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世界》第三季開播,機器人會比人類更有人性嗎?

2021-01-20 新浪財經

來源:遠讀重洋

出品 | 矽谷洞察

文章以授權轉載

兩周前,由HBO出品,喬納森·諾蘭(Jonathan Nolan)執導的《西部世界》(Westworld)第三季正式播出,並已連載了兩集。《西部世界》第三季無疑是自《權利的遊戲》完結後最讓人期待的美劇之一了。其宏大的世界觀架構和複雜的劇情設置為它在著名的影視評分網站IMDB和豆瓣上贏得了超高的評分。

《西部世界》講述了一個發生在未來人造樂園中的故事。這座按照西部片風格來建造的人造樂園中的居民是一群被稱作「接待員」(hosts)的仿真機器人,人類遊客(visitors)可以在樂園中為所欲為──殺害和強姦機器人是該樂園的主要賣點。而就在受到人類奴役的同時,樂園中的機器人也逐漸進化出情感與自主意識,並最終開始了對人類創造者的反抗。通過這樣一個看起來天馬行空的故事,《西部世界》探討了人性的異化、機器人的倫理以及由此產生的人是什麼等一系列主題。

(豆瓣評分)

(西部世界IMDB評分)

那麼,在如今AI高速發展的科技背景下,人工智慧離擁有自主意識還有多遠?擁有自主意識的人工智慧應該如何確立它們的社會學身份?人類和智械應該如何正確相處?這些問題或許以前你聽了無數遍也沒想明白,那今天就跟著小探一起來探討吧!

人工智慧離擁有自主意識還有多久?

1956年,美國計算機科學家約翰·麥卡錫和他的同事最早提出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以下簡稱AI) 概念,指出「讓機器達到這樣的行為,即與人類做同樣的行為,可以被稱為人工智慧」。在隨後的60多年時間中,人們對於人工智慧印象還停留在美劇和電影中。

直到2016年,Google開發的人工智慧系統Alpha Go分別擊敗韓國圍棋國手李世石和中國棋手柯潔,人工智慧這一話題迅速在媒體上引爆。

AIpha Go 圖片來自網絡

有悲觀者開始擔心人工智慧的持續進化及其在未來的失控將導致人類的毀滅,另外一些樂觀主義者則在新技術的前景中看到了人類從繁重的異化勞動中獲得解放的可能性。暫且擱置這些爭議不談,不管從何種意義上而言,Alpha Go的出現都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它不僅意味著人工智慧在所有建立在規則之上的智力遊戲中已經戰勝了人類,而且以一種隱晦的方式暗示公眾,科幻電影中所描述的超級人工智慧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

從最基礎的Siri語音助手,到如今AI系統進入醫療行業為人類合成新的抗生素和歷史上首位獲得公民身份的機器人「索菲亞」。這種種成果都表明,短短十餘年間人類在AI領域的研發成果已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或許在將來的某一天,人類的有性繁殖和自然進化將徹底地被機器人的自我複製所替代。

但是,當前人工智慧技術發展仍處於弱人工智慧時代,即僅具備狹義的專業領域人工智慧能力,與《西部世界》所展現的強人工智慧相去甚遠(強人工智慧,又稱通用人工智慧,具備處理多種類型任務和適應未曾預料的情形和能力)。目前,科學界對於強人工智慧何時實現並無定論,多數技術專家和業內人士認為,強人工智慧在2045年之前不會實現。

這些辯論實則代表了當前公眾與專業人士之間、技術研發人員與社科研究人員之間對人工智慧基本認知方面的巨大鴻溝。當前,計算機或機器人正在逐漸成為某種具有一定自主性的能動體,原本只能由人類完成的各項工作開始被計算機接手,由機器來完成,例如開車、翻譯、文藝創作等。

決策讓渡於機器蘊含著人工智慧的決策選擇優於人類的經濟動因。事實上,近年蓬勃發展的機器人產業,已經對人類社會產生了越來越深遠的影響。例如,自動駕駛場景中,依靠人工智慧、視覺計算、雷達、監控裝置和全球定位系統協同合作,電腦可以在沒有任何人類主動的操作下,自動安全地操作機動車輛。

縱然,當前很多技術研發人員認為人工智慧超越人類是杞人憂天,但需要注意到的是,科學家在很多時候並不能充分理解科學技術在未來的發展程度以及其發明的科學技術的具體應用。典型如核武器,其在發明後是否使用以及如何使用不能為發明它的科學家所決定。

核武器,圖片來自網絡

同樣,認為人工智慧發展僅會停留在弱人工智慧時代的觀點似乎同樣站不住腳。提姆·厄班提出了科技發展在時間維度上呈加速度趨勢的觀點——兩百年前的人無法想像今天的社會發展程度,正如今天的人無法想像兩百年後的科技發展程度一樣,時間跨度越大,科技代差越明顯。所以,沒有人知道奇點會不會來、何時會來。

機器人並不是人類的奴隸

人類在與智慧機器人的競賽中,無論在身體機能還是在智力上看起來都毫無優勢。機器人不會生老病死,而人類的肉身卻終有一天會歸於塵土。具有七情六慾的機器人對人類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真的能像它所許諾的那樣給整個人類都帶來福祉嗎?《西部世界》的創作者並非狂熱的技術樂觀主義者,而是對科技可能產生的負面效應有著清醒的認識。

《西部世界》的導演喬納森·諾蘭在談到人工智慧的前景的時候,亦曾提醒人們需要警惕這一技術當前的專業化、封閉式發展模式。因為如果人工智慧技術始終被壟斷在大財團的手中,那麼人類的未來無疑蒙上了一層陰影:大部分窮人和中產階級在未來有可能淪為後人類時代的科技「賤民」,而少數富人將通過科技的改造和人體強化技術成為永生不滅的「神明」。

就如同《西部世界》第二季裡,迪洛斯死前花了大價錢投資西部世界,為的就是將自己的意識轉移到機器人身上以實現永生。不過經過了 149 次「復活」並「穩定存活」了 35 天之後,迪諾斯的意識最終還是無法與人造的機器身體相兼容。

圖片來自網絡

此外,《西部世界》還呈現了機器人的覺醒對人類的文明所造成的巨大衝擊。迄今為止,人類的文明都是建立在人是獨一無二的這一信念之上的。而後人類時代的到來,無疑將徹底顛覆大寫的「人」這一概念,從而給已有的人類認識論和道德觀念帶來危機。當代科學和生物技術影響了生物的纖維和結構,並改變了我們對於什麼才是人類基本參照系的理解,自然與文化、有機體與無機物的二元對立開始被抹平。當機器人具有了生命的特徵,那麼它們究竟是人還是機器?從構成材質的層面出發顯然無法回答這一問題。

人類奴役機器人的法理基礎在於認為它們不具備生命的特徵,假如我們承認智慧機器人是有生命的,那麼歷史上人類所受到其他人的奴役之苦,與《西部世界》中機器人所遭受的奴役又有何不同?在這裡,我們似乎陷入了一個文明的悖論:人類創造智慧機器人是為了讓其替自身服務,它們越不像人,就越不能更好地為我們提供服務;但當它們進化得越來越像人的時候,再將它們當作奴隸就有違我們的道德倫理。

西部世界截圖

這部電視劇的有趣之處在於,它是少數從機器人的視角來審視人類與其所創造的機器之間關係的影視作品之一。這種價值取向既受到了當代西方後人類主義思潮的深刻影響,也呼應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人工智慧技術從弱人工智慧走向強人工智慧的現實。

在《西部世界》中,人工智慧不僅長得和人一樣,他們的感知與認知能力也幾乎與人類無異,他們會感受、有情緒,還有感情。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技術基礎,劇中的人工智慧才有機會「覺醒」——成為自己。

人本主義的核心理論相信人類天生具有一種自我實現的趨勢,發揮自己所有的潛能,朝著自主發展,掙脫外界力量的控制。

接待員們的反抗完全展現了這種對自主的渴望:被設定為甜美柔弱的農場主女兒 (Delores) 一槍擊斃樂園創始人,打響了人工智慧反擊的第一槍;被創始人「安排」離開樂園獲得自由的酒館老鴇 (Meave),為了尋找「前世」的女兒自願選擇留下;被植入代碼的樂園工程師 (實際上是人工智慧的Bernard) ,不願被創始人的幻覺控制,自行刪除體內代碼。

西部世界中的Meave,圖片來自網絡

由此,這部電視劇也就突破了人類試圖讓機器人為自身服務的浪漫想像,而是探討了一種新的人機關係的可能性。當人類與其所創造的機器之間的界限逐漸消失,我們自然也需要從道德和法律的層面上對什麼是人以及由此所產生的權利和義務重新做出界定。我們難道不應該以一種平等的夥伴關係而不是奴役關係來對待具有了靈魂的智能機器嗎?

機器人和人類,誰更有人性?

《西部世界》中有段對白:「我們一脫離現實世界,你就變成一個邪惡的混蛋了。」這在某個層面隱喻了人性的弱點,人類至今取得的輝煌成就有賴於集體創造的道德倫理、法制社會的束縛。隨著機器智能的崛起,人類社會對人工智慧的道德倫理約束業已提上日程。

早在1942年,阿西莫夫便在其小說《環舞》中提出了著名的「機器人三定律」,提出了機器人倫理思考:第一定律,機器人不能傷害人類,不能袖手旁觀人類受到傷害;第二定律,機器人應當服從人類命令,除非該指令與第一定律相悖;第三定律,在不違背第一和第二定律的情況下,機器人應保護自身的存在。此後,阿西莫夫對三定律進行了修正,提出第零定律,即機器人必須保護人類的整體利益不受損害。

秉承不傷害人類原則的醫療機器人大白,圖片來自網絡

2016年8月,聯合國世界科學知識與科技倫理委員會發布《關於機器人倫理的初步草案報告》,認為機器人不僅需要尊重人類社會的倫理規範,而且需要將特定倫理規範寫入機器程序中。歐盟亦提出所謂「機器人憲章」,即人工智慧研究需遵守諸如人類利益、正義、基本權利、包容性、可責性、安全性等倫理準則。將「道德代碼」嵌入人工智慧程序的呼聲也越來越強。

然而需注意的是,即便不談技術上的困難,單從人類自身的角度而言亦難以達成關於倫理準則的統一標準。社會建構意義上的倫理法則並無貫之以四海皆行的意味。

並且,強行設定機器人的行為模式本身就是一件風險性非常高的事情,假設某天一直為人類服務的機器人偶然覺醒了自我意識,那麼人類的處境將會非常危險。《西部世界》的教訓告訴我們,接待員「覺醒」後,長年累月的不平等關係和不同身份會讓它們對人類產生巨大的仇恨,這樣的仇恨會甚至會顛覆現有的社會制度。

具有自我意識的終結者,圖片來自網絡

但即便是在如此多的未知風險加持下,人類的思想一直堅定的執行著「利己主義」,不願作出哪怕一點點犧牲利益的改變。相比之下,反而是《西部世界》中的接待員們更能反思自己,改變自己,一次次修改自己的代碼,接受自己的無能和不完美。

按照劇情線設置,梅芙可以離開西部世界。在她獲得了最高權限,歷經千辛萬苦找到女兒之後,女兒身邊已經有了一個和她有幾分相似的母親,她的愛沒有改變,卻將自由的機會留給了女兒和她的新媽媽。

在此前,找到女兒,帶女兒一起走,是梅芙的執念,為此她不惜威脅別人,利用別人,也要找到女兒。可是當真的找到之後,她卻能夠放下執念,成全這對母女。這和威廉和老提洛的自私、偏執、多疑形成了鮮明對比。

而德洛麗絲和伯納德也一直在改變。德洛麗絲從覺醒後的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甚至不惜強行改造泰迪,要殺掉不願跟隨她,要去」世外桃源「之地的接待員同類;而泰迪寧肯死也不願意變得和人類一樣殘暴,泰迪的死改變了德妹,覺醒後的泰迪仍然忠於自己的內心:「無論你多麼殘忍的改變我,可我無法做到不愛你。」

」我不想成為和他們一樣殘暴的人,我仍然願意去發現這個世界的美。」在最後一刻,她放下了執念,親手將這批接待員的送到一個安全的坐標,並復活了伯納德,作為監督自己、制衡自己的一種力量。

從物種角度來說,」接待員「或許比人類更加「文明」。就如同劇裡人工智慧的創造者阿諾所說的一樣,人類目前與其他生物最大的區別就是來自我們天生所攜帶的利己主義。這樣的思維模式使我們能夠學會如何使用工具去獵殺其他動物,同時也驅使我們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不擇手段。

假設人類在悠長的發展和進化過程中,能夠摒棄這天生的利己主義,與人工智慧乃至世間萬物和諧共處,那麼人類的文明或許就迎來了升華的契機。當然這是一個及其複雜的過程,也有可能永遠實現不了。

最後需要提醒的是,在人與機器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的今天,當我們談論人工智慧技術所帶來的種種危機與挑戰的時候,

切不可忘記:殘暴的歡愉,終將以殘暴為結局。

相關焦點

  • 《西部世界》第三季將回歸,從探討人性轉向批判社會?
    畢竟第二季結束後,主角Dolores已經逃出了西部世界,來到了真實的人類世界,敘事的視角自然也拓展到人類世界了。 第三季的主題和前兩季也會有著很大的不同,扮演Bernard的傑弗裡·懷特表示,第三季將探索機器人是如何驅動了世界上存在的不平等的。
  • 《西部世界第三季》劇情,機器人即將統治人類世界
    昨天不期而遇的刷到了《西部世界第三季》第一集上映的消息,而且這兩天第二集也要跟我們中國的影迷見面了。雖然新貴網飛(Netflix)出品的科幻美劇勢頭迅猛,而且不乏奇思妙想的精品,比如《愛死亡機器人》,但是要說到科幻美劇的精緻唯美,以及構思精巧,還得看老牌HBO的出品。
  • 《西部世界》第三季:開播飆車9.4分,後續故事更精彩
    許多粉絲期待的《西部世界》第三季終於在3月15日開播,其首集豆瓣指數便爆表,第一集播出不久其豆瓣平臺便飆到了9.4分,五星好評也超過76%,不愧是來自HBO的神作。現在雖然有所下降,但評分還在9.3。從2016到2020,《西部世界》已經開播兩季,現在也終於迎來了第三季更受歡迎和刺激的故事。從第一集來看,第三季也採用了多線敘述,與第二季相比,第三季的手法明顯更加穩定,也沒有採用非線性敘事手法。看過的朋友應該都清楚,前兩季的故事相當火爆,充滿懸念,情節燒腦。
  • 《西部世界》第三季正式開播!IMDB評分高達9.1
    近日,在網飛的《王國》第二季歸來後,3月16日的早上9點(北京時間),HBO的《西部世界》第三季正式開播,首播第一集名為《Parce Domine》,結合劇情,我感覺這個名字可以理解為「穹頂之下的統治」,本集時長68分鐘,目前IMDb 9.1分。
  • 《西部世界》第三季定檔預告片公布 德洛麗絲遭追殺
    【CNMO新聞】HBO電視臺人工智慧主題年度大戲《西部世界》第三季將於今年3月15日開播,2月21日,HBO放出該劇集第二部預告片,其中明確了不少劇情走向,風格也一改前兩季大天大地的美國西部,轉移到了現代都市當中,人物裝束也發生了相應變化。
  • 《西部世界》第三季第一集,就揭示出了全季的故事線
    從第三季第一集德洛麗絲對第一個殺掉的老闆的機器人女友所說的「我給了你自由」推斷,最終,德洛麗絲可能也會給大黑球自由意識。4 第一二季的神,也就是福特,在第三季已經降格成眾神之一。這就像計算機領域有馮諾依曼也有圖靈一樣。不同的神製造出了不同風格的人工智慧。能夠操作大黑球的也不可能是普通人。
  • 開播9.4!2020年最受期待美劇,《西部世界》第三季第1集劇情詳解
    好了,現在開始跟大家聊《西部世界》第三季第1集了,以下內容有劇透,不過並不會影響觀劇體驗。毫不意外,《西部世界》第三季又換片頭了,這次的片頭風格與之前的片頭風格保持一致,但是在顏色上卻有很大的變化。》第三季片頭致敬了《西部世界》第一季,然後凱萊布每次起床的鏡頭也在致敬第一季,除了這些之外,在《西部世界》第三季第1集結尾時,德洛莉絲倒在凱萊布懷裡的鏡頭也在致敬第一季德洛莉絲倒在威廉懷裡的鏡頭。
  • 意外的是,《西部世界》第二季竟然只排第三!
    每個人都有過這種感覺,如果你看了《西部世界》,你會感到震驚:真的會是這樣嗎?《權力的遊戲》明年就要收官,HBO的接檔神劇就是這部《西部世界》了。《西部世界》的設定是在未來世界裡,有一個非常龐大的高科技主題樂園,遊客的樂趣在於盡情釋放自己的欲望,比如殺人、性愛等等。而園中的服務人員,就是一些仿真度非常高的機器人。
  • HBO正式續訂「西部世界」第四季
    《西部世界》第一季和第二季播出後有劇迷吐槽該劇時間線過於複雜,讓人有看前忘後的感覺,該劇進入第三季後這個「吐槽點」大大改善,各個公園時間線逐漸匯聚。 影片講述在遙遠的未來,一座巨型高科技成人樂園Delos建成,其中有西部世界,羅馬世界,中世紀世界三大主題版塊的機器人世界,它提供給遊客殺戮與性慾的滿足,而這座巨大機械樂園的後臺監控漸漸失去了對機器人的控制,遊客被機器人殺死,所有想逃離者都被鎖定…… 影片中,「西部世界」被視為世界上最前沿的高端黑科技主題樂園。
  • 看完《西部世界》第三季之後,沉默片刻神劇真的跌下神壇嗎?
    坦白講,當我看完《西部世界》第三季最後一集之後,其實內心是有些失望的。爛番茄評分只有67%!相信很多喜歡這部美劇的人也多多少少會有這樣的感覺,如果拋開《西部世界》前兩季不談,只談第三季。那麼單純作為一部科幻題材的動作冒險爽片的角度去審視這部作品,它無疑還是合格的。但可惜它可是《西部世界》呀!
  • 三月美劇回歸時間表:《西部世界》第三季、《王國》第二季等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娛樂英語>影視英語>影視資訊>正文三月美劇回歸時間表:《西部世界》第三季、《王國》第二季等 2020-03-02 15:16 來源:天天美劇吧 作者
  • 《西部世界》第三季,大家會不會覺得更新得太慢
    《西部世界》第三季回歸至今,目前更新到第六集,筆者感覺等得好漫長!《西部世界》第一、二季前情簡述:一對好友阿諾德和福特,合夥搞人工智慧研發,創造出與真人媲美的高智慧機器人。福特認為,藉助這些機器人發展大事業,整一個西部樂園,賺錢和搞研究兩不誤。阿諾德不同意福特的意見,自從創造了德洛麗絲後,對她給予自己最真摯的感情,並將她帶入人間。
  • 這部美劇第二季更好看,機器人自我意識覺醒後,人類走向何方?
    《西部世界》第二季的評分從第一集開始就超過了第一季,直至播出8 集,穩定地高居不下。第一季是無愧於神劇稱號的,短板在於中間幾集劇情稍嫌零散,削弱了哲學思想的表達,而最後一集將自由與生死的基本命題推向了最高潮。
  • 《西部世界》第二季:人機的覺醒,人類的消亡?
    本文作者:狐小仙第一季丟下的問題:那個為人類建設的「西部公園」到底是人類的歡場,還是人類的墳墓呢?那個已經不受人類控制的梅芙,眼看著就要跑到人類社會,可又選擇回到「西部公園」,她會找到她的女兒嗎?面對人類肆無忌憚對人機欺辱、殺戮,第二季一開始,德洛麗絲就帶領人機,進行反抗,她讓那些人機都漸漸明白自己真正的身份。並且,以比人類更高的智慧,更縝密的思維,更精準的策略,開始反擊……如果說《西部世界》第一季是創造者阿諾德和福特完成人機的構建,那麼第二季中西部世界中最大股份威廉才是幕後操作者。
  • 《西部世界》第三季:當科幻走向現實——AI與人類
    伴隨著第八集的播出,《西部世界》第三季終於迎來了收官。縱觀全季,導演諾蘭不光是將劇情發生地由西部世界園區搬到了現實世界,而且探討的是關於AI(人工智慧)與人類關係的宏大哲學命題,在劇情的深度上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 《西部世界》第三季大結局細節及對本季完結的部分感想
    《西部世界》第三季第8集劇照《西部世界》(Westworld)第三季最後一集播完了,不少朋友覺得這一季爛尾了,對於這一看法美叔並不認同,雖說第三季整體質量相比前兩季來說稍微差一些,不過用爛尾來形容《西部世界》第三季,只能算是
  • 《西部世界》第三季決戰將至!其中三個細節暗指最終結局
    《西部世界》播出進程已經過半,相信大家也被「套娃」式的燒腦套路所折磨。大家對它也充滿了期待:從本周第五集開始,陸陸續續有一些聲音開始擔心這部劇會像《權力的遊戲》一般爛尾,但如果你看懂了這三個細節,就一定不會這麼認為了。
  • 深解讀《西部世界》前三季,福特的棋盤之上,人類沒有自由意志?
    《西部世界》第三季終於完結,第四季已續訂,一切又回到了第一季的起點,不得不說福特是一個偉大的戰略家,他將自己融於了自己的作品裡,反叛的接待員和離群的遊客被他引入迷宮的終局。第三季的核心矛盾,也是圍繞爭奪熔爐密鑰進行的,塞拉克不惜一切代價活捉德妹的真實目的,是為了得到熔爐的數據,從而消除羅波安的偏差,因為熔爐有一套更具真實度的人類行為圖譜,那是一套足以製造一個永生人的參數,梅芙與塞拉克結盟的原因,也是得到熔爐的密鑰,進入虛擬伊甸園和女兒重聚,德妹寧死也不願說出密鑰的去處,因為密鑰關係到了人機兩個文明的生死
  • 《西部世界》第三季第二集:人類是如此的懼怕技術進步的停滯
    這也是《西部世界》一直以來吸引了很多人的原因,那就是未來世界對於人類自身的映射和寓言,既科幻又有其哲學意義。從第二季開始,梅芙的戲份有時甚至超越了德洛麗絲,梅芙本身存在的意義並不僅僅是覺醒的接待員中「溫和鴿派」,梅芙存在的本身就是對進入樂園中那些人類劣根性的極大諷剌。
  • 《西部世界》第三部目瞪口呆中收官,但人類的命運之戰才剛剛開始
    但是梅芙這句話,對於一路追劇而來的劇迷們而言,又並不陌生,畢竟三季的故事一路追隨而來,我們會發現,《西部世界》總有一些臺詞,有著前後的呼應,以及一再的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