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電視在市場化五年後,迎來了一場全球產業鏈通力協作、共推共創的高光時刻。9月19日,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主辦的"首屆全球雷射顯示技術與產業發展論壇"在青島召開,論壇迎來了來自全球雷射顯示產業鏈的TI(德州儀器)、日亞、海信、長虹、光峰、蘇寧、國美、京東等近20家整機企業、100多家產業鏈企業,以及高校學術專家和終端零售巨頭。
現場多位與會人士告訴家電圈,在雷射電視產業發展歷史上,這麼大規模、高質量、高規格聚焦雷射顯示創新和產業發展的盛會,還是第一次。更為重要的是,TI(德州儀器)、理光、日亞以及DNP全球四大"雷射電視最核心供應商"聚首則更讓外界意識到,雷射電視已經不只是海信等中國企業主導並推動的一項新型顯示技術,而是一個全球顯示產業都在布局和發力的新一代顯示技術。
在家電圈看來,以2014年海信推出全球第一臺100吋雷射電視為標誌,經過短短5年多時間的技術創新、產品迭代和市場推廣,雷射電視產業已經從最初起步時"月明星稀",只有海信等少數企業主導,快速走向"滿天星鬥",從核心部件到整機企業擁有100多家企業共同參與。最終雷射電視產業鏈全球化引爆將會加速在終端市場的份額提升。
雷射電視的全球產業鏈新局
從1960年全球出現第一束雷射到2014年全球出現第一臺雷射電視,將一束光變成一項顯示技術,對於世界彩電產業來說,這是一項"無中生有"的顯示科技;對於中國彩電產業來說,這卻是一項自主創新的科技成果。
短短5年,在全球彩電產業快速迭代變革中,雷射電視則從一個產品成為一個產業,從一家企業成就了一個行業。特別是自2017年以來,液晶電視為主導的全球彩電市場進入了一輪跌跌不休的下跌通道之中,雷射電視在大屏市場"獨樹一幟"中迎來了一輪逆勢上漲。
第三方機構的市場監測顯示:2018年中國雷射電視零售量增長483.23%,2019年上半年雷射電視在80英寸及以上電視銷量佔比超過58%,成為大屏市場的主流。預計到2022年,雷射電視年複合增長率將達92%。
蘇寧易購副總裁範志軍則介紹,五年前大屏電視佔比22%,到今年上半年達到的48%,預計全年可以達到52%,而雷射電視正好踏上這一輪消費風口。從80吋以上大屏市場來看,雷射電視在蘇寧渠道連續3年高速增長,尤其是海信雷射電視80L5自2018年5月上市以來,不僅在萬元級彩電市場是銷售冠軍,用戶好評率也達到99%。
都說"春江水暖鴨先知"。雷射電視市場需求的引爆,帶來則是整個上下遊產業鏈的全球化擴張,吸引了中日美韓等全球100多家企業的參與。在全球雷射顯示產業鏈中,TI(德州儀器)、理光、日亞以及DNP、三菱等企業的分量"舉重若輕";而在全球彩電產業,海信、索尼、長虹、海爾、LG等整機企業的實力也是"獨擋一面";蘇寧、國美、京東等零售巨頭的加持,則讓雷射電視與OLED電視的競爭中更勝一籌。
德州儀器副總裁Ane Sacks、日亞雷射事業部總經理小崎德也、DNP常務執行董事土屋充、理光光學事業部總經理菊池幸喜在論壇上均表示,十分看好雷射電視在行業顯示領域的發展,並圍繞雷射電視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各自"扮演好應有的角色",加速雷射電視普及化進程。
海信電視的雷射夢想與格局
最近幾年來,在一輪又一輪的液晶電視低價格亂戰衝擊市場、消費需求陷入低迷的背後,則是全球電視產業走到新的路口,並遭遇巨變前夜的"懵懂",面臨包括量子點液晶、OLED、Micro LED、雷射顯示等技術與產品路線方向的選擇。
在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看來,對於哪一種技術路線更有未來,行業充滿激烈的爭論,但海信認為"雷射顯示"無疑是這其中最好的"潛力股"。未來,隨著4K到8K的顯示清晰度不斷提高,以及65吋向75吋、80吋大屏電視的快速普及,75吋將成為雷射電視與液晶電視爭奪的主流市場。
早在2007年,在沒有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更沒有現成的產品可以參照,所有關鍵技術都需要自己摸索之際,海信開啟了雷射電視的拓荒之路。整整4年試錯,海信才找到並確定"雷射光源+超短焦鏡頭+抗光屏幕"的雷射電視技術路線。長達7年投入,沒有產出,海信最終實現了雷射電視在電視產業"從0到1"的突破。
正所謂"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來到"。作為全球第一臺雷射電視的開創者,海信深知雷射電視的"市場蛋糕"巨大,並將重構全球彩電產業鏈,但絕對不會選擇"吃獨食"。從2014年海信開啟雷射電視的市場化推廣引爆之路,也主動扛起市場推廣、用戶教育等重擔。隨後正是在海信雷射電視的帶動下,吸引包括長虹、光峰、海爾、極米、小米、LG、索尼等一大批企業的共同參與。
光峰科技CEO薄連明則在論壇上表示,"正是海信在雷射電視持續投入,以開放的心態和胸懷帶動雷射產業化發展。今後,雷射電視產業一定要汲取等離子電視的教訓,以更開放姿態,形成上下遊產業鏈的豐富性和協作性,共同把雷射顯示產業蛋糕做大"。
彩電產業變革期的時代拐點
雷射顯示是繼黑白顯示技術、彩色CRT顯示技術和液晶平板顯示技術之後,全球第四代電視顯示技術,被業界譽為"人類視覺史上的革命",已經在全球消費市場形成一系列獨特優勢:獨特的反射成像被動發光,帶來健康護眼效果;極高光譜純度和色彩準確,帶來最好的"顏色表達"能力,以及先天性的節能環保的巨大優勢。最為關鍵的是,在大屏消費時代,雷射電視在大屏幕上的優勢是液晶和OLED都無法比擬的。
在中國,雷射顯示被國家"十三五"規劃列為新一代信息技術新型顯示領域的首位;在海外,目前包括LG、索尼已經向市場推出雷射電視,而三星、松下等企業則一直在布局雷射顯示技術的研究,還有眾多科研院校和創新企業都在關注雷射顯示技術的創新。
就在剛落幕的德國柏林IFA2019展上,海信首次推出可以屏幕發聲的雷射電視,以及75寸、100寸兩款三色雷射電視。從一個側面折射出,雷射顯示技術在世界電視產業的創新空間還很大,賦予追求品質生活用戶的能力很強。
隨著雷射顯示產品的迭代和技術創新正不斷加快,更高顯示質量、更低功耗、可捲曲、可隱藏的全新產品形態很快將次第出現;同時更小尺寸的一體機、適合家庭的更加豐富的場景化應用,甚至充滿未來感的全息顯示也將會逐步面市。
正是產業鏈上合作夥伴不懈的努力,才給整個行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技術動力。周厚健表示,"海信將持續與全球夥伴共同努力,推進雷射電視的快速迭代發展,向更小尺寸、更高畫質的產品發力,使雷射電視在更多尺寸段上實現其他顯示方式電視的替代"。
====
家電圈:覆蓋產業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臺。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