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氣候年景為「差」,官方詳解數據來了!

2021-01-20 安徽網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020年安徽在氣候上同樣是不平凡的一年,1月雨雪量和日數雙雙破紀錄,7月份氣溫、降水、日照均破歷史記錄,超長梅雨季安徽省長江、淮河水位全線超警,巢湖流域超歷史最高等極端氣候事件和水災洪澇影響等讓人印象深刻。「2020年屬於『差』的氣候年景,」2021年1月6日,省氣象臺氣象專家在對2020年安徽省氣候特徵進行了分析和回顧時這樣表示。

平均氣溫偏高0.8℃,年降水量偏多4成

2020年安徽全省平均氣溫16.6℃,較常年偏高0.8℃,僅次於2006年(16.7℃)和2007年(16.9℃),為1961年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簡稱「歷史」)第三高,與2017、2018、2019年持平。靈璧、明光、霍山、舒城、肥東、蕪湖及宣城7個縣市創新高。冬(2019年12月-2020年2月,下同)、春、秋三季氣溫均偏高,其中冬季創歷史同期新高;夏季與常年持平。

全省平均入春時間3月5日,較常年提早14天,為1961年以來第三早;平均入夏時間5月8日,較常年提早12天;平均入秋為9月18日,提前3天;平均入冬時間11月21日,推遲3天。

年降水量為1961年以來第二多。全省平均年降水量1639毫米,較常年偏多4成,為歷史第二多,僅少於2016年(1662毫米)。空間分布為:沿淮淮北891~1200毫米,江淮之間1200~1800毫米,大別山區和沿江江南1800~2905毫米。黃山光明頂國家氣象站、黃山風景區及嶽西境內共8個區域自動氣象站超過3000毫米,最多為嶽西鷂落坪3446毫米。與常年相比,全省降水偏多,其中江淮之間中西部及大別山區偏多5~9成。春季降水偏少,其它三季均偏多,其中夏季異常偏多8成,為歷史同期最多。

全省平均年日照時數1742小時,接近常年偏少1成,為歷史第五少。空間分布為:沿淮淮北1800~2396小時,沿江江南大部1320~1600小時,其他地區1600~1800小時。與常年相比,全省大部偏少,其中江淮之間西北部及江南中部偏少300~490小時。春季偏多,其他三季均偏少。

超長梅雨刷新多項紀錄,極端氣候事件和災害多

2019/2020年冬季氣溫創新高,為歷史最強暖冬。冬季全省平均氣溫6.1℃,較常年同期異常偏高1.9℃,創歷史新高。32個市縣冬季平均氣溫突破歷史極值。根據《暖冬等級》(GB/T 21983-2008),2019/2020年冬季為歷史最強暖冬。但與此同時,1月雨雪量和日數雙雙破紀錄,冬季多雨雪天氣,全省降水量顯著偏多7成,特別是1月雨雪天氣不斷,雨雪量和雨雪日數均為1961年以來最多。1月23日休寧、黟縣和屯溪3個市縣出現暴雨。

高溫出現早,2020年入夏提前12天,5月3―4日全省累計69個市縣出現高溫,15個市縣日最高氣溫超過37.0℃。高溫初日(3日)較常年偏早23天,為1961年以來第三早,僅晚於2011年(4月29日)和1988年(5月2日),霍山、臨泉、長豐、舒城、合肥及肥西最高氣溫為本站歷史同期最高。2020年全省5月8日入夏,提早12天,為歷史第四早,僅比1994年(5月7日)、1997年(5月5日)和2011年(5月7日)晚。受氣溫偏高、降水偏少影響,沿淮淮北出現初夏旱。

超長梅雨刷新多項紀錄,2020年安徽省6月2日入梅,出梅(8月1日)為歷史最晚,梅雨期(60天)為歷史第一長。累計雨量大,為歷史第一多,最多嶽西鷂落坪2179毫米。大別山區、皖南山區和巢湖流域為全國強降水中心。梅雨期雨帶南北擺動,共出現10次強降水過程,強降雨範圍為歷史第一廣。梅雨強度為歷史第一強,黟縣、金寨、六安三個國家站出現特大暴雨,銅陵、金寨、六安三個國家站創本站日雨量歷史極值。我省長江、淮河水位全線超警,巢湖流域超歷史最高。

去年7月份氣溫、降水、日照均破歷史記錄。去年7月全省平均氣溫和平均最高氣溫分別為25.4℃和29.3℃,異常偏低2.5℃和3.0℃,均為歷史同期最低。沿淮至江淮23個市縣一整月未出現35℃以上高溫,為近60年來首次。降水異常多。7月全省平均降水量482毫米,異常偏多1.3倍,為歷史同期最多。日照時數少。7月全省日照時數87小時,異常偏少8成,為歷史同期最少。

2020年安徽省氣候年景為「差」

氣象專家指出:2020年安徽省年平均氣溫16.6℃,較常年偏高0.8℃,為1961年以來第三高。安徽全省平均年降水量1639毫米,較常年偏多4成,為歷史第二多。年日照時數1742小時,接近常年偏少1成,為歷史第五少。

此外,因為去年安徽省6月2日入梅,出梅(8月1日)為歷史最晚,梅雨期(60天)為歷史第一長。安徽省超長梅雨刷新多項紀錄,梅雨期之長、暴雨日數之多、累計雨量之大、覆蓋範圍之廣、梅雨強度之強,均為歷史第一位,造成了歷史罕見的嚴重洪澇災害。

綜合全年氣候要素、極端氣候事件及其災害影響,氣象專家表示:2020年屬於「差」的氣候年景(記者註:氣候年景分為5個等級,好、較好、正常、較差、差)。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趙明玉 許佳

編輯:唐恆鋼

相關焦點

  • 2020年安徽氣候年景為「差」 官方詳解數據來了
    2020年安徽在氣候上同樣是不平凡的一年,1月雨雪量和日數雙雙破紀錄,7月份氣溫、降水、日照均破歷史記錄,超長梅雨季安徽省長江、淮河水位全線超警,巢湖流域超歷史最高等極端氣候事件和水災洪澇影響等讓人印象深刻。「2020年屬於『差』的氣候年景,」2021年1月6日,省氣象臺氣象專家在對2020年安徽省氣候特徵進行了分析和回顧時這樣表示。
  • 2020年安徽氣候年景為「差」 官方詳解數據來了!
    陰晴冷暖,風雲變幻,從氣候的角度看,2020年也是見證歷史的一年,多項氣象記錄被打破。我們先後經歷了歷史上最暖的冬季、最長的梅雨季節。年初,1月雨雪量和日數雙雙破紀錄,而年中7月,則是史上最涼,也是雨水最多、陽光最少的7月。超長梅雨還造成了歷史罕見的嚴重洪澇災害。
  • 最強暖冬+最長梅雨 安徽 2020年屬於「差」的氣候年景
    今天上午,省氣象局召開2020年安徽省主要氣候事件新聞發布會。去年我省經歷史上最強暖冬和最長梅雨。綜合全年氣候要素、極端氣候事件及其災害影響,2020年屬於「差」的氣候年景。據省氣候中心觀測,2020年全省年平均氣溫16.6℃,較常年偏高0.8℃,僅次於2007、2006年 ,與2017、2018、2019年持平,為1961年以來第三高。靈璧、明光、霍山、舒城、肥東、蕪湖及宣城7個市縣創新高。冬、春、秋三季氣溫均偏高,夏季與常年持平。年內7月氣溫創歷史新低;其他各月接近常年或偏高,其中1到3月持續異常偏高。
  • 2020年安徽省氣候特徵回顧:「差」氣候年景究竟發生了什麼?
    1 月 6 日上午 10 點,安徽省氣象局發布 2020 年安徽省氣象特徵回顧。綜合 2020 年全年氣候要素、極端氣候事件及其災害影響,2020 年屬於 " 差 " 的氣候年景 ( 氣候年景分為 5 個等級 : 好、較好、正常、較差、差 ) 。
  • 安徽2020年平均降水量1639毫米 為歷史第二多
    陳晨 攝中新網合肥1月6日電 (吳蘭王兵)記者6日從安徽省氣象局召開的2020年該省主要氣候事件新聞通氣會上獲悉,綜合全年氣候要素、極端氣候事件及其災害影響,2020年安徽屬於「差」的氣候年景(氣候年景分為5個等級:好、較好、正常、較差、差)。安徽省氣候中心總工程師田紅介紹,2020年安徽省年平均氣溫16.6℃,較常年偏高0.8℃,為1961年以來第三高。
  • 縣氣象局發布2020年年景預測
    文 縣氣象局發布2020年年景預測 記者3月6號在縣氣象局獲悉:縣氣象局近日正式發布汪清縣2020年年景預測,並提出對策建議。
  • 2020年中國氣候年景偏差 各種自然災害造成1.38億人次受災
    中新社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陳溯)記者8日從中國應急管理部獲悉,2020年中國氣候年景偏差,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8億人次受災。資料圖:受連續強降雨影響,2020年7月7日,安徽省歙縣城區出現大面積內澇,部分街道和村莊灌水,水深沒過小轎車車頂。
  • 2020年中國氣候年景偏差 各種自然災害造成1.38億人次受災_新聞...
    中新社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陳溯)記者8日從中國應急管理部獲悉,2020年中國氣候年景偏差,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8億人次受災。資料圖:受連續強降雨影響,2020年7月7日,安徽省歙縣城區出現大面積內澇,部分街道和村莊灌水,水深沒過小轎車車頂。
  • 平潭氣象局發布2019年氣候公報!看看2020年平潭天氣如何
    2020年3月23日是第60個「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是「氣候與水」,意在強調氣候與水密不可分,呼籲人們充分利用每一滴水。「氣象部門將全力發揮防災減災職能,為政府與民眾提供有力決策與氣象保障服務。希望大家也能愛惜水資源,節能減排。」實驗區氣象臺臺長鄧以勤說。  根據實驗區2019年氣候公報顯示,去年實驗區氣候年景較好。
  • 平潭氣象局發布2019年氣候公報!2020年平潭天氣如何?快來看看
    2020年3月23日是第60個「世界氣象日」 今年的主題是「氣候與水」 意在強調氣候與水密不可分 呼籲人們充分利用每一滴水
  • 《2019年四川省氣候公報》發布:預計2020年降水量偏多
    聽著2020年春天的腳步聲,四川省氣候中心發布了《2019年四川省氣候公報》(下簡稱《公報》)。其中介紹,儘管年平均氣溫近幾年一路走低,但去年四川省年平均氣溫依然較常年偏高;平均降水量也偏多,去年的雨比較引人注目:暴雨偏多,秋雨偏強。
  • 安徽「官方版」避暑目的地增至21個 體感溫度不足28℃
    如果你不想長途奔波,更願意在家門口轉轉,那麼這份2018年安徽避暑目的地可能更符合你的心意。7月18日,記者從安徽省公共氣象服務中心了解到,目前,官方版避暑目的地已擴容至21個。有意思的是,目的地中還有霍山、廣德這樣經常因氣溫高而走上高溫榜的常客,為啥它們又是官方推薦的避暑目的地,您接著往下看。
  • 明年是「黑年」,2021年年景好嗎?
    明年是「黑年」,2021年年景好嗎?新舊交替,2020年正在揮手行著它的告別禮,全新也可期的2021年馬上就要登場亮相,和我們朝夕相處300多天。辭舊迎新,有人歡喜,也有人存疑。有人說,影響氣候的拉尼娜如今仍然在發展,受此影響,今年冬天不只是真冷,還有可能會跨年,並且說明年還是十足的「黑年」,不知道2021年的年景是不是會好?
  • 2020年農業降水極端天氣預測!整體來看降水、積溫氣候變化較大
    前段時間,多個網絡平臺對2020年氣候進行預測,最近又有新的說法。是關於來年降水、極端天氣、預測的,覺得有些道理,今天發給農民朋友,僅供參考。2020年有沒有極端天氣"厄爾尼諾"?最新預測!這說明什麼問題,2020年的氣候大變可能又會出現,雖然這個可能性不太大,但是既然預測出來了,說明氣候的變化還是存在的。地球是越來越熱了,至少從溫度的數據上來看,就已經熱了,而這樣的氣候帶來的影響就很多了,海平面上升,糧食,生態系統,海洋陸地生物等都是處於一個危機情況,不要說這與我們沒關係,氣候的變化可以說是與人人相關的。
  • 氣象年景怎麼樣?一戶一田有2個好消息!
    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2021年已經來到了1月上旬,隨著春節的日益臨近,咱們很多的種地農民也開始計劃2021年春播的相關事項!現在隨著國內糧價行情的持續走高,對於我們所有的種糧農民來講,在2021年氣象年景可以說非常重要,氣溫、降水包括自然災害的相關情況,決定了2021年種糧農民是否能夠實現豐產增收。今天在這裡,老道要為所有的農民兄弟重點關注一下2021年開春國內氣象年景的相關情況。
  • 大範圍低溫雨雪,明年年景好不好?國家氣候中心發布今冬明春氣候預測
    隨著氣象專家對拉尼娜氣候的確定以及霜降節氣的來臨,很多人都因此在議論「明年年景怎麼樣?好不好?」並且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目前已經實現對天氣的科學預測和預警助力,所以我們不用再為「來年大荒」這種現象有過多的顧慮啦。 針對今冬明春,國家氣候中心已發布氣候預測,氣候如何?我們接著往下看。
  • 安徽2019年年均氣溫16.6℃較常年偏高0.8℃ 降水量偏少二成
    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月7日上午,記者從安徽省氣象臺舉行的2019年氣象通氣會上獲悉,2019年安徽省年平均氣溫16.6℃,較常年偏高0.8℃,為1961年以來第三高。
  • 數據顯示巴西2012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為20年來最低
    據巴西《聖保羅頁報》網站11月7日報導, 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巴西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為20年來最低值,約14.8億噸。而排放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亞馬遜雨林植被砍伐量的下降。  在1990年到2012年期間,巴西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上升了7%,而全世界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上升了37%,創下了520億噸的新紀錄。
  • 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研究:2020年厄爾尼諾已經形成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的最新研究,2020年厄爾尼諾已經形成。根據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的國家判識標準,已正式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強度為弱)。不過,這次的厄爾尼諾事件,對於我國的影響還是比較顯著的。 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2019年11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進入並持續維持厄爾尼諾狀態,連續5個月Ni?o3.4指數的滑動平均值分別為0.6℃、0.5℃、0.5℃、0.5℃和0.5℃。
  • 大雪即到,農民對這樣的天氣要注意,決定年景和農業收成
    大雪為24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也是進入冬季後的第三個節氣。這裡的「大雪」是一個氣候概念,並不是平常所說的下雪的多少,代表著降溫和降水,標誌著氣溫越來越低,降水越來越多。農民通過降溫與降水的指標,來預測未來天氣和收成,是古代先賢在長期勞作中積累的經驗,而眾多的農村諺語就是其中的精華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