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檢測界的「全能偵探」 | 雷射共焦LIBS顯微成像系統

2021-01-14 愛光學

雷射誘導擊穿光譜技術(LIBS、圖1所示由於其定性、定量、全元素探測能力,而被作為未知物質化學成分檢測分析的重要手段。

它被廣泛應用於地質科學、材料科學、生物醫學等領域(圖2所示)。其具備的元素「指紋」特性為不同元素的區分提供了理論支持。

圖2 雷射誘導擊穿光譜技術在地質探測、材料檢測和生物醫學中的應用(圖片來自網絡)

從單點分析到空間分辨化學成像,LIBS技術取得了重大成功。

為提高LIBS成像的空間解析度,研究人員開發了包括微雷射誘導擊穿光譜、飛秒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和近場增強原子發射光譜等技術。

這些LIBS成像技術可以實現高空間分辨元素成像,但由於其定焦時間過長、聚焦精度較低,還不適用於複雜形貌樣品的元素檢測。在LIBS成像領域,樣品微區的化學分析對系統的空間分辨能力和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北京理工大學趙維謙教授、邱麗榮教授課題組提出雷射共焦LIBS顯微成像方法,構建了雷射共焦LIBS顯微成像系統,該系統利用反射的連續雷射構建高空間分辨雷射共焦顯微系統,實現樣品的精確定焦及三維形貌測量;利用共光路的脈衝雷射誘導激發樣品微區等離子體光譜,實現樣品微區全元素探測,進而實現具有高空間分辨、抗漂移特性的三維LIBS顯微成像。雷射共焦LIBS顯微成像系統的原理如圖3所示,首先,採用連續雷射照射樣品,利用壓電陶瓷微位移驅動器(PZT)快速驅動顯微物鏡對樣品進行軸向掃描,通過共焦探測模塊獲得軸向響應曲線,根據響應曲線最大值點軸向位置與物鏡焦點位置準確對應的特性實現精確定焦,並結合樣品(x, y)位置信息實現幾何形貌成像。然後,利用共光路的脈衝雷射在物鏡焦點位置燒蝕樣品,實現最小光斑激發,產生的LIBS光譜透過陷波濾波片(Notch Filter)被多通道光譜儀收集。最後,將幾何形貌信息LIBS光譜信息相融合,實現高空間分辨的三維LIBS圖譜成像。課題組對如圖4(a)所示的瑪瑙礦石樣品進行了三維表面LIBS成像測試,該樣品表面形貌起伏較大,含有元素種類較多,適用於多元素光譜立體成像。選用不受其他譜線幹擾的特徵峰進行三維表面LIBS圖譜成像,具體選用的譜峰為Ba Ⅱ (493.40 nm)、Ti Ⅰ (498.17 nm)、Ca Ⅰ (558.87 nm)、Cu Ⅱ (561.52 nm)、Fe Ⅰ (568.65 nm),獲得的三維元素圖像如圖3(b-d)所示。可以看出,六邊形晶體A的主要元素為Ti,表面覆著有含Ca、Fe的化合物,B處主要由Cu和Ti元素組成,周邊存在大量的含Ca化合物。因此結合三維形貌信息、LIBS光譜信息能更好的解析樣品的化學成分組成,探索未知新物質。

圖4 多元素三維圖譜成像. (a) CCD 圖像;(b-f)元素Ba, Ti, Ca, Cu, Fe 的3D 圖譜;

目前,構建的雷射共焦LIBS顯微成像系統的軸向聚焦精度優於20 nm,LIBS成像的橫向解析度為10 μm,通過原位探測樣品的幾何形貌信息和LIBS光譜信息,實現了幾何信息和元素信息同步表徵的三維多元素圖譜成像。

相關焦點

  • 元素檢測界的「全能偵探」|雷射共焦LIBS顯微成像系統
    導讀雷射誘導擊穿光譜技術(LIBS)由於其定性、定量、全元素探測能力,而被作為物質化學成分檢測分析的重要手段,廣泛應用於地質科學、材料科學、生物醫學等領域。北京理工大學趙維謙教授、邱麗榮教授課題組提出雷射共焦LIBS顯微成像方法,構建了雷射共焦LIBS顯微成像系統,實現兼具樣品形貌信息和元素分布信息的三維LIBS顯微成像。
  • 北京2017年度雷射共焦超高分辨顯微學學術研討會召開
    儀器信息網訊 2017年3月21日,一年一度由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和北京市電鏡學會共同主辦的「北京市2017年度雷射共焦及超高分辨顯微學學術研討會」在北京理工大學國際教育交流大廈舉行。
  • 「奧林巴斯杯」全國首屆共聚焦顯微成像大賽啟動
    2009年11月1日,以「創新、創意、創造」為主題的「奧林巴斯杯」全國首屆共聚焦顯微鏡成像大賽在北京正式拉開了序幕。本次比賽由科學網主辦,奧林巴斯(中國)有限公司獨家冠名贊助。旨在推動中國科研人員顯微成像技術的不斷提高,促進共聚焦成像技術在前沿科研領域的應用,加強科研人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 南京農業大學高精度雷射共聚焦顯微成像系統採購項目中標公告
    新華招標有限公司受南京農業大學的委託,就「南京農業大學高精度雷射共聚焦顯微成像系統採購項目」項目(項目編號:XHTC-HW-2020-0148)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   項目編號:XHTC-HW-2020-0148   項目名稱:南京農業大學高精度雷射共聚焦顯微成像系統採購項目
  • 未發布的新技術、新儀器搶先看 北京雷射共聚焦超高分辨顯微學年會...
    儀器信息網訊 2018年3月20日,一年一度由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和北京市電鏡學會共同主辦的「北京市2018年度雷射共焦及超高分辨顯微學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天文館舉行。
  • 雷射掃描共焦顯微鏡技術
    雷射掃描共焦顯微鏡技術 來源:來源網絡 2006-12-16 23:27 l 樣品要求:1.經螢光探劑標記(單標、雙標、三標)2.固定的或活的組織3.
  • 螢光顯微成像技術簡介
    3.2 結構光照明顯微成像技術寬場螢光顯微鏡低對比度的問題可以通過在系統中加入結構光照明調製來解決,如正弦條紋照明裝置,這樣就可以通過算法重建得到光學切片圖像,這種方法結構簡單容易實現且成像速度較快。結構光照明顯微成像技術示意圖3.3 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
  • 雷射共焦掃描顯微鏡及其應用
    而基於共焦原理的雷射共焦掃描顯微鏡卻能滿足以上要求,從而使傳統的顯微鏡有了新的發展。  共焦成像原理是由MMinsky等在50年代提出的成象思想,由於受技術條件限制,直到80年代後期,隨著雷射技術、計算機圖象處理技術的迅速發展,才使人們逐漸認識到其重要性,並且發展成性能穩定的產品。
  • 雷射顯微共聚焦拉曼光譜儀搭建完成並投入使用
    2016年5月底,深海極端環境模擬研究實驗室成功搭建了雷射顯微共聚焦拉曼光譜儀LabRamanHR Evolution,該設備是完全集成型共焦顯微拉曼系統,可實現全自動,配備單級光譜儀以達到最好的光通量,包括一個800mm焦長的Czerny-Turner型光譜儀,是目前市場上性能最高的全自動單級拉曼光譜儀。
  • 細胞形態結構的觀察方法—雷射掃描共焦顯微鏡
    在普通螢光顯微鏡下,許多來自樣品中焦平面以外的螢光會使觀察到的圖像反差減小、分辨能力降低,而雷射掃描共焦顯微鏡相當於在螢光顯微鏡上安裝了一套雷射共焦成像系統,並以雷射為光源,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圖像的解析度。
  • ...system發布Nanoscope system NS3500三維雷射共聚焦顯微鏡新品
    NS-3500是一種精確、可靠的三維(3D)測量高速共焦雷射掃描顯微鏡(CLSM)。通過快速光學掃描模塊和信號處理算法實現實時共焦顯微圖像。在測量和檢測微觀三維結構,如半導體晶片,FPD產品,MEMS設備,玻璃基板,材料表面等方面擁有無可比擬的解決方案。
  • 基於AT89C51的雷射共聚焦掃描顯微鏡
    作為一種具有較高橫向解析度和縱向解析度的顯微儀器,雷射共聚焦掃描顯微鏡在各個領域有較大發展 文中介紹了雷射共聚焦光學掃描的非線性問題,通過選取合適的振鏡以及驅動控制系統消除非線性,最後完成掃描驅動系統的軟體設計。
  • 前沿顯微成像技術專題之:光片螢光顯微鏡 (1)
    在過去二十多年中,光學顯微成像技術發展迅速,不斷突破傳統極限。生命科學研究,要求成像系統在不影響生物活性的前提下,實現更大視野,更高解析度,更高速度的三維成像。這也意味著對成像探測器 - 科研相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 CRAIC拉曼光譜技術在爆炸物檢測領域的應用
    常見的爆炸物檢測方法有:離子遷移光譜技術、紫外螢光技術、質譜分析技術、核磁共振技術、中子技術、X射線成像技術、γ射線成像技術等,但每種檢測方法都有一些優缺點。拉曼光譜可實現爆炸物的遠程、高靈敏度、無損傷、微痕量的檢測,在爆炸物領域有巨大的應用市場[1-4]。
  • 愛丁堡發布英國愛丁堡儀器一體化全自動顯微共聚焦拉曼光譜儀RM5新品
    這是一款緊湊型全自動顯微拉曼光譜儀,可滿足高端科研及分析工作的需求。RM5具有市場上獨一無二的真共焦設計,能實現超高的光譜解析度、空間解析度和靈敏度。獨特的真共聚焦設計—可調狹縫結合多位置可調的共焦針孔,使系統具有更高的圖像清晰度,更好的螢光背景抑制,且可根據應用進行靈活優化;2.
  • 慧眼識寶——共焦顯微拉曼技術助力紅藍寶石價值鑑定
    近年來,人們多用共焦顯微拉曼來研究紅藍寶石包裹體。顯微拉曼光譜儀把拉曼光譜儀和光學顯微鏡耦合在一起,利用顯微鏡觀察包裹體中微小特徵的同時,還可以測量觀察區域(直徑約1微米)的拉曼光譜信號,從而對包裹體的內含物物種做出鑑別。此外也可以利用拉曼成像技術,描繪出一定範圍內的樣品成分分布。
  • 拉曼光譜技術在爆炸物檢測領域的應用研究
    拉曼光譜技術分為以下幾種:傅立葉變換拉曼光譜技術、雷射共焦顯微拉曼光譜技術、雷射共振拉曼光譜技術、高溫拉曼光譜技術、表面増強拉曼光譜技術和可攜式拉曼光譜技術等等。2雷射顯微共聚焦拉曼光譜技術 雷射顯微共焦拉曼光譜技術(Confocal Raman microscopy)是將拉曼光譜與顯微分析結合起來的一種分析技術,在光路中採用共焦模塊消除樣品離焦區域的雜散光幹擾,確保只收集採樣焦點薄層微區信號。
  • 深圳先進院實現雙光子顯微成像技術質量提高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工所生物光學與分子影像研究室鄭煒研究員團隊在高分辨雙光子顯微成像技術研發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顯微成像系統,是指顯微鏡下觀察樣品拍照成像的系統。
  • 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系統及其在細胞生物學中的應用
    摘 要 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是近十年發展起來的醫學圖象分析儀器,現已廣泛應用於螢光定量測量、共焦圖象分析、三維圖象重建、活細胞動力學參數監測和胞間通訊研究等方面。其性能為普遍光學顯微鏡質的飛躍,是電子顯微鏡的一個補充。本文以美國Meridian公司的ACAS ULTIMA312為例簡要介紹了雷射掃描共聚顯微鏡系統的結構,功能和生物學應用前景。
  • 「自適應雙光子激發光聲顯微成像設備」順利通過現場技術測試
    顯微成像系統,是指顯微鏡下觀察樣品拍照成像的系統。在顯微鏡上加接專用連接鏡頭,接上CCD攝錄鏡頭,再把動態的圖像傳送到計算機,獲得動態圖像,從而觀察生物不同生長階段的發育形態。可對昆蟲細胞和病菌孢子高倍放大進行觀察,並可遠程進行圖像採集儲存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