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門徒石,且動且靜,夢境又在第幾層?

2021-01-09 中國網文化

大洋路,一條因一戰退伍老兵修建的公路,卻在半個世紀後成了一處澳洲境內最具代表性的旅遊景點。

這條全長近300公裡的沿海公路,因蜿蜒著維多利亞州西海岸而在每個峰迴路轉處驚現絕美景致,那些海天、山石等地球上最普遍存在的東西一齊在這裡組成了最難以名狀的風景。

而大洋路上最精華的景點是位於坎貝爾港國家公園內的「十二門徒巖」。

一早從墨爾本出發,中午時間在半路的小鎮午餐,並在寧靜的大洋路海灘享受著忽明忽暗的正午陽光。

在抵達坎貝爾港時已是午後。公園大門敞開並且免費,沿著低矮的海岸灌木叢通往懸崖,在路的盡頭轉入懸空在硝壁的木棧道行走,又一個轉角處,「十二門徒巖」驚現。

我常常在圖片上見過它的模樣,但真正這般無遮無擋地跳出畫框入眼帘時,我還是很訝異官於它的壯美。在南大洋波瀾壯闊的平面上,一組穿出水面幾十米高的石灰巖次第坐落。

它們迎著南大洋呼呼嘯而來的驚濤,巋然不動。

其實,它們原本與海岸邊的懸崖絕壁渾然一體,因千萬年來,海水海風對巖壁的撞擊與侵蝕,使最外圍的石灰巖鬆動並形成拱門或橋洞狀,而當時間再流轉,連接部分坍塌,這一座座獨立的巨石就孤懸於海天間,愈發散發著蒼勁的力量。

這組巖石在近百年來一直處於12座的數量,遠遠望去,形態猶如《聖經》中耶穌的十二門徒,從此,這些礁石有了為世界所知之名。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塑造了令人驚嘆的壯闊雄偉的奇景,然而時至今日,12座巖壁,只剩下8個,海浪經年累月的衝擊使其中的3個(估略)已經坍塌。

雖然時至今日,已有不少巨石不經風浪經久不滅的撞擊已倒在了海中央,但也有的拱門正準備接受「獨立」的洗禮,重新加入到「門徒」的隊伍中,遙望著南大洋季候風吹來的方向。

在僅40年時間裡,就有超過80艘船隻在此失事沉沒。傳說沉船死去的人常常會匯集於十二門徒上空,隨著海風與海浪一起飄蕩。

沿著木棧道在懸崖上一直走,隱約可見洛克阿德峽谷(loch ard gorge),在那碧綠澄沏海水環繞著的峽灣外,是一段暗礁湧動的海岸。

看來,他們也愛聆聽來自南極的天籟之音,感受臨海憑風的愜意;又或者,他們已成為腳下深扎海岸的十二門徒的靈魂,相依相伴在這個空間裡做著屬於自己的夢,並不肯醒來、離去。

望著慢慢向岸邊行進的層層浪濤卷又舒,我不禁覺得自己正在走入屬於十二門徒的夢境。

而眼前這幅且動且靜的夢境,究竟是在第幾層空間呢?

相關焦點

  • 十二門徒石
    在這條風光旖旎的海岸線上,美不勝收的景點很多,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十二門徒石」,這是坎貝爾港國家公園的中心看點。「十二門徒石」高達三四十米,直徑二三米,巍然矗立在離岸邊四五十米的海洋中。「十二門徒石」其實就是12柱巨型的巖石,大約形成於2000萬年前,散落在二三公裡的範圍內。千萬年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將這12柱巖石逐漸雕琢成形態各異的奇巖。
  • 十二門徒石——澳大利亞
    十二門徒石(或稱「十二門徒巖」)位於澳大利亞墨爾本海岸沿線,這裡有一處被稱作「十二門徒石」的奇岸怪壁。
  • 墨爾本 | 十二門徒石
    澳大利亞墨爾本西南部約220公裡處,維多利亞州坎貝爾港國家公園壯麗的海岸線上,有一處被稱作「十二門徒石」的著名地標——坐落著有千萬年歷史的石灰石
  • 再不去看就來不及了——正在消失的十二門徒石
    或許你已經有了「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的衝動,但是卻找不到一個好去處,今天小編就來為你推薦一下這十二門徒石。十二門徒石(或稱「十二門徒巖」)位於澳大利亞墨爾本海岸沿線,這裡有一處被稱作「十二門徒石」的奇岸怪壁。
  • 澳「十二門徒石」被說錯! 科學家發現五根新石柱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澳聯社報導,澳維州著名的十二門徒石景點最新被發現有五個被淹的「門徒」。此次發現令地質學家稱奇,因為這是首次發現這樣的被淹石灰巖石。科學家在「十二門徒石」處發現被淹石灰巖石據報導,這5根石柱離十二門徒石還有約6公裡遠,平均高度為近5米,遠低於那些可見的十二門徒石的平均高度45米。
  • 澳洲物產豐富,風景奇秀,十二門徒石就在這裡!
    大洋路,位於墨爾本西部,這裡有寧靜的海灣、衝浪海灘、熱帶雨林、山洞和風口,也有舉世知名的景點——奇特的天然石柱「十二使徒巖」屹立於海洋裡,總長250 公裡,這路線上還可以觀看到歷史性的海底沉沒船隻和多種野生動物。邦迪海灘,雪梨著名海灘,可進行豐富的海上娛樂運動,了解當地人享受生活的場所。陽光明媚時,雪梨人會聚集在海灘上享受陽光沐浴。
  • 耶穌設立十二門徒
    (馬可福音4:12-19)耶穌叫了十二個門徒來,給他們權柄,能趕逐汙鬼,並醫治各樣的病症。這十二使徒的名:頭一個叫西門,又稱彼得,還有他兄弟安德烈,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腓力和巴多羅買,多馬和稅吏馬太,亞勒腓的兒子雅各和達太,奮銳黨的西門,還有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馬太福音10:1-4)
  • 乘坐直升機觀光大洋路十二門徒,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矗立在湛藍的海洋中的獨立礁石,形態各異,因為其數量和形態酷似耶穌的十二門徒,因此得美名「十二門徒石」。十二門徒石形成於海水對石灰巖懸崖的侵蝕。在過去的1000-1200萬年裡,南大洋的風暴和充滿爆炸力的大風,慢慢地侵蝕著這些鬆軟的石灰巖懸崖,在懸崖上形成許多洞穴,洞穴逐漸變成拱門。當拱門坍塌後,這些高達45米的巨石就被從大陸岸邊分離出去。
  • 十二使徒巖,澳大利亞的著名地標,因酷似耶穌的十二門徒而得名
    十二使徒巖是澳洲的標誌性景觀,再沒有一個地方能比這片飽經風霜的崎嶇海岸線更使人心潮澎湃了!神聖的十二使徒巖昂首矗立,風吹日曬,年復一年經受著大自然的洗禮,十二塊巨巖被自然之力雕鑿得酷似十二張表情各異的人面。這裡曾被譽為「人生必須遊歷的10處景觀之一」,是大洋路恢宏交響樂中的華彩樂章。
  • 青島人拍澳洲十二門徒巖 網友:12個石老人(圖)
    青島新聞網1月11日訊(記者 張力偉 圖 王作鵬) 「十二門徒巖」矗立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南部海岸,形成於2000萬年前,由12塊各自獨立的巖石群組成。千萬年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將這12塊巖石逐漸雕刻成形態各異的奇巖,因為其數量和形態酷似耶穌的十二門徒,因此得名「十二門徒巖」。    但由於受到海浪的不斷侵蝕,「十二門徒巖」目前僅剩「八位」,科學研究者說,「十二門徒巖」總有一天會全部消失,但在那之前,它們還將矗立幾百年甚至幾千年。
  • 聖經揭秘 馬可福音 耶穌揀選十二門徒
    第3章第三段,耶穌揀選十二門徒。作者說,耶穌上了山,隨自己的意思叫人來,他們便來到他那裡。他設立十二個人,要他們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們去傳道,並給他們權柄趕鬼。這十二個人有西門,耶穌又給他起名叫彼得。還有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又給這兩個人起名叫半尼其,就是雷子的意思。
  • 耶穌十二門徒的下落(下)
    最後的晚餐八、猶大這個猶大,不是那個出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耶穌的十二個門徒當中,有兩個名字叫猶大的。"十二門徒之一的這個猶大,在遭受猶太教頑固勢力追殺的時候,也是到了國外,而且是多次乘船遠行,到地中海沿岸國家去傳道,他曾經在小亞細亞一帶,也就是現在的土耳其境內,在猶太人當中傳播耶穌的福音,他做的最值得一提的一件事就是,他為那裡的國王押迦治好了他的重病,這位國王從而帶領著全體土耳其的人民信了主耶穌。
  • 十二門徒,只剩下了「七位」,任海水如何兇猛的拍打,都紋絲不動
    大名鼎鼎的十二門徒是大洋路最為著名的景觀,但如今的十二門徒只剩下了「七位」,另外的「五位」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相繼被不曾停歇的大海狂瀾衝擊成碎塊磨成了細沙。十二塊形態各異的大石屹立海中,任海水如何兇猛的拍打,都紋絲不動。自然的鬼斧神工,磅礴大氣,盡顯其中。白白的海浪追到使徒石腳底,變得渺小。
  • 世上風景最美的海岸公路:十二門徒堪稱神跡,看似悲哀、恰似溫柔
    沿大洋路行駛大約四小時即可到達鼎鼎有名的「十二門徒石」,這是坐落在坎貝爾港國家公園內的海岸線的十二個斷壁巖石,據說經過幾百萬年的風化和海水侵蝕才得以形成這樁自然奇觀。如果你有機會親自開著車沿著大洋路轉一圈,你會真正地被沿途的海洋美景所震撼。
  • 耶穌十二門徒的下落(上)
    耶穌在加利利湖收了彼得、安得烈、雅各、約翰(就是寫出《約翰福音》的那個約翰)幾個漁民為門徒,這其中,彼得和安得烈是親兄弟,雅各和約翰是親兄弟,他們都是一些大字都識不了幾個的窮苦人,後來,耶穌又收了馬太和猶大等人,他的門徒確定為十二人,這十二個門徒是耶穌的團隊核心,除了出去講道之外,他們跟耶穌是形影不離。
  • 主耶穌十二門徒都有誰?主耶穌為何不選十個人而要選十二個呢?
    主耶穌有十二個門徒這件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的。但能說出十二個門徒名字的,別說非基督徒,就是基督徒,多年在教會長大的,也有說不出來的。十二門徒的名錄在聖經裡記載了四次,次序如下:西門彼得、安得烈、雅各、約翰、腓力、巴多羅買、多馬、馬太、亞勒腓的兒子雅各、達太、奮銳黨的西門、及賣主的猶大。為什麼主耶穌不選十個人而要選十二個呢?
  • 自駕澳大利亞著名觀景公路,探訪南半球第一勝景「十二門徒巖」
    雖然公園並不出名,但如果說起裡面的一組景觀,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或看到過照片——十二門徒石(或稱十二使徒巖)。坎貝爾港國家公園裡有灌木叢生的小路一直通向懸崖邊,道路從盡頭又轉入懸空峭壁的木棧道上。說實話,這段路走起來有點小驚險。我們過了一個山崖的轉角,「十二門徒巖」驚現眼前!——在南太平洋波瀾壯闊的海面上,一組聳立在水上幾十米高的砂巖石柱散落其中。
  • ...本原:等閒方識無邊景-大洋路 S形態 公路 表面 十二門徒-中國...
    大自然的藝術素養確實遠勝於人類,這些形狀多態多姿不說,還往往是多維呈現,且與歲月悄悄同步,形成變化與修正的慢時態。誰的眼睛裡看到什麼,源自於此人心中的造化了。這一奇異的海蝕地貌,在大洋路坎貝爾港國家公園內的海岸旁,可算是整體性登臺,兩公裡左右,竟然有十二個大海礁石,似模特一般,以不同形態在大海中「走臺」,人稱為十二門徒石!究其像不像基督教中的十二門徒,還是那句話,不管,你看像誰誰。
  • 即將消失的奇觀 上帝遺落人間的門徒 澳洲最壯美的「十二使徒巖」
    十二使徒巖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中的傑作。十二使徒巖位於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大洋路邊上,坎貝爾港國家公園之中,屹立在海岸旁已有二千萬年歷史了,成為澳洲的標誌性景觀。十二使徒巖由幾億塊小石頭聚積而漸漸形成,繼而埋藏在海底,直至後來,強烈的海潮和風力終令這些巖石暴露水面,成為現時著名的十二使徒巖。因為它們的數量及形態恰巧酷似耶穌的十二使徒,人們就以聖經故事裡的十二使徒為之命名。
  • 我的大洋路之旅:訂錯機票飛錯機場,十二門徒「短斤缺兩」
    將錯就錯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且可以省下不菲的計程車車費。於是我決定臨時改變計劃,當天在吉朗停留。吉朗本來不在原定的計劃,因此我對這座城市一無所知。感謝萬能的網際網路,在計程車上我手忙腳亂退了墨爾本的酒店,訂好了在吉朗的酒店。吉朗是維多利亞州第二大城市,一個在墨爾本南面的海邊小城。市面十分乾淨,寧靜而懷舊,如同一個有閱歷的中年人。陰差陽錯來到吉朗,把原來計劃的行程打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