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個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35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進出口總額增長28%;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形成60餘項制度創新成果;建立健全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工作機制,一批制約省會發展的關鍵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中科院濟南科創城建設加快推進,新增省級技術創新中心12家,新備案省級新型研發機構48家……透過2021年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不難看出,剛剛過去的一年,濟南主要經濟指標增幅繼續領跑全省,省會龍頭加速揚起。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左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左右和9%左右……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濟南優勢疊加、機遇滿滿,必將推動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設開好局、起好步。
省會發展勢能加速集聚
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全面起勢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迎來了重大歷史機遇,省會濟南更是首當其衝。一年來,濟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行動加快實施,策劃推出一批引領性、標誌性、支撐性重大項目;城市發展戰略規劃編制完成,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重點區域專項規劃編製取得積極進展;主動加強與沿黃城市交流合作,黃河生態風貌帶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列入國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重點片區、園區建設全面鋪開。
2021年1月12日,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孫立成在濟南市十七屆人大三次會議歷城代表團與代表們一起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審議濟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時強調,要提高站位,搶抓重大國家戰略中的發展機遇,充分認識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第一次將濟南放在國家戰略發展大局、生態文明建設全局、區域協調發展布局上來謀劃,必須責無旁貸扛起使命擔當。
2021年,濟南將推動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全面起勢,加快完善規劃和政策體系,快完成起步區發展規劃編制和報批,繪製黃河兩岸南北呼應、協同發展的現代化城區新藍圖;加快導入高端高新產業,加快中科新經濟科創園、數字經濟和智慧物流產業園建設,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高端裝備、現代物流等產業集聚發展,高水平打造綠色建設產業園,培育「新城建」全產業鏈;高標準建設現代化新城,實現濟濼路穿黃隧道、鳳凰黃河大橋、齊魯黃河大橋建成通車,加快「三隧一橋」跨河通道建設,開工建設濟南黃河體育中心,積極推動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資源向起步區集聚,高起點規劃建設區域路網、智能電網、燃氣管網、供熱管網、供排水管網,推進組團式市政綜合體建設,建設綠色數字城市平臺,推進數字孿生城市規劃建設,制定完善綠建規劃、綠建標準、綠建體系,打造綠色城市示範區。
2020年6月,《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布。緊接著,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工作部署會暨第一次聯席會議在濟南召開。此後,七市攥成一個拳頭出擊,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可謂遍地開花,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協同融合、文旅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進展。
2021年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交通設施互聯互通,加快濟鄭、濟萊高鐵建設,開工濟濱、濟棗高鐵,推進德商高鐵前期工作,規劃濟南至濟寧、萊蕪至臨沂、淄博至萊蕪高鐵項目,謀劃推進經濟圈市域鐵路項目,加快推進濟青中線、濟南至高青、京臺高速濟南至泰安等高速公路建設;開放科技、金融、醫療、教育、法律服務等高端資源,促進區域產業協同、創新資源共享,率先實現社保「一卡通」、公交優惠互通等公共服務一體化。而濟南市人大代表、市發展改革委主任謝堃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濟南市正在編制省會經濟圈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主要是謀劃省會經濟圈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發展。
大院大所接連落地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步穩蹄急
今年1月7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實現了地面跨度4600公裡的星地一體的大範圍、多用戶量子密鑰分發,驗證了構建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的可行性。作為合作參與方,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建成的「濟南量子保密通信試驗網」是京滬幹線中一個重要的接入網絡,業務涵蓋政務、金融、政法、科研、教育等五大領域,是當時已知的世界上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實用化城域量子通信網絡。
2017年,濟南建成首個商用化量子通信網絡「濟南市黨政機關量子通信專網」,並在2019年與中科大合作完成全球首套小型化可移動量子衛星地面站建設,在濟南實現了與「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成功對接,邁出了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的第一步。
而在兩個月之前,「濟南國科中心號」(天啟11號)物聯網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也是山東省首個以科研機構命名的衛星。這顆衛星的發射,也展示出了濟南布局商業航天產業集群、搶佔產業發展先機的雄心。
近年來,濟南市圍繞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持續發力、加大投入,大院大所接連落地,聚集了一批科創載體和高端產業,在一些高端前沿領域實現了突破,省會創新發展取得長足進步,科創實力顯著增強。
中科院、山東省、濟南市三方籤約共建中科院濟南科創城,目前已落地14家「中科系」科研機構,一批中科院重大項目順利推進,電工所、理化所、工程熱物理所等項目正在加快施工建設和產業布局,一批科技成果快速轉移轉化;人工智慧「雙區」同建取得積極進展,數字經濟佔比達到42%,獲批建設4個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二級節點。
成立一年多的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目前已凝聚87個高水平創新團隊,創立64家科研機構,實施300多項發明專利,轉化研究200多項前沿產業技術成果,孵化99家高新技術企業;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山東創新院孫海旋研究員自主研發的國內第一臺胚胎時差培養系統,以獨家授權的方式實現成果轉化,以流式細胞儀、雷射共聚焦顯微鏡、深層多光譜治療儀、分子界面分析儀、體外診斷微球為代表的一批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端醫療裝備及試劑,已全面推向市場……這些創新平臺正在陸續發揮戰略支點作用,成為濟南強省會建設的底氣,也為全省增添了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2021年1月12日,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孫述濤在與政協委員專題討論時指出,加快推動濟南高質量發展,必須要發揮好科技創新作用,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展現省會作為、扛起省會擔當。
今年,濟南將全力推進齊魯科創大走廊、中科院濟南科創城建設,加快建設超高速電磁驅動試驗裝置、大氣環境模擬系統等科技基礎設施;積極推進首個國家實驗室濟南基地建設,加快網絡空間安全、微生態生物醫學、粒子科學與應用技術山東省實驗室建設;積極推進「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建設;做大做強山大國家大學科技園、山東數字經濟產業園;全面實施市校融合發展戰略工程,推進山大創新港、校友產業園等項目規劃建設,做大做強「山大系」「第一醫大系」「齊魯工大系」品牌;積極籌建空天信息大學。
同時,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高地,推動富能半導體項目投產達效,加快5G超薄撓性覆銅板等項目建設,積極擴大封裝測試產能;加快打造國家量子信息技術產業基地,推進量子通信「齊魯幹線」、超導量子技術處理器等項目建設;推動空天信息產業集聚發展,加快建設低軌衛星組網、空天信息產業園、齊魯研究院、行波管二期、低空監視服務網示範等項目。
改革開放力度持續加大
發展動力活力顯著增強
2020年11月4日上午,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保稅展示展銷試點啟動儀式在濟南舉行,由濟南海關等多家部門聯合開發的「鏈上自貿」保稅展示展銷平臺系統正式啟用。該系統以「構建數字全球柔性供應鏈、促進國內國際市場雙循環」為主旨,首創「一物一碼」保稅監管模式,以實體展示展銷中心為購物平臺,可以讓海關風險更可控,企業運營更省錢,消費者體驗更美好。
如今,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形成60餘項制度創新成果,累計新註冊企業1.8萬餘家、總量突破7萬家。自貿試驗區濟南片服務驛站陸續揭牌,並將在區內設立共享平臺、共享區域,統籌制度創新與產業導入,試行「異地註冊」「一照多址」「飛地」「集群註冊」等創新政策,推動濟南片區與國際醫學科學中心、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和其他省級以上開發區聯動創新與制度創新成果共創共享。
2020年10月24日,第二屆世界中醫藥網際網路產業大會(WCIICM2020)在濟南開幕,世界中藥(材)網際網路交易中心、世界中藥(材)質量檢定中心、世界數位化中醫藥(扁鵲)研究院、扁鵲智慧中藥房等一批中醫藥創新發展項目集中落地,世界中醫藥網際網路產業大會會址永久落地濟南,全國首個省級數字健康融合體——山東健康大廈正式揭牌啟用。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主席馬建中在致辭時說,山東是中醫藥大省,濟南是山東省中醫藥發展的中心,也是中醫藥人才的聚集地,網際網路大健康產業正在蓬勃發展, 不斷湧現出創新實踐。世界中醫藥網際網路產業大會落戶扁鵲健康小鎮,世界數位化中醫藥研究院的共同籌建,將為山東網際網路與中醫藥的深度融合發展提供良好的示範作用。
過去的一年,濟南持續加大改革開放力度,發展動力活力顯著增強。濟南獲批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和首批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中醫藥創新發展先行先試示範區創建全面啟動,獲批國家特色型信息消費示範城市、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高水平承辦第六屆中國非遺博覽會、山東省旅遊發展大會、中國藥學大會、第二屆全國巾幗家政服務職業風採大賽,成功舉辦第103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合作交流大會永久落戶濟南……
2021年,濟南將積極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度融入「一帶一路」,推動構建以濟南為起點的「一字型」東西向沿黃大通道;加快打造現代國際航空樞紐,積極增開國際(地區)客貨運航線;提升董家鐵路物流樞紐功能,建設中歐班列集結中心,開行中歐班列600列以上;持續推進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建設「鏈上自貿」保稅展示交易平臺,創建全國「工業網際網路+自貿」示範區,申建全國對外文化貿易基地;推進綜合保稅區貨物監管便利化,加快集聚高端製造、跨境電商、保稅維修、保稅研發等業態,推動章錦綜保區與濟南綜保區協同聯動、錯位發展;充分發揮僑夢苑、綠地全球貿易港、國際招商產業園等平臺作用,加快中德中小企業合作區等國際合作園區建設發展,推進魯澳產業合作跨境金融服務中心、魯澳中醫藥國際合作中心建設。
同時,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提升友城合作質效,推動國際組織、國際商會和國際經貿促進機構落戶,拓展濟南籤證中心服務功能;持續推進國際學校、國際醫院、國際社區建設,加快打造「類海外」環境;提升東亞博覽會等展會品牌影響力,積極承辦國家級重大涉外活動,高標準策劃舉辦一批重大國際性展會賽事。
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濟南正面臨著真正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幹出新成就、實現新跨越、展現新擔當,2021年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中透露出了濟南的緊迫感,更讓人看到了濟南大步邁向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的魄力和決心。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健 段婷婷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