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以城為根,以民為本,強省會乘勢而進

2021-01-13 澎湃新聞
濟南:以城為根,以民為本,強省會乘勢而進

2021-01-12 1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12日上午,濟南市十七屆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會場上,2021版政府工作報告言之鑿鑿、號角聲聲,成為全市起步開局、邁向新徵程的「宣言書」。而未來五年乃至十五年的「全景新泉城」也隨之從「躍然紙上」落地為強省會建設的埋頭苦幹、躬身力行。

  政府工作報告以「2020年極不平凡」開篇,道盡了過去一年全市的砥礪奮進、卓絕不凡,尤其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衝擊、改革發展任務的艱難繁重,全市上下直面困境,迎難而上,取得了堪稱耀眼的成績,這種成績不光寫在報告裡,更是讓老百姓看在了眼裡,有著個體切身體驗的真實支撐。報告提到了一個重要時間節點「2020年2月12日」,從這天起,濟南再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報告提到了一個龐大金額「328億元」,這是全市率先推動復工復產,新增減稅降費的總額度;報告提到了一個耀眼的數字:在堪稱嚴峻的形勢下,濟南市場主體總量突破130萬戶。從這一個時間點、一個金額、一個數字,我們讀出的是濟南承壓前行、求實求進的城市精神。在接下來的這個年度裡、在接下來的「十四五」規劃裡、在接下來的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裡,如何延續一個「不平凡的濟南」,如何延續「越是困難越向前」的濟南精神?這完全可以從報告全篇所擘畫的「城市圖景」和「城市雄心」中感知到。

  報告全篇「以城為根」,紮實而有序,皆是從現實基礎出發,貼合濟南稟賦、探索濟南模式、打造濟南樣板,處處顯現城市「個性化印記」身份體認,然後量體裁衣,既有專項精進,又有融合賦能。報告將濟南市2021年的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目標設定為8%,這是一個相較於往年增幅可觀的數字,那麼,它的增長空間在哪裡?顯然是在蓄養深厚的城市產業基礎中、在持續續能的創新驅動力裡、在穩定精準的政策發力點上。城市發展最大的實際是城市生態,尤其是產業生態。此次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構建產業發展生態」,就是要讓濟南的產業豐滿起來,繼續實施「工業強市」,這一點有著堅實的城市根基——近年來持續的產業布局優化、營商環境打造、政府效能提升、治理能級高企,都會讓濟南的「產業土壤」越來越厚實、越來越肥沃。

  報告全篇「以民為本」,處處顯示「人」的存在感和厚重感。我們常說,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而城市的藍圖要靠發展來兌現,強勢的發展需要落腳為「滿滿的幸福感」。什麼是幸福的城市呢?答案已經寫入報告的字裡行間:健全社保體系、穩定擴大就業、增加城鄉收入、提升綠色容量、建設美麗鄉村……報告更是以「讓泉城市民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束尾,最終讓濟南成為一座仰首可及的「幸福之城」。

  「以民為本」尤其需要尊重「新濟南人」訴求、打造「新市民群體」。在2021年的全市工作安排中,「推進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被放在了報告「頭條」位置。而科創事業的崛起最終靠的是人才這一首位資源。於是我們看到,今年全市人才政策有了新提法,其中「籌集人才住房5萬套」「打造人才生態最優城市」等,都是對於代表城市未來就業群體的親近,既敞開了懷抱,又體現了擔當。

  打造超大城市空間、延展未來無限可能。政府工作報告積極回應了社會關切,呈現了一個值得期待的2021年。規劃寫在紙面上,幸福落在行動中。章丘區雙山街道三澗溪村黨總支書記高淑珍昨天說出了自己的聽報告感言:「只有幹出來的精彩,沒有等出來的輝煌」。接下來,就是腳踏實地、有所創意的幹了。只有幹起來,強省會才能乘勢而進、新濟南才能未來可期。(濟南報業全媒體 記者:肖明君)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讀懂濟南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強省會擔當
    270個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35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進出口總額增長28%;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形成60餘項制度創新成果;建立健全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工作機制,一批制約省會發展的關鍵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中科院濟南科創城建設加快推進,新增省級技術創新中心12家,新備案省級新型研發機構48家……透過2021年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不難看出,剛剛過去的一年,濟南主要經濟指標增幅繼續領跑全省
  • 中西部GDP10強城市8城為省會,副中心城市多在區域30強之列
    包括8座省會城市和1座直轄市,僅有河南洛陽一市為普通地級市,其排名也正好在十強榜單的尾部。關於當下階段中國中西部地區的經濟十強城市,我們有理由進行更加深入一些的了解與對比。而以下的一些數據,也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發現,雖然十城同處在中西部十強城市的範圍內,但是內部的差異性依舊是十分顯著的。
  • 新濟南新徵程乘風破浪接續奮鬥全力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設新...
    全市各級各部門要迅速行動起來,把學習貫徹會議精神作為當前重要任務來抓,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市對今年經濟形勢的基本判斷上來,學深悟透新政策新部署新要求,搶抓機遇、主動作為、創新實幹,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奮力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設新局面。
  • 濟南:聚力「七個新跨越」「十個新突破」 推動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
    會議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濟南貫徹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的起步之年。,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堅持系統觀念,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全面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聚焦「五個濟南」「五個中心」,聚力「七個新跨越」「十個新突破」,推動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設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 中國省會城市的大變局,即將上演
    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提出創建國家中心城市的十餘個城市中,隨著青島、寧波、大連等城市或明或暗地退出競爭,剩餘的角逐者幾乎清一色為省會城市。「強省會」的受益者創建國家中心城市,眾多省會城市被「點名」,是強省會戰略的直接結果。濟南就是最典型代表,我們把它拉出來仔細分析一下。
  • 山東省會濟南10區2縣地形圖
    濟南,簡稱「濟」,山東省省會、副省級市。濟南因境內泉水眾多,擁有「七十二名泉」,被稱為「泉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濟南南依泰山山脈,北跨黃河,背山面水。南部山區兩大水庫臥虎山水庫和錦繡川水庫是濟南市民日常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
  • 常被誤認為省會的7座城市,有的知名度比省會高,經濟也比省會強
    省內地級市的知名度,或者經濟上超過省會城市,這一直是非常熱烈的話題, 結果,省內地級市超過了省會,在很多人看來很奇怪,所以我喜歡討論, 今天我要談談國內經常被誤認為省會的七個城市, 有知名度比省會高,經濟也有比省會強的城市, 接下來一起去看這些城市吧, 到底有哪個城市呢?
  • 天津、青島、鄭州、西安、濟南,未來哪座城市會成為北方第二城?
    未來是天津能繼續保持北方第二城的位置,還是青島、鄭州、西安、濟南等城市能夠奮起直追,超過天津呢?自今年天津退出全國GDP前十名之後,誰會成為未來北方第二城就引發了很多人熱烈的討論。青島長期以來就是經濟排名第三的城市,加上青島的高知名度,算得上是北方的明星城市;而鄭州是後起之秀,近些年來發展勢頭迅猛,加上背靠河南省這樣的人口大省,發展潛力不容忽視;西安作為多朝古都,就有非常深厚的文化氣息,本身又是全國9大中心城市之一,發展前景可以期待;現在全國都在實施強省會戰略,而濟南背靠著山東這樣的經濟大省,隨著更多政策和資源向濟南傾斜,濟南也有很不錯的發展空間。
  • 《我的城 我的歌》首播備受好評 胡夏演唱《濟南時光》為濟南打call
    說到濟南,你會想到什麼?是天下聞名的趵突泉,還是大明湖邊的夏雨荷?在山東衛視上周日播出的《我的城我的歌》第一期節目中,濟南城歌唱作人胡夏通過三位城市聲音推薦人的故事,將這座城的聲音融入到歌曲的創作之中,用一首《濟南時光》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 2020年濟南經濟社會發展交出振奮人心"成績單"
    工業強市戰略深入實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領跑全國主要城市。數字經濟佔比達到42%。金融業增加值預計增長8.5%,本外幣存貸款餘額分別突破2.1萬億元和2萬億元,新增上市企業8家。  濟南為 2021 年工作「劃重點」——做好15篇大文章 發展良策密集民生利好頻現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濟南貫徹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的起步之年。各項工作如何開好局、起好步?1月12日上午,,濟南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
  • 長清2020年融入濟南中心城 文昌、平安、崮山片區強科研
    (原標題:長清2020年融入濟南中心城 文昌、平安、崮山片區強科研)
  • 淄博立法 以民為本
    《淄博市電梯安全條例》《淄博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已經實施,《淄博市禁放煙花爆竹規定》已報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待批准,還有預備立法項目《淄博市機動車停車場管理條例》《淄博市公共場所禁止吸菸的規定》……翻開淄博市人大常委會近兩年來的立法成績單,從首次為文明立法到立法禁放煙花爆竹等,無一不彰顯著人民至上的立法理念。淄博立法,以民為本。
  • 濟南人才吸引力排第八,靠什麼
    在這個報告中,濟南人才吸引力位列全國第八,超過蘇州、武漢、重慶、天津、鄭州、青島、長沙等一眾直轄市和新一線城市。這也再一次證明,實施強省會戰略勢在必行。強省會時代標籤南京、濟南、西安人才吸引力排位靠前在《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這份報告中,2019年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前十城市為:上海、深圳、北京、廣州、杭州、南京、成都、濟南、蘇州、天津,其中上海連續3年排名第一。
  • 濟南科創城進入中科院發展戰略,分三期建設,具體規劃出爐
    呂建濤說,加快中科院濟南科創城(以下簡稱濟南科創城)建設是濟南市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是積極融入國家戰略,推動省會高質量發展,建設黃河流域國家中心城市的客觀需要;也是全市打造科創濟南,實施「東強」發展戰略,加快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重要支撐。
  • 2020年濟南經濟社會發展交出振奮人心「成績單」 主要經濟指標增幅...
    濟南為 2021 年工作「劃重點」——做好15篇大文章 發展良策密集民生利好頻現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濟南貫徹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的起步之年。各項工作如何開好局、起好步?1月12日上午,,濟南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
  • ...十個新突破」目標 繪就強省會建設藍圖!聽聽代表、委員的真知灼見
    兩會專訪圍繞如何加快推進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設,濟南提出了「十個新突破」。這是落實中央部署和山東省委要求的具體安排,是濟南厚植基礎優勢、補齊短板弱項的系統謀劃,也是濟南增強發展後勁、釋放發展活力的重大舉措。面對新的發展機遇,如何準確把握「十個新突破」,更好地凝聚起推動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建設強大合力?
  • 桔子財經丨2019年人才吸引力全國第8,濟南是怎樣做到的?
    在這個報告中,濟南人才吸引力位列全國第8,超過蘇州、武漢、重慶、天津、鄭州、青島、長沙等城市。濟南為什麼拿下人才吸引力全國第8?而這再次證明,實施強省會戰略勢在必行。1.強省會時代標籤:南京、濟南、西安人才吸引力排位靠前在《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以下簡稱報告)這份報告中,2019年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前十城市為:上海、深圳、北京、廣州、杭州、南京、成都、濟南、蘇州、天津,其中上海連續3年排名第一。
  • 河南5強城市對比山東5強城市,6個維度PK
    文/笑晨話城市,持續更新稿件河南5強城市對比山東5強城市,6個維度PK,河南要走的路還很多你關心的城就是我關注的,話城市發展,盡在@笑晨話城市本地資訊,總有一座城,是你的歸宿!河南5強城市對比山東5強城市河南5強城市,鄭州、洛陽、南陽、許昌、周口山東5強城市,青島、濟南、煙臺、濰坊、臨沂二、鄭州對青島鄭州,是河南省省會、特大城市
  • 濟南先行區樓盤詳細解讀
    濟南先行區樓盤詳細解讀。用平臺吸引人才,用環境打動人才,彰顯的是國博城服務人才發展的誠意與決心。在這個先行之城上,的人才政策,再加上良好的發展前景,眾多國際領軍人才也紛紛在先行區「落地生根」,政策利好之下,買房更要下手「穩、準、狠」,共同建設世界人才聚集之城,未來可期!
  • 「甲秀評」深耕大數據為「強省會」賦能
    這份含金量十足的「成績單」,令人備感自豪、備受鼓舞,更加堅定了我們做強「數字引擎」,為「強省會」五年行動賦能的信心和決心。大數據已經成為推動貴陽貴安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近年來,貴陽貴安搶抓機遇,緊緊圍繞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核心區建設,厚植「智慧樹」、深挖「鑽石礦」,把「中國數谷」這張名片越擦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