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物產豐富,風景奇秀,十二門徒石就在這裡!

2021-01-09 星影風向標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獨佔整個大陸的國家,也是大洋洲最大的國家。澳大利亞國土遼闊,物產豐富。來到澳洲,這幾個景點可是不得不去的,遊覽後你才會發現其中的美。

雪梨歌劇院,建在海港上的貝殼般的雕塑體,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雪梨市的地標建築之一。不同時間和角度看歌劇院是不一樣的,在皇家植物園觀景臺可以看到歌劇院全景。劇院表面是用專制瓷磚拼接成的,夜晚的歌劇院比白天更有視覺衝擊。

大洋路,位於墨爾本西部,這裡有寧靜的海灣、衝浪海灘、熱帶雨林、山洞和風口,也有舉世知名的景點——奇特的天然石柱「十二使徒巖」屹立於海洋裡,總長250 公裡,這路線上還可以觀看到歷史性的海底沉沒船隻和多種野生動物。

邦迪海灘,雪梨著名海灘,可進行豐富的海上娛樂運動,了解當地人享受生活的場所。陽光明媚時,雪梨人會聚集在海灘上享受陽光沐浴。

十二使徒巖,位於墨爾本西南部約220公裡外,是澳大利亞大洋路的著名地標。大洋路被稱為「世界上風景最美的海岸公路」,矗立在湛藍的海洋中的獨立礁石,形態各異,因為其數量和形態酷似耶穌的十二門徒,因此得美名「十二門徒石」。

海港大橋位於雪梨歌劇院的西邊,是雪梨的標誌性橋梁,也是地標性建築,與雪梨歌劇院齊名,佔據了雪梨明信片的絕大多數版面,連接著雪梨CBD中心和北岸。由於外形的原因,還被稱作「大衣架橋」。

相關焦點

  • 墨爾本 | 十二門徒石
    澳大利亞墨爾本西南部約220公裡處,維多利亞州坎貝爾港國家公園壯麗的海岸線上,有一處被稱作「十二門徒石」的著名地標——坐落著有千萬年歷史的石灰石
  • 十二門徒石——澳大利亞
    十二門徒石(或稱「十二門徒巖」)位於澳大利亞墨爾本海岸沿線,這裡有一處被稱作「十二門徒石」的奇岸怪壁。
  • 十二門徒石
    在這條風光旖旎的海岸線上,美不勝收的景點很多,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十二門徒石」,這是坎貝爾港國家公園的中心看點。「十二門徒石」高達三四十米,直徑二三米,巍然矗立在離岸邊四五十米的海洋中。「十二門徒石」其實就是12柱巨型的巖石,大約形成於2000萬年前,散落在二三公裡的範圍內。千萬年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將這12柱巖石逐漸雕琢成形態各異的奇巖。
  • 世上風景最美的海岸公路:十二門徒堪稱神跡,看似悲哀、恰似溫柔
    在沒有去澳洲之前,只是隱約聽說了那裡地廣人稀,而且經常會有「可愛的小動物」過來騷擾你的生活,但是當真的踏上這片土地的時候,才會發現這裡的環境和氣候真的非常舒服,很適合人類居住。墨爾本有很多比較出名的景點,就像企鵝島、維多利亞市場,還有墨爾本皇家植物園等,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名聲非常大的、被叫做世界上風景最美的海岸公路的——大洋路,大洋路全長近300公裡,沿著維多利亞州西海岸蜿蜒伸展。如果你有機會親自開著車沿著大洋路轉一圈,你會真正地被沿途的海洋美景所震撼。
  • 十二使徒巖,澳大利亞的著名地標,因酷似耶穌的十二門徒而得名
    十二使徒巖是澳洲的標誌性景觀,再沒有一個地方能比這片飽經風霜的崎嶇海岸線更使人心潮澎湃了!神聖的十二使徒巖昂首矗立,風吹日曬,年復一年經受著大自然的洗禮,十二塊巨巖被自然之力雕鑿得酷似十二張表情各異的人面。這裡曾被譽為「人生必須遊歷的10處景觀之一」,是大洋路恢宏交響樂中的華彩樂章。
  • 十二門徒石,且動且靜,夢境又在第幾層?
    大洋路,一條因一戰退伍老兵修建的公路,卻在半個世紀後成了一處澳洲境內最具代表性的旅遊景點。這條全長近300公裡的沿海公路,因蜿蜒著維多利亞州西海岸而在每個峰迴路轉處驚現絕美景致,那些海天、山石等地球上最普遍存在的東西一齊在這裡組成了最難以名狀的風景。
  • 再不去看就來不及了——正在消失的十二門徒石
    或許你已經有了「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的衝動,但是卻找不到一個好去處,今天小編就來為你推薦一下這十二門徒石。十二門徒石(或稱「十二門徒巖」)位於澳大利亞墨爾本海岸沿線,這裡有一處被稱作「十二門徒石」的奇岸怪壁。
  • 澳「十二門徒石」被說錯! 科學家發現五根新石柱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澳聯社報導,澳維州著名的十二門徒石景點最新被發現有五個被淹的「門徒」。此次發現令地質學家稱奇,因為這是首次發現這樣的被淹石灰巖石。科學家在「十二門徒石」處發現被淹石灰巖石據報導,這5根石柱離十二門徒石還有約6公裡遠,平均高度為近5米,遠低於那些可見的十二門徒石的平均高度45米。
  • 乘坐直升機觀光大洋路十二門徒,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首府墨爾本市西南方,有一段澳洲最美麗的海岸,海岸邊有一條蜿蜒的公路便是「大洋路」。世界上有兩條公路被人們成為一生中必去的公路,一條是美國的1號公路,另外一條就是墨爾本大名鼎鼎的大洋路了。
  • 十二門徒,只剩下了「七位」,任海水如何兇猛的拍打,都紋絲不動
    大名鼎鼎的十二門徒是大洋路最為著名的景觀,但如今的十二門徒只剩下了「七位」,另外的「五位」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相繼被不曾停歇的大海狂瀾衝擊成碎塊磨成了細沙。十二塊形態各異的大石屹立海中,任海水如何兇猛的拍打,都紋絲不動。自然的鬼斧神工,磅礴大氣,盡顯其中。白白的海浪追到使徒石腳底,變得渺小。
  • 我的大洋路之旅:訂錯機票飛錯機場,十二門徒「短斤缺兩」
    大洋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建設,當時的主要目的是為解決從英國戰場歸來的數萬名澳洲士兵就業問題修建的。這段歷史頗為滄桑。但吸引世界各地遊客過來觀光的原因顯然不是因為這個。大洋路非常適合自駕。風景太美,你需要預留足夠的觀景時間。澳大利亞的天空是經典的藍色,空氣清新。開車往西南的方向駛去,路的南邊是黑色的懸崖、金黃色的沙灘、白色的海浪和藍色的印度洋。
  • 大洋路自駕攻略:澳洲有一條著名的路,兩邊風景似世外桃源
    去澳洲自駕怎麼能錯過美麗的大洋路 ,這條公路沿著維多利亞州蜿蜒的海岸線修建而成,路的兩邊遍布各種奇觀美景,被稱為世界上最美的海岸公路呢。自駕遊是探索澳大利亞的最佳方式之一。從短途旅行到長途自駕遊度假和四驅越野車冒險,澳大利亞自駕遊路線覆蓋了每一寸土地和每一處風景。
  • 即將消失的奇觀 上帝遺落人間的門徒 澳洲最壯美的「十二使徒巖」
    十二使徒巖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中的傑作。十二使徒巖位於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大洋路邊上,坎貝爾港國家公園之中,屹立在海岸旁已有二千萬年歷史了,成為澳洲的標誌性景觀。十二使徒巖由幾億塊小石頭聚積而漸漸形成,繼而埋藏在海底,直至後來,強烈的海潮和風力終令這些巖石暴露水面,成為現時著名的十二使徒巖。因為它們的數量及形態恰巧酷似耶穌的十二使徒,人們就以聖經故事裡的十二使徒為之命名。
  • ...本原:等閒方識無邊景-大洋路 S形態 公路 表面 十二門徒-中國...
    原標題:【行吟澳洲】本原:等閒方識無邊景  你可以到世界各地自由行,但也沒有了那種按照規定的幫助。所有,都將需要自己的張羅,即使請朋友出力,也得拿出足夠的時間與精力溝通、協商。打點行囊,成為行者,深知自己也就一等閒而已。但也因為這一境況,成就此行的自在逍遙,多了些許從容。無邊風景、人情故事,均可以細讀慢品。凡事識者為智,悟者為慧。
  • 自駕澳大利亞著名觀景公路,探訪南半球第一勝景「十二門徒巖」
    從國內飛往澳洲的航班於清晨時分準時抵達了澳大利亞第二大城市——墨爾本。此時的澳洲正值秋末冬初,雪梨的日夜溫差在9~20攝氏度之間,冷風拂面,體感舒適。我抬頭看看藍天,使勁兒吸了幾口新鮮空氣,再也不用天天祈禱「北京藍」、「APEC藍」了。到達墨爾本的第二天一早,我們租了一部汽車,開始了澳洲自駕之旅,首站——墨爾本西南方向的坎貝爾港國家公園。
  • 澳洲之旅——從澳大利亞到紐西蘭,遇見最美的你
    初夏的墨爾本陽光明媚,行走在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感受這座現代化城市的繁華……具有抽象建築特色的聯邦廣場……弗林德斯街火車站——澳大利亞最早的火車站,也是墨爾本當地火車線路的總站……和朋友們一起體驗有軌電車,感受這座城市的悠閒生活……< 第二天 >墨爾本早上,我們在當地導遊的安排下,去參觀十二門徒石
  • 複雜多變、物產豐富的中國十二大盆地
    中國有著名的十二大盆地,它們物產豐富,孕育了一代代中華兒女。準噶爾盆地人文古蹟豐富,是中國著名的旅遊勝地。鄂爾多斯盆地為中國第二大沉積盆地,總面積37萬平方公裡,包括甘肅東部、寧夏大部、陝西北部、內蒙古和山西的部分地區。該地區煤炭資源豐富,儲量約佔全國的39%,中國的13個大型煤炭基地中有6個與鄂爾多斯盆地有關。鄂爾多斯盆地是中國重要的能源生產供應基地,對全國經濟發展有著非常深遠的意義。
  • 澳洲私藏!澳洲N種深度玩法!
    所以大部分人認為11月-次年4月,是到訪澳洲旅遊的絕佳時間。 十二門徒石 十二門徒石(或稱「十二門徒巖」)位於澳大利亞墨爾本海岸沿線,這裡有一處被稱作「十二門徒石」的奇岸怪壁
  • 青島人拍澳洲十二門徒巖 網友:12個石老人(圖)
    青島新聞網1月11日訊(記者 張力偉 圖 王作鵬) 「十二門徒巖」矗立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南部海岸,形成於2000萬年前,由12塊各自獨立的巖石群組成。千萬年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將這12塊巖石逐漸雕刻成形態各異的奇巖,因為其數量和形態酷似耶穌的十二門徒,因此得名「十二門徒巖」。    但由於受到海浪的不斷侵蝕,「十二門徒巖」目前僅剩「八位」,科學研究者說,「十二門徒巖」總有一天會全部消失,但在那之前,它們還將矗立幾百年甚至幾千年。
  • 澳洲行之四(大洋路最美麗的沿海公路)
    除了有軌電車,另外一個重要的交通工具就是火車,火車類似我們國家的地鐵,只是墨爾本的地鐵大部份都在地面上,因為這裡實在是地大物博,不需要穿山打洞。澳洲有我們四分之三的國土面積,人口只有2400多萬。大部分的澳洲人都喜歡居住HOSE,也就是我們稱的別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