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記者楊舒)4月22日,首屆全國地質資料數據創新應用大賽暨自然資源部紀念第四十九個世界地球日系列宣傳活動在京舉行。活動上,由全國地質資料館主辦,中國礦業報社協辦的首屆全國地質資料數據創新應用大賽正式啟動。
據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主管部門司長鞠建華介紹,本次大賽是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推進以「創新」為主題的地質文化建設年活動的具體舉措,同時也是「珍惜自然資源 呵護美麗國土——講好我們的地球故事」世界地球日活動主題的具體實踐。地質資料是人類的寶貴財富和資源家底的反映,也是破解地球故事的「金鑰匙」。「十二五」以來,我國加快開展地質資料數位化進程,目前已完成了上千萬件歷史形成的地質資料數位化工作,數位化率超過99%,處於世界領先水平,超越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實現了歷史性跨越。這些海量數位化成果為充分挖掘應用潛力和社會共享奠定了堅實基礎。本次大賽就是要以數據應用創新競賽的形式為引擎,推進地質數據資料開放共享。下一步在資料管理領域,我們將著力提升地質資料共享服務新產品開發水平,特別是在線網絡服務中充分發揮數位化地質資料的重要作用,促進地質資料大數據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實現地學成果快速轉化。
據了解,所有的中國公民和境內的大專院校、企事業單位,均可以個人或組建團體參加本次大賽。參賽者可登錄大賽官網http://www.ngac.org.cn/competition/,以地質資料數據為基礎,融合各類數據形成參賽作品,一是Web應用,主要包括專題信息系統、網站、專題地圖等;二是移動終端應用,IOS、Android等平臺上的App等。最終通過分類評獎的方式,激發社會大眾開展創新實踐,優選出創新性強、應用性好的作品,進行公開展示,以此促進地質資料在經濟社會建設中的廣泛應用,提高地質服務創新成果影響力。據了解,本次大賽將於10月中旬結束,獲獎作品將在中國礦業大會期間集中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