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陳溯)記者8日從中國應急管理部獲悉,2020年中國氣候年景偏差,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8億人次受災。
資料圖:受連續強降雨影響,2020年7月7日,安徽省歙縣城區出現大面積內澇,部分街道和村莊灌水,水深沒過小轎車車頂。文字劉浩 歙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近日,應急管理部會同有關部門會商核定,2020年,中國氣候年景偏差,主汛期遭遇了1998年以來最重汛情,自然災害以洪澇、地質災害、風雹、颱風災害為主,地震、乾旱、低溫冷凍、雪災、森林草原火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8億人次受災,591人因災死亡失蹤,10萬間房屋倒塌,農作物受災面積19957.7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701.5億元人民幣。
面對嚴峻汛情災情,受災地區、有關部門及時果斷轉移受威脅民眾,全力搶險救援救災,盡最大努力降低了人員傷亡和災害損失。與近5年均值相比,2020年因災死亡失蹤人數下降43%,其中因洪澇災害死亡失蹤279人、下降53%,均為歷史新低。
2020年,中國主汛期南方洪澇災害較為嚴重,長江中下遊地區接連出現10次強降雨過程,落區重疊度高,梅雨季長達62天,梅雨量為1961年以來最多。長江、黃河、淮河等主要江河共發生21次編號洪水,次數超過1998年。在遭遇嚴峻汛情背景下,洪澇受災人次、緊急轉移安置人次和直接經濟損失較近5年均值分別上升23%、62%和59%,因災死亡失蹤人數、倒塌房屋數量分別下降53%和47%。由於降雨頻率高、強度大、範圍廣,導致地質災害發生數量較往年偏多。
2020年,中國共出現58次大範圍短時強降雨、雷暴大風和冰雹等強對流天氣過程,較近5年均值明顯偏多,造成1514萬人次受災、93人死亡失蹤。
2020年,中國旱情較常年明顯偏輕,共發生森林火災1153起、草原火災13起,與近年均值相比,森林草原火災發生起數、受害面積和造成傷亡人數均降幅較大。中國大陸地區共發生5.0級以上地震20次,低於1950年以來平均水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