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世界》:機器人與人類火拼,你看得懂嗎?《西部世界》講述了由一座巨型高科技以西部世界為主題的成人樂園,提供給遊客殺戮與性慾的滿足,隨著接待員有了自主意識和思維,他們開始懷疑這個世界的本質,進而覺醒並反抗人類的故事。《西部世界》的故事發生在未來,人們已經不再熱衷於玩網路遊戲,而是創造了高科技成人樂園,體驗更加真實刺激的遊戲。裡面有不少機器人接待員,他們過著設定好的劇情生活。而遊客呢,現實中不敢的胡作非為,在公園裡都能無限制放縱,嫖妓、追兇甚至濫殺無辜。《西部世界》這盤HBO科幻迷局並非毫無瑕疵,卻很容易被人忽略,因為它提出的關於人工智慧與科技的問題正是即將成為現實的科學未來。《西部世界》還利用了網際網路的蜂巢式思維,對劇中隱藏各種秘密的線索框架進行審視。真正讓該劇大受歡迎的還是融入經典西部元素的濃重科幻主題,並結合了西部片經典人物衝突威脅和永恆的生存困局,從多重角度挑戰觀眾的智商,很難預料,如此眾多的發展方向會把劇粉帶到何種境界。
有道很有名的假設題,說如果只有三天的生命,你會做什麼?首先這是道假設題,所以你可以很輕鬆的回答。其次這個假設題有時間限制,只有三天,幫你縮小了選擇範圍。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終於自我,放下一切被迫扛在背上的包袱。而威廉即使明知道這只是一場遊戲,一旦離開樂園,這裡的一切將只是鏡花水月的春夢,德妹轉身也許就不記得他了,但還是讓自己沉淪在她一顰一笑之間。其實是挺能理解威廉的,一集一集的看過來,看他從最開始的處處小心防備到時時自我提醒,一直到最後放棄抵抗,響應內心的呼喚,只是歡愉過後他與德妹該何去何從?一場歡愛之後,德妹描繪了一個自己想像的河川。但轉眼當美景真如所畫,完美呈現在眼前的時候,她毅然決然的選擇進入那邊據說是無人生還的密林。梅姨方面,在風和日麗的早上,她又開始工作,突然間她發現整個酒館所有人的動作被凍結了,就像孫悟空念了一聲「定」。只有她是可以行動自由的那個。然後看著她的小夥伴被面具人帶走。
劇中解碼最關鍵的畫,米開朗基羅的《創世紀》,這幅畫描繪的是上帝創造亞當,鮮活的亞當(機器人)多麼像一個活人,但只有上帝賦予它智慧(意識)之後,他才真正成為了人類。開朗基羅在畫中藏了一副上帝腦部解剖圖,文藝復興時期也是西方人文藝術鼎盛時期,畫家狂熱於探索人類自身,達到自我意識的覺醒。
首先,它代表著35年前,Arnold構建意識的理論,「Consciousness is a journey inward, a maze」 每一個選擇可以讓你更接近中心,或繼續在外緣打轉。他逐漸發現自己製造的機器人是有「生命」的,於是決定阻止遊樂園的開放,但是同伴Ford不同意。Arnold採取的方法是在機器人意識中添加「reveries」(遐想)的功能,通過運用共情和想像的能力,不斷經歷痛苦,最後實現覺醒。Ford早在35年前Arnold死後就發現自己錯了,他這35年來一直在糾正自己的錯誤,並想讓機器人真正的獲得自由(他其實是一直站在機器人這邊的。升級「reveries」(遐想)的功能是一個關鍵,只有幾個關鍵性的機器人在升級後出現了問題,他們開始回想起過去的經歷,並經歷痛苦。其實這正是Ford計劃之中的,因為Arnold當年的主張是痛苦才能帶來覺醒,而Arnold死後,Ford在痛苦中也認同了這一點),但是光是可以經驗痛苦還是不夠的。他們需要時間,經驗足夠多的痛苦,在和訪客接觸的過程中,理解人類,變得比人類更強。
威廉目睹了德洛麗斯被開膛破肚,獸性大發,殺光了現場所有的機器人,冷漠的背影配上滿地的屍體,肢解的手腳,居然有點酷酷的咧!儘管場面看起來血腥殘忍,但並沒有覺得威廉黑化了,他只不過是一個在現實中沒什麼背景的小屌絲,靠著不懈努力和言聽計從好不容易混了點出息,當然是富二代正眼都瞧不上的一點出息,自己還要唯唯諾諾小心翼翼的去守護這一點點來之不易的成果,因為別人給的,隨時都可以拿走,即使到了其他遊客都可以隨心所欲玩耍的西部世界,還是得壓抑自己的性子,隨時忍受羅根的嘲諷和羞辱,在火車上和德洛麗絲啪啪啪算是一次偷偷的釋放,而被羅根刺激後,壓抑多年的情緒徹底爆發,他的經歷,與我們這些在社會底層點頭哈腰混口飯吃的窮屌絲何其相似,只不過他忍耐的極限被羅根打破了,真談不上什麼黑化。
第七集,這部劇開始反覆問這個問題:人和機器人差別在哪裡?
Maeve問兩個修復工人,Dolores問William,Bernard在地下室問博士,覺醒的機器人開始不停的問這個問題。而各位有沒有想過,他們所以會問這個問題,是他們的程序在問這個問題,也就是編寫他們程序的人也在問這個問題。當軟體和硬體不停的進化,到有一天遊戲裡面的世界和真實的世界相差無幾,沒有區別,遊戲裡面的人物和真實世界裡面的人一樣能判斷,選擇,喜怒哀樂的時候,你能分清哪裡是現實?哪裡是虛擬?或者更加直接的問一個問題,我們是否還需要生活在真實的世界裡面?反過來想想,人為什麼成為人,而機器人和人的真正差別在哪裡?如果機器人可以恨,可以愛,可以憧憬,可以絕望,那麼是不是可以不用叫它們為「它」了?有沒有考慮過一個可能性,機器人的社會可能是比我們現在人類社會是個更加美好的社會?
在意識創造的最初,Alnord和Ford原本以為人的意識是金字塔的結構,從記憶(memory)發展出即興創造(improvisation),再發展出私利(self interest),最終到達自我意識(self conscious)。但他們發現他們錯了,「人的意識是一個迷宮」。我對這個隱喻的理解是,記憶、即興創造、私利、自我意識這四者是相互啟發的。自我意識的萌芽過並不是簡單的單線性過程,而是一個反覆回看的過程,四者相互刺激,相互引導,相互推進。這個反覆回看的過程,在Meave的覺醒過程中尤為明顯。她在反覆地經歷同一個故事牢籠的過程中,憑藉攫取到的極其有限的記憶片段,在記憶、即興創造、私利以及模糊的自我意識的共同作用下,反覆驗證和學習,最終探尋到真相。誠然,一切的起點是記憶,但是,是Reveries串聯起了覺醒的過程。我非常喜歡這個故事。這部劇表面說的是AI的故事,但它的主旨已經脫離了原著,這部劇說的是一個人類如何經歷、學習、成長的故事。那個在迴環反覆的故事中不斷經歷和回看,終於有所領悟而下定決心的過程,非常觸動我。無數次地,我在心裡默默地說,啊,我明白這個過程!我明白這種感覺!《西部世界》:機器人與人類火拼,你看得懂嗎?
本文由楓佼說說人生那些事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