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松山湖高新區20周年全國影像大賽拉開序幕

2020-12-01 騰訊網

松湖城跡——東莞松山湖高新區成立20周年全國影像大賽開鏡儀式現場

春天的松山湖草長鶯飛,夏天的松山湖鳳凰花開,秋天的松山湖果實纍纍,冬天的松山湖碧波蕩漾……昔日的松山湖,只是一片無人知曉的荔枝林地,而20年後,一座充滿魅力、動力、活力和創造力的現代化創新城市,在世人面前風採盡展。

為更好、更全面地展示松山湖高新區20年來的輝煌歷程和巨大成就,體現園區活躍的創新氛圍和科研創新成果產業化模式的新高度,11月28日,東莞松山湖高新區成立20周年全國影像大賽的號角吹響,舉行開鏡儀式,正式面向社會徵集影像作品。

此次影像大賽由中共東莞市委宣傳部、東莞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辦,東莞日報社、松山湖宣傳與社會工作局、東莞攝影家協會承辦,松山湖攝影家協會、松山湖視覺協會協辦。活動以 「松湖城跡」為主題,尋找20年來發生在你我身邊的那些精彩場景、激動時刻、感人故事,見證松山湖成立以來的「重大節點、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大成就」。

全國影像大賽活動

拉開園區成立20周年系列活動的序幕

為慶祝園區成立20周年,松山湖管委會精心策劃一系列豐富精彩的活動,此次開鏡儀式將正式拉開系列活動的序幕。建園之初,松山湖也曾舉辦了一場自然風光攝影大賽,留下了這座城市變遷的最初記憶。今天(28日),我們以「松湖城跡」為主題,再次舉辦這場全國影像大賽,尋找20年來發生在你我身邊的精彩場景、激動時刻與感人故事,希望通過影像勾起記憶、見證歷史、印記時代,展現松山湖的輝煌成績。影像記錄城市發展脈絡,也更彰顯城市獨特魅力,通過本次大賽,必將進一步提升松山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為園區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奠定基礎。

昔日荒涼荔枝林

華麗變身生態科技新城

櫛風沐雨近二十載,松山湖從當年的一片荒涼的荔枝林蛻變成「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與產業齊飛」的生態科技新城。如今,松山湖擁有8平方公裡的淡水湖和14平方公裡的生態綠地,綠化覆蓋率超過了60%,人均綠地面積是全國標準的6.8倍;培育了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東莞理工大學等優質教育資源,建成了松山湖圖書館、望野博物館等一批公共配套設施;布局了全球第四臺散裂中子源大科學裝置,入駐了材料實驗室、華為等一批科研院所與龍頭企業,為人才精英打造了國際創新創業社區,松山湖科學城也納入了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建設。

徵集圖片和微視頻兩大類

內容集中展示產業、生態、人文之美

「憶當年,眾多攝影家齊聚松山湖畔,拿著長槍短炮,記錄下許多動人的瞬間……」時光飛逝,回想起2001年參加松山湖自然風光攝影大賽的情形,廣東省攝影家協會顧問、東莞市攝協名譽主席陳錦波告訴記者,感覺仿佛就在昨天。近20年的歲月,在歷史的長河中或許只是滄海一粟。此次攝影大賽的舉辦,既是對園區發展20年的回顧,同樣也是對下一個20年發展的暢想。

聚焦精彩松湖,定格松湖美麗。主辦方希望各位攝影家和各界朋友們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用鏡頭記錄下松山湖的歷史變化、定格精彩的松湖瞬間。在圖片徵集內容上,重點突出「創業創新的新高地」 、「生態優良的城市品質」和「多元化的社會」三個方面。微視頻徵集內容上,重點突出「創新熱土」、「秀美松湖」和「宜居宜業」三個部分。大賽最高獎項獎金為10000元,作品徵集時間從即日起至2021年5月31日截稿。

大賽徵稿請關注「影像莞」微信公眾號: dg_photos,報名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uhLoyQ0fpwSGG5cHalZO2w。

相關焦點

  • 用影像記錄20年!「松湖城跡」全國影像大賽正式啟動!
    從建園之初的一片荔枝林到今天的產城人文融合的灣區新城,20年的蛻變發展,松山湖已成為國家級高新區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是東莞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戰略平臺。
  • 「越科技 越自然」第五屆生活榜發布會於松山湖高新區舉行
    近日,以「越科技 越自然」為主題,由松山湖管委會、暨南大學生活方式研究院、生活榜聯合主辦的第五屆生活榜發布會於東莞松山湖城市科普館舉行,眾多大咖嘉賓共同探討園區科技文化與美好生活。「松山湖園區從2001年創辦至今已接近20年,當前在全國169個國家高新區中排名第21位。」發布會上,國家高新區發展戰略研究會高級研究員宋捷十分讚賞和認可園區科技發展與人文生活融為一體,直言園區為高新區在科技、人文、自然共融發展方面提供了一個參考案例並產生了重要影響。引領科學研究、科研轉化、技術應用,讓科技發展改善人們生活品質,松山湖高新區始終在路上。
  • 東莞松山湖高新區:全國稅務領軍人才劉曦琳:「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加班加點」是常態「約飯」是共同心願連日來松山湖防控指揮部企業復工復產專項工作組第六指導服務小組組長、第四批全國稅務領軍人才、東莞唯一一個全國稅務領軍人才 劉曦琳帶領小組成員奔波於園區各企業服務企業復工復產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築起另一道防線  政府和企業建立起「同事」關係
  • 2020年松山湖功能區投資推介會④|松山湖功能區,投資興業的熱土
    12月2日,以「聚焦新動能·引領新發展」為主題的2020年松山湖功能區投資推介會,正式拉開序幕,面向全國乃至全球企業家拋出「橄欖枝」,誠邀意向優質企業與項目落戶,共繪松山湖功能區發展新藍圖。盛茂源項目、凱金新能源項目、阿里雲項目……現場,共29個重點項目集體籤約。
  • 院士們為何青睞松山湖?「高光時刻」背後的品質攻堅
    11月初,2020粵港澳院士峰會暨第六屆廣東院士聯合會年會在風景宜人的東莞松山湖舉行,54位院士出席,共議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建設大計,莞邑大地群星閃耀。近日,松山湖被納入科技部火炬中心固定監測點,與中關村並列,全國僅14個高新區上榜。
  • 松山湖科學城:打造美好生活樣本
    其中,松山湖高新區以79.8%的生活節奏滿意度登上《中國高新區(松山湖)生活方式體驗報告》第三名,報告指出,松山湖高新區具有「快經濟、慢生活,生活節奏滿意度高」的顯著特徵,以79.8%的生活節奏滿意度在高新區排行榜中位列第三,僅次於成都高新區和北京中關村。
  • 松山湖憑什麼比東莞城區還「貴」?
    近日發布的《核心城市2020年冰山指數漲幅排名》顯示,東莞二手房漲幅再次超過深圳,排名全國第一,引發熱議。
  • 東莞聯手中科院共建松山湖科學城 打造「一軸、一區、兩心、三組團...
    接下來東莞將把參與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作為創新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加快松山湖科學城的建設。 當前,松山湖科學城攜手深圳光明科學城共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的發展態勢基本形成。松山湖科學城前身是2018年初東莞市委、市政府依託中國散裂中子源等國家大科學裝置規劃建設的松山湖中子科學城。
  • 深圳市萬行公益基金會首個城市中心 率先在東莞成立
    2020年11月8日,深圳市萬行公益基金會東莞中心在東莞松山湖舉行了隆重的成立儀式。中共東莞市委常委、松山湖黨工委書記劉煒,松山湖管委會副主任曾莉、松山湖管委會委員楊朝琴、松山湖宣傳與社會局局長王坤、東莞市醫療保障協會會長何銳志等領導應邀出席;深圳市萬行公益基金會名譽理事長王石、理事長劉愛明、監事長丁福源、秘書長周慧及近百名萬行志願者出席此次活動。
  • 松山湖這場決賽帶你暢想智能生活
    」 2個項目獲得2020年松山湖創新創業大賽機器人行業賽二等獎,「無人值守烹飪機器人及智能物聯網服務平臺」 「全自動貓砂盆」 「HelloX體感觸控」3個項目獲得2020年松山湖創新創業大賽機器人行業賽三等獎。
  • 第42屆ACM-ICPC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全球總決賽拉開序幕
    由北京大學承辦的第42屆ACM-ICPC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全球總決賽於4月15日正式拉開序幕。4月15日,全球總決賽的參賽隊伍和大賽工作人員在抵京後已順利完成報導和登記工作,這些隊伍將於4月19日在北京大學邱德拔體育館展開最後的角逐。大賽主場館邱德拔體育館內外布置工作也已完成。目前,大賽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
  • 松山湖科學城:一座冉冉升起的「C位」之城
    同年年底,東莞市委、市政府決定依託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學裝置及松山湖高新區規劃建設科學城。松山湖科學城坐落於巍峨山下,總規劃面積由最初的53.3平方公裡擴充至90.52平方公裡,涵蓋了松山湖高新區、大朗鎮、大嶺山鎮、黃江鎮1園3鎮,與規劃面積99平方公裡的深圳光明科學城直接相連,共同構成190平方公裡先行啟動區主體,大大擴充科學城可掌握的戰略資源,也提高了統籌規劃要求。
  • 2020中國城市政商關係排行榜出爐,東莞排名全國第六
    2020年12月30日,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發布《中國城市政商關係排行榜2020》,對全國29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的政商關係進行了評估。政商關係健康總指數前10名的城市是:深圳、北京、廣州、上海、濟南、東莞、珠海、青島、無錫、廈門,東莞排名全國第六。
  • 曾經的廣東四小虎,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中,東莞已脫穎而出
    自此以後,順德、南海、中山、東莞並稱為「廣東四小虎 」,當時它們崛起速度非常快,也非常有發展潛力,一躍成了全國關注的焦點,在經濟上的驚豔表現名震全國。東莞處於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增長極---廣深港科技創新走廊的腹地,通過濱海灣新區和松山湖高新區兩個創新高地,深度參與廣深港科技創新走廊建設。
  • 創新企業數位化賦能平臺落地東莞松山湖
    南方網訊 近日,在東莞華南設計創新院支持下,聚智誠(東莞)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聚智誠」)和接點智能技術(東莞)有限公司(下稱「接點公司」)在東莞市松山湖正式開業,兩家企業攜手打造的創新企業數位化賦能平臺同時揭牌啟用。
  • 南方電網廣東東莞供電局以數字能源微網撬動融合共建新業態
    ■110千伏巷尾站多站合一直流微電網示範項目將於12月底投產 通訊員 顧萱 攝預計12月底,位於松山湖高新區的110千伏巷尾站多站合一直流微電網示範項目將投產使用。該項目也將成為全國首個結合高壓直流以及儲能不間斷電源的移動式高性能邊緣計算中心。
  • 投資2.4億元,大普通信重磅項目松山湖動工
    在通信設備製造領域,東莞松山湖高新區再添一重磅項目。廣東大普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總部及研發中心大樓項目工程6月22日在松山湖舉行奠基儀式,該項目集運營總部、研發中心、中央研究院三大功能於一體,整體佔地約20畝,總投資約2.4億元,未來將承載該公司業務快速發展,保證其在通信關鍵領域技術的持續突破。松山湖黨工委委員、管委會總經濟師盧鋼,東莞市科技局副局長肖錚勇,市工信局調研員陳杞渭,市金融局調研員黎潔敏,松山湖科技教育局局長梁展鴻等參加了當天的活動。
  • 東莞推進園區統籌組團發展 松山湖片區「1+6」打出試點組合拳
    而隨著松山湖片區統籌發展推向縱深,優惠範圍也進一步擴大,如今整個片區「一園六鎮」的機器人及智能裝備企業都同樣享受免費的檢測服務。羅日輝告訴記者,實驗室運營三個月來,共為松山湖周邊30多家企業提供了近600次測試服務。如今每天都有至少5家企業排隊預約,大朗塔菲爾、石排力川五金等周邊企業都是實驗室的「常客」。
  • 觀山湖區高新區創業金點子大賽圓滿落幕
    第三屆「中國創翼」創業大賽觀山湖區高新區選拔賽暨第四屆「貴陽農商銀行杯」創業金點子大賽觀山湖區高新區選拔賽決賽於7月20日在觀山湖電商發展中心舉行,貴陽市就業與職業技能開發中心領導及觀山湖區各職能部門領導出席,本次大賽的專家評審由來自著名的創業導師、高校教授、知名企業負責人、風險投資機構等不同領域的
  • 松山湖科學城大科學裝置逐漸「發光」
    資料圖7月3日,廣東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龔國平與市委常委、松山湖黨工委書記劉煒一行進行座談,圍繞我市科技創新工作情況展開討論,明確指出支持松山湖高新區布局重大創新平臺建設,加快部署散裂中子源譜儀建設,聯合各部門推動南方先進光源預研建設,積極推進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