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原:等閒方識無邊景-大洋路 S形態 公路 表面 十二門徒-中國...

2021-01-09 東方網

  原標題:【行吟澳洲】本原:等閒方識無邊景

  你可以到世界各地自由行,但也沒有了那種按照規定的幫助。所有,都將需要自己的張羅,即使請朋友出力,也得拿出足夠的時間與精力溝通、協商。打點行囊,成為行者,深知自己也就一等閒而已。但也因為這一境況,成就此行的自在逍遙,多了些許從容。無邊風景、人情故事,均可以細讀慢品。凡事識者為智,悟者為慧。無悟,千裡萬裡也枉然;有悟,腳下處處是靈山。澳洲一路,似有所得,不忍專享,信手形成點滴文字。

  這是事先商量好的,先抵墨爾本,第二天即遊覽大洋路。

  墨爾本是很值得深度觀光的。其服飾、藝術、音樂、電視製作、電影、舞蹈等潮流文化均享譽全球,也是南半球第一個主辦過夏季奧運會的城市,是國際聞名的時尚之城,人稱澳大利亞文化之都。2001年,我曾到訪過墨爾本,那是公務活動,行色匆匆。而這次,卻又獨獨把眼光先鎖在大洋路上。

  這個情結實際上來自於美國沿太平洋海濱的1號公路。那一年,我們駕車從洛杉磯至舊金山,途中憑窗遠眺,實在為眼前那開闊、奇特、秀美而又變幻莫測的海邊風光所訝異,一邊是碧波萬頃的太平洋,一邊則是陡峭高聳的懸崖山脈,車行一百多英裡,綴有一望無涯的大片草地。途中又歷經若干小鎮,或一派西班牙情調,或濃厚卡梅爾藝術品味;此鎮清新逸美,彼鎮風情萬千……這被稱為美國最美麗的公路——1號公路,通常指北起舊金山金門大橋,南接洛杉磯這一段約460英裡(740公裡)的公路。人稱行走在天堂的路上,就是1號公路行車的體驗。但我們那一次實際上是犯錯誤的方式。這段公路一定要從北向南開,於舊金山至洛杉磯,這個方向行車是靠近海岸線一側的,人的身心,更加自然地融入大洋畔奇異的景色。我們反過來了,從洛杉磯至舊金山,公路旁築置的大部分觀景臺都無法停靠。更無法迴避另一條反向路上的車流,有時密集障眼,有時呼嘯而去,於心於境不能不說是一大幹擾。赴舊金山是有公幹,但渴望純粹地體驗一把,那大海、那大山與那大路相融的情景,於此生發,還往往揮之不去。

  舊金山至洛杉磯一號公路沿途景色

  這次到墨爾本,破題也就十分直白,起首當是大洋路。

  用規範的說法,大洋路以託爾坎為起點,亞倫斯福特為終點,全長276公裡。我們下榻於市中心的溫莎酒店,駕車路程就要在300公裡以上。回程改走內陸高速公路,可省一個多小時,一天來回,駕車時間也要接近七個小時。可能是自由行吧,對於一天之內,如此長途、耗時的遊覽,似乎沒有感受到一點緊張和壓力。我和太太一如往常習慣,洗漱、用餐,溫莎酒店的早餐是出了名的豐盛精細,認真品嘗,是遊覽大洋路良好開端的題中應有之義。第二天八時到酒店大廳,相伴我們遊覽的靜溪、文樾已從家中趕來抵達酒店。靜溪是剛退的多年同事,之前,我們討論過很多關於旅行的想法,十分相向。文樾是靜溪內弟,二十多年前就移民墨爾本發展,這次非要盡地主之誼,開了輛新款路虎越野,陪我們出行。關上車門剛坐定,文樾便回頭說:不急吔!

  ……這就是大洋路!恍惚之際總覺得和曾經粗粗一瞥的1號公路有極為相似之處。與無涯藍天相映,維多利亞州西海岸的印度洋深藍似墨。撞擊礁石或奔騰至灣流處,一波波驚濤玉碎,騰空而起!懸崖峭壁上開鑿出的公路,以特有的彎曲弧度,起伏、蜿蜒。時有長長的褐黃色沙灘,與興奮的海水相擁。也有豁然開闊處,富有英倫特色的小鎮、小村,散見於海岸對面。澳洲駕車靠左行駛,這就讓我們的整個行程緊靠著海岸線,消解了從洛杉磯到舊金山1號公路上行駛的錯誤,豈是眼福,身心也大悅。這是條奇路!開拓這條奇路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英澳一體,英德幹仗四年,是役畢,一身硝煙的五萬名澳洲官兵,雖為凱旋之師,迎接他們的卻是經濟蕭條、失業率上升。無奈乎、求存乎、發展乎,數萬名士兵投入這一炸山、開荒、築路的浩大工程之中。1919年動土,1932年竣工,十三年時間,班師的一戰士兵加上數千工程技術人員築路276公裡,不難想見工程之艱難、危險。有半數以上的路程是在懸崖峭壁中闢出來的,人道鬼斧神工,說白了,也是拜託一戰剩餘炸藥的威力!有朋友告訴我,在英語中,通常將一戰稱為「Great War」,這條路主要是參加過一戰士兵修建的,所以正式命名為「Great Ocean Road」——大洋路。

  深入其境,還是能明顯感受到大洋路不同於1號公路之處。我只是描述一種獨特的體驗,意不在評說兩條路孰優孰長。我和太太,包括靜溪、文樾也未作這方面的比較分析,那年車行洛杉磯至舊金山,他們都不是參與者。大洋路有鮮明特色,給人一種很強的視覺衝擊力,恐怕首先來自於海岸線邊的呈現:印度洋一派深藍,壯闊波瀾。而與之相映高高山崖、筆直絕壁,這一組合,在全球的海岸公路中可算為絕景。如果遙想十九世紀海員和大批移民航行即將到達時,見此山崖、絕壁,猶如看見捍衛維多利亞的鐵面戰士,那麼決絕地阻止滿懷希望的船隻靠近,波浪簇擁,甩上甲板,甩出的是何等心情!

  另一特色,似乎平和一些,卻又實實在在地神奇。這是與奇岸怪崖為伍的海礁。時遠、時近,透過車窗放眼望去,總能看到。大為不凡的這些海礁,其質地大都為石灰石、砂巖和化石,這類沉積巖在漫漫歲月中為海水侵蝕雕刻,就漸漸演化出各類形狀。大自然的藝術素養確實遠勝於人類,這些形狀多態多姿不說,還往往是多維呈現,且與歲月悄悄同步,形成變化與修正的慢時態。誰的眼睛裡看到什麼,源自於此人心中的造化了。這一奇異的海蝕地貌,在大洋路坎貝爾港國家公園內的海岸旁,可算是整體性登臺,兩公裡左右,竟然有十二個大海礁石,似模特一般,以不同形態在大海中「走臺」,人稱為十二門徒石!究其像不像基督教中的十二門徒,還是那句話,不管,你看像誰誰。

  然而,大洋路給予的視覺衝擊也罷,審美新意也好,我在1號公路上尚未感覺到的,直抵內心的幾近震撼,還是來自於大洋路本身。駕車奔馳於大洋路,確實,是一次又一次驚奇之旅的組合,相當一大段,幾乎不到一公裡就是絕景。沿途奇景迭出,人稱在世界上沒有第二條路可以媲美!此言不虛。其實,人常常所見到的美,從哲學角度講,可稱之為「表面」,那麼這個「表面」之後的箇中原因何謂?把此稱之為發現也好,認知也好,我覺得,這只能來自於對風光的好奇與敬重。既為等閒,我們沒有道理急,不急。見到路邊有觀賞處,時不時會下車,認認真真細看一番。

  近看「十二門徒」

  文樾駕車有一個莫大的好處,會不斷提示,這個地方應該停一下。有地兒沒有停車觀賞的設置或標記,他一個剎車,把車頭往樹叢畔停靠,正言告訴,去年我陪朋友經過這個灣頭,也是從這片小樹叢穿過,下到沙灘上,風景看得就更加明白了。大家認同這個想法,看就看個明白!靜溪身手敏捷,對待風景也講究,整整掛在頭頸上的尼康,唰唰地滑溜了下去,我和太太緊跟。之後便聽到他在離海水不遠的沙灘上,回首仰視一息,喔喔地喚起來。我趕緊走過去,視野從大海上移動,也回望山崖上的公路。居然是這般感覺,眼前所見,已不是寬銀幕了,蒼穹之下,一整個兒,潑剌剌的球體影院!

  大洋路似緞帶一般夢幻莫測,急驟地從崢嶸海礁、藍海白浪、峭壁懸崖中,以S形的身段閃動過來,緊連著又以另外一個稍顯舒緩的S體態,向著遠方,多姿婀娜地伸展而去……事實上,我們一大半路上的車程軌跡,都行駛於或剛勁、或柔軟,或清瘦、或豐碩的S形線路上。以這種峰迴路轉的方式,漸次打開懸崖峭壁與大海組合的奇異風光,你感覺到的就不僅是新鮮、美好,甚至多了幾分未知的挑戰和刺激!感謝上蒼的賦予,海岸線不是一條筆直的路,彎曲復彎曲,弧度不一的曲折,一個曲折之後,緊連著的是另一個新的曲折,這就是大洋路相較其他海岸公路擁有特別不一般的多種S形態。我總覺得,S形本身就是一個美的標誌,從美學角度而言是很值得探究的。S形具有曲線的優點、優美而富有活力和韻味。視線隨著S形向縱深移動,場景的空間感和深度感油然而起。簡潔流暢的S形線最大的魅力,我以為,既美妙調和曲線和圓的融合,更可完美展現動與靜的相互制衡。這有些對立統一的哲學意味,似乎一下子點開了我對大洋路奇美景像「表面」的思考。

  不過,這只能說是等閒的閒思。有些行者是不在意,也確實由不得自己把握和形成這種閒思。大洋路可以讓人鬆弛的地方恐怕算是那間或散落於路旁山坡上別有風情的小鎮、小村。時逢周末,一處小鎮離公路不遠處擺投了一批臨時性地攤,人影憧憧,那是當地住民拿出自己東西,用來交易的跳蚤市場,我們幾個人笑著說下車去撿漏。而讓我們頗覺新鮮不解的是離市場五十米左右的地方,排著兩支長長的隊伍,各有五六十人,走過去一看,竟然是靜候上衛生間的人群。這陣勢在人口本來就稀少的地方,很讓人感到一點突兀,我和靜溪拿出相機,忙著拍這難得一見的熱鬧。原來這是一批大洋路的旅遊者,是從前邊三輛旅遊大巴上下來的。細細一看,三四成是日韓遊客,倒有六七成是國人。我們也就隨緣,挨在最後,候著隊伍緩慢地向前蠕動。好一歇,突然,左邊一角,一位年紀還只能算是阿姨般的大媽,用上海話,對著我們這個隊伍尾巴在喊嚷:「哪能搞的,到現在還排在這裡,一車子人就等儂啦!」從目光搜索定向看,這是對著我和靜溪前邊排隊的大叔。大叔不吭聲、不接話。「排隊是死咯,人是活咯。儂勿好對大家講講,插到前頭去咯。啥辰光,真急煞人。」大媽又發話。這個文質彬彬的大叔是不願意求人,到前邊插隊應急。我和靜溪見狀,做他的工作:不要緊的,我們幫您到前面去說明情況,一車人等急了也不好!……旅遊大巴風馳電掣而來,限時限刻上下車,一日閱盡長安花。這就完全沒有了等閒的閒思。

  大洋路沿線海邊美景

  在坎貝爾港國家公園內,我是看到了另一種行事方式的。這兒應該算是大洋路旅程的尾聲,也是別有情趣的一個景觀處,令人稱奇的十二門徒巖與公園內的海巖線最為接近。下午五時多,三月底的陽光變得越來越溫和,金黃色光線把十二門徒石及這一灣的印度洋點染得甚至有幾分神秘。近千遊人已成攘攘之勢,這是賞景集中時段,又是攝影黃金一刻,在一二公裡的海岸畔,人們忙著移動,更多的是忙著用手機留影,即刻上傳。我當然未能免俗,尋找恰當角度,把夠得著的門徒石收入鏡頭,留住自認為好的感覺。門徒石的奇妙在於真實而又玄幻,因人、因時、因角度、因光線,在鏡頭中收穫完全不一的影像。加之海水侵蝕,似一把虛擬刻刀,恆久地描述十二門徒石,使之身形、顏面不斷體現大自然的意志。因而,鏡頭把握住這一次,就顯得具有一種獨特的價值。我往左邊不遠的地方走去,透過半人高的一蓬蓬澳洲紫蘭,見到一塊高大而又頎長的巨石橫臥於無涯的藍色波濤,金色光線映射下,巨石斜向著海岸的一頭呈三十度翹首,氣勢甚是傲人。這畫面好熟啊!我覺得這簡直太像我們遼寧號航空母艦艦艏的態勢,就按照自己認定的這個意象,認認真真地拍,最後三張是人半蹲下去,取仰角而增其雄風矣。也就在此時,耳邊隱隱聽得「嚓嚓……嚓」的相機快門聲,一連五六張連拍,快門跳動聲清晰又有幾份厚重,憑直覺,這是尼康。往左扭頭看去,持機者約是近四十八九歲的女士,著圓領T恤沙灘褲,腳上是沾了不少泥沙的拖鞋,體態很健碩。稍俯半身,盯住我心中的航母石,又是一陣陣連拍。之後,左手託著相機收在身前,右手叉腰,如若無人,兩眼盯著那波濤中的巨石,好似細數光線下石紋的變化。據我與新聞攝影記者三十多年的交道,論這持機與拍照的身手,應該有二十年以上的功力。是見過山、見過水的人物。

  我和太太、靜溪、文樾往前繞了一會兒。咦,在一個停車場的轉角處,又見到這位女士,在一位五十歲左右男士的幫助下,打開汽車後蓋,從很大的攝影包內取出兩個中長焦鏡頭,其中一個,換在原先的相機上。我還發現,那位男士不就是剛才拍照處,不遠不近地斜靠著一個木樁,只是靜靜地,帶著幾分欣賞,靜靜地看那女士的拍攝,因為他們保持著一定距離,互相又沒一言半語的交流,我以為只是一個欣賞攝影的遊人而已。但從停車場上,互相之間的配合、交談,不乏親密的互相幫助看來,這是家人。我們慢慢返回原路的時候,又看到那位女士端起相機,對著那海浪那巨石在等候,在搜索,只是換了個鏡頭。那位先生還是不近不遠,左手託著右腮,右手橫在胸前,靜靜地看著。太陽的光線從金黃色演變為亞黃色,依然是攝影的精彩時光。

  在返程車上,我思索著那情景,與靜溪探討,不管那位女士究竟是專業的,抑或僅是一個攝影愛好者,她拍攝的內容可能遠不如別人那麼繁多,但今天在坎貝爾港這攘攘的遊人之中,能收穫稱之為作品的,應該就數這位女士了。不為外加的評價標準所拘,至少,她迴避了其他誘人的選擇,認認真真聚焦並享受到了自己心中所追求的那份美好。圍棋大師吳清源曾這樣啟示過一位高手:「搏兩兔者,不如搏一兔。」在一定時段,「少幹就是多幹,少說就是多說!」真是大智慧。

相關焦點

  • 自駕澳大利亞著名觀景公路,探訪南半球第一勝景「十二門徒巖」
    這條全長300公裡的海濱公路蜿蜒遊走在維多利亞州的南部海岸,沿途風光無限,路面狀況很好,只是彎道很多,不過也算是峰迴路轉,一步一景了。在這條景觀大道上自駕遊,遊客總能看到不少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主題的紀念雕塑。有趣的是,澳大利亞並非「一戰」的參戰國,但戰後的澳大利亞作為大英國協成員國,被迫接收了大約四五萬名退役士兵。因當時澳洲整體屬於經濟低迷時期,社會失業率高企。
  • 乘坐直升機觀光大洋路十二門徒,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首府墨爾本市西南方,有一段澳洲最美麗的海岸,海岸邊有一條蜿蜒的公路便是「大洋路」。世界上有兩條公路被人們成為一生中必去的公路,一條是美國的1號公路,另外一條就是墨爾本大名鼎鼎的大洋路了。
  • 行吟澳洲:等閒方識無邊景_私家地理_澎湃新聞-The Paper
    無邊風景、人情故事,均可以細讀慢品。 這次到墨爾本,破題也就十分直白,起首當是大洋路。本文圖均為 視覺中國 資料圖平生第一次擁有私人護照,說不上全是欣喜,也有三分茫然。你可以到世界各地自由行,但也沒有了那種按照規定的幫助。
  • 墨爾本 | 十二門徒石
    澳大利亞墨爾本西南部約220公裡處,維多利亞州坎貝爾港國家公園壯麗的海岸線上,有一處被稱作「十二門徒石」的著名地標——坐落著有千萬年歷史的石灰石
  • 澳洲行之四(大洋路最美麗的沿海公路)
    澳大利亞四面環海,有非常美麗的海岸線,而大洋路,被譽為世界上最美的海濱公路。在懸崖峭壁中開鑿出來的大洋路,從誕生之初就因其壯觀的風景而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沿海公路」。早上7點45,提前十分鐘到中國銀行處等車,先把我們接到市中心,匯合到一個大客車 ,五十座的客車基本滿員。
  • 十二門徒石——澳大利亞
    十二門徒石(或稱「十二門徒巖」)位於澳大利亞墨爾本海岸沿線,這裡有一處被稱作「十二門徒石」的奇岸怪壁。
  • 世上風景最美的海岸公路:十二門徒堪稱神跡,看似悲哀、恰似溫柔
    墨爾本有很多比較出名的景點,就像企鵝島、維多利亞市場,還有墨爾本皇家植物園等,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名聲非常大的、被叫做世界上風景最美的海岸公路的——大洋路,大洋路全長近300公裡,沿著維多利亞州西海岸蜿蜒伸展。如果你有機會親自開著車沿著大洋路轉一圈,你會真正地被沿途的海洋美景所震撼。
  • 十二門徒石,且動且靜,夢境又在第幾層?
    大洋路,一條因一戰退伍老兵修建的公路,卻在半個世紀後成了一處澳洲境內最具代表性的旅遊景點。這條全長近300公裡的沿海公路,因蜿蜒著維多利亞州西海岸而在每個峰迴路轉處驚現絕美景致,那些海天、山石等地球上最普遍存在的東西一齊在這裡組成了最難以名狀的風景。
  • 行駛在澳洲最美的海濱公路,領略無限風光,盡在大洋路上
    行駛在世界上最美的海濱公路上,當一望無際的美景從你眼前飄過,瞬間就能讓你心靈放空,愜意和美好的感覺油然而生,這也正是旅行之美妙所在。在行至大洋路的入口時,司機便停車休息,特意讓大家在此景點拍照留影。要說大洋路如此的吸引遊客前來遊玩,還得益於它沿途眾多絢麗的美景,綿長而寬闊的海岸線,徜徉在這如詩如畫的景色中,能夠帶來前所未有的愉悅感。
  • 十二使徒巖,澳大利亞的著名地標,因酷似耶穌的十二門徒而得名
    十二使徒巖是澳洲的標誌性景觀,再沒有一個地方能比這片飽經風霜的崎嶇海岸線更使人心潮澎湃了!神聖的十二使徒巖昂首矗立,風吹日曬,年復一年經受著大自然的洗禮,十二塊巨巖被自然之力雕鑿得酷似十二張表情各異的人面。這裡曾被譽為「人生必須遊歷的10處景觀之一」,是大洋路恢宏交響樂中的華彩樂章。
  • 我的大洋路之旅:訂錯機票飛錯機場,十二門徒「短斤缺兩」
    人生路不熟,我只有求助機場的保安。保安大叔挺熱情的,但對我的遭遇愛莫能助,只能幫我呼叫計程車。我有兩個選項:要麼去近百公裡外的墨爾本,要麼去離機場最近的吉朗。看了一下地圖,原來墨爾本有四個機場,愛華隆機場離墨爾本最遠,靠近吉朗。吉朗位在墨爾本去大洋路的路上。將錯就錯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且可以省下不菲的計程車車費。於是我決定臨時改變計劃,當天在吉朗停留。
  • 十二門徒石
    在這條風光旖旎的海岸線上,美不勝收的景點很多,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十二門徒石」,這是坎貝爾港國家公園的中心看點。「十二門徒石」高達三四十米,直徑二三米,巍然矗立在離岸邊四五十米的海洋中。「十二門徒石」其實就是12柱巨型的巖石,大約形成於2000萬年前,散落在二三公裡的範圍內。千萬年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將這12柱巖石逐漸雕琢成形態各異的奇巖。
  • 從大洋路開到粉色鹽湖,且看澳洲人這樣享受人生
    Torquay / Lorne / Apollo Bay:走向大洋路________從吉朗離開就可以說是走上了大洋路。很多人會用一兩天看完最精華的那幾個地方就回到墨爾本,我們選擇慢慢開,在當地中心拿簡易指南,跟隨谷歌地圖上的相機標誌(表示景點)和眼前山海風光,遇景即停。
  • 澳洲物產豐富,風景奇秀,十二門徒石就在這裡!
    劇院表面是用專制瓷磚拼接成的,夜晚的歌劇院比白天更有視覺衝擊。大洋路,位於墨爾本西部,這裡有寧靜的海灣、衝浪海灘、熱帶雨林、山洞和風口,也有舉世知名的景點——奇特的天然石柱「十二使徒巖」屹立於海洋裡,總長250 公裡,這路線上還可以觀看到歷史性的海底沉沒船隻和多種野生動物。邦迪海灘,雪梨著名海灘,可進行豐富的海上娛樂運動,了解當地人享受生活的場所。
  • 盤點澳大利亞最美7處景 在拜倫灣迷失自我
    十二門徒石遊人需要坐車通過大洋公路前往十二門徒石,大洋公路是全球最有名的公路之一,該路連接了澳大利亞東南海岸上多處有名的景點,但是這其中最漂亮、最震撼人心的還要數十二門徒石。十二門徒石矗立在湛藍的海洋中的獨立礁石,形態各異,因為其數量和形態酷似耶穌的十二門徒,因此得美名「十二門徒石」。
  • 大洋路 Coastline—Hollow Coves
    I'm leaving home for the CoastlineSome place under the sunI feel my heart for the first timeCause now I'm moving on yeah Marriner's Lookout就在汽車旅館身後的小山頂上, 阿波羅灣 優美的弧線盡收眼底
  • 十二使徒巖,澳大利亞大洋路著名地標,不得不感嘆大自然鬼斧神工
    十二使徒巖,位於墨爾本西南部約220公裡外,是澳大利亞大洋路的著名地標。大洋路被稱為「世界上風景最美的海岸公路」,緊靠著維多利亞南部海岸,長約320公裡,是澳大利亞政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戰士而建。
  • 耶穌設立十二門徒
    (馬可福音4:12-19)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給他們權柄,能趕逐汙鬼,並醫治各樣的病症。這十二使徒的名:頭一個叫西門,又稱彼得,還有他兄弟安德烈,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腓力和巴多羅買,多馬和稅吏馬太,亞勒腓的兒子雅各和達太,奮銳黨的西門,還有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馬太福音10:1-4)
  • 大洋路自駕攻略:澳洲有一條著名的路,兩邊風景似世外桃源
    去澳洲自駕怎麼能錯過美麗的大洋路 ,這條公路沿著維多利亞州蜿蜒的海岸線修建而成,路的兩邊遍布各種奇觀美景,被稱為世界上最美的海岸公路呢。自駕遊是探索澳大利亞的最佳方式之一。從短途旅行到長途自駕遊度假和四驅越野車冒險,澳大利亞自駕遊路線覆蓋了每一寸土地和每一處風景。
  • 再不去看就來不及了——正在消失的十二門徒石
    或許你已經有了「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的衝動,但是卻找不到一個好去處,今天小編就來為你推薦一下這十二門徒石。十二門徒石(或稱「十二門徒巖」)位於澳大利亞墨爾本海岸沿線,這裡有一處被稱作「十二門徒石」的奇岸怪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