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省氣候特徵回顧:「差」氣候年景究竟發生了什麼?

2021-01-08 安徽門戶網站

1 月 6 日上午 10 點,安徽省氣象局發布 2020 年安徽省氣象特徵回顧。綜合 2020 年全年氣候要素、極端氣候事件及其災害影響,2020 年屬於 " 差 " 的氣候年景 ( 氣候年景分為 5 個等級 : 好、較好、正常、較差、差 ) 。

2020 年安徽省年平均氣溫 16. 6°C,較常年偏高 0.8°C,為 1961 年以來第三高。全省平均年降水量 1639 毫米,較常年偏多 4 成,為歷史第二多。年日照時數 1742 小時,較常年偏少 1 成,為歷史第五少。

超長梅雨刷新多項紀錄,梅雨期之長、暴雨日數之多、累計雨量之大、覆蓋範圍之廣、梅雨強度之強,均為歷史第一位,造成了歷史罕見的嚴重洪澇災害。

年平均氣溫為 1961 年以來第三高。全省平均氣溫 16.6C, 較常 年偏高 0.8°C,僅次於 2006 年 ( 16. 7°C ) 和 2007 年 ( 16. 9°C ) , 為 1961 年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 ( 簡稱 " 歷史 " ) 第三高,與 2017、2018、2019 年持平。靈璧、明光、霍山、舒城、肥東、蕪湖及宣城 7 個市縣 創新高。冬 ( 2019 年 12 月 -2020 年 2 月,下同 ) 、春、秋三季氣溫均偏高,其中冬季創歷史同期新高 ; 夏季與常年持平。

根據《氣候季節劃分》 ( QX/T 152- 2012 ) ,全省平均入春時間 3 月 5 日,較常年提早 14 天,為 1961 年以來第三早 ; 平均入夏時間 5 月 8 日,較常年提早 12 天 ; 平均入秋時間為 9 月 18 日,提前 3 天 ; 平均入冬時間 11 月 21 日,推遲 3 天。

年降水量為 1961 年以來第二多。全省平均年降水量 1639 毫米,較常年偏多 4 成,為歷史第二多,僅少於 2016 年 ( 1662 毫米 ) 。空間分布為 : 沿淮淮北 891~1200 毫米,江淮之間 1200~1800 毫米,大別山區和沿江江南 1800~2905 毫米。黃山光明頂國家氣象站、黃山風景區及嶽西境內共 8 個區域自動氣象站超過 3000 毫米,最多為嶽西鶴落坪 3446 毫米。與常年相比, 全省降水偏多,其中江淮之間中西部及大別山區偏多 5~ 9 成。春季降水偏少,其他三季均偏多,其中夏季異常偏多 8 成,為歷史同期最多。

年日照時數為 1961 年以來第五少。全省平均年日照時數 1742 小時,較常年偏少 1 成,為歷史第五少。空間分布為 : 沿淮淮北 1800~ 2405 小時,沿江江南大部 1329~ 1600 小時,其他地區 1600~ 1800 小時。與常年相比,全省大部偏少,其中江淮之間西北部及江南中部偏少 300~480 小時。春季偏多,其他三季均偏少。

2020 年安徽省主要氣候事件

1、超長梅雨刷新多項紀錄

我省 6 月 2 日入梅,出梅 ( 8 月 1 日 ) 為歷史最晚,梅雨期 ( 60 天 ) 為歷史第一長。累計雨量大,為歷史第一多 , 最多嶽西鷂落坪 2179 毫米。大別山區、皖南山區和巢湖流域為全國強降水中心。梅雨期雨帶南北擺動,共出現 10 次強降水過程,強降雨範圍為歷史第一廣。梅雨強度為歷史第一強,黟縣、金寨、六安三個國家站出現特大暴雨,銅陵、金寨、六安三個國家站創本站日雨量歷史極值。我省長江、淮河、新安江水位全線超警,巢湖流域超歷史最高。

2、2019/2020 年冬季氣溫創新高,為歷史最強暖冬

冬季全省平均氣溫 6.1°C, 較常年同期異常偏高 1.9C, 創歷史新高。32 個市縣冬季平均氣溫突破歷史極值。根據《暖冬等級》 ( GB/T 21983- 2008 ) ,2019/2020 年冬季為歷史最強暖冬。

3、7 月氣溫、降水、日照均破歷史紀錄

氣溫異常低。7 月全省平均氣溫和平均最高氣溫分別為 25.4'C 和 29.3C,異常偏低 2.5"C 和 3.0"C,均為歷史同期最低。沿淮至江淮 23 個市縣一整月未出現 35C 以上高溫,為近 60 年來首次。降水異常 多。7 月全省平均降水量 482 毫米,異常偏多 1.3 倍, 為歷史同期最多。日照時數少。7 月全省日照時數 87 小時,異常偏少 8 成,為歷史同期最少。儘管 7 月涼爽,但整個夏季並未達到涼夏級別 ( 《涼夏等級》GB/T 38950- 2020 ) 。

4、1 月雨雪量和日數雙雙破紀錄

冬季多雨雪天氣,全省降水量顯著偏多 7 成,特別是 1 月雨雪天 氣不斷,雨雪量和雨雪日數均為 1961 年以來最多。1 月 23 日休寧、黟縣和屯溪 3 個市縣出現暴雨。

5、高溫出現早,入夏提前 12 天

5 月 3-4 日全省累計 69 個市縣出現高溫,15 個市縣日最高氣溫超過 37.0°C。高溫初日 ( 3 日 ) 較常年偏早 23 天,為 1961 年以來第三早,僅晚於 2011 年 ( 4 月 29 日 ) 和 1988 年 ( 5 月 2 日 ) ,霍山、臨泉、長豐、舒城、合肥及肥西最高氣溫為本站歷史同期最高。

全省 5 月 8 日入夏,提早 12 天,為歷史第四早,僅比 1994 年 ( 5 月 7 日 ) 、1997 年 ( 5 月 5 日 ) 和 2011 年 ( 5 月 7 日 ) 晚。受氣溫偏高、降水偏少影響,沿淮淮北出現初夏旱。

6、年末寒潮橫掃安徽,降溫雨雪齊登場

12 月 28 日夜裡到 30 日出現年內最強寒潮過程。氣溫斷崖式下降,全省平均和最高氣溫分別下降 13C 和 17"C,黃山光明頂 48 小時 平均氣溫降幅達 21.9C; 全省偏北風力普遍達 7 級,江北東部及沿江西部超過 8 級。極端氣溫為年內最低,最低氣溫沿淮淮北大部、江淮之間東部及皖南山區低於 -10°C, 最低黃山光明頂達 -20.3C ( 31 日 ) 。此次寒潮過程降溫劇烈、氣溫低、風力大、積雪和道路結冰明顯,對交通與設施農業有不利 : 影響。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韓婷

相關焦點

  • 2020年安徽氣候年景為「差」 官方詳解數據來了
    2020年安徽在氣候上同樣是不平凡的一年,1月雨雪量和日數雙雙破紀錄,7月份氣溫、降水、日照均破歷史記錄,超長梅雨季安徽省長江、淮河水位全線超警,巢湖流域超歷史最高等極端氣候事件和水災洪澇影響等讓人印象深刻。「2020年屬於『差』的氣候年景,」2021年1月6日,省氣象臺氣象專家在對2020年安徽省氣候特徵進行了分析和回顧時這樣表示。
  • 2020年安徽氣候年景為「差」,官方詳解數據來了!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020年安徽在氣候上同樣是不平凡的一年,1月雨雪量和日數雙雙破紀錄,7月份氣溫、降水、日照均破歷史記錄,超長梅雨季安徽省長江、淮河水位全線超警,巢湖流域超歷史最高等極端氣候事件和水災洪澇影響等讓人印象深刻。
  • 2020年安徽氣候年景為「差」 官方詳解數據來了!
    陰晴冷暖,風雲變幻,從氣候的角度看,2020年也是見證歷史的一年,多項氣象記錄被打破。我們先後經歷了歷史上最暖的冬季、最長的梅雨季節。年初,1月雨雪量和日數雙雙破紀錄,而年中7月,則是史上最涼,也是雨水最多、陽光最少的7月。超長梅雨還造成了歷史罕見的嚴重洪澇災害。
  • 最強暖冬+最長梅雨 安徽 2020年屬於「差」的氣候年景
    今天上午,省氣象局召開2020年安徽省主要氣候事件新聞發布會。去年我省經歷史上最強暖冬和最長梅雨。綜合全年氣候要素、極端氣候事件及其災害影響,2020年屬於「差」的氣候年景。據省氣候中心觀測,2020年全省年平均氣溫16.6℃,較常年偏高0.8℃,僅次於2007、2006年 ,與2017、2018、2019年持平,為1961年以來第三高。靈璧、明光、霍山、舒城、肥東、蕪湖及宣城7個市縣創新高。冬、春、秋三季氣溫均偏高,夏季與常年持平。年內7月氣溫創歷史新低;其他各月接近常年或偏高,其中1到3月持續異常偏高。
  • 2020年中國氣候年景偏差 各種自然災害造成1.38億人次受災
    中新社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陳溯)記者8日從中國應急管理部獲悉,2020年中國氣候年景偏差,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8億人次受災。資料圖:受連續強降雨影響,2020年7月7日,安徽省歙縣城區出現大面積內澇,部分街道和村莊灌水,水深沒過小轎車車頂。
  • 2020年中國氣候年景偏差 各種自然災害造成1.38億人次受災_新聞...
    中新社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陳溯)記者8日從中國應急管理部獲悉,2020年中國氣候年景偏差,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8億人次受災。資料圖:受連續強降雨影響,2020年7月7日,安徽省歙縣城區出現大面積內澇,部分街道和村莊灌水,水深沒過小轎車車頂。
  • 縣氣象局發布2020年年景預測
    文 縣氣象局發布2020年年景預測 記者3月6號在縣氣象局獲悉:縣氣象局近日正式發布汪清縣2020年年景預測,並提出對策建議。
  • 宜春市2020年天氣氣候呈現十大特徵(視頻)
    據介紹,2020年受厄爾尼諾和拉尼娜事件交替影響,宜春市天氣氣候呈現異常特徵,主要表現為:平均氣溫持續偏高,極端高溫出現時間早、範圍大,雨季汛期持續時間長,降雨顯著偏多且分布不均,秋冬季出現罕見範圍性暴雨
  • 大範圍低溫雨雪,明年年景好不好?國家氣候中心發布今冬明春氣候預測
    隨著氣象專家對拉尼娜氣候的確定以及霜降節氣的來臨,很多人都因此在議論「明年年景怎麼樣?好不好?」並且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目前已經實現對天氣的科學預測和預警助力,所以我們不用再為「來年大荒」這種現象有過多的顧慮啦。 針對今冬明春,國家氣候中心已發布氣候預測,氣候如何?我們接著往下看。
  • 位於地中海東部的「希臘」是什麼氣候類型,氣候特徵是怎麼樣的?
    我們在了解希臘的氣候類型和特徵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下整個歐洲的氣候狀況。從緯度位置來看,歐洲主要位於北緯36°至北緯71°左右,絕大部分區域位於北溫帶地區,所以歐洲以溫帶氣候類型為主。當然,對於緯度較低的溫帶地區,我們通常另劃為亞熱帶,所以希臘就是一個位於亞熱帶地區的國家,氣候類型就屬於亞熱帶的氣候類型。
  • 安徽2020年平均降水量1639毫米 為歷史第二多
    7月11日,航拍下的安徽省銅陵市義安區胥壩鄉沿岸被江水淹沒。陳晨 攝中新網合肥1月6日電 (吳蘭王兵)記者6日從安徽省氣象局召開的2020年該省主要氣候事件新聞通氣會上獲悉,綜合全年氣候要素、極端氣候事件及其災害影響,2020年安徽屬於「差」的氣候年景(氣候年景分為5個等級:好、較好、正常、較差、差)。安徽省氣候中心總工程師田紅介紹,2020年安徽省年平均氣溫16.6℃,較常年偏高0.8℃,為1961年以來第三高。
  • 平潭氣象局發布2019年氣候公報!看看2020年平潭天氣如何
    2020年3月23日是第60個「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是「氣候與水」,意在強調氣候與水密不可分,呼籲人們充分利用每一滴水。  根據實驗區2019年氣候公報顯示,去年實驗區氣候年景較好。其中,漁業、旅遊、航運氣候年景較好,「海峽號」共運行442個單航次,比上年增加52個單航次,全年來嵐遊客與旅遊總收入同比增長20.4%與25.3%,國慶來嵐旅遊人數刷新紀錄;風力氣候年景正常,龍源風電場與青峰風電場全年發電為27746萬千瓦時、17233萬千瓦時,較2018年分別增加580萬千瓦時、825萬千瓦時;農業、林業氣候年景一般。
  • 《2019年四川省氣候公報》發布:預計2020年降水量偏多
    聽著2020年春天的腳步聲,四川省氣候中心發布了《2019年四川省氣候公報》(下簡稱《公報》)。其中介紹,儘管年平均氣溫近幾年一路走低,但去年四川省年平均氣溫依然較常年偏高;平均降水量也偏多,去年的雨比較引人注目:暴雨偏多,秋雨偏強。
  • 平潭氣象局發布2019年氣候公報!2020年平潭天氣如何?快來看看
    2020年3月23日是第60個「世界氣象日」 今年的主題是「氣候與水」 意在強調氣候與水密不可分 呼籲人們充分利用每一滴水
  • 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研究:2020年厄爾尼諾已經形成
    厄爾尼諾現象是發生在熱帶太平洋海溫異常增暖的一種氣候現象,大範圍熱帶太平洋增暖,會造成全球氣候的變化,但這個狀態要維持3個月以上,才認定是真正發生了厄爾尼諾事件。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的最新研究,2020年厄爾尼諾已經形成。
  • 2020年農業降水極端天氣預測!整體來看降水、積溫氣候變化較大
    這說明什麼問題,2020年的氣候大變可能又會出現,雖然這個可能性不太大,但是既然預測出來了,說明氣候的變化還是存在的。地球是越來越熱了,至少從溫度的數據上來看,就已經熱了,而這樣的氣候帶來的影響就很多了,海平面上升,糧食,生態系統,海洋陸地生物等都是處於一個危機情況,不要說這與我們沒關係,氣候的變化可以說是與人人相關的。
  • 2020年是極端氣候的一年。2021年我們可以期待什麼?
    2020年是極端氣候的一年。2021年我們可以期待什麼? 總體而言,2020年可能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儘管發生了拉尼娜事件,這是一種海洋大氣現象,通常會暫時使事情降溫。 儘管從歷史上很難說出單個天氣事件是否直接由氣候變化引起,但科學家已經證明,如果沒有正在發生的氣候變化,那麼2020年發生的許多事件的可能性將大大降低,甚至是不可能的。由地球變暖驅動。
  • 回顧2020:評估目前的氣候問題現狀
    2020年12月,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舉行的「我們星球的現狀」活動中發表了一場演講,指出人類和地球已經到了一個「決定性的時刻」,新冠疫情和氣候「將我們帶到一個門檻前。」接下來,讓我們根據氣候健康的5個關鍵指標,對目前的全球氣候狀況進行一次大致的評估。
  • 甘肅省2020年度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楊唯偉 東知布1月8日上午,甘肅省氣象局組織氣候專家,對過去一年我省天氣氣候事件進行梳理回顧,評選並發布「甘肅省2020年度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經專家評選,「甘肅省2020年度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分別為:8月暴雨連續侵襲隴東南,引發山洪泥石流災害;2019/2020年暖冬特徵明顯,多地最高氣溫創新高;春季霜凍範圍廣、災害重;春末夏初定西、平涼遭強冰雹襲擊;第一場透雨範圍廣、強度大;春季沙塵天氣近60年最少;河東地區夏季降水量歷史最多;臨夏州出現10月史上最強暴雪;全年日照時數1961年以來最少;歲末全省遭遇大範圍低溫。
  • 為什麼說熱帶草原氣候和地中海氣候,是最容易發生野火的氣候?
    其中,目前還在持續燃燒的就是位於澳大利亞東南部的新南威爾斯州,從2019年9月以來已經持續燃燒了四個多月,一般來說澳大利亞東部地區的氣候類型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並不是十分容易發生森林火災的氣候,不過今年異常的乾旱天氣,降水稀少,從而引發了火災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