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俄羅斯今年的最新科幻大片《異界》,難免會聯想起諾蘭的《盜夢空間》。
這兩部電影都是描述人的夢境的,並且故事都是圍繞著夢境展開。但這兩部影片有著本質上的區別。諾蘭的《盜夢空間》說的是人物主動進入別人的夢境或者拉別人進去自己的夢境,盜夢者有著明確的分工—最關鍵的就是築夢師。在夢境裡,盜夢者還保持著現實裡的記憶。而在《異界》裡,從幾個細節可以看出,主動進入夢境的人,是可以保持現實裡的記憶的,不如幕後大BOSS楊,和第二次進入的建築師。而被動進入夢境的人,是沒有現實裡的記憶的,比如夢境裡的一眾人等以及第一次進入的建築師。
《異界》延續了這幾年俄羅斯電影出色的創意,還有強大的視覺效果和豐富的想像力,但同時也繼承了最大的毛病,就是文戲的薄弱。體現在《異界》裡,就是邏輯上不能自洽,關於夢境的組成以及維持夢境的規則沒有完全解釋清楚。導致的後果就是,看電影時始終無法產生代入感,總是被各種各樣的問題扯離電影世界,造成極差的觀影體驗。
這些邏輯上的問題,體現在幾個方面,下面一一道來。
《異界》裡的夢境世界,是由所有昏迷的人的夢境組合而成,夢境裡的一切,是由這些人無意識的產物。因此,能夠在夢境裡有意識地憑空造物的建築師,就成為了一個特殊的存在,而這個存在,在現實裡就是神啊。如此強大的能力為何而來?建築師為什麼這麼幸運能擁有這樣的能力,電影沒有給出解釋,估計導演也想不出理由,乾脆就不解釋,你們就去猜吧。
至於如何從夢境裡抽離出來,電影裡也給出了兩個辦法:被動進入夢境的人,如果在現實裡醒來,就會從夢境裡脫離;主動進入夢境的人,則需要在夢境裡找到「後門」,也就是夢境和現實的聯繫,從而脫離夢境。昏迷的人躺在病床上,意識進入了夢境,醒來時,意識便抽離了夢境重新回到身體裡,這說明意識是沒辦法脫離肉體而在夢境裡獨立存在,兩者之間存在著某種聯繫。但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為什麼現實裡腦死亡,意識變成了清除者,而最後的幾個人被關閉了供氧後肉體死亡並帶來了腦死亡後,夢境裡的意識是消散了?為什麼之前的意識被清除者擊中後,也會變成清除者,而幕後大BOSS楊被清除者擊中後,意識被消散了?
影片裡清除者被炸藥炸散之後,又慢慢恢復過來,電影裡始終沒有交代如何才能徹底消滅一個清除者。作為這個世界的創造者,大BOSS楊難道也沒辦法解決這個問題?這樣說來,這個夢境世界是如此危險,清除者只會越來越多,而正常的意識始終處於危險之中。那這個世界到底有什麼意義?難道就不能重新創造一個夢境世界,這個世界裡就只有正常的意識?
如果不解釋這些邏輯上的問題,從畫面上看,也不失為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科幻電影,但也僅止於此。近幾年俄羅斯的所謂大片,都有著同樣的毛病。有著出色的構思和想法,卻始終不能完美地表達出來,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
至於影片的最後一個場景,建築師接到了那封邪教組織的信。一幫影迷在豆瓣上討論這到底是正敘還是倒敘。事實上,在這段場景裡,在看了電視上關於邪教組織的新聞後,男女主角有兩句話「你覺得他們會找到我們嗎?」「我想沒什麼好怕的」。這兩句話清楚地說明了這個場景是他們從夢境脫離之後發生的,所以這壓根沒什麼好討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