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觀蝶」約起來!首屆粵港澳自然觀察大賽啟動

2021-01-08 羊城派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愛麗通訊員 林蔭

為倡導人與自然和諧,鼓勵民眾走進自然,了解蝴蝶和生態知識,感受大自然的魅力,5月30日,廣東省林業局聯動香港、澳門自然觀察協會、自然愛好者等在全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蝴蝶谷,共同啟動了首屆粵港澳自然觀察大賽。

本次大賽主題為「關愛蝴蝶、保護自然」,是粵港澳地區首個以觀蝶為主題的大型自然觀察活動,將圍繞「蝶舞飛揚」自然生態,開展觀蝶類等自然筆記、自然攝影比賽、觀蝶直播等活動。當天,50多名中小學生和26萬名網民通過「雲觀蝶」參與活動,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共同迎接「國際兒童節」。

全省野外記錄蝴蝶約500種

廣東省是全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省份之一,全省已建成各類自然保護地1362個,佔全省國土面積的16.39%,成為全國自然保護地最多的省份之一,初步形成了一個保護類型齊全、布局合理、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較顯著的自然保護體系,是全國自然保護地建立最早、數量最多的省份。

廣東野生動植物資源特別豐富,全省有陸生脊椎野生動物774種,有維管束植物7700多種,有近300種廣東特有植物。

目前,廣東已定名的昆蟲有30目370科3487屬8100種。蝴蝶作為觀賞性較強的昆蟲,全省野外記錄種類約有500種,其中包括國家一級保護的蝴蝶種類金斑喙鳳蝶,受國際保護的金裳鳳蝶和裳鳳蝶,以及寬展鳳蝶、暖曙鳳蝶、箭環蝶、黑紫蛺蝶等稀有物種。

鼎湖山蝴蝶谷擁有的蝴蝶種類達198種,其中包括褐斑鳳蝶、青鳳蝶、銀鉤青鳳蝶、燕鳳蝶、細紋鳳蝶等。「觀蝶」是集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體的自然教育活動,首屆粵港澳自然觀察大賽以「觀蝶」的形式開展。活動現場,中小學生代表對著近200種蝴蝶進行了繪畫創作,並在老師帶領下觀蝶。

現場還設置了「大自然小偵探」趣味小遊戲、蝴蝶科普小學堂等互動環節,吸引眾多的學生參與。「以前只是覺得蝴蝶好漂亮,本次活動讓我對蝴蝶的知識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激發了我對自然觀察的興趣。」9歲的梓昕感慨道。

在疫情防控新常態下,活動當天同步上線了「首屆粵港澳自然觀蝶直播活動」,邀請網友在線感受蝴蝶的風採。直播過程中,還邀請了蝴蝶研究專家為廣大網友傳授蝴蝶知識,激發廣大市民觀蝶興趣,增強市民愛蝶護蝶、保護自然的意識。據統計,26萬人參加了在線觀蝶活動。

專家介紹,蝴蝶的數量和生存狀況和生態環境密切相關,近年來隨著新一輪綠化廣東大行動和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等重點生態工程的深入開展,廣東生態環境有了巨大的改善,蝴蝶的數量也隨之增加。

自然筆記、自然攝影比賽啟動,獎金總額達6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活動當天同期啟動觀蝶類的自然筆記、自然攝影比賽,從6月1日起,正式面向全社會徵稿。本次比賽設置了金獎、銀獎、銅獎、最佳瞬間獎、最佳生態獎、最佳紀錄等多個獎項,獎金總額高達61800元。

廣大市民、中小學生可採取繪畫、攝影等方式,真實記錄蝴蝶的美妙瞬間,通過首屆粵港澳自然觀察大賽——「蝶舞飛揚」官方平臺或廣東林業網進行投稿(投稿郵箱:zrgc@zrgc.org.cn)。徵稿時間為2020年6月1日-8月31日。

自然筆記以觀察蝴蝶的四個發育期為前提,通過圖文的方式記錄在畫紙上,展示粵港澳地區蝴蝶之美。自然攝影則是以影像記錄蝴蝶最美瞬間,展示廣東省林業自然保護地中典型、重要、珍貴、精華的自然生態系統,展示最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最美的自然景觀。廣東省林業局希望通過本次活動激發公眾走進自然、保護自然,關注野生動植物和昆蟲,建設生態文明。

近年來,廣東省自然教育取得新突破,成功舉辦首屆粵港澳自然教育講壇,成立粵港澳自然教育聯盟,認定首批20個自然教育基地,編制實施《廣東省林業生態文化建設規劃(2019-2025年)》。

下一步,廣東省將強化生態服務的普惠性,為人民群眾就近體驗生態、接受自然教育提供便利,大力推動觀蝶、觀蟲、觀鳥等自然觀察活動,建設各類自然教育基地和科普場館,構建粵港澳自然教育生態圈,打造全國自然教育示範省。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圖片 | 通訊員供圖

責編 | 呂航

審籤 | 鄭宗敏

實習生 | 趙妙芬

相關焦點

  • 首屆粵港澳自然觀察大賽啟動
    央廣網肇慶5月31日消息(記者鄭澍)為倡導人與自然和諧,鼓勵民眾走進自然,了解蝴蝶和生態知識,感受大自然的魅力,5月30日,廣東省林業局聯動香港、澳門自然觀察協會、自然愛好者等在全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蝴蝶谷,共同啟動了首屆粵港澳自然觀察大賽。
  • 首屆中國物理師放療好計劃大賽啟動
    中國網6月28日訊 今天,首屆中國物理師放療好計劃大賽在北京鳴鑼開賽,旨在為全國的醫學物理師搭建展現自我才華的舞臺,薈聚菁英雲巔論道、以賽代訓、共話進步。大賽以促進中國醫學物理界的技術交流、提升臨床放療計劃的設計能力、並激發中國醫學物理界的研究與創新為目標,期望惠及腫瘤患者的每一次治療。
  • 自然之鄰 I 美麗的蝴蝶
    蛺蝶只利用腹部末端的臀棘和絲墊把身體倒掛起來,稱為懸蛹。大部分絹蝶和部分弄蝶會吐絲包裹自身而化蛹其中,稱為繭蛹。蝶類的前翅比後翅大,通常為三角形,後翅略圓。翅上有向表面凸起的翅脈,起著骨幹作用,增加翅的強度。蝴蝶有多數縱脈和少數的橫脈。縱脈,也成主脈,為翅基部向外伸展到翅緣的脈。蝴蝶的3對足,分別著生在前、中、後胸的下方,稱為前足、中足和後足。由於蝶類的翅十分發達,足通常僅供站立和短距離的移動。
  • 首屆「觀雲識天」攝影大賽 《火燒雲》奪得第一名
    2017年貴州省氣象局首屆「觀雲識天」攝影徵圖大賽通過線上投票與線下專家評審,最終角逐出前50名優秀作品
  • 「清華大學國強研究院杯」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雙創大賽啟動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2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林)首屆「清華大學國強研究院杯」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雙創大賽今天在北京啟動。大賽將發掘「可運用於機器人的人工智慧創新技術」,發現具有產業價值的機器人系統解決方案。首屆大賽將於即日啟動,設立了總額 100 萬元人民幣的現金獎勵,並持續至今年年底。
  • 科普|粵港澳大學生科學影像大賽系列作品展播
    2020年粵港澳大學生科學影像大賽在廣東省科學技術廳等指導下,由廣東科學中心聯合相關單位舉辦了粵港澳大學生科學影像大賽,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了7屆。大賽是以在校大學生為創作群體的科普賽事活動,邀請了相關專家對參賽作品進行網評和現場評審,我們將選取部分獲獎作品向大家展播。今天我們先來看看獲得2020年粵港澳大學生科學影像大賽一等獎的科學紀錄片毒毛蟲來襲:榕透翅毒蛾在數碼港的爆發趨勢與流行病研究榕樹,是粵港澳大灣區常見的園林綠化樹種。
  • 自然筆記|大雨後,破繭新生蝶自在
    >從幼蟲進食到結繭,再到破繭而出、化蛹為蝶彩蝶紛飛,流連於花叢這一系列的生命過程,都讓她盡收眼底為了解兒時的疑惑,為了探尋毛毛蟲的秘密她找尋了一隻蝴蝶蛹觀察並記錄下了破繭成蝶的名場面>完成了「破繭」這幅作品並在自然筆記大賽上榮獲一等獎。
  • 以數會友,共譜未來,首屆神州數碼雲上數據開發大賽完美收官
    2020年11月16日,首屆神州數碼雲上數據開發大賽決賽暨頒獎典禮在京隆重舉行。(首屆神州數碼雲上數據開發大賽決賽暨頒獎禮典禮現場)神州數碼集團人力資源總監李巖、CTO周鵬、CIO沈暘、物聯網專家郄勝強、長春工業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副院長劉銘出席活動。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代表隊伍列席。
  • 2020湖南首屆"紅杜鵑」杯百姓春晚才藝大賽啟動
    紅網時刻7月8日訊(韶山站記者 黃亮)7月6日,2020湖南首屆"紅杜鵑」杯百姓春晚才藝大賽暨「我為毛主席家鄉種棵紅杜鵑」大型紅色公益活動啟動儀式在韶山市人民廣場舉行。韶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工商聯主席孫甍出席啟動儀式。
  • 首屆全國地質資料數據創新應用大賽啟動
    光明網訊(記者楊舒)4月22日,首屆全國地質資料數據創新應用大賽暨自然資源部紀念第四十九個世界地球日系列宣傳活動在京舉行。活動上,由全國地質資料館主辦,中國礦業報社協辦的首屆全國地質資料數據創新應用大賽正式啟動。
  • 【網媒看黑河】燥起來!CCPC大賽鎖定黑河 首屆寒區試車節同期開幕
    【網媒看黑河】燥起來!CCPC大賽鎖定黑河 首屆寒區試車節同期開幕 2020-11-28 12: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灣區首屆太空科學創意大賽啟動,中國首批航天員任榮譽評委
    南都訊 記者謝湘南 7月15日,「尋星計劃」——大灣區首屆太空科學創意大賽正式啟動本次大賽由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指導,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和深圳市綠航星際太空科技研究院聯合主辦。深圳市原副市長唐傑、中國首批航天員潘佔春、世界華人科幻協會會長陳楸帆擔任本次大賽榮譽評委。大賽設繪畫、寫作、創客等組別,分海選、複賽、頒獎等環節,最後獲勝選手有機會獲得免費參觀衛星發射基地的機會。今年是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同時也是中國的航天大年。
  • 首屆「日照水庫桃花魚」雲烹飪大賽完美收官!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1月16日,首屆」日照水庫桃花魚「雲烹飪大賽暨定點經銷酒店發布活動在日照市世帆國際大酒店拉開帷幕。大賽邀請並選拔了12組省市餐飲行業專業廚師參賽,選手們現場打擂,以「日照水庫桃花魚」為指定食材,以魚為題、以賽為媒,各顯身手。活動通過線上直播互動形式,讓五湖四海的朋友「雲享」日照水庫桃花魚美食盛宴。
  • 「機」戰巔峰,追夢榮光:大連市首屆無人機技能大賽成功舉行
    9月6日,大連市首屆無人機技能大賽決賽暨頒獎典禮在大連高新區創業e港隆重舉行。遼寧省航空運輸協會會長楊澍熙、大連市總工會副主席於淑君、大連高新區總工會副主席魯前國等省行業協會領導和市、區工會領導,以及我市開設無人機專業學校代表、無人機行業部分企業代表蒞臨現場觀看比賽並參加頒獎典禮。
  • 首屆全國雲上文採會交流展示活動將在東莞舉行:展望「十四五...
    12月6-7日,首屆全國公共文化和旅遊產品雲上採購大會交流展示活動將在東莞市文化館舉行。本次活動由文化和旅遊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中國文化館協會、東莞市人民政府主辦,東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承辦,東莞市文化館(文化和旅遊研究基地)、市文化館沙田分館執行。
  • 書中有魚,有鳥,有蝶,有自然
    畫一條完整寫實的魚,光素材搜集,都需要30—40份,之後便是日復一日的觀察、描繪。相對簡單的鉛筆畫,一幅花紋繁複的水彩畫,最少需要兩天時間。每本圖冊都配套了一本可以塗色的學習筆記,在上面可以對所觀察到鳥類的名稱、數量、行為進行完整的記錄。
  • 首屆國際海洋工程裝備科技創新大賽參賽報名正式啟動,呼籲全社會...
    日前,首屆國際海洋工程裝備科技創新大賽將正式啟動,參賽報名已經開始。本次大賽由中國海洋大學、勵展博覽集團主辦,教育部高校海洋科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校海洋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太平洋學會海洋教育分會、中國海洋學會海洋觀測技術分會聯合指導。
  • 首屆中國開源科學軟體創意大賽頒獎儀式在京舉辦
    首屆中國開源科學軟體創意大賽頒獎儀式在會上舉行。本次大賽以「人才創新、技術開源」為主題,以「發展中國科學軟體生態」為目的,匯聚了一批優秀的國產開源軟體,培養了一批我國科研信息化人才,對營造我國科研軟體生態環境,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 春蜂桃裡民謠大賽十大金曲合輯《新鮮的太陽》網易雲音樂重磅上線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春蜂桃裡民謠大賽十大金曲合輯《新鮮的太陽》網易雲音樂重磅上線 由春蜂民謠廠牌發起,匠星娛樂、網易雲音樂、胡桃裡音樂酒館以及深圳市華唱原創音樂基金會聯合主辦的首屆春蜂桃裡華語民謠原創大賽2020年1月14日於成都落下帷幕,大賽全程吸引了超過2.4億樂迷持續
  • 2020年「首屆全國大學生中華典籍文化保護與傳承大賽」啟動
    日前,由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院、中山大學國家文化遺產與文化發展研究院主辦,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院團委承辦的「首屆全國大學生中華典籍文化保護與傳承大賽」啟動。活動以「文脈賡續,傳承創新」為主題,通過學術論文徵文、典籍文化保護與傳承提案和典籍文化創意設計三個競賽單元,引導大學生利用專業知識和技能探索中華典籍的保護與文化傳承,發掘中華傳統文脈的豐富內涵,讓「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活起來」。  據悉,大賽分為初賽與決賽。在初賽階段,每所參賽高校每個競賽單元可通過校內選拔或者其他方式選出1-3份作品作為初賽參賽作品,並推薦其隊伍參加初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