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粵港澳大學生科學影像大賽系列作品展播

2021-01-14 廣東科技發布

2020年

粵港澳大學生

科學影像大賽

在廣東省科學技術廳等指導下,由廣東科學中心聯合相關單位舉辦了粵港澳大學生科學影像大賽,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了7屆。

大賽是以在校大學生為創作群體的科普賽事活動,邀請了相關專家對參賽作品進行網評和現場評審,我們將選取部分獲獎作品向大家展播。

今天

我們先來看看獲得

2020年粵港澳大學生

科學影像大賽一等獎的

科學紀錄片

毒毛蟲來襲:榕透翅毒蛾在數碼港的爆發趨勢與流行病研究

榕樹,是粵港澳大灣區常見的園林綠化樹種。而在香港數碼港裡的榕樹卻暗藏著危機……數不清的毛毛蟲隱藏在這裡的榕樹洞中,創作團隊留意到這一現象後,進行了科學的探究。但是,在探索過程中創作團隊卻因為這些毛毛蟲一度陷入健康危機!那麼這些毛毛蟲究竟是何方神聖?它們又會為公眾健康帶來什麼影響?創作團隊在科學探索的過程又是怎樣步步為營,追求科學的真相?

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作品展播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專家點評

該作品以觀察到的生物習性現象為切入點,用科學的方法對毒毛蟲進行科學探究。創作團隊善於設置懸念,能吸引人跟隨作者步步探究。探究過程中遇到突發情況,能夠及時轉換研究對象,而且能針對問題進行研究,提出解決方案。研究結果能及時反饋給相關部門,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作品講述清楚,畫面拍攝錄音清晰,是一部優秀的科學紀錄片。但解說詞欠嚴謹,有錯別字。

大賽知多D

粵港澳大學生科學影像大賽涵蓋了賽前培訓、專題報告會,徵集作品,組織專家進行網評和現場評審,發動社會公眾對參賽作品進行網絡投票,舉辦頒獎儀式,優秀作品線上展播等環節。

大賽舉辦以來共收到投稿作品約600項,每屆大賽均有20多所高校師生參與。除粵港澳大灣區外,還有來自雲南、江蘇等省外高校投稿參評。

其中,往屆獲獎作品《卡路裡的真相》經增加內容改名為《破譯卡路裡》在央視科教頻道原來如此欄目中播出(20170514期)。大賽現已成為華南地區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活動。

您也想參賽?

請密切留意我們

關注大賽的最新消息吧

製作:省科技監測中心

相關焦點

  • 首屆上海市大學生影像大賽:社會公益類作品居多
    剛剛結束的首屆上海市大學生影像大賽上,眾多參賽者把目光投向公益廣告單元,一等獎《足跡》作者上海師範大學的王晶倩說:「大家都是想用更好的方式,喚起人們心中對公益問題的關注。」而在整個比賽的獲獎名單中,以社會民生為題材的獲獎者佔了近一半。
  • 曉夢 | 第三屆科學微電影賞析活動
    展播作品來源指導教師:朱敏慧獎項:2019年12月 第六屆粵港澳大灣區大學生科學影像大賽科學動畫片 二等獎作品清新柔美,作者通過一個小小的夢境表達了對自然的嚮往,也許是我們平日的生活中太多「規定動作」少了一些「自選「動作,作者只好把對「詩和遠方」寄托在夢境中。
  • 2020天津原創網絡公益歌曲大賽十佳金曲展播:《執筆少年》
    2020天津原創網絡公益歌曲大賽十佳金曲展播:《執筆少年》 2020-12-01 20: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地球科學科普講解大賽
    全國地球科學科普講解大賽作品徵集時間:8月3日- 9月20日 以地球科學相關專業在讀學生、授課教師及科研人員的視角,向公眾進行地球科學的科普,讓更多的中小學生認識和了解地球科學,推動地球科學的宣傳普及。
  • 2020天津原創網絡公益歌曲大賽十佳金曲展播:《小康路上灑滿陽光》
    2020天津原創網絡公益歌曲大賽十佳金曲展播:《小康路上灑滿陽光》 2020-11-28 20: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用影像記錄20年!「松湖城跡」全國影像大賽正式啟動!
    ▲掃描二維碼觀看H5了解松山湖20年發展軌跡為更好更全面展示松山湖20年來的輝煌歷程和巨大成就,昨天下午,東莞松山湖高新區舉行成立20周年全國影像大賽開鏡儀式,吹響向全社會徵集影像作品的號角。如今的松山湖,大科學裝置「扎堆」,材料實驗室、國際創新創業社區、華為等一批科研平臺與龍頭企業,松山湖科學城也納入了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建設。這些發展成績,是園區上下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豐碑。建園之初,松山湖也曾舉辦了一場松山湖自然風光攝影大賽,留下了這座城市變遷的最初記憶。
  • 貴州省第二屆科普作品創作大賽獲獎作品揭曉
    由貴州省科技廳牽頭,與貴州省委宣傳部、貴州省教育廳、貴州省科協、當代貴州傳媒集團共同舉辦,大眾科學雜誌社承辦的「貴州省第二屆科普作品創作大賽」獲獎作品12月28日在貴陽揭曉。
  • 2020同濟大學「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暨「中行杯」系列雙創...
    2020同濟大學「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暨「中行杯」系列雙創競賽頒獎典禮舉行 來源:創新創業學院   時間:2021-01-04  瀏覽:
  • 第一屆「京津冀-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中學生精品雙創...
    中國青年網北京6月27日電 (見習記者 葉婉瑩) 近日,第一屆「京津冀-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中學生精品雙創項目展評活動全面啟動,即日起開始接受報名。作為第一屆「京津冀-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展評活動由清華大學、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主辦,中國青年網承辦,中國老教授協會創新創業教育研究院、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大學生創業分會、亞太青少年可持續發展學習中心合作支持。
  • 科普之花絢麗綻放廣西科學活動中心開展3個「十佳」科普大賽掠影
    5月14-16日,由自治區科技廳主辦,廣西大學、廣西科學活動中心承辦的2019年廣西十佳科普使者選拔賽順利舉行。來自全區各地市的97位科技工作者、科普講解員及在校大學生齊聚邕城,同臺競技。筆者從廣西科學活動中心獲悉,廣西十佳科普微視頻大賽參賽微視頻作品必須是參賽者的原創作品,須緊扣主題,弘揚主旋律;構思新穎,視角獨特,形象生動,為群眾喜聞樂見。該活動一經啟動,就得到了各地、各有關部門的積極響應,共組織推薦63部科普視頻參賽作品,覆蓋領域比往年更廣,針對性也更強。經評委組獨立打分、網上公示等程序,產生獲獎視頻20部。
  • 「2020年寧夏科普作品創作與傳播大賽」擬獲獎作品公示
    2020年寧夏科普作品創作與傳播大賽已評審結束。根據《關於舉辦2020年寧夏科普作品創作與傳播大賽的通知》精神,本次大賽共徵集到動畫、繪畫、攝影類作品919件,其中:動畫類146件,繪畫類346件,攝影類427件。評審最終確定擬獲獎作品140件,其中:動畫類52件,繪畫類41件,攝影類47件。
  • 2020天津原創網絡公益歌曲大賽十佳金曲展播:《小錦鯉》
    2020天津原創網絡公益歌曲大賽十佳金曲展播:《小錦鯉》 2020-12-02 20: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天津原創網絡公益歌曲大賽十佳金曲展播:《夢的顏色》
    2020天津原創網絡公益歌曲大賽十佳金曲展播:《夢的顏色》 2020-11-29 1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首屆粵港澳自然觀察大賽啟動
    本次大賽主題為「關愛蝴蝶、保護自然」,是粵港澳地區首個以觀蝶為主題的大型自然觀察活動,將圍繞「蝶舞飛揚」自然生態,開展觀蝶類等自然筆記、自然攝影比賽、觀蝶直播等活動。當天,50多名中小學生和26萬名網民通過「雲觀蝶」參與活動,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共同迎接「國際兒童節」。
  • 中國首屆視錯覺科普作品大賽啟動
    由中央電視臺科教節目製作中心主辦、中國科協科普部支持,中國心理學會、中國公路學會、中國圖象圖形學學會、中國生理學會、中國流行色協會協辦的「中國首屆視錯覺科普作品大賽」近日在北京拉開序幕。
  • 吸血水蛭 | 2020香港-紐約·國際青少年科學影像大賽參賽作品
    寶星職校的幾位少年對這種生物既害怕又好奇,他們決定用科學研究的方法消除恐懼。在完成對水蛭的研究後,科學少年深有體會地告訴大家:「在大自然中沒有永遠可怕的生物,我們只要願意去接觸去了解這種生物,就必定會發現其不被人知的一面,這是大自然多姿多彩的多樣性,也正是大自然的迷人之處。」那就讓我們跟隨他們的鏡頭,一起去看看水蛭到底可怕不可怕吧!
  • 首屆粵港澳自然觀察大賽啟動
    央廣網肇慶5月31日消息(記者鄭澍)為倡導人與自然和諧,鼓勵民眾走進自然,了解蝴蝶和生態知識,感受大自然的魅力,5月30日,廣東省林業局聯動香港、澳門自然觀察協會、自然愛好者等在全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蝴蝶谷,共同啟動了首屆粵港澳自然觀察大賽。
  • 2020天津原創網絡公益歌曲大賽十佳金曲展播:《不離不棄 心心相依》
    2020天津原創網絡公益歌曲大賽十佳金曲展播:《不離不棄 心心相依》 2020-12-03 20: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於召開「第十二屆山東省大學生科技節—食品加工與安全創新設計...
    為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和人才成長,經省科協審查、專家評選,山東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繼續承辦「第十二屆山東省大學生科技節——食品加工與安全創新設計大賽」。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大賽主題   本屆大賽共分為3個主題:  (一)食品科普短視頻創作與傳播大賽   參賽作品需以食品科普為中心進行創作,
  • 全國首屆大學生禁毒公益微藝術大賽獲獎名單公布
    中國青年網北京2月1日電 (特約記者 邢燕) 以「無毒青春 陽光生活」為主題的「全國首屆大學生禁毒公益微藝術大賽」(以下簡稱大賽)近日圓滿落幕,本次大賽在中國禁毒基金會、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支持下,北京市禁毒辦、北京市團市委指導下,由團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