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手機屏幕哪一種更好嗎?你懂得從哪些方面去辨別屏幕的水平嗎?由於近日不少小夥伴通過留言,跟小編吐槽屏幕不夠好的問題,於是小編就搜集了相關的資料,打算今天跟大家就手機屏幕問題來進行具體分析。
在此先明確一點,那就是迄今為止在手機行業中,市面上能夠購買到的智慧型手機,它們的屏幕主要有以下兩個類型——LCD屏和OLED屏。而據小編了解到,在眾多智慧型手機之中又有大部分是使用LCD屏的。另外,如果將LCD屏進行細分的話,它又可以被細分為以下兩個屏——TFT屏和IPS屏(即super TFT屏)。根據對於採用OLED屏的絕大部分智能機的分析,發現它們所採用的大都是super AMOLED屏。對此,據相關的信息顯示,以上三種不一樣的屏幕之間,所能達到的顯示效果也有所不同,據悉三者在這一方面的關係如下——TFT0屏<IPS屏<super AMOLED屏。
那麼在總的了解了手機屏幕的類型,以及相關的關係之後,我們再來看看如何區分屏幕的好與更好。那麼在這裡,小編就教小夥伴們能夠通過什麼樣的參數規格,來區分屏幕之間的好與更好。
重要參數之1——屏幕清晰度
眾所周知,我們大部分用戶在使用智慧型手機的過程中,很多時候自己的眼睛和手機的屏幕都是近距離的,正因如此,我們所使用的手機的屏幕清晰度,對於我們的使用體驗方面而言影響頗大。而當下的智慧型手機中,主流的屏幕清晰度普遍是以下三種——720P 、1080P、以及2K。
首先,先看一下720P這種屏幕——它通常是指1280X720的解析度。而在它的應用方面,主要是在售賣價格是1千元以下的低端智能機身上出現。這種水平的手機屏幕,在使用過程中能感受得到的顆粒感是比較明顯的,並且所顯示的畫面,在屏幕上看著也會比較粗糙。
接下來,我們看看1080P的屏幕——它通常是指1920X1080的解析度。就當下來說,這種水平的屏幕,被普遍應用在目前的主流水平的智能機中,絕大部分是在1千元以上,4千元以下的手機中出現。在具體的使用體驗方面,給人感覺是看起來基本上不存在顆粒感,具體的視覺觀感比較好、較為細膩。
最後再看看2K的屏幕——這種水平高度的手機屏幕,一般是被應用在各大品牌的頂級旗艦機系列的產品中。它的一大優勢就是顯示效果極其細膩,並且就目前來說,2K的像素基本上是我們視覺的上限了。不過,如那一句常言所說「熊掌和魚,兩者難以兼得」,因此我們在暢享2K顯示屏的極佳效果的同時,也需要接受它「附帶」的一個缺點,那就是更大程度的耗電。
重要參數之2——屏幕亮度
針對屏幕亮度,對於手機而言其實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參數這一點,似乎鮮為人知。尼特是手機亮度的單位,一般而言,市面上大部分的手機亮度是在400尼特左右,如果說亮度值低於400尼特的話,這樣的手機在強光下就容易出現看不清楚手機屏幕畫面的狀況。其實在具體的使用中就很容易發現,亮度較低的手機,在相對強光的使用環境下,使用起來會異常地吃力。
但是,這並不代表手機的屏幕亮度越高就是越好,可調亮度的最低值、最高值是尤為重要的。我們都知道,晚上玩手機的這種行為,是會比白天使用時對眼睛產生的損害要大的,而它的重要原因就是屏幕背光。因此,屏幕如果能夠根據環境的不同光線而進行較大範圍的微調,就能夠在保護我們的視力方面達到更佳的效果。
重要參數之3——對比度和色域
在選購手機時,鮮有人會注意到屏幕的對比度水平以及色域水平,主要是因為大家不知道這兩個因素能夠決定手機屏幕中呈現的色彩的豐富程度。一般情況下,手機的對比度較高,能夠提升手機屏幕對較為陰暗的畫面的細節顯示效果;而手機的色域較高的話,手機呈現的畫面色彩就會更加接近其真實的色彩。
據悉,如果是千元機,那麼它們的屏幕色域一般在90%左右;如果是中端水平的智能機,其屏幕色域一般接近100%s色域;如果是頂級配置的旗艦機,所採用的屏幕色域一般都會超過100%。
綜上所述,小夥伴們是否學會了以後購機,如何選到更佳的手機屏幕了呢?那麼大家現在所使用的屏幕又是哪一種呢?在此可以把想法,通過評論來共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