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農業大學高精度雷射共聚焦顯微成像系統採購項目中標公告
新華招標有限公司受南京農業大學的委託,就「南京農業大學高精度雷射共聚焦顯微成像系統採購項目」項目(項目編號:XHTC-HW-2020-0148)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 項目編號:XHTC-HW-2020-0148 項目名稱:南京農業大學高精度雷射共聚焦顯微成像系統採購項目
-
首屆全國地質資料數據創新應用大賽啟動
光明網訊(記者楊舒)4月22日,首屆全國地質資料數據創新應用大賽暨自然資源部紀念第四十九個世界地球日系列宣傳活動在京舉行。活動上,由全國地質資料館主辦,中國礦業報社協辦的首屆全國地質資料數據創新應用大賽正式啟動。
-
元素檢測界的「全能偵探」|雷射共焦LIBS顯微成像系統
北京理工大學趙維謙教授、邱麗榮教授課題組提出雷射共焦LIBS顯微成像方法,構建了雷射共焦LIBS顯微成像系統,實現兼具樣品形貌信息和元素分布信息的三維LIBS顯微成像。1、背景雷射誘導擊穿光譜技術(LIBS、圖1所示)由於其定性、定量、全元素探測能力,而被作為未知物質化學成分檢測分析的重要手段。
-
元素檢測界的「全能偵探」 | 雷射共焦LIBS顯微成像系統
這些LIBS成像技術可以實現高空間分辨元素成像,但由於其定焦時間過長、聚焦精度較低,還不適用於複雜形貌樣品的元素檢測。在LIBS成像領域,樣品微區的化學分析對系統的空間分辨能力和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螢光顯微成像技術簡介
另一種螢光顯微成像技術是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它是目前使用最廣泛的光學切片技術,其系統結構如下圖所示。它是通過使用聚焦的雷射束掃描樣本,並在探測器前放置一個可調節的針孔濾除離焦的雜散螢光來獲得樣品的光學切片圖像。相比於傳統的寬場螢光顯微鏡,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具有一個放置在與中間像面及物面共軛的平面上的共聚焦針孔,因此探測器只能探測到通過針孔的螢光信號。
-
首屆粵港澳自然觀察大賽啟動
央廣網肇慶5月31日消息(記者鄭澍)為倡導人與自然和諧,鼓勵民眾走進自然,了解蝴蝶和生態知識,感受大自然的魅力,5月30日,廣東省林業局聯動香港、澳門自然觀察協會、自然愛好者等在全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蝴蝶谷,共同啟動了首屆粵港澳自然觀察大賽。
-
首屆全國中學生歷史寫作大賽近況直播
【首屆全國中學生歷史寫作大賽——投稿工作臨近尾聲!】大賽啟動以來,數十萬稿件經組委會緊張初審,優秀稿件逐步已在官方專區展示!現已臨近截稿尾聲,請準備參賽的中學生們切勿錯失投稿參賽機會!】 首屆全國中學生歷史寫作大賽的同步紀錄片——《最熟悉的陌生人》,已經正式入選以「教育?
-
首屆中國物理師放療好計劃大賽啟動
中國網6月28日訊 今天,首屆中國物理師放療好計劃大賽在北京鳴鑼開賽,旨在為全國的醫學物理師搭建展現自我才華的舞臺,薈聚菁英雲巔論道、以賽代訓、共話進步。大賽以促進中國醫學物理界的技術交流、提升臨床放療計劃的設計能力、並激發中國醫學物理界的研究與創新為目標,期望惠及腫瘤患者的每一次治療。
-
未發布的新技術、新儀器搶先看 北京雷射共聚焦超高分辨顯微學年會...
這項技術擁有85 nm的空間解析度,而光照度少於點掃描共聚焦顯微鏡1~3個數量級; 10分鐘連續成像可以獲得18萬張超高解析度圖像;擁有最長時間的超高解析度成像;能夠觀察活細胞內的新結構動態;定量活細胞動態過程。
-
2020年「首屆全國大學生中華典籍文化保護與傳承大賽」啟動
日前,由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院、中山大學國家文化遺產與文化發展研究院主辦,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院團委承辦的「首屆全國大學生中華典籍文化保護與傳承大賽」啟動。 據悉,大賽分為初賽與決賽。在初賽階段,每所參賽高校每個競賽單元可通過校內選拔或者其他方式選出1-3份作品作為初賽參賽作品,並推薦其隊伍參加初賽。初賽參賽隊伍提交參賽作品及相關附件材料;按照競賽單元,評委分別採用通訊評審的方式對參賽作品進行評分。評審結果將通過電話、郵件等方式通知參賽團隊的隊長。每個競賽單元總分前八名的隊伍晉級全國總決賽。
-
「光子晶片」獲首屆中國電子信息行業創新創業大賽二等獎
ICC訊 首屆中國電子信息行業創新創業大賽頒獎儀式近日在江蘇鹽城舉行。大賽通過雲評審,遴選出60個項目進入複賽,最終智能終端、集成電路、電子材料、物聯網等領域的30個優質項目晉級總決賽。 本次大賽由鹽城市人民政府聯合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共同舉辦。大賽自9月啟動以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熱情參與,吸引了來自全國22個省市178個項目報名參賽。
-
首屆「興漫杯」全國漫畫大賽頒獎儀式舉行
(原標題:首屆 「興漫杯」全國漫畫大賽頒獎儀式舉行)
-
全國首屆大學生禁毒公益微藝術大賽獲獎名單公布
中國青年網北京2月1日電 (特約記者 邢燕) 以「無毒青春 陽光生活」為主題的「全國首屆大學生禁毒公益微藝術大賽」(以下簡稱大賽)近日圓滿落幕,本次大賽在中國禁毒基金會、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支持下,北京市禁毒辦、北京市團市委指導下,由團中央
-
首屆粵港澳自然觀察大賽啟動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愛麗通訊員 林蔭為倡導人與自然和諧,鼓勵民眾走進自然,了解蝴蝶和生態知識,感受大自然的魅力,5月30日,廣東省林業局聯動香港、澳門自然觀察協會、自然愛好者等在全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鼎湖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蝴蝶谷,共同啟動了首屆粵港澳自然觀察大賽。
-
【直播預告】顯微活體成像技術的開發和應用
,包括螢光成像技術、光聲成像技術、螢光探針的開發等多學科交叉領域的研究;以及通過顯微活體成像技術在基因表達調控與功能基因組學、活細胞成像、幹細胞與再生醫學、腫瘤學等領域應用研究等。掃碼 | 免費報名參會生命科學研究的進步離不開生物成像技術的發展,雖然生物成像領域的各種顯微成像技術和共聚焦技術在圖像的清晰度、解析度等方面都取得了極大的進展。
-
北京2017年度雷射共焦超高分辨顯微學學術研討會召開
大會旨在推動北京市及周邊省市雷射共焦超高分辨顯微學的進步和發展,提高廣大相關工作者的學術及技術水平,促進上述學科在生命科學等領域中的應用。來自蔡司的傅利琴重點介紹了蔡司革新共聚焦LSM8系列產品:搭載Airyscan技術的LSM800和LSM880。
-
大美中國---2019首屆全國旅遊攝影大賽評選活動在鄭舉行
近日,備受攝影家關注的「大美中國---2019首屆全國旅遊攝影大賽」評選活動在河南鄭州市江南春溫泉度假酒店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17位攝影藝術家、旅遊專家學者齊聚綠城鄭州,對大賽參賽作品進行評選。 為慶祝建國70周年,由中國攝影網、中國藝術攝影網主辦,國際航空攝影網、中國旅遊攝影網、天津市文化旅遊攝影協會協辦的「大美中國--2019首屆全國旅遊攝影大賽」自2019年1月15日開賽,至4月15日截稿,三個月徵稿時間內共收到國內外8365位攝影家的參賽攝影作品79392幅(組),投稿人員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加拿大、美國、紐西蘭、澳大利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
前沿顯微成像技術專題之:光片螢光顯微鏡 (1)
在過去二十多年中,光學顯微成像技術發展迅速,不斷突破傳統極限。生命科學研究,要求成像系統在不影響生物活性的前提下,實現更大視野,更高解析度,更高速度的三維成像。這也意味著對成像探測器 - 科研相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
李輝:深耕計算光學顯微成像 打造生命科學研究「利器」
但是常規「所見即所得」的顯微鏡,無法滿足幾十納米尺度的精細細胞結構觀測以及大量顯微成像圖像中的數據提取要求。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簡稱「蘇州醫工所」)研究員李輝和他的團隊聚焦計算光學顯微成像技術與系統,從新的角度設計光學成像系統,結合數字圖像處理和強大的計算能力,顯著提升了成像的分辨能力和圖像信息獲取效率,輸出自主研製的儀器設備,為生物學研究專家提供稱手的「武器」。
-
深圳先進院實現雙光子顯微成像技術質量提高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工所生物光學與分子影像研究室鄭煒研究員團隊在高分辨雙光子顯微成像技術研發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顯微成像系統,是指顯微鏡下觀察樣品拍照成像的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