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時間放到十年前,甚至五年前三年前,我們對於智慧型手機都沒有現在這麼高的要求。一方面,當時的娛樂形式和內容遠沒有現在這麼豐富;另一方面,科技的革新速度也沒有現在這麼快。然而時間到了2020年,一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科技的飛速進步一方面讓我們有了更大的選擇空間,另外一方面,也會讓我們迷惑,這些新技術到底意味著什麼,對於我們日常使用有多大幫助?今天筆者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科普。
首先就是SoC了,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處理器。目前市面主流有三款旗艦SoC,分別是蘋果A13、麒麟990以及驍龍855 Plus。按硬體實力,應該是蘋果A13>麒麟990≥驍龍855 Plus,那麼是否就意味著我們一定要買裝有A13晶片的手機呢?
答案是並不見得。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目前這三款頂級的SoC應對日常使用已經冗餘。如果把玩遊戲比作跑高速,處理器開足馬力跑到120碼,那麼我們日常使用就是市區通勤,頂多也就是60碼的速度。在這樣的情況下汽車即使最高速有300碼甚至400碼又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對於手機處理器,我們要一分為二的看,如果是狂熱的遊戲愛好者,那自然頂級的SoC是首選,但是如果你只是日常使用、甚至更在意續航,那麼甚至可以說驍龍765都比驍龍855要適合你。
第二個就是UFS3.0了,高速快閃記憶體對於手機的持續讀寫、隨機讀寫有著非常巨大的意義,而這兩者就決定了安裝、啟動、關閉APP的速度,對於系統流暢性、文件讀取、傳輸速度也有著顯而易見的好處。一言以蔽之,2020年上半年的手機,沒有UFS3.0,稱不上旗艦。
第三個,我們來說說屏幕。目前最頂級的屏幕來自三星,所謂索尼4K屏、蘋果11 Pro Max那些號稱最頂級的屏幕,也都統統來自三星。那麼三星的屏幕到底好在哪裡呢?
第一個是色準,比如照片的花明明是大紅色的,但是放到手機上顯示變成了粉紅色,那麼這塊屏幕就是有明顯色差的。目前色準最好的是三星S10+和Note10+的屏幕,只有0.4的偏差;
第二個是屏幕細膩程度,指標是ppi。目前最強的索尼Xperia系列,ppi可以達到650左右(偽4K),第二的依舊是三星S系列和Note系列,大概在561ppi左右(2k解析度),至於11 Pro Max系列,大概在440ppi(低於2K高於1080P)。主流1080P屏幕則在400ppi左右。
至於所謂的1080P就大果粒,這個並不絕對。比如筆者常年使用三星2K屏,那麼確實看1080P屏幕會不舒服。但是如果你之前一直使用的就是1080P屏幕,那麼這一點對你毫無影響。
當然,還有屏幕色域、峰值亮度、屏閃這些參數,就不一一說了。總結下來,目前頂級的OLED屏幕就是三星的2K屏幕了,如果對於屏幕觀感有硬性要求,那麼三星旗艦系列會是你的首選。
第四個,屏幕刷新率。目前主流手機的屏幕刷新率都在60Hz,一加7 Pro的90Hz,甚至紅米K30的120Hz,和常見的60Hz有沒有什麼區別呢?
過渡動畫更加細膩、流暢是高刷新率最顯著的特徵,在同樣的時間內,120Hz刷新的速度是60Hz的兩倍,所以畫面可以等同於60Hz的2倍慢放、那麼畫面自然就更清晰、舒緩的展現了。
第五個就是快速充電了,目前以OPPO為代表的的65W、50W閃充以及華為VIVO小米為代表的40W閃充已經佔據主流市場。能夠在30~50分鐘的時間充滿一部手機。
尤其是對於經常出差、重度使用手機的用戶,快速充電絕對必不可少。誰也不想每次充電都要兩個小時吧?
至於雙揚聲器帶來的立體聲效果,喜歡追劇觀影外放音樂的同學,一定要重點考慮。而NFC功能,則更適合所在城市有公共運輸支持、家裡門禁常用的同學。
最後就是iP68防水防塵了,iP68是目前防塵防水等級的最高標準,如果小夥伴是在南方、或者是雨水比較多的地區、以及灰塵、顆粒物較多的地區,iP68是一項必備技能。
今天的分享就先到這裡,還是筆者說的,沒有最完美的手機,只有最合適自己的手機。我們可以根據自身的要求來靈活挑選。你覺得還有什麼功能是你的剛需嗎?歡迎告訴我~
【這裡是00後科技說,如果想獲取更多有趣的科技資訊,記得點擊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