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使徒巖,位於墨爾本西南部約220公裡外,是澳大利亞大洋路的著名地標。大洋路被稱為「世界上風景最美的海岸公路」,緊靠著維多利亞南部海岸,長約320公裡,是澳大利亞政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戰士而建。
十二使徒巖在大洋路坎貝爾港國家公園內的海岸線上,坐落著有千萬年歷史的石灰石、沙巖和化石經海水風化而逐漸形成的12個斷壁巖石。矗立在湛藍的海洋中的獨立礁石,形態各異,因為其數量和形態酷似耶穌的十二門徒,因此得美名「十二門徒石」。
十二使徒巖是 大洋路 的精華點。站在巖石峭壁上,由南極圈吹來的季候風,圈起海浪打在懸崖底下的沙灘,驚濤拍岸,回音重重。聲音從100多公尺下的崖壁傳送上來,那種聲音如天籟一般,象是有人在細語不斷,似乎又是一種簡單清揚的旋律。
站在海岸邊的那些巨大巖塊,被海水和雨水切割,加上勁風侵蝕,數千或數萬年之後,變成一個個不同造型的 石柱 。遠遠眺望,不只覺得自己的渺小,甚至應該說是忘我。
著名的十二使徒巖在 洛克 阿德大峽谷附近。佇立在海裡的巨大礁石,說是十二塊,風吹日曬的倒了幾塊,還剩七個。懸崖峭壁,宏偉礁石,海浪拍岸,是大自然譜寫的恢弘樂章。
十二塊形態各異的大石屹立海中,任海水如何兇猛的拍打,都紋絲不動。自然的鬼斧神工,磅礴大氣,盡顯其中。白白的海浪追到使徒石腳底,變得渺小。
有些景色,不由得讓人駐足,因為仿佛按下快門的一剎那就是明信片,另外隨著海水和風力,十二使徒巖逐步地因為風化作用崩塌,所以,有些東西當你錯過了,很有可能就是永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