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名醫生的生命之旅——追記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麻醉科副主任陳紹洋
2013年8月4日,被確診為「肝癌晚期」一年零四個月後,年僅50歲的陳紹洋溘然長逝。
彌留之際,他仍然放不下工作:「如果再給我十年,我會做得更好……」
從醫30年,他先後在顱腦麻醉、急危重症麻醉、手術期心腦保護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推動我國麻醉醫學快速發展,榮獲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在內的7項重大獎項;他完成各種複雜手術麻醉7萬餘例,未出現一例明顯併發症、無一例醫療糾紛……
在生命進入倒計時的最後時日,當醫院作出向他學習的決定、補拍一些宣傳素材時,身體極度虛弱、一向處世低調的陳紹洋說:「如果報導我,能讓社會對醫生這個職業更加理解,那我願意配合採訪。」
這就是陳紹洋——
一位人民需要、人民懷念的好醫生。
他勤奮好學,從一名護士成長為譽滿麻醉界的知名專家
從護士到教授,從技師到主任醫師,陳紹洋看似傳奇的人生經歷,「答案」只有一個:勤奮。
考入第四軍醫大學護理學校後,陳紹洋的書包裡始終裝著三本書:一本護理專業書籍、一本三年制大專教材、一本五年制本科教程。就這樣,通過自學和旁聽,他在護校畢業後不久就自修完成了本科課程。
與陳紹洋共事20多年的西京醫院麻醉科主任董海龍說,陳紹洋從醫數十年來,每晚堅持學習,幾乎沒在12點以前回過家。
對妻子羅蘭來說,陳紹洋就是個「公家人」:穿公家衣(手術衣)、吃公家飯(單位盒飯)、幹公家事。她說,從家裡的窗戶就可以看見陳紹洋辦公室的燈光,結婚20多年,夫妻倆近在咫尺,卻仿佛遠在天涯。
靠著超出常人想像的勤奮,1995年,年僅32歲的陳紹洋憑藉無可爭辯的實力破格晉升副高職稱,震動全校。之後,從副高職稱的技師到副教授、再到教授,他一步一個腳印,從一名普通的中專護士成長為一名軍內外知名的麻醉專家。
「陳紹洋是一個把職業信念看得比命重的人,從醫30年,他以精湛的醫術、高尚的醫德恪守著一名人民軍醫本分。」西京醫院政委董新平說。
2012年3月29日,在手術臺前連續奮戰8小時、滴水未進的陳紹洋,用拳頭頂著腹部完成最後一臺手術後,摔倒在地。
次日,經超聲檢查發現,他的肝臟上長有4個雞蛋大小的瘤子,已頂破肝膜,確診為肝癌晚期。
在檢查確診前,陳紹洋剛為3名重症病人進行了手術麻醉;此前一周,他曾三次飛往外地參加學術交流。
4月1日,醫院緊急為陳紹洋實施了肝臟移植手術。手術僅一個月後,身體剛有恢復的陳紹洋,就執意把病房布置成了辦公室。
在陳紹洋生命的最後階段,第四軍醫大學校長趙銥民去看他,見他還在病床上看書,就勸他說:「紹洋,你現在的主要任務是休息,別想著工作了。」想了一下又趕緊說,「你要實在忍不住,就看一小會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