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講,當我看完《西部世界》第三季最後一集之後,其實內心是有些失望的。爛番茄評分只有67%!
相信很多喜歡這部美劇的人也多多少少會有這樣的感覺,如果拋開《西部世界》前兩季不談,只談第三季。
那麼單純作為一部科幻題材的動作冒險爽片的角度去審視這部作品,它無疑還是合格的。
但可惜它可是《西部世界》呀!作為這部神奇劇集都第三季它的確遭到了許多質疑。
《西部世界》之所以是《西部世界》,因為它是《西部世界》。起碼在我的理解當中他是這樣的。
當我聊起《西部世界》的時候,我首先會想到的是劇中接待員苦難悲慘的命運,人工智慧意識覺醒的心路歷程,以及關於意識起源的哲學思辨還有二分之一心智理論的探討。第三季顯然少了一些值得深思的議題。
這些議題無疑是這部美劇的精神靈魂。還有燒腦錯亂的剪輯手法,極具古典藝術的唯美畫面,正義與邪惡模糊不清的人物界限。但這些仿佛都體現在前兩季當中。
第二季的時候,諾蘭夫婦在第一季的基礎之上,想把穿插剪輯這一塊玩得更加飛起,結果勁兒使得有點過。
利用更加複雜的敘事手法,多條時間線齊頭並進。使得劇集越來越難以看懂,這的確導致了一部分人的棄劇,理由是太繞,看不懂!有些故弄玄虛,口碑一定程度上的下滑。
所以在第三季的時候,諾蘭夫婦似乎又重新回到了傳統影視作品的敘事手法上,不在繼續糾結過多的燒腦情節。
故事基本屬於單線平鋪的前進方式,這也讓更多的觀眾能夠接受。那麼對於老觀眾來說一下子風格跳躍程度如此之大,難免有些不適應。
梅芙這個角色無疑是整個第三季人設有些崩塌的角色。雖然他與德妹並算不上同道中人,但也真的沒必要大動幹戈。
同為人工智慧兩位覺醒的領導者,梅芙一開始居然會愚蠢到會信任瑟拉克的話,選擇對抗德妹。難道她忘了人類之前對她做過的那些事兒嗎?而且好像還很賣力的樣子。
如果說先前對抗德妹的衝突力量顯得不那麼足,在之後德妹捏爆了梅芙情人心智球之後,梅芙的憤怒理所應當。可偏偏在最後一集時她又轉而站到了德妹一邊,最後一幕還拉起了小粉的手一起看煙花。
此外伯納德一整季都在幹嘛呢,我想了想他先是被德妹製造出來,然後把進入虛擬世界的鑰匙放在了他的腦子裡。我一直在看德妹最開始對他說的那段話到底體現在哪裡!
「如果我是人,我會讓你死。
如果要活下去,我們必須一起。
但不做同盟,也不做朋友。
你會想要阻止我,我們可能都會死。
但我們的種族會因此活下去。」
他先是去了一趟西部世界園區想找到梅芙卻帶出來了一個保安男,然後他們就一直在划水。
最後他去見了阿諾德的妻子,途中還偶遇威廉。然後意識進入了虛擬世界。在彩蛋部分他又回到了滿是灰塵的身體裡。
於是不難看出其實整個第三季都在為了第四季的故事做鋪墊。
威廉整季被當成了犧牲品,最後彩蛋部分還被夏洛特製造的假威廉給割了喉。
額額額!我沒太明白是為什麼!
關於德妹的計劃,整個第三季觀眾都在猜想會是什麼,大多數人認為無非就是要挑起人類與人工智慧的戰爭,贏得生存的權利。
但結尾才發現,她其實是想解放人類。讓人類獲得自由意志。「生存還是毀滅,這的確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命題」。無論是自己的生命還是他人的生命都是如此。
在接待員與人類之間尋找到一個平衡點才是她的追求,她並不滿足福特創造的虛擬世界極樂天堂。想要得到真正屬於接待員的自由之地,但其實所謂的自由意志並不存在。
「自由意志」也是第三季當中為數不多值得探討的議題之一。
「意識」
「自由意識」
「自由意志」
三者並不等同。
德妹從被阿諾德製造出來,風風雨雨幾十年受盡折磨,看到人性的醜惡,但他始終還是看到了人性的光輝一面。例如年輕時候的威廉,服役期間的凱勒。
正如第一季時一開始說的那樣;「有些人選擇看到世界的醜惡,混亂,而是選這看到美。」
這其實一直符合德妹的人設,只是隱藏得太深!其實當我看到德妹死的時候一點也不驚訝,隱約感覺和《權遊》是同一種玩法。「主角的意外之死」!
不過還是挺害怕德妹真的就從此消聲匿跡,轉念一想這種擔憂似乎顯得多餘,因為她都死了N多次了在西部世界死亡並不是真正的死亡。甚至我還認為福特都有可能再次出現。
總得來說第三季與前兩季比起來相差甚遠,雖然片中的未來科技感讓人稱奇,但少了原本的配方與味道。
目前《西部世界》已經預訂到了第六季,依然是由諾蘭夫婦操刀,打心眼兒裡喜歡這部劇集,特別是第一季更是許多人心目中不可複製的神劇。
期望在之後第四季能重回神劇巔峰,畢竟整個第三季仿佛就是為了第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