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作為國際一類致癌物,隨著人們對其危害程度認識的加深,在治理方面的力度也越來越大,其中活性炭成為「網紅」。但日前,多地質監局對活性炭的除醛效果進行了檢測,效果並不盡人意。專家表示,目前單靠活性炭除甲醛,有時可能會出現反效果。而近一兩年來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負氧離子新風系統成為室內甲醛淨化的「重量級」新寵。
專業機構:活性炭除甲醛效果並不理想
日前,江蘇質監局從市場和生產企業中分別抽取了65批次的活性炭樣品,對它們的碘吸附值、吸附甲醛的能力等方面進行了檢測。但檢測結果表明,活性炭的甲醛吸附效果並不能令人滿意。
江蘇質監局在抽取的活性炭產品中,31批次碘吸附值均不能達到400mg/g的標準值(碘吸附值越高,對甲醛的吸附能力越好),且平均碘吸附值只有162mg/g,與標準要求相差3倍多;另有35批次活性炭產品對甲醛的吸附率均低於50%。也就是說,活性炭產品對甲醛的淨化效果普遍較差,這與商家所宣稱的有效除醛、甲醛去除率高等存在較大出入。
此外,中消協也委託專業檢測機構對隨機抽取的部分活性炭的碘吸附值和四氯化碳吸附值兩項指標提請檢測,檢測結果顯示活性炭檢測指標數值普遍較低,有的甚至不如普通的火鍋炭,對去除室內甲醛基本無效果。
根據日本橫濱大學研究結果,人造板製成的家具、建材中,甲醛的釋放周期可長達3—15年。北京市室內空氣品質重點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建築環境檢測中心主任張寅平也認為,如果室內空間相對密閉,甲醛的揮發時間會非常漫長,裝修幾年甚至十幾年後甲醛超標也是常見。
而活性炭作為一種黑色多孔的固體炭質,確實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能。但活性炭的吸附沒有選擇性,同時易飽和,飽和之後不僅無法繼續吸附,且吸附的汙染物容易再次釋放到空氣中,造成室內的二次汙染。
高新技術成亮點,負氧離子新風系統擔起甲醛淨化重任
根據我國目前的相關標準,家具中允許含有甲醛,但含量要低於一定限值。「在被稱為全球複合木製品行業最嚴苛的甲醛釋放標準發布後,勢必對我國出口的木製品造成了限制,而商家為減少損失,必然會將甲醛超標木製品投放到國內市場銷售。所以,家庭中要儘量選擇可以對甲醛進行高效、長期淨化的手段。」 國家室內環境與室內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宋廣生表示。
2017年,清華大學與山東亞伯科技強強聯合,圍繞「新一代負氧離子發生技術與開發應用」項目成功籤署了戰略合作,在能夠進行室內空氣置換、淨化室內PM2.5、甲醛等汙染物的新風系統上融入新一代高新技術,成功研發了負氧離子新風系統,開啟了室內淨化的新時代。
據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中科院專家、同時也是該項目的負責人林金明教授表示,負氧離子新風系統是集小粒徑生態負離子生成技術、石墨烯抗菌透水膜全熱交換技術以及YB-HXT甲醛分解技術於一體的新型產品。其中,小粒徑生態負離子生成技術完全避免了傳統負離子發生器負離子發生電壓高、負離子活性濃度低、易產生衍生汙染物等的致命缺陷,實現了負離子發生電壓國內最低、負離子活性濃度國內最高、負離子遷移距離國內最遠的強大、高端水平。石墨烯抗菌透水膜全熱交換技術使新風系統成功融合了新風、淨化、能量回收、溫度調節、排汙等系列優勢,加強了新風置換及甲醛等汙染物的徹底排出功能。
負氧離子在空氣淨化方面有著「環境警察」的美譽,不僅能夠對PM2.5等進行超微淨化,同時可以提高室內氧氣質量,可以對甲醛等化學汙染進行有效降解。記者在《空氣負離子在醫療保健及環保中的應用》一書中就查閱到:負氧離子作為一種重要的反應物,可以快速打開甲醛的分子化學鍵,將其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從而有效去除甲醛。書中也詳細記載了一項科學實驗:利用負氧離子輻照甲醛的空氣混合物,當負氧離子的輻射能量達到4kGy時,甲醛的濃度則由105g/L降到了50g/L,但如果把輻射能量加大到13kGy,甲醛的濃度就幾乎降到了零。由此可見,負氧離子的除醛效果得到了科學驗證。
負氧離子新風系統所具備的另一項技術YB-HXT甲醛分解術則是專門針對甲醛進行進一步淨化的高端技術,也是繼活性炭吸附、光觸媒、等離子之後空氣淨化領域第四代室內甲醛治理技術。它是納米及功能性材料,在相同甲醛濃度下,淨化能力和效率是頂級活性炭的15倍,且零耗材,十年無需更換。經100ppm工業級超高濃度甲醛3個月測試,性能不變,耗材無損耗,無二次汙染。通過在專業甲醛測試倉內的實際驗證,證實該技術對甲醛的一小時去除率可達98%。而且YB-HXT甲醛分解術無論在高濃度甲醛還是在低濃度甲醛的情況下去除率基本保持穩定,完全可以將甲醛降至安全濃度範圍內。
裝修汙染時代,甲醛淨化迫在眉睫,活性炭功能跌下「神壇」,負氧離子新風系統等真正具備除醛功能的淨化設備走進室內淨化舞臺,這也在空淨市場發展過程中具有了裡程碑式的意義。同時也提醒消費者,一定要重視甲醛汙染,不要拿健康做賭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