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水冷散熱並不是一個傳說,其實很多手機用上了

2020-12-07 太平洋電腦網手機頻道

  【PConline雜談】當初360公司發布360奇酷手機的時候,將自己手機散熱方案一本正經地描繪成太空水冷散熱系統,引起了網友的熱議。類似於宇宙飛船的散熱系統手機上自然不可能存在,但是採用水冷技術散熱的手機還是有的。其原理是在手機上的CPU散熱片上設計了一根內置酒精的散熱導管,這根熱導管和處於主板平行位置的石墨散熱片充分結合,能迅速將CPU產生的熱量傳導出去。

  後來周鴻禕解釋道,這麼做純粹是營銷使然,用詞要有極大的衝擊力才能在消費者心目中留下一席之地。手機的散熱問題一向是消費者比較關注的,所以手機廠商們在解決這個問題上也是不遺餘力。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手機已經用上水冷的散熱技術。

NEC Medias X:世上首款水冷手機

  早在2013年,便有第一款以水冷散熱為賣點的手機問世——NEC Medias X。NEC Medias X還是一款針對女性市場推出的機型,裝載有4.7英寸AMOLED觸控屏,擁有2GB內存和32GB的存儲容量,內置的是1.7GHz主頻的高通驍龍600四核處理器,並搭載有Android 4.2系統。

  NEC這款水冷智慧型手機的降溫原理其實就是為手機內置的高通驍龍600四核處理器準備了一支長約10cm裝有液體的細管,裡面注入純水的液冷,當處理器開始發熱的時候,扁平的導管內裡的純水會將熱量傳遞到手機外殼再散熱,從而達到降低機身溫度的效果。

  而從實際的測試來看,當該機在運行應用程式的時候,其機身還是會有微溫,但要比普通的智慧型手機溫度稍低一些,也就是說散熱效果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顯著。此外,在手機的發熱的時候,其機身內部會出現聲音和微震,不知道是不是所謂的「水冷」系統運行的結果。

Xperia Z5、Z5 Premium:索尼黑科技

  索尼Z5 Premium是全球首款4k屏幕的手機,再加上強勁的驍龍810處理器,在發熱方面自然需要特別注意,當時有消息人士向外透露,索尼在Z5系列上大幅度改進散熱系統,但並沒有給出細節。不過有網友通過拆解Z5發現,在攝像頭下方也就是SoC的位置有兩根散熱管和矽脂。其實,索尼在Z2、Z3這兩款手機上就已經採用了單熱管散熱的方案。不過這次用上了兩根。

360奇酷手機:「太空水冷散熱系統」

  儘管360手機號稱的全球首創太空水冷散熱系統有些誇大其詞,但其實其使用的是名為「熱管」的散熱技術。相信喜歡玩電腦DIY的讀者會有些了解,高端玩家超頻可能需要水冷、乾冰、液氮等高端散熱技術,而對於一般偶爾超頻的普通用戶來說,熱管散熱器是一種相對成熟以及較有性價比的選擇。

  奇酷手機的散熱原理是這樣的:導熱管的一側直接連接處理器晶片。將導熱管內部抽成負壓狀態,然後充入適當的冷卻液,冷卻液體在負壓狀態下沸點很低,一旦處理器溫度達到55°,就會蒸發成水蒸氣,由於水蒸氣「傾冷」的特性,高溫水蒸氣就會迅速流嚮導熱管另一側,而該側溫度較低,水蒸氣便會又凝華成液體,並把一部分熱量傳遞至與導熱管相連的石墨片。又由於在導熱管內壁設計很多了吸濾芯(毛細結構),這些毛細結構會吸引冷卻凝華後的液體,返流至導熱管靠近處理器的一側,為處理器降溫,並且等待下一次降溫循環。

Galaxy S7和S7 Edge:「發燒終結者」

  到了2016年,越來越多的手機用上了自家的「水冷」散熱技術,比如三星的旗艦機Galaxy S7和S7 edge。三星手機上用的是一種叫做閉環散熱管的技術。

  當然,既然叫水冷,肯定還是有液體參與的,只是量很少而已(一滴),而且這滴液體存於手機內的銅管或鋁管中,不會外流導致電路損壞。銅管內的液體通常是水或乙二醇,它會流經CPU或GPU附近的蒸發器,由於熱量上升,液體會汽化帶走熱量,隨後這些水汽會在擴散板中重新凝結成水滴。這個過程周而復始,就解決了手機的發熱問題。

  此外還有一點要說明,那就是這塊擴散板中並沒有搭載風扇等裝置,熱管中也沒有水泵控制液體移動。它完全是一個被動裝置,其目的是帶走CPU和GPU產生的多餘熱量,並在途中將熱量散發掉,避免元器件周圍溫度過高,解決手機「發燒」問題。

  這一系統聽起來非常巨大且笨拙,不過事實並非如此。日本富士通公司專為智慧型手機開發的熱管系統厚度只有0.1毫米,蒸發器和擴散板的厚度則分別只有0.6毫米和1毫米,塞進智慧型手機完全不是問題。

Lumia 950與LG G6

  除了上述智慧型手機,其實微軟的lumia 950/950 XL也同樣採取類似的液冷散熱技術,它們所採用的可以統稱為液態熱管技術,有些可能是該技術的變種。

  所謂液態熱管技術,其實就是利用蒸發製冷,使熱管兩端溫差變大,使熱量快速傳導的原理。一般來說,熱管內部有吸液芯和散熱用液體,當一端受熱時,液體蒸發氣化以吸熱,另一端冷凝放熱將其轉回液體,再通過吸液芯的毛細作用回流到受熱段,從而實現不斷的循環散熱。

  而藉助於此種製冷方案,散熱效果也會更加徹底,甚至超過了任何一種已知的金屬材料和石墨貼片。

  而LG更是宣稱,還未發布的G6在熱管散熱的幫助下,即使在 150 攝氏度高溫環境中,電池溫度也不會過高。

總結

  與其寄望於各種散熱技術的進步,我們還是更希望看到手機處理器能夠在性能、功耗與發熱之間取得平衡,畢竟這才是治本之道。

 

相關焦點

  • 太空水冷散熱 360奇酷手機成功馴服高通810
    高通驍龍810是一顆「闖了禍」的手機晶片,過熱死機的問題把HTC和索尼等一批廠商都給坑慘了,為了管住它巨大的發熱量,有的廠商給它降頻使用,有的強行關閉核心當做「閹割版」使用。周鴻禕剛剛發布的360奇酷手機尊享版也用了驍龍810,但是既沒有降頻也沒有關核,他是怎麼馴服這條火龍的呢——這就要好好了解一下來自太空的水冷散熱技術了。
  • 奇酷手機「全球首創」的「太空水冷散熱系統」到底是個啥?
    把360天機做了N久的BYOD系統用在奇酷上了,牛掰;手機盜搶險跟個人資料安全扯到一起,管他呢,反正牛掰;360 OS真輕巧還不卡機,牛掰;1200萬找夏普定製的TFT窄邊框屏幕,牛掰;航空鋁鎂合金全金屬一體機身,牛掰;彩色+黑白夜視智慧雙攝,牛掰;指紋、快充、HiFi,牛掰;全球首創太空水冷散熱系統,牛。。。。。等等,這是個什麼鬼?
  • 一問易答:手機水冷散熱到底是啥原理
    其實目前手機中所使用的水冷散熱,並不是我們常規理解為的水冷散熱,同PC中的水冷有一定的區別,目前的水冷散熱嚴格上來說只是熱管散熱,這其實在筆記本中是很常見的,只不過手機中的熱管更加精密而已。
  • 奇酷手機的「太空水冷散熱系統」全面解析
    4、更徹底得使用熱管散熱技術,直接將熱量導出到手機表面,比如我們今天的主角奇酷手機。  「為什麼別的手機不用熱管散熱呢?」「誰說的!?」  由於手機厚度控制和內部結構限制,PC上「粗壯」的熱管必須被加工成內徑只有零點幾毫米的銅管,而銅管必須保持有一定的厚度才可以被彎折成貼合手機內部的形狀  ,於是這對熱管的加工工藝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但熱管廠商並不是沒有未雨綢繆,0.8毫米的熱管13年就已經開始量產。
  • 從太空散熱到The Nine液冷 8102年國產手機又把熱管吹了一遍
    國產品牌中較早宣傳水冷散熱技術的公司還真不是小米、華為、魅族等,360公司早在2015年的奇酷手機發布會上就提出了「太空水冷散熱系統」,而且還詳細介紹了太空水冷散熱系統的原因魅族在16系列旗艦手機上使用了高通驍龍845處理器,也強調跑分及遊戲性能了,而為了控制驍龍845的發熱,魅族16手機也用上了水冷散熱——也就是正常人觀念中的熱管,魅族表示熱管厚度0.4毫米,是他們定製的,不過找了一圈手機用的熱管大部分都是0.4毫米的....
  • 雷射切割機的水冷散熱
    雷射設備有很多,今天重點介紹一下雷射切割機。雷射切割機在運行過程中,光纖雷射器會產生一定的熱量,若不及時對光纖雷射器進行冷卻的話,會導致切割產品的質量下降,甚至損壞雷射器,而雷射切割機可以使用水冷散熱的方式對其進行冷卻,根據我們的經驗雷射切割機的最佳的冷卻溫度為20℃-30℃,不同的功率的雷射設備,其採用的水冷散熱方案也是不同的。經過幾年的不斷發展,水冷散熱的工藝和技術更加成熟,基本能解決市面上的大部分雷射儀器的散熱需求。
  • 2020年度巨獻:36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橫評
    我們之前做過兩次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橫評,第一次是17年的120一體式水冷橫評,第二次是18年的240一體式水冷,其實到了第二次橫評的時候我們編輯部還不怎麼推薦用360的一體式水冷,首先是那時候兼容360冷排的機箱比較少,其次就是那個時候除了Core i9-9900K之外估計都沒幾個CPU真的需要用上這麼大規模的水冷散熱器。
  • 2020年度巨獻(1):36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橫評
    我們之前做過兩次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橫評,第一次是17年的120一體式水冷橫評,第二次是18年的240一體式水冷,其實到了第二次橫評的時候我們編輯部還不怎麼推薦用360的一體式水冷,首先是那時候兼容360冷排的機箱比較少,其次就是那個時候除了Core i9-9900K之外估計都沒幾個CPU真的需要用上這麼大規模的水冷散熱器。
  • 水冷漫談(三)——水冷散熱器仿真方法
    考慮到結冰的影響,一般常用的冷卻介質會選擇乙二醇溶液,西方一些國家基於環保的考慮,限制用乙二醇,則可能應用丙二醇溶液。不管乙二醇,還是丙二醇,加入純水之中,都會影響工質的散熱性能。為軟體設置工質時,需要考慮密度,比熱,導熱係數和粘度四個主要參數。因為電子散熱場景下,水冷的溫度範圍比較窄,諸如膨脹率等,可以不予考慮。
  • 安裝簡便 Tt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實裝教程
    水冷散熱,對於很多玩家而言可是一類相當「高大上」的玩意,跨過了傳統而更顯成熟的風冷散熱,當然很多的DIY玩家都深深明白水冷散熱系統相對於風冷散熱的效能優勢,但前者依然居高的價格,實在讓人望而卻步。因而水冷散熱系統在DIY改造、裝載的過程中,並不為太多玩家用戶所熟悉,甚至「不明覺厲」的玩家不在少數。
  • 電子顯微鏡也可以使用水冷系統散熱
    鏡筒主要有電子源、電子透鏡、樣品架、螢光屏和探測器等部件,這些部件通常是自上而下地裝配成一個柱體。真空裝置用以保障顯微鏡內的真空狀態,這樣電子在其路徑上不會被吸收或偏向,由機械真空泵、擴散泵和真空閥門等構成,並通過抽氣管道與鏡筒相聯接。電源櫃由高壓發生器、勵磁電流穩流器和各種調節控制單元組成。電子顯微鏡工作時會產生比較大的熱量,而熱量的來源就是電源櫃。
  • 利民Frozen Magic EX 240水冷散熱器開箱試玩
    提起利民散熱器,不少玩家第一反應就是電鍍回流焊和各種高性能單塔散熱器,其實早在19年利民就推出了自家首個水冷系列frozen EYE,其各表現還算不錯,最近利民更新了產品線,推出全新的水冷散熱器Frozen Magic冰封幻境系列,管家也入手了一個EX版的240款,來給大家做個開箱分享。
  • 不暴力無真相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全拆解
    10年前,誰家的主板上有一顆固態電容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5年前,誰家的電腦裡裝著高塔散熱器也可以成為哥兒幾個茶餘飯後的談資。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這個大約於2010年左右開始在國內市場嶄露頭角的電腦配件,近年來,由於價格的不斷走低,如今已然成為眾多主流玩家的新寵。
  • 吃雞玩家給手機插了兩個管子,旁邊放了兩塊「肥皂」,有什麼用?
    我坐了一把掛車才發現這遊戲真簡單,王牌局就跟魚卵局似得,他開的還是最簡單的觀透,手雷一扔一個準兒,你們尊崇的雷神其實都是觀透」,額,這位玩家在分享自己坐掛車經歷的時候非常機智地給ID打了馬賽克,要不然咱們一人一個舉報,絕對可以讓這一車人吃不了兜著走。
  • SCT分流水冷散熱器 ELC-LT120X-HP評測
    一體式水冷散熱器以其簡便的安裝方式,出色的散熱效果而在逐漸成為廣大玩家的新寵。而今天筆者要說的就是來自安耐美的一體式水冷散熱器ELC-LT120X-HP,這款散熱器採用了獨特的SCT分流設計,有效消除了CPU的熱點,從而提升了散熱效果。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款散熱器吧。
  • 超能課堂(253):風冷、水冷之後,「半導體製冷」能帶來PC散熱的革命...
    風冷以及水冷,都是大家比較熟悉的散熱模式了。其實大家平時使用的一體式水冷,其部分原理仍舊屬於「風冷」的範疇,不過是散熱器的導熱介質由熱管的「蒸發-凝結」自動循環原理,替換為依靠由水泵電機主動循環帶動的液體傳導,最終所有的熱量還是通過風扇的轉動,形成強制對流,將鰭片(風冷)或冷排(水冷)的熱量傳遞到環境中幫助晶片降溫。
  • 水冷電腦是什麼意思?硬管水冷好還是一體式水冷好?你知道嗎?
    現在去電腦店組裝電腦店家都會問你是裝水冷還是裝風冷,關於水冷和風冷很多人都不是非常明白,無論是水冷還是風冷都是屬於散熱系統,水冷散熱的主體是水,原理是利用水循環降溫。正常水冷的散熱降溫效果要比風冷好,市面上常用的水冷有三種結構,分別是:硬管水冷結構、軟管水冷結構和一體式水冷結構,隨著科技的發展,如今軟管水冷已經被社會淘汰了,目前市面上主流水冷結構就是硬管水冷結構和一體式水冷結構,很多電腦愛好者朋友麼可能會問了:到底是硬管水冷好還是一體式水冷好呢
  • 機械師未來戰艦 II 代預約開啟:搭載RTX 3060Ti顯卡 RGB水冷散熱
    目前,機械師未來戰艦 II 代預約開啟,該款主機搭載120mm一體式 RGB 水冷散熱,搭載RTX 3060Ti 顯卡首發價8599元,【京東預約入口】。  該款主機採用側透設計,搭載 120mm 一體式 RGB 水冷散熱,強大安靜。前面板搭載嵌入式燈光條,實現 14 種 RGB 燈效。
  • 性能強大、顏值高,穩壓5900X、九州風神水元素360ARGB水冷散熱
    這一點,我們能從主板的供電規格和風冷、水冷的銷量方面可以看出來。  現在的主板供電,隨隨便便就十幾相,隨隨便便就清一色的DrMos,隨隨便便就雙8Pin的輔助供電,很給力。而現在的風冷散熱,熱管越來越多,風扇越來越大,散熱鰭片越來越密集,一切為了散熱。而水冷方面,還是之前熟悉的120、240、360規格的水冷,只不過360規格的水冷的銷量在穩步提高。
  • 超頻三凌鏡GI-CX240 ARGB水冷散熱夏日炎炎給處理器去去火
    處理器:i5-9400F主板:華碩B360顯卡:華碩GTX1660電源:安鈦克650W金牌機箱:安鈦克暗黑者由於我們採用的是盒裝散熱,而在這種情況下隨之而來的情況就是大家可以想像的到機箱熱量得不到一個很好的處理。所以壓榨性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那麼為了很好的處理散熱問題我們一般會採用加裝風扇或者水冷進行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