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對於同一個地點來說,平均要間隔370年才會遇到一次日環食。6月21號,我們會迎來一次罕見的日環食,也會迎來不罕見的夏至和父親節。
這麼多年了,第一次在節日前明確的知道了父親節的具體日期,還是因為一次天文現象,說來也是慚愧。對於轉瞬即逝的事物,我們總是抱有很大的熱情,對於永恆不變的感情,卻總是忽略。
從昨天起,我就在搜索腦海中所能記起的所有關於老爸的事,才發現越與現在靠近的日子裡的記憶越模糊,反而是小時候的那些記憶異常的清晰,宛若昨天。
小時候,媽媽總是很反對我們叫老爸、老媽這兩個稱呼,她說這樣就把他們喊老了,我不以為然。沒想到喊了這麼多年,真的把他們喊老了,我想改時好像已經來不及了。
老爸有兩個筆記本,都是他年少時寫下的筆記,上面內容豐富,不僅有文章、對聯、歌詞還有他自己畫的畫。我小時候經常拿著他寫下的筆記本當做範本來看,覺得那上面藏著一個世界,忍不住就想走進去。
記得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語文老師布置的作業是要寫一篇讀後感,我寫到困得快要睡著了也沒完成,想睡又不敢睡,在我自我掙扎的時候,老爸告訴我,讓我先睡,等他忙完了再幫我做一個補充,我終於放心的睡了。
當時是農忙的季節,他們也是要忙到很晚,根本沒有時間管我,這是我大一些後的親身體會。我不知道那天晚上,老爸是夜裡幾點幫我完成的作業,只記得第二天早晨起來時,他們已經去忙了,作業本上端端正正的躺著一大段文字,開頭的一句話是:「俗話說......」
老爸也許不知道,就是這樣一段話,卻為我打開了一扇門,作文原來可以這樣寫,我好像一下子就學會了很多。後來我也有了自己的筆記本,寫東西的時候也經常會用到這樣的句式。時至今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在異鄉的深夜裡寫下對他的思念時,才明白,他在給我寫下那段文字的時候,連帶著他的夢想也一起託付給了我。
他用自己的雙肩擔起了現實,把追夢的機會留給了我。現在的他,還是那麼好學,不過學的都是一些生活中實用的技能。已經記不清有多久沒見過他執筆揮墨的樣子了,也許以後也不會再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