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CBD用電!東莞110千伏中心變電站竣工投產

2021-01-09 東莞日報i東莞

2020年12月30日,110千伏中心輸變電工程順利竣工投產。該站是東莞國際商務區唯一建成的一座110千伏變電站,將為商務區的建設發展提供用電保障,是東莞市「電網建設千日攻堅戰」的又一戰果。

該站的順利竣工投產,將解決東莞中心城區負荷密度高、電網建設落地難度大等難題,是城市中心經濟繁榮地區成功選址建站並成功投產的示範案例。

110千伏中心變電站位於南城中央生活區,臨靠密集住宅區,是全戶內變電站。在施工過程中,南方電網廣東東莞供電局充分考慮到周邊居民訴求,設計園林式外觀變電站,與周邊住宅小區高度融合,從安全、環保及美觀上,確保各項技術規範達標。

「工程施工範圍和路徑等施工方案較為複雜。」該項目經理黎浩華說,當時站址上堆積的石塊大大超出原設計標高,加之站址處於市區中心,土建的地基處理工程頗為浩大,給站址結構穩定帶來很多困難。

鑑於此,項目團隊認真實地勘探,分析項目特點,通過場地條件、投資控制等方面,因地制宜地選擇了最佳施工方案,最大限度提高了業主的投資效益,於2019年8月完成土建工程。

根據要求,工程部分電纜需進入商務區建設的綜合管廊,該管廊已於2020年12月竣工。至此,該線路工程土建路徑正式貫通。

貫通後離投運日期剩不到30天時間,該項目部優化工期,加大投入,最終在20多天完成10多公裡電纜敷設、20個電纜接頭製作及電氣試驗,正式驗收,合格順利投入運行,解除了大城區一級電網風險,確保東莞國際商務區的電力供應,完善南城電網結構,對促進東莞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小貼士】

變電站不會產生電磁輻射

在市中心和住宅密集的地方建立變電站,會不會產生電磁輻射,對人體產生傷害?

記者從東莞供電局獲悉,電磁輻射通常是通過天線向外進行發射,而電力設施在周圍環境中產生的是工頻電場與磁場,而不是電磁輻射,與高頻電場在發射電磁波的能力上截然不同。

我國輸變電設施的工作頻率是50赫茲,是工業用電的頻率,這種頻率很低。大量實測數據表明,變電站和高壓線周圍的電場和磁場水平,遠低於公眾曝露限值標準,而且還會隨著距離的增加而迅速衰減。

據了解,現時已建成的同類站點電場、磁場監測數據平均在0.1-1伏/米和0.02-0.64微特斯拉,而我國工頻感應電場強度的安全限定值為4千伏/米,磁場強度為100微特斯拉。

由此可見,變電站圍牆外1米處實測數據僅為此限定值的百分之一左右,遠遠優於國家規定的安全值限定值。這些實測數據比大家平常使用的家用電器如微波爐、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的還要低得多。

在東莞,隨著東莞國際商務區等項目規劃建設,原有站點已無法滿足片區供電負荷增長需求,為了能夠做足電力支撐,部分變電站需選址於密集住宅區。「針對這類變電站,我們在安全、環保,以及美觀等維度提級管理,在採用全戶內設計,園林式外觀設計等措施上已取得了成熟經驗,全方面確保了各項技術規範達標。」東莞供電局計劃發展部主任趙力介紹。

文字:張華橋 通訊員:顧萱 馮俊傑 盧旺 黎浩華

攝影:通訊員供圖

編輯:張東昌

相關焦點

  • 東莞又一座110千伏變電站竣工投產,為東莞CBD供電提供保障
    今天上午,記者由南方電網廣東東莞供電局了解到,110千伏中心輸變電工程已經順利竣工投產。中心站是東莞國際商務區目前建成的唯一一座110千伏變電站,承擔著商務區電力供應任務。隨著南城國際商務區的華潤萬象城項目以及該片區後續項目陸續開發建設,該片區用電負荷需求極大,110千伏中心變電站投產,為商務區的建設發展提供用電保障,是東莞市「電網建設千日攻堅戰」的又一戰果。
  • 110千伏長嶺變電站錯峰增容為軍運會海軍五項保供電
    記者 黃鵬 通訊員 王欣 徐楊2019年3月21日19時至3月22日12時,為迎接武漢軍運會,保障軍運會海軍工程大學木蘭湖校區海軍五項項目的供電設備穩定運行,國網武漢市供電公司對黃陂區110千伏長嶺變電站進行增容改造,以保證「七軍會」
  • 涼山會理北110千伏輸變電工程正式竣工投運
    「萬丈船城」平地起  ——國網涼山供電公司涼山會理北110千伏輸變電工程正式竣工投運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陳琳葉 袁雨湉 陳敏 報導  4月30日下午16時28分, 110千伏船城變電站2號、3號主變第五次衝擊成功
  • 南方電網首座半地下結構開放式變電站投產
    日前,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220千伏玳田(民田)輸變電工程(以下簡稱玳田站)成功投產。玳田站是南方電網首座半地下結構開放式變電站。該工程通過集約化利用土地,外觀與周圍環境完美融合,實現了保障供電及人文景觀的有機統一。 福田區是深圳的中心城區,在這78平方公裡區域面積上2017年度最高用電負荷達到183萬千瓦。
  • 用電負荷年度二創新高
    距離其20公裡的東莞供電局,電力調度中心的控制大廳內,大屏幕上的曲線在爬升,系統提示大朗巷頭用電負荷報警,工作人員輕點滑鼠,在控制系統中進行操控,20公裡以外的變電站就能收到指令實現用電調度。    16時02分,東莞電網負荷今年第二次創新高,達到1330 .87萬千瓦,突破1300萬大關,比去年最高負荷1298 .82萬千瓦增長2 .47%。
  • 東莞電力負荷兩度創新高 首破1300萬千瓦大關
    一方面,積極加強與地方電廠及廣東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發電計劃的聯動,加強電廠發電的計劃性,確保在負荷高峰時能夠達到發電頂峰,開展調管範圍內電廠的專項安全大檢查,確保在度夏期間電廠運行平穩。「度夏期間我們加強了負荷預測、重過載設備預警方面的工作,並定時進行有序用電的動態發布,動態優化檢修計劃安排。」電力調度控制中心運行方式分部主管袁煒燈介紹。
  • 寧波市區首座220千伏變電站重建後投運
    2015年5月14日,舊寧西變電站光榮完成他的歷史使命,正式退出電網運行,並進行拆除、就地重建。據介紹,寧西變電站1980年投運之初,當時整個寧波地區僅有2座220千伏變電站(容量42萬千伏安),8座110千伏變電站(容量50萬千伏安)。
  • 百米外有110千伏變電站,居民心驚驚
    千伏的輸變電站突然出現在自己家的旁邊,直線距離不足200米。記者走訪輸變電站距花園最近不足200米  昨日(5月22日),住在北滘美的簡岸花園(以下簡稱簡岸花園)的多名市民向順德城市網記者反映,前兩天在簡岸花園旁邊的空地上突然拉起了一個工程標語牌,寫著「佛山110千伏槎湧輸變電工程」。他們了解到,這塊空地上將要建起一個110千伏的輸變電站。
  • 國網隴南供電公司首次獨立完成110千伏合環潮流計算
    5月9日,國網隴南供電公司在1112宕綠線停電檢修期間,將110千伏宕昌變、宕昌牽引變2座110千伏變電站通過合環的方式倒至110千伏哈達鋪變電站運行,此項工作的正常開展標誌了電力調度控制中心首次獨立成功完成110千伏合環潮流計算。
  • 中國國家電網公司承建的緬甸北克欽邦與230千伏主幹網連通工程竣工
    1月11日,中國國家電網公司承建的緬甸北克欽邦與230千伏主幹網連通工程竣工儀式在緬甸實皆省瑞博市舉行。緬甸電力與能源部部長吳溫楷、實皆省省長敏奈博士,中國駐緬甸大使館經商參贊譚書富出席儀式。中國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電力技術裝備有限公司以工程總承包(EPC)模式建設實施該項目。
  • 秒懂中國變電站,大人小孩都心安
    可以說,變電站就像是快遞「電」過程中的物流中心,是電力系統中對電能的電壓和電流進行變換、集中和分配的場所。您可能要問了,變電站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可是為什麼平常沒見到過呢?
  • 雲南易門大椿樹水泥變電站投運
    雲南易門大椿樹水泥變電站投運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1-01-11
  • 南方電網廣東東莞供電局 數字能源共山水一色 松湖與新生態齊飛
    12月底投產。 以數字能源微網 撬動融合共建新業態 根據規劃,2021年至2025年,東莞將建設1000個以下小型數據中心,規劃布點5G基站44700個。作為數字電網建設的物理基礎,數據中心、5G基站在建設過程中常面臨選址用地難、用電需求大、用電成本高等推廣障礙,盤活基礎設施資源、提升電網數據價值、孕育新的價值增長點是共建共享的核心訴求。
  • 專家實地檢測闢謠:變電站磁感應強度比電吹風還低
    「住在變電站旁,擔心輻射影響身體健康,這次看到檢測數據才知道,變電站電磁影響比家用電吹風還小。」近日,檢測專家對位於市中心的110千伏美仁變電站的電場、磁感應強度以及噪聲進行實地檢測,該變電站附近的億力百家苑小區居民王先生看到檢測結果後終於安心了。  據悉,目前島內有36座變電站,大部分都建在居民區附近。
  • 110kV變電站二次設計
    110kV書院變電站二次設計XXXX 指導教師:XXXXX(XXXXX學院,XXXX XXXXX摘 要:隨著XXXX市建設,經濟增長,人口增多,市區的用電負荷大幅度增長,因此建立110kV變電站,為了保證變電站安全穩定的運行,需要二次設計來對付變電站運行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故障
  • 為工業片區提供可靠供電 崑山首座裝配式110千伏變電站投用
    近日,110千伏恆盛變電站如期「上崗」。這是崑山首座應用裝配式技術建造的變電站。110千伏恆盛變電站位於崑山高新區北部片區。裝配式變電站系應用環保和智能的模塊化單元組成的集約型和封閉式變電站,裝配式變電站的主體部分可以在場外預製完成,具有數位化、標準化、自動化三大特徵,能夠自動完成信息採集、測量、控制、保護、計量和檢測基本功能。
  • 【綠色新電網助力新生活】一座變電站的「綠色動力」
    「明湖變電站是南方電網首座220kVGIS變電站,它極大地緩解了城區用電負荷的壓力變電站於2017年2月開工建設,2018年12月6日投產,總投資2.3億元,建設規模為主變1×240兆伏安,220千伏出線6回,110千伏出線4回,10kV出線12回。 在「十二五」末期至「十三五」初期,貴州西部地區有大量風電及光伏電力需及時送出;為了讓「清潔電」能送出去,又緩解現有變電站過載壓力,明湖變因此建設。
  • 住在變電站旁會被輻射影響身體健康?專家實地檢測闢謠
    近日,檢測專家對位於市中心的110千伏美仁變電站的電場、磁感應強度以及噪聲進行實地檢測,該變電站附近的億力百家苑小區居民王先生看到檢測結果後終於安心了。據悉,目前島內有36座變電站,大部分都建在居民區附近。今天是世界環境日,我們來關注變電站周圍的居住環境。
  • 「十四五」期間應城供電藍圖 擬新建3座變電站、擴建5座變電站
    工作專題會1月7日,應城市220千伏及以下電網布局規劃選址選線工作專題會上傳出消息,為滿足城鄉用電需求,提高供電能力,該市「十四五」期間將新建220千伏應城北110千伏楊河、110千伏周陳等3座變電站,擴建110千伏趙畈變、110千伏新河變、35千伏三合變、35千伏陳河變、35千伏沈鋪變等
  • 變電站輻射強度實測低於微波爐 不會影響人體健康
    東方網6月4日消息:據《i時代報》報導,在市中心建立變電站,會不會有輻射?對人體有沒有害?昨天,市環保部門邀請市民前往變電站走訪,現場對變電站附近的電磁輻射進行測試,結果表明,周邊輻射值不及微波爐或筆記本電腦,不會影響人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