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氣候年景偏差 各種自然災害造成1.38億人次受災_新聞...

2021-01-09 中國網

中新社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陳溯)記者8日從中國應急管理部獲悉,2020年中國氣候年景偏差,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8億人次受災。

資料圖:受連續強降雨影響,2020年7月7日,安徽省歙縣城區出現大面積內澇,部分街道和村莊灌水,水深沒過小轎車車頂。文字劉浩 歙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近日,應急管理部會同有關部門會商核定,2020年,中國氣候年景偏差,主汛期遭遇了1998年以來最重汛情,自然災害以洪澇、地質災害、風雹、颱風災害為主,地震、乾旱、低溫冷凍、雪災、森林草原火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8億人次受災,591人因災死亡失蹤,10萬間房屋倒塌,農作物受災面積19957.7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701.5億元人民幣。

面對嚴峻汛情災情,受災地區、有關部門及時果斷轉移受威脅民眾,全力搶險救援救災,盡最大努力降低了人員傷亡和災害損失。與近5年均值相比,2020年因災死亡失蹤人數下降43%,其中因洪澇災害死亡失蹤279人、下降53%,均為歷史新低。

2020年,中國主汛期南方洪澇災害較為嚴重,長江中下遊地區接連出現10次強降雨過程,落區重疊度高,梅雨季長達62天,梅雨量為1961年以來最多。長江、黃河、淮河等主要江河共發生21次編號洪水,次數超過1998年。在遭遇嚴峻汛情背景下,洪澇受災人次、緊急轉移安置人次和直接經濟損失較近5年均值分別上升23%、62%和59%,因災死亡失蹤人數、倒塌房屋數量分別下降53%和47%。由於降雨頻率高、強度大、範圍廣,導致地質災害發生數量較往年偏多。

2020年,中國共出現58次大範圍短時強降雨、雷暴大風和冰雹等強對流天氣過程,較近5年均值明顯偏多,造成1514萬人次受災、93人死亡失蹤。

2020年,中國旱情較常年明顯偏輕,共發生森林火災1153起、草原火災13起,與近年均值相比,森林草原火災發生起數、受害面積和造成傷亡人數均降幅較大。中國大陸地區共發生5.0級以上地震20次,低於1950年以來平均水平。(完)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氣候年景偏差 各種自然災害造成1.38億人次受災
    中新社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陳溯)記者8日從中國應急管理部獲悉,2020年中國氣候年景偏差,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8億人次受災。資料圖:受連續強降雨影響,2020年7月7日,安徽省歙縣城區出現大面積內澇,部分街道和村莊灌水,水深沒過小轎車車頂。
  • 應急管理部:2020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8億人次受災
    人民網北京1月8日電 (薄晨棣)應急管理部今天發布2020年全國自然災害基本情況。2020年,我國氣候年景偏差,自然災害以洪澇、地質災害、風雹、颱風災害為主,地震、乾旱、低溫冷凍、雪災、森林草原火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
  • 2020年自然災害共造成1.38億人次受災 591人死亡失蹤
    中新網1月2日電 應急管理部官方微博2日公布2020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7月份長江淮河流域特大暴雨洪澇災害、颱風「黑格比」、新疆伽師6.4級地震等災害在列。
  • 應急管理部:2020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591人死亡失蹤
    新京報快訊 據應急管理部官方微博消息,2020年,我國氣候年景偏差,主汛期南方地區遭遇1998年以來最重汛情,自然災害以洪澇、地質災害、風雹、颱風災害為主,地震、乾旱、低溫冷凍、雪災、森林草原火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經應急管理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衛生健康委、統計局
  • 應急管理部發布2020年全國自然災害基本情況
    年,我國氣候年景偏差,主汛期南方地區遭遇1998年以來最重汛情,自然災害以洪澇、地質災害、風雹、颱風災害為主,地震、乾旱、低溫冷凍、雪災、森林草原火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8億人次受災,591人因災死亡失蹤,589.1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10萬間房屋倒塌,30.3萬間嚴重損壞,145.7萬間一般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9957.7千公頃,其中絕收2706.1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701.5億元。
  • 2020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發布
    2020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發布 2021-01-02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全國自然災害直接經濟損失3701.5億元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蔡巖紅應急管理部1月8日通報,2020年,我國氣候年景偏差,主汛期南方地區遭遇1998年以來最重汛情,自然災害以洪澇、地質災害、風雹、颱風災害為主,地震、乾旱、低溫冷凍、雪災、森林草原火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
  • 應急管理部:11月份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30.4萬人次受災
    人民網北京12月3日電 (薄晨棣)近日,應急管理部會同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氣象局等部門對11月份全國自然災害情況進行了會商分析。11月份,我國自然災害災情總體偏輕,以低溫冷凍和雪災為主,洪澇、乾旱、森林火災、風雹、颱風、地質災害等也有發生。
  • 不想回首的2020年:全國自然災害基本情況會商結果出爐
    近日,經應急管理部會同其他國家減災委成員單位會商核定,2020年,我國氣候年景偏差,主汛期南方地區遭遇1998年以來最重汛情,自然災害以洪澇、地質災害、風雹、颱風災害為主,地震、乾旱、低溫冷凍、雪災、森林草原火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
  • 應急管理部公布2020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
    ​​2020年,中國氣候年景偏差,主汛期南方地區遭遇1998年以來最重汛情,自然災害以洪澇、地質災害、風雹、颱風災害為主,地震、乾旱、低溫冷凍、雪災、森林草原火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經應急管理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衛生健康委、統計局、氣象局、銀保監會、糧儲局、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和政治工作部、紅十字會總會、國鐵集團等國家減災委成員單位會商核定
  • 2020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公布,颱風「黑格比」等在列
    新京報訊(記者 羅曉靜)長江淮河流域特大暴雨洪澇災害、颱風「黑格比」……今天(1月2日)下午,應急管理部對外公布2020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據統計,與近5年均值相比,2020年全國因災死亡失蹤人數下降43%,其中因洪澇災害死亡失蹤279人、下降53%,均為歷史新低。
  • 應急管理部發布2020年10月全國自然災害情況
    應急管理部發布2020年10月全國自然災害情況 2020-11-03 20: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應急管理部發布2020年全國自然災害基本情況:因災死亡失蹤人數下降...
    經應急管理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衛生健康委、統計局、氣象局、銀保監會、糧儲局、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和政治工作部、紅十字會總會、國鐵集團等國家減災委成員單位會商核定,2020年,我國氣候年景偏差,主汛期南方地區遭遇1998年以來最重汛情,
  • 應急管理部公布2020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颱風「黑格比」等上榜
    2021年1月2日,應急管理部對外公布2020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長江淮河流域特大暴雨洪澇災害、颱風「黑格比」等上榜。 紅星新聞記者從應急管理部獲悉,2020年,我國氣候年景偏差,主汛期南方地區遭遇1998年以來最重汛情,自然災害以洪澇、地質災害、風雹、颱風災害為主,地震、乾旱、低溫冷凍、雪災、森林草原火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經應急管理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衛生健康委、統計局、氣象局、銀保監會、糧儲局、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和政治工作部
  • 2020年這麼多颱風暴雨地震低溫連旱,中國都挺過了!
    中國挺過2020年有多不容易?數據告訴你。我國氣候年景偏差,主汛期南方地區遭遇1998年以來最重汛情,自然災害以洪澇、地質災害、風雹、颱風災害為主,地震、乾旱、低溫冷凍、雪災、森林草原火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經應急管理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衛生健康委、統計局、氣象局、銀保監會、糧儲局、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和政治工作部、紅十字會總會、國鐵集團等國家減災委成員單位會商核定
  • 近期時事政治:2020國內新聞熱點評論(1月17日)
    近期時事政治:2020國內新聞熱點評論(1月17日) 2020福建教師招聘備考周期已經開啟,為幫助考生們福建中公整理了2020教師招聘時事政治重點信息,內含國內、國際時事政治、時政新聞、新聞熱點評論、時事要聞、政治等。
  • 南方暴雨破紀錄,洪澇災害致260多萬人次受災,更令人擔心的是…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11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介紹今年汛期相關水旱災害防禦工作時說當前,我國已全面進入汛期共有148條河流發生超過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均發生今年第1號洪水局部地區發生了洪澇災害。
  • 8級罕見大風,赤峰二中被吹成一中,暗示著2020年極端天氣的增多
    拳頭大的冰雹導致屏邊縣7條10千伏線路跳閘,1棵400伏電桿和11棵10千伏電桿傾倒,造成7個鄉鎮1.1萬戶用戶用電受到影響。初步統計,截至22日17時,屏邊縣「4.22」冰雹災害受災人口37980人,直接經濟損失5035.5萬元,災害未造成人員傷亡。
  • 2018年全國自然災害基本情況:以洪澇、颱風災害為主
    經核定,2018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颱風災害為主,乾旱、風雹、地震、地質、低溫冷凍、雪災、森林火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全國1.3億人次受災,589人死亡,46人失蹤,524.5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9.7萬間房屋倒塌,23.1萬間嚴重損壞,120.8萬間一般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20814.3千公頃,其中絕收2585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644.6億元。
  • 2020年安徽氣候年景為「差」,官方詳解數據來了!
    「2020年屬於『差』的氣候年景,」2021年1月6日,省氣象臺氣象專家在對2020年安徽省氣候特徵進行了分析和回顧時這樣表示。超長梅雨刷新多項紀錄,極端氣候事件和災害多2019/2020年冬季氣溫創新高,為歷史最強暖冬。冬季全省平均氣溫6.1℃,較常年同期異常偏高1.9℃,創歷史新高。32個市縣冬季平均氣溫突破歷史極值。根據《暖冬等級》(GB/T 21983-2008),2019/2020年冬季為歷史最強暖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