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項目密集開工釋放哪些信號?挖新興消費潛力 促民間投資活力

2021-01-15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重大項目密集開工釋放哪些信號

本報記者 顧 陽

新年伊始,多地發力穩投資,一批重大項目進入了密集開工期。

1月4日,新年首個工作日,上海64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涵蓋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在線新經濟、航空航天及租賃住房、汙水處理等多個領域,總投資超2700億元;

同一天,河南鄭州首批209個億元以上重大項目同時開工,項目緊扣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產業轉型升級、新型基礎設施、社會民生等重點領域,總投資達1381.1億元。

記者梳理資料發現,除上海、鄭州外,陝西鹹陽、湖北荊州、四川宜賓、湖南長沙、廣東中山等地都迎來了重大項目的集中開工。

「這些重大項目既有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項目,又有產業發展領域強弱項、鍛長板項目,還有民生發展和生態環保項目,體現了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新要求,順應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需要。」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資所體制政策室主任吳亞平說。

專項債券帶動有效投資

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之下,中國經濟之所以表現出足夠韌性,重大項目功不可沒。2020年以來,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各地深入實施一批重大項目、重大工程,目前已初見成效。

以上海為例,本次集中開工的64個重大項目,有三分之二是在2020年3月31日上海市重大產業集中簽約活動上的籤約項目,實現了當年籤約、當年落地。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這批重大項目的率先「起跑」,有望為上海「十四五」高質量開局注入強大動力。

事實上,重大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加速器」,加快重大項目建設、擴大高質量投資,一直是各地穩增長的關鍵抓手之一。在這個過程中,專項債券發揮了積極的引導作用。

據介紹,為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及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衝擊,2020年我國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75萬億元,較2019年增加1.6萬億元,同時提高了專項債券可用作項目資本金的比例,重點支持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後勁的「兩新一重」建設,以及地方公共衛生和防疫體系建設等。

「從實際效果看,專項債券發行帶動了各地增加有效投資,支持了補短板、擴內需的需要,對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平穩運行,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吳亞平說。

吳亞平表示,從近期各地開工的重大項目看,基本延續了此前的政策導向。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穩投資將更加聚焦優化投資結構,更加強調在補短板、強弱項、惠民生等領域發力,這也將在各地的重大項目建設中得以體現。

著力挖掘新興消費潛力

「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要求下,今年我國將著力提升供給體系質量,切實加強需求側管理,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此前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專訪時說。事實上,上述部署為2021年擴大有效投資、加快重大項目建設指明了方向。

據介紹,在提升供給體系質量方面,我國將從構建創新體系入手,在自主安全產業鏈供應鏈打造、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以及糧食安全、現代種業提升、黑土地保護等領域啟動一批重大項目建設,以儘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

「比如產業鏈作為2021年政策關鍵詞之一,在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多個部委工作部署中均有所提及,圍繞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打造新型產業鏈等領域,將成為今年穩投資的重要著力點。」吳亞平說。

在切實加強需求側管理方面,我國將著力挖掘新興消費潛力,圍繞「兩新一重」擴大有效投資,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加快川藏鐵路、西部陸海新通道等重大交通項目建設,實施國家水網骨幹工程,加快推進跨流域跨區域重大引水調水等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

「2021年將重點圍繞新型消費、區域消費中心建設、農村消費、消費供給等方向,推出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舉措。比如,在挖掘新興消費潛力方面,將制定出臺《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實施方案》等。」寧吉喆表示。

深改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重大項目建設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民生保障,是調結構促轉型、打基礎增後勁的重要抓手。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2021年將繼續推進落實補短板、穩投資各項重點任務,在儲備實施一批補短板重大項目的同時,集中力量加大對重大戰略和重大工程的投入力度,不斷深化相關改革,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隨著我國經濟運行逐步恢復常態,一些臨時性救助政策將穩妥退出,投資政策也將作出相應的調整,重大項目落地實施會不會受到影響?對此,寧吉喆表示,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專項建設債券將總體保持穩定,在此基礎上積極做好專項債券項目有關工作,力爭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

吳亞平建議,在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前提下,要推進重大項目投融資模式創新,促進形成政府與市場的合力,運用好國家有關PPP、政府專項債、企業債券、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等政策工具,不斷健全投融資體制機制,促進投融資方式多樣化,加快重大項目落地實施。

「重大項目落地實施的過程,也是進一步拓展投資發展空間的過程,有助於促進投資的穩定增長和自身結構的優化調整。未來,要充分發揮投資對於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以重大項目為強引擎、硬支撐,助推我國經濟實現更高質量發展。」吳亞平說。

相關焦點

  • 財經眼丨重大項目密集開工 2021年穩投資路線圖浮現
    新年伊始,多地重大項目迎來密集開工,2021年穩投資紮實起步。業內專家指出,「十四五」開局之年,確保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意義重大。其中,穩投資尤其是重大項目投資是關鍵抓手。目前來看,穩投資全年路線圖已然浮現:圍繞「兩新一重」主線,以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重大項目為抓手,強基礎、補短板,全力擴大有效投資。
  • 如何影響你的投資?
    目前研究認為發展國內大循環將釋放消費活力以及重塑國內產業鏈。這其中又以國內消費轉化及進口替代最為關鍵。相關重大戰略領域值得持續關注。什麼是「國內國際雙循環」?在5月1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中,首次提出了「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求研究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
  • 激發消費潛力活力 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權威訪談·邁好第一步,見到...
    把構建新發展格局貫穿到商務工作各領域、全過程記者:請問商務部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總體上有哪些考慮?王文濤:我們將牢牢把握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綱」,把構建新發展格局貫穿到商務工作的各領域、全過程,做到「綱舉目張」,著重從以下兩方面入手:在促進暢通國內大循環方面,我們將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立足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提升傳統消費能級,加快培育新型消費,搭建消費升級平臺,激發消費潛力和活力,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 中企在英投資皇家阿爾伯特碼頭項目正式開工
    新華社倫敦6月28日電(記者 鄧茜)由中國企業總部基地在英投資17億英鎊(約合22億美元)開發的皇家阿爾伯特碼頭項目28日在倫敦正式開工。這一項目是在大倫敦市政府公有土地上開發的大型綜合項目,有望加強中英之間的貿易聯繫。
  • 全國首個民企衛星項目領銜 台州36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3月3日上午,省、市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舉行,正式吹響新一年擴大有效投資的衝鋒號。本次集中開工活動以視頻會議形式舉行,省主會場設在嘉善經濟技術開發區利天萬世新能源有限公司新建年產20GWh鋰離子電池及系統總成項目現場。台州分會場設在台州星空智聯科技有限公司衛星試驗中心項目開工現場。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在台州分會場帶來現場報導。
  • 關於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
    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要素跟著項目走」原則,引導人才、用地、用能等要素合理配置、有效集聚。  ——優化投資服務環境。通過優化營商環境、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創新投資模式,暢通供需對接渠道,釋放市場活力和投資潛力。
  • 多維發力 促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經濟參考報投資、消費、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其中,投資在我國經濟增長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穩投資對於穩經濟而言意義重大。當下,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已經成為穩投資的重要抓手,在多地的2021年產業規劃中,新興產業成為關鍵詞。
  • 總投資221.6億元 成都青白江一季度36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重大項目開工現場3月22日,成都市青白江區歐洲產業城標準化廠房項目現場熱火朝天,該區2018年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舉行。此次集中開工重大項目36個,總投資達221.6億元,涵蓋了先進材料、智能製造、文創旅遊等諸多行業,其中投資上億元的有21個,佔集中開工項目的58.3%。據了解,歐洲產業城是青白江規劃「1+3+6」全域發展空間布局中「三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 湖北應城18個過億元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68億元
    12月22日上午,應城市舉行2020年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項目集中開工主會場位於長江埠新材料和精細化工工業園項目現場,鹽化工循環產業園城中辦事處格林凱爾(應城)肥料有限公司水溶性肥料項目、三合鎮富邦科技現代數字農業示範園項目等2個分會場同步舉行開工活動。
  • 肅州區12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總投資12.4億元
    每日甘肅網6月8日訊(通訊員蘇尚全 魏曉燕) 6月8日上午,肅州區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區縣域電子商務運營中心建設項目現場舉行。此次共12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2.4億元,涵蓋了商貿流通、居民住宅、現代農業、環境整治等多個領域。
  • 四個出新出彩」主題發布之2020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暨重大項目...
    感謝各位關注2020年中國廣州投資年會暨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動工活動。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廣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六穩」「六保」,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
  • 南京120個重大項目今日集中開工!你家門口有沒有
    南京除浦口區主會場外其餘10個區設立分會場同步舉行開工活動。各區今年的重大民生建設項目都有哪些?一起來看看!首先本次集中開工項目呈現三個特徵:1、覆蓋範圍廣120個項目中,省級重大項目4個,市級重大項目59個,區級項目57個,集中開工進一步強化了重大項目建設省、市、區三級聯合推進機制。
  • 天府新區迎來「開門紅」 ——20個項目集中簽約 31個項目正式開工
    1月8日,天府新區在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舉行2021年1月份重大項目集中簽約暨集中開工儀式:協議總投資約142.8億元的20個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252.6億元的31個項目宣布正式開工建設。新開工的31個項目中������「創新金融產業園」等現代產業項目5個、總投資52.7億元;「天府文創城基礎設施-文創2路」等基礎設施項目19個、總投資20.3億元;民生社事項目2個、總投資19.3億元;城建領域項目5個、總投資160.2
  • 消費怎樣才能進一步釋放潛力?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就「全面促進消費」提出一系列新目標、新部署。中國有14億人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經突破1萬美元,是全球最大、最有潛力的消費市場。其中4億多中等收入人口,絕對規模世界最大。「十四五」期間,促進消費將從何處著力?對居民生活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又將帶來哪些市場機遇?
  • 開啟項目建設「加速度」!孟津縣二季度17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雪娜 李新安 通訊員 鄭佔波 賈鵬波  重大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是拉動地方經濟高發展的重要引擎。4月21日,孟津縣二季度17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再掀項目建設新熱潮。
  • 沿著北京時間 追尋時光軸裡的成都消費場景
    時間點A北京時間9月8日晚,由商務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主辦的「2020年全國消費促進月暨北京時尚消費月」活動在北京前門步行街啟動。活動聚焦促消費相關工作,傳遞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新型消費不斷湧現、節儉消費深入人心、消費市場全面回暖等積極信號。
  • 晶耀前灘多元精彩活動 持續助力釋放內循環消費活力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逐漸形成,商業地產項目面臨新的發展環境與挑戰。為迎接國內新的消費機遇,晶耀前灘憑藉卓越的管理運營能力,以項目為載體定期舉辦特色消費者活動,聯動辦公樓推出多項增值服務,滿足不斷更新的消費需求。
  • 內江市2019年開工重大項目一覽
    3月27日:內江一季度集中開工57個項目,總投資149億元3月27日,四川省2019年第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舉行,內江在威遠縣榮威「萬匯城」項目開工現場設立分會場。此次內江集中開工項目57個,總投資149.25億元,2019年計劃投資58.27億元。項目涉及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民生社會事業等領域。
  • 從縣域角度看,《河南「十四五」規劃建議》釋放了哪些重要信號?
    頂端新聞·大河網記者 祝傳鵬近日,《中共河南省委關於制定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正式發布,從縣域角度看,《建議》釋放了哪些重要信號?大河網記者就此對中國產業集聚研究專家、老楊會客廳創始人楊建國進行了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