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新加坡COVID-19檢測實驗室

2021-02-26 南洋理工小助手

Tan Tock Seng Hospital (TTSH) 實驗室是一個負責流行性傳染病檢測的部門。自2003年新加坡爆發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以來,TTSH實驗室醫學科一直致力於科技創新,以預防類似情況的暴發。

這次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讓新加坡醫療系統再次進入緊急狀態,TTSH實驗室也再次發揮重要作用。在過去三個月中,該實驗室一直全天候測試,是新加坡負責測試冠狀病毒的重要實驗室之一。

TTSH實驗室每天能夠滿負荷進行500個測試,以支持國家傳染病中心。

TTSH實驗室醫學負責人兼助理教授表示,在3月,新加坡2019年冠狀病毒每日病例達到頂峰之前,衛生部要求醫院每天進行3,000項檢查

但是,在現有人員和設備的情況下,將每天的測試增加到800個,已經是超負荷工作了。

除了測試能力有待提高,工作人員的疲勞是另一個實驗室面臨的重大挑戰。實驗室人員每天晝夜不停地檢測樣本,甚至半夜還要處理數百個樣本。

一旦樣品進入實驗室,工作人員的每一個步驟就變得至關重要。

測試人員要確保每個樣品的標籤與實驗室信息系統中的患者匹配。在這個階段,如果從錯誤的患者那裡得到了錯誤的樣本,則會造成無法挽回的災難

實驗室人員表示,他們的夜班時長長達12小時,且夜班次數也增加了一倍,達到每月四次左右。

在過去的三個月中,受過測試訓練的團隊逐漸增加到22名。這些人員包括該部門內的人員,例如初級醫學微生物學家,以及具有其他部門實驗室背景的志願者。

每個人的培訓時間不少於兩個星期。負責人解釋說:「這是非常專業的測試「, 他還僱用了四名理工學院的畢業生,僅在夜班時進行名冊安排。

第一步是從樣品中提取核酸。

操作提取器的實驗室工作人員必須穿戴個人防護設備。提取病毒材料是一個人工過程,大約需要90分鐘,並且需要全神貫注。

該材料必須提取到液體中,然後移入試管中,在該試管中分離COVID-19病毒基因組。

第二步是檢測階段。

這個階段也需要90分鐘。提取的樣品與另一組試劑混合,然後放入機器中加熱和冷卻。如果樣品中含有病毒,則會發生反應,導致病毒基因組擴增,因此檢測到陽性結果。

目前實驗室有四臺機器,每臺機器可以測試多達96個樣本。但是由於拭子不能一次全部到達,因此可能需要等待一段時間,並且報告測試結果所需的時間為三到八個小時

實驗室正在將策略轉移到中國,因為中國擁有更安全的供應線,能夠重新開始試劑的工廠生產。

上個月,TTSH實驗室每天平均測試420個樣本的COVID-19,3月23日早些時候達到了750個測試的歷史新高。

現在,實驗室正在獲得更多的機器,並嘗試新的自動化方法以縮短測試時間,增加容量並減少現在完成的一些工作,例如手動打開每個樣品管並添加試劑混合物。

我們要相信,勤勤懇懇、每天奮鬥在前線的研究人員們一定可以帶領我們成功抗疫,早日迎來疫情的結束。

關注南洋理工小助手

更多精彩不定期更新

相關焦點

  • 印度COVID-19患者的檢測結果信息幾乎全部被洩漏
    印度多個政府部門(包括國家衛生和福利機構)的網站都在網上洩漏了數千名患者的COVID-19實驗室檢測結果。這些洩漏的實驗室報告正在被搜尋引擎索引,從而暴露出患者的數據,以及它們是否被冠狀病毒檢測為陽性。
  • Covid-19血清學檢測診斷準確性的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
    Covid-19血清學檢測診斷準確性的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3 10:20:12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健康中心研究所Faiz Ahmad Khan團隊對Covid-19血清學檢測的診斷準確性進行了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
  • 記者探秘中西部最大核酸檢測實驗室
    來源:第一新聞今天上午,第一新聞記者探秘了中西部地區檢測規模最大、能力最強的核酸檢測實驗室------西鹹新區區域醫學檢驗中心「風東實驗室」。硬體配置方面,該實驗室佔地1200平方米,按照PCR實驗室標準建設,採用負壓裝置,配備全排(B2)生物安全櫃,對新冠採樣標本嚴格按規定裝箱運輸,同時,實驗室所有工作人員必須經過生物安全培訓,確保採樣、輸送、檢測等各個環節安全性。
  • 床旁診斷系統在COVID-19中的應用現狀—最新外文文獻翻譯
    2020年9月23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針對COVID-19的血清(抗體)床旁診斷(POC)測試發布了緊急使用授權(EUA)。自2020年7月以來,某些實驗室被授權將Assure COVID-19 IgG/IgM快速測試設備用於緊急情況下的抗體診斷,以幫助鑑定患者是否攜帶SARS-CoV-2抗體,以此反應患者近期或曾感染過COVID-19。
  • 科學家們開發出多種能快速檢測COVID-19的新技術!
    Botella教授說:「目前,該過程是通過使用大型,昂貴的商業裝置來實現的,這些裝置需要多步操作程序和專門的實驗室設備。相比之下,我們的技術非常便宜,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而無需專業設備或實驗室。「我們的技術可以從患者樣品中純化DNA和RNA核酸,這是COVID-19診斷的關鍵一步。
  • 方達醫藥美國實驗室推出快速COVID-19核酸及IgM抗體檢測服務
    據美通社消息,近日,方達醫藥的中心實驗室團隊在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埃克斯頓賓夕法尼亞大道700號的總部成功建立了針對COVID-19 的核酸和IgM抗體檢測平臺,為控制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提供了必要工具檢測服務的項目包括對鼻咽拭子樣本進行核酸檢測,對手指血液樣本進行IgM抗體檢測。
  • 積極發現與管理病例:遏制COVID-19大流行的關鍵措施
    [30]3家P3移動實驗室從其他城市轉移到武漢,使得當地核酸檢測能力在2月份即達到了35000人次/天。這些新建立的醫院和實驗室保證了每一例疑似病例均可被及時檢測、治療和隔離,其密切接觸者也會被及時追蹤和隔離醫學觀察。[31-33]民眾的支持至關重要。非關鍵行業的人們被要求儘可能待在家裡;所有人均被要求避免聚會,外出時要戴口罩。
  • 47個國家需憑核酸檢測登機
    不同檢測機構的檢測能力、是否需要預約、檢測費用、報告出具時間等各不相同。如您需要檢測,請登錄網址https://findahealthcenter.hrsa.gov/查閱附近檢測機構情況,及時致電相關檢測機構或登錄其網站,詳細了解檢測的具體要求和流程,妥善做好檢測相關安排。
  • 【Economist】Covid-19 in 2020: The plague year
    Another reason to expect change—or, at least, to wish for it—is that covid-19 has served as a warning.
  • 【English Paradise】Chaguan: The stigma of covid-19
    -19 in Xicheng, a district of Beijing.At the time of writing, Beijing has detected 44 cases of covid in the past month, after millions of tests. For comparison, London is finding more than 8,500 new cases a day.
  • 「老藥新用」對治COVID-19 —— 好處和挑戰
    Alan還談到了如何運用信息科學服務和人工智慧的方法幫助解鎖和重新分析大數據,以及如何利用已有的檢測和分析工作流解決方案來簡化對已有藥物和病毒感染生命周期的研究。這些數據可能是以不同的格式、類型進行存儲,存儲地點可能也不盡相同,因此這需要花費時間、精力和專業知識將它們整合到一起——但至少實驗室不是從零開始。現有的檢測和分析工作流解決方案可以幫助簡化工作流程,更快地研究和破譯病毒感染生命周期,助力探索藥物再利用的可能性,以及潛在的新藥和疫苗的研發。
  • Covid-19藥物治療的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
    Covid-19藥物治療的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31 23:04:52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Reed AC Siemieniuk團隊對covid-19的藥物治療進行了生活系統回顧和網絡薈萃分析
  • COVID-19檢測小貼士 - 醫藥產業專區 - 生物谷
    為了支持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檢測及疫苗研發工作,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和中國政府都已完成了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的測序並將結果提交至US NCBI GenBank®資料庫 [1]。近日,IDT收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研究人員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的詢問,以下是部分簡要說明。
  • ACS Sensors:20分鐘即可檢測COVID-19
    2020年7月26日訊/生物谷BIOON/---在最近一項發現中,研究者們開發出了使用25微升血漿樣品鑑定的COVID-19的方法。雖然當前的拭子/ PCR測試可以用於識別COVID-19呈陽性的病例,但凝集測定法可以用於檢測因感染而產生的抗體,從而為接種疫苗的臨床試驗提供協助。(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研究結果可以幫助高危國家進行人群篩查,病例鑑定,接觸者追蹤,在臨床試驗過程中確認疫苗效力以及分發疫苗。
  • 張鋒實驗室公布CRISPR程序檢測COVID-19的詳細方案
    (隨著繼續優化此方案,將上傳更新的版本,有興趣使用患者樣品測試該方案的科研團隊可以通過發送電子郵件,請求指導 sherlock@broadinstitute.org,並且可應要求提供有限數量的Cas13酶、crRNA和側向報導基因的起始樣品)(重要說明:此協議不得用於臨床目的,因為他們無法獲取患者樣本,因此無法使用真實的患者樣本來驗證該測定。)
  • 伊朗科學家為COVID-19設計新的痰液檢測方法 30秒內可提供結果
    據外媒BGR報導,用鼻拭子進行新冠病毒檢測是準確的,但結果往往要3-7天才能出來。德黑蘭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可以在30秒內返回新冠病毒檢測結果的方法。雖然目前的鼻拭子檢測方法是準確的,但拿回結果有時需要3-7天的時間,當然這取決於檢測中心的積壓程度。
  • Scientific American|對COVID-19的免疫實際上意味著什麼?
    近日FDA對針對SARS-CoV-2抗體的血清學檢測授予了「緊急使用授權」(SARS-CoV-2即導致COVID-19的病原體)。這是在醫學專家和政治領導人普遍將「群體免疫」視作COVID-19大流行的潛在終點的背景下,第一個獲得美國市場準入的血清學檢測項目。在科羅拉多,進行冠狀病毒抗體檢測的公司已向該州的聖米格爾縣捐贈了試劑盒,使得在當地所有人都可以進行檢測。
  • 美國COVID-19疫苗研究最新進展
    疫苗臨床試驗中期結果前景良好: 獨立的數據和安全監控委員會(DSMB)負責監督研究性COVID-19疫苗mRNA-1273的三期試驗,該委員會於2020年11月15日審查了試驗數據,並與試驗監督小組分享了其中期分析。
  • 手機是如何煉成的 華為實驗室探秘之旅
    華為在全球商用LTE的244張中有110張參與部署,另外在全球50個TD-LTE商用網絡中,華為部署TF-LTE網絡42個,今年新增的20個商用合同中19個華為獲得獨家。在終端方面,華為擁有業界領先的5模智慧型手機,並且推出多款4G終端設備,華為還將在2014年繼續加大在TD-LTE終端市場投入,並在技術方面與中國移動持續大力合作,為用戶帶來更好的4G終端體驗。
  •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Facebook發帖 描述其接種COVID-19疫苗情形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Facebook發帖稱自己在視察防疫點的時候已經接受了第一劑COVID-19疫苗,還附上了接種疫苗時的視頻,並呼籲新加坡人和長居新加坡的社區成員儘可能接受疫苗接種。帖文全文翻譯如下:今天上午我在新加坡綜合醫院參觀了一下今天開始為公立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接種的COVID-19疫苗,我也打了第一劑!在細小的針頭和Fatimah Mohd Shah護士穩健的雙手下,並不會覺得很痛。打完疫苗後,我被留觀了30分鐘,但我很高興地告訴大家,我感覺很好,沒有出現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