(不分圖片和微視頻作品)500元;

5、入選作品若干名(不分圖片和微視頻作品 200元。

(以上所有獎金均為稅前,主辦方可根據參賽作品情況進行獎項調整)

附則

1、所有獲獎作品主辦單位有權用於非商業宣傳(著作權歸作者本人),不另付稿酬。主辦單位如使用非獲獎作品印製攝影集,則按入選作品處理;

2、主辦單位有權把獲獎作品推薦、上送各級攝影比賽、非營利展覽和新聞媒體、有關雜誌刊登,其獎金、稿酬由使用單位按其規定付給作者本人;

3、凡涉及到版權、人物肖像權及個人隱私權等有關法律問題的作品,均由作者本人負責;

4、凡送稿參加本次影像徵集活動則視同承認本章程。主辦單位對本次徵集活動有最終解釋權。

版權聲明:

1、凡註明來源為「東莞陽光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東莞陽光網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在摘編網上作品時,由於網絡的特殊性無法及時確認其作者並與作者取得聯繫。請本網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權人直接與本網站聯繫,商洽處理。

聯繫郵箱:tougao0769@qq.com

相關焦點

  • 東莞松山湖高新區20周年全國影像大賽拉開序幕
    松湖城跡——東莞松山湖高新區成立20周年全國影像大賽開鏡儀式現場 為更好、更全面地展示松山湖高新區20年來的輝煌歷程和巨大成就,體現園區活躍的創新氛圍和科研創新成果產業化模式的新高度,11月28日,東莞松山湖高新區成立20周年全國影像大賽的號角吹響,舉行開鏡儀式,正式面向社會徵集影像作品。
  • 用影像訴說歷史 「難忘2020 記錄中國」攝影大賽啟動
    央廣網西安11月17日消息(記者劉濤)為展示新時代人民群眾的小康生活、講述脫貧攻堅路上的感人故事、記錄疫情防控期間的難忘回憶。由陝西省新聞攝影學會、西安商網、西安文化產業發展研究院共同舉辦的「難忘2020 記錄中國」攝影大賽11月16日正式啟動。
  • 衝破視界 瞰見未來——天空之城五周年航拍大賽盛大啟動
    衝破視界 瞰見未來——天空之城五周年航拍大賽盛大啟動  全球創新影像技術領導者DJI大疆創新旗下的專業航拍社交平臺SkyPixel天空之城™今日宣布,天空之城五周年航拍大賽正式啟動
  • 無人機影像大賽饕餮之夜舉行,郎朗請教飛手用無人機給吉娜浪漫
    &34;記錄南京&34;速度 &34;單元凸顯&34;由搜狐主辦的&34;創設於2015年,秉承&34;的理念,是目前國內最有媒體影響力的高水準航拍賽事,也是航拍創作趨勢的風向標。發展至六屆,無人機大賽不斷響應飛手航拍內容上的變化,不斷摸索題材、賽制和專業評審機制,在多個方面做出了創新變革,參賽作品也體現出高品質、新創意和更深的內涵。第六屆中國無人機影像大賽於4月啟動,本屆大賽的主題是&34;,共設獎項53個。包括年度獎項3個,短片單元系列獎25個,圖片單元系列獎17個,&34;獎項8個,並增設第一視角(FPV貼近飛行)獎項。
  • 無人機影像大賽「饕餮之夜」舉行,郎朗想用無人機給吉娜製造浪漫
    畫面記錄了在全城皆「靜」的南京,這裡熱火朝天地和疫情賽跑。這次的拍攝也在林琨的攝影生涯中畫下了歷史性的一筆,他不敢和家人朋友提起,每天拍攝結束後,用酒精噴霧將全身及攝影器材進行消毒後,才敢進家門。2020年2月20日是林琨參與拍攝的第一天,當天拍攝結束後,林琨若無其事地回到家,與家人拍攝了一張合影,內心卻十分忐忑,「我一度認為那可能是我生命中最後一張全家福。」
  • 首屆海峽兩岸影像文化周蘭溪郎靜山專場活動啟動 兩岸攝友共聚千年...
    首屆海峽兩岸影像文化周蘭溪郎靜山專場活動啟動 兩岸攝友共聚千年古鎮用鏡頭架起溝通橋梁 2020-10-20 21: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vivo發布全球影像IP 「vivo 影像+」打造手機攝影全生態
    基於此,vivo啟動全球影像IP「vivo 影像+」,邀請世界各地創作者記錄、發現和傳遞生活美好,以影像連接更寬廣的大眾,共同探索vivo的影像文化。vivo品牌總經理張琳宣布vivo影像+戰略的開啟圍繞「vivo影像+」的戰略規劃,vivo與官方合作夥伴《國家地理》共同啟動2020年度「vivo影像+ 手機攝影大賽」,並將於9月15日在雙方官網正式開啟報名通道
  • 無人機影像大賽饕餮之夜舉行 呈現科技與藝術結合下的視覺盛宴
    畫面記錄了在全城皆「靜」的南京,這裡熱火朝天地和疫情賽跑。這次的拍攝也在林琨的攝影生涯中畫下了歷史性的一筆,他不敢和家人朋友提起,每天拍攝結束後,用酒精噴霧將全身及攝影器材進行消毒後,才敢進家門。2020年2月20日是林琨參與拍攝的第一天,當天拍攝結束後,林琨若無其事地回到家,與家人拍攝了一張合影,內心卻十分忐忑,「我一度認為那可能是我生命中最後一張全家福。」
  • 無人機影像大賽饕餮之夜舉行,呈現科技與藝術結合下的視覺盛宴
    畫面記錄了在全城皆「靜」的南京,這裡熱火朝天地和疫情賽跑。這次的拍攝也在林琨的攝影生涯中畫下了歷史性的一筆,他不敢和家人朋友提起,每天拍攝結束後,用酒精噴霧將全身及攝影器材進行消毒後,才敢進家門。2020年2月20日是林琨參與拍攝的第一天,當天拍攝結束後,林琨若無其事地回到家,與家人拍攝了一張合影,內心卻十分忐忑,「我一度認為那可能是我生命中最後一張全家福。」
  • 「中國無人機影像大賽」舉辦頒獎禮,郎朗奏《我愛你中國》致敬戰疫英雄
    「2020年度圖片」記錄南京「火神山」速度 「疫情下的中國」單元凸顯「堅韌的力量」由搜狐主辦的「瞰世界-中國無人機影像大賽」創設於2015年,秉承「換個角度看世界」的理念,是目前國內最有媒體影響力的高水準航拍賽事,也是航拍創作趨勢的風向標。
  • 首屆上海市大學生影像大賽:社會公益類作品居多
    剛剛結束的首屆上海市大學生影像大賽上,眾多參賽者把目光投向公益廣告單元,一等獎《足跡》作者上海師範大學的王晶倩說:「大家都是想用更好的方式,喚起人們心中對公益問題的關注。」而在整個比賽的獲獎名單中,以社會民生為題材的獲獎者佔了近一半。
  • 無人機影像大賽饕餮之夜舉行 呈現科技與藝術視覺盛宴
    (記者程子桐)9月15日,「瞰世界-第六屆(2020)中國無人機影像大賽暨航拍作品饕餮之夜」在京舉辦。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張朝陽、國際鋼琴大師郎朗、無人機飛手、大賽評委出席了這場由無人機、直播技術、視覺和影像藝術匯聚的慶典。郎朗助陣表演了鋼琴演奏,觀眾們在音樂家美妙的鋼琴聲中欣賞飛手們精湛的圖片作品。
  • 記錄與「疫魔」賽跑瞬間,中山醫生作品入圍中國無人機影像大賽
    來源:中山日報欄目:新聞 17日,記者了解到,在近日舉辦的瞰世界—第六屆(2020)中國無人機影像大賽中,中山市人民醫院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李曉群拍攝的作品《與「疫魔」賽跑》入圍了「疫情下的中國」單元。
  • 小白世紀新冠影像AI輔助診斷系統喜獲首屆醫學科技創新大賽項目獎
    (原標題:小白世紀新冠影像AI輔助診斷系統喜獲首屆醫學科技創新大賽項目獎)
  • 無人機影像大賽揭曉53項大獎,饕餮之夜連線各地飛手直播看天下
    「2020年度圖片」記錄南京「火神山」速度「疫情下的中國」單元凸顯「堅韌的力量」由搜狐主辦的「瞰世界-中國無人機影像大賽」創設於2015年,秉承「換個角度看世界」的理念,是目前國內最有媒體影響力的高水準航拍賽事,也是航拍創作趨勢的風向標。
  • 無人機影像大賽揭曉53項大獎 饕餮之夜連線各地飛手直播看天下
    發展至六屆,無人機大賽不斷響應飛手航拍內容上的變化,不斷摸索題材、賽制和專業評審機制,在多個方面做出了創新變革,參賽作品也體現出高品質、新創意和更深的內涵。第六屆中國無人機影像大賽於4月啟動,本屆大賽的主題是「堅韌的力量」,共設獎項53個。
  • 與《中國醫生》《在一起》,用影像記錄疫情「醫情」
    在醫生逆行馳援武漢的背景下,《中國醫生》團隊再次出發,深度跟蹤拍攝武漢4家醫院、8個醫療隊、30多名醫護、20餘名病人,記錄了從疫情爆發到醫療隊凱旋期間的醫護群體戰疫故事,即《中國醫生戰疫版》。2020年,在「全員戰疫」這個特殊時期,健康傳播與影像媒介融合迸發出前所未有的能量
  • 科普|粵港澳大學生科學影像大賽系列作品展播
    2020年粵港澳大學生科學影像大賽在廣東省科學技術廳等指導下,由廣東科學中心聯合相關單位舉辦了粵港澳大學生科學影像大賽,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了7屆。大賽是以在校大學生為創作群體的科普賽事活動,邀請了相關專家對參賽作品進行網評和現場評審,我們將選取部分獲獎作品向大家展播。今天我們先來看看獲得2020年粵港澳大學生科學影像大賽一等獎的科學紀錄片毒毛蟲來襲:榕透翅毒蛾在數碼港的爆發趨勢與流行病研究榕樹,是粵港澳大灣區常見的園林綠化樹種。
  • 22.3TB全國1-20級谷歌離線衛星影像終於出爐了!
    30TB大小,因此在前段時間發布了《重磅:全國1-20級約30TB谷歌離線衛星影像即將出爐啦!》直到最近將全國1-20級數據下載完成並匯總之後,最終確定一共有22.3TB,只需要一個16TB和一個8TB硬碟即可存儲。在《水經注全國離線地圖4.0》的基礎之上更新該衛星影像之後,我們將該數據命名為《水經注全國離線地圖5.0》,該版本是目前唯一一個衛星影像數據更新到第20級的版本。
  • 「公元二二抗疫影像展」在京開幕
    本報北京9月27日電(光明網記者姚坤森、黎夢竹)作為「北京國際攝影周2020」首場展覽,「共渡——公元2020抗疫影像展」於27日在北京中華世紀壇南廣場開幕,標誌著「北京國際攝影周2020」正式啟動。本屆北京國際攝影周以「影像:穿越現實」為學術主題,「抗疫·脫貧」「一帶一路」為內容主題。其中,「共渡——公元2020抗疫影像展」由北京國際攝影周組委會主辦,由中國藝術攝影學會、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光明網、中國通信攝影協會、《中國衛生影像》雜誌社、國際攝影藝術聯合會承辦,是全國第一個全面記錄人民抗疫歷程的大型攝影展,分為「中國抗疫新聞攝影展」「萬象德彰」「醫道濟世」「影相載志」四大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