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起來的地球 - 四川省地震局

2020-12-06 四川省地震局

提起板塊構造學,大家一定並不陌生,板塊構造學說是當代最有影響的全球構造理論,如此重要的學說是從何而來,又是如何發展至今的呢?

板塊構造學說是 20 世紀 60 年代末期在大陸漂移說和海底擴張說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與後兩者一起被稱為全球大地構造理論發展的「三部曲」。

1

大陸漂移假說

大陸漂移假說,最早是由德國古氣象學家魏格納正式提出的。1911,魏格納在研究世界地圖的時候發現:地球上大西洋兩岸的大陸(主要是指南北美洲與歐洲、非洲之間)的海岸線存在著相似性,具有互相吻合的現象。之後,他不斷收集證據,並在1912年提出大陸漂移學說。

1915 年,魏格納的《海陸的起源》一書出版,書中不僅闡述了大西洋兩側的古代大陸原來是聯合在一起,後因大陸漂移而分開,分開的大陸之間出現了海洋的觀點,而且還列舉了古生物、巖石、構造、冰川等證據,證明了古大陸沿大西洋發生過開裂和漂移。

大陸漂移學說的主導思想是正確的,但是限於當時的科學水平,魏格納的大陸漂移機制存在明顯缺陷。

20世紀20年代期間,國際地科聯的地球科學家們對大陸漂移假說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和表決,絕大多數學者都投了反對票。但是,魏格納提出的大陸可能發生大規模水平運移的設想,為後來板塊學說的創立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2

海底擴張學說

20世紀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英等國廣泛開展海底地質研究,獲得了大量海洋科學的資料。例如,發現或進一步弄清了大洋中脊形態、海底地熱流分布異常、海底地磁條帶異常、海底地震帶及震源分布、島弧及與其伴生的深海溝、海底年齡及其對稱分布、地幔上部的軟流圈等等。

海底擴張示意圖

海底地磁條帶異常

到20世紀60年代初期,全球海洋地球物理調查與地震臺網(主要是為了監測各國的地下核試驗)的研究共獲得了4項重要的學術新成果,發現了:

(1)大洋脊擴張帶;

(2)貝尼奧夫帶;

(3)大洋中脊附近存在的轉換斷層;

(4)普遍存在相當新的洋底沉積物等。

大西洋洋中脊和轉換斷層

以大量實測資料為基礎,赫斯和迪茨最早提出了海底擴張的設想,為板塊構造學說奠定了基礎。海底擴張學說提出後,又通過以下事實得到了進一步的驗證。

1963年,瓦因和馬修斯根據地磁場極性的周期性倒轉的分析發現,洋中脊兩側的磁異常呈條帶狀、正負相間、平行於中脊兩側,對稱延伸,其順序與地磁反向年表一致。

1965年,威爾遜提出了轉換斷層的概念,證明巖石圈板塊的水平位移成為可能,並闡明了洋中脊的新生洋殼和海溝帶的洋殼消減之間的消長平衡關係,即擴張速率與消減速率相等。

3

板塊構造學說

隨著海底地質資料的不斷更新、海底擴張證據的不斷積累,1967 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摩根、英國劍橋大學的麥肯齊和派克、法國拉蒙特觀測所的勒皮雄等人,在大陸漂移學說和海底擴張學說的理論基礎上,根據大量的海洋地質、地球物理、海底地貌等資料,聯合提出了板塊構造學說。

全球板塊分布圖

勒皮雄把現代地球的巖石圈劃分為6個大板塊,即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除了太平洋板塊全部浸沒在洋底之外,其他5個板塊則都既有大陸,也有海洋。隨著研究的深入,有的學者在這些大板塊中更進一步劃分出一些較小的板塊,所有這些板塊,都處在具有流變性質的上地幔軟流圈之上運移。

板塊運動及板塊邊界示意圖

1968年,美國B·L·艾薩 克斯、J·奧利弗和L·R·賽克斯進一步闡述了地震與板塊活動之間的聯繫,並將這一新興理論稱作為「新全球構造」。1969年麥肯齊和摩根正式將上述新學說命名為「板塊構造」,從此,板塊構造學說就廣為流傳。

板塊構造學說雖然已經得到了廣大學者的認可,但是依然存在不少問題,不過目前來說,板塊構造學說是最能為人們所接受、最為合理的用於解釋地殼運動和演化的地球科學基本理論。可以預見,隨著地球科學的不斷發展,板塊構造學說也將不斷地得到修正和發展。

參考資料與圖片:《論大地構造學的發展》萬天豐;《板塊構造學的「前世今生」》中國礦業報;微信訂閱號中科院地質地球所

來源:濟震微訊

相關焦點

  • 四川省地震局強化震情會商
    四川省地震局強化震情會商 2017年03月31日 10時32分 來源: 省地震局 【字體:大 中 小】
  • 四川省地震局調查出了啥?
    6月23日傍晚一則長寧震區燕子成群飛舞的視頻在網絡傳開引發眾多網友熱議不少網友對此情景表達了擔心和猜測△視頻自@四川省地震局對此,四川省地震局於當日晚間在官方微博做出回應,稱:「我們有注意到不少網友反映紫竹園豆花飯店附近看到空中有很多燕子在飛,我們目前已派專家前往核實。
  • 四川省地震局:與地震無關
    黑壓壓的「飛鳥」,經調查和地震無關△四川省地震局官博回應截圖6月23晚21:53,四川省地震局在其官微中公布了一段視頻,視頻中,可以看到靜謐的夜空中,聚集著漫天飛舞的「飛鳥」。視頻的被觀看82.3萬次。這條微博,引得網友們紛紛發表評論,網友@七月的聰明康 說,怕,最近睡不好;網友@簾外西風烈 說,是蝙蝠!
  • 四川省地震局組織召開四川地震(GNSS)臺站規劃與應用研討會
    近日,四川省地震局在成都組織召開四川地震(GNSS)臺站規劃與應用研討會,研究部署四川GNSS站點規劃、建設、應用及學科發展等相關工作。四川省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皇甫崗出席會議並講話,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永久主持會議。
  • 四川省地震局專家:成都震區近期發生更大地震可能性不大
    四川省地震局現場工作組召開會議,對地震現場烈度調查、人員分組和車輛保障進行部署安排。來源:四川省地震局官方微博此次地震震中距金堂縣城14公裡、距青白江城區25公裡、距龍泉驛城區27公裡、距新都城區30公裡、距廣漢市區31公裡,距成都市區38公裡。據初步了解,當地震感明顯,成都市區部分居民有感。
  • 四川省地震局主動「走出去」提升地震信息精準服務能力
    2021年1月5日,為進一步提升地震信息服務能力和水平,四川省地震局辦公室、監測預報與科技處、四川地震臺有關人員組成工作組,主動作為,「走出去」上門服務,與省委值班室就地震信息服務、值班值守和地震預警服務等方面座談交流。
  • 四川省地震局《汶川特大地震》編委會召開文稿審查會
    12月23日,四川省地震局《汶川特大地震》編委會組織召開文稿審查會,對《汶川特大地震》圖書送審稿進行了集中審查。編委會主任、副局長雷建成,編委會副主任、副局長張永久出席。(責任編輯:尚立堅)【來源:四川省地震局】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 四川省地震局召開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建設工程項目行業用戶需求...
    12月25日,四川省地震局召開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建設工程項目行業用戶需求調研四川分會場會議。此次會議由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聯合辦公室主辦,分設四川等三個視頻分會場,中國地震局副局長王昆出席主會場會議並講話。
  • 四川省地震局監測預報與科技處副處長王雙洪率隊到寶興開展地震...
    11月25日,四川省地震局監測預報與科技處副處長王雙洪率四川省地震局、雅安市防震減災服務中心聯合檢查組一行14人,到寶興縣開展水庫地震臺網、地震監測設施和地震觀測環境保護聯合檢查。
  • 四川省地震局:已派救援隊趕赴茂縣疊溪現場 專家已對災害區域展開...
    四川省地震局:已派救援隊趕赴茂縣疊溪現場 專家已對災害區域展開會商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6-24 17:20
  • 四川省地震局專家:青白江5.1級地震震區近期發生更大地震可能性不大
    地震發生後,四川省地震局立即召開緊急會議部署落實相關工作,指派當地有關部門和群測群防人員深入震區調查了解震情災情,組織專家進行震情緊急分析會商,安排監測人員密切跟蹤震情、及時處置地震序列數據,並於2月3日0時50分許派出由江小林副局長帶隊、25名專家和技術人員組成的現場工作組連夜出發前往震區協同當地政府到達震區開展震情災情調查核實、應急處置等抗震救災工作。
  • 四川省地震局專家:地質構造縱橫交錯 是餘震頻發主要原因
    6月18日,本報記者帶著公眾的關心關切,採訪了四川省地震預報研究中心主任杜方研究員和省地震局監測預報處處長杜斌。餘震頻度較高,但屬於正常範圍記者:不少公眾表示,在川南發生6級出乎意料。這次地震為什麼產生了較大的破壞?
  • 地震局最新回應
    四川省地震局:震級雖相差0.1級但釋放能量大了約3倍對於網友反映的今天比昨天震感更強,四川省地震局專門作出回應:一般來說,地震每大一級,所釋放的能量會大30倍。△本次地震震感分布圖北川連續兩天地震:四川省地震局
  • 四川三項目獲中國地震局2019年地震科技星火計劃項目立項
    四川三項目獲中國地震局2019年地震科技星火計劃項目立項 2018年09月07日 11時32分 來源: 省地震局 【字體:大 中 小】
  •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4年博士招生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簡介    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於1950年,主要開展固體地球物理學、地震學、地球內部物理學、地震監測預報、工程地震學和地震社會學等科研工作,以及相關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為國家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服務。
  • 省地震局組織召開2020年度地震趨勢會商暨南北地震帶中段構造協作區
    10月25日,四川省地震局在成都召開2020年度地震趨勢會商暨南北地震帶中段構造協作區震情監視跟蹤工作會,中國地震局監測預報司副處長周龍泉,四川省地震局副局長雷建成、張永久出席會議並講話。
  • 陳建民在地震局會見新加坡民防部隊總監葉偉德
    2013年5月6日,陳建民局長和趙和平副局長在中國地震局會見了新加坡民防部隊總監葉偉德一行,雙方就深化中新在地震應急救援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達成共識,並探討了下一步合作計劃。    陳建民局長首先向葉偉德總監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感謝新加坡民防部隊一直以來對中國地震局的支持和幫助,充分肯定了第一批武警工化中隊救援骨幹赴新加坡民防學院培訓的成效,並詳細介紹了四川省蘆山「4•20」7.0級強烈地震的應急響應情況,歡迎新加坡民防部隊在適當的時候來華進行冬季適應性訓練。
  • 地震局局長聽取雲南漾濞5.1級地震視頻聯合會商
    地震發生後,中國地震局立即啟動地震應急處置工作,鄭國光、牛之俊參加會商會認真聽取了雲南省地震局、臺網中心、四川省地震局、西藏自治區地震局聯合會商,就下一步工作進行了部署。要求臺網中心和各相關省地震局專家要開展緊密會商,切實加強加密震區震情監視跟蹤,對地震趨勢進行科學研判,做好科學解讀和輿論引導,防止地震謠傳發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 四川綿陽一口老井突然升溫至70度 四川地震局已派人赴現場
    來源標題:綿陽一老井冒白煙水溫最高達70多度 四川地震局已派人赴現場 新京報快訊 14日,四川省地震局在其官博發布消息,稱高度重視「綿陽一廢棄老井冒白煙,水溫最高達70多度」情況,已指派綿陽市防震減災部門前往現場核實,並安排專家奔赴現場踏勘核實情況
  • 北川今日凌晨再連發3次地震,四川地震局:均為汶川地震餘震
    北川今日凌晨再連發3次地震,四川地震局:均為汶川地震餘震 川觀新聞10月23日消息,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0月23日凌晨,在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連續發生兩次3.0級和一次2.8級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