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可能是世界上首批獨立尋找食物的複雜動物

2021-01-19 環球科學

狄更遜水母化石,所屬時間約為5.71到5.41億年前。


化石記錄顯示,狄更遜水母可能是世界上第一批獨立尋找食物的複雜動物。


撰文 | 安妮·斯尼德(Annie Sneed)

翻譯 | 趙歡


大約5.5億年前,動物們還蜷縮在海裡生活。微生物和簡單的多細胞生物大多生活在淺海的海底,它們共同聚集形成了微生物席。這種有機層類似於池塘的浮萍。有機層的上部則生活著一些體型較大的生物,包括狄更遜水母(Dickinsonia),這是一種複雜的生物,形狀類似餐盤、浴室墊或者扁平的硬幣。


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在推斷5億年前的生命形式,試圖還原這些來自埃迪卡拉紀的生物到底有哪些特徵。現在,他們又發現了一些全新的線索。今年6月,《地球生物學》(Geobiology)在線發表了一項研究,研究表示,迪更遜水母可能是世界上第一批獨立尋找食物的複雜動物。


自從20世紀40年代首次記錄狄更遜水母以來,科學家一直在爭論它到底應該劃入哪一種生物類型。「從地衣到環節(分段)蠕蟲,各種看法都有,簡直各式各樣,千奇百怪,」加利福尼亞大學河濱分校的古生物學家斯科特·埃文斯(Scott Evans)說,他是這項研究的作者之一,「最新研究則表明,狄更遜水母屬於一種動物。」根據化石證據,科學家認為該水母呈柔軟的橢圓形,身體分為多個部分,有一個肋狀的凸面層。它們正面和背面的區別明顯,身長可達一米,但厚度只有幾毫米。


埃文斯與其他的研究人員(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河濱分校和位於阿德萊德的南澳大利亞博物館)分析了近1500塊狄更遜水母化石,試圖確定這些動物是否可以自行移動。「根據化石記錄,一直有人猜測它們可以運動,」埃文斯表示,「但我們想驗證狄更遜水母身上的特徵,看看除了用來移動以外,能不能排出所有其他可能的解釋。」


除了軀體化石以外,科學家還需要研究其他暗示狄更遜水母可能會移動的化石,包括「遺蹟化石」和「足跡化石」等。有科學家認為,古老的洋流會把狄更遜水母捲起,隨波浪推動到其他地方。也有人認為,足跡化石可能是由動物的殘體形成的,這些標本在被沉積物埋藏之前就已經腐爛了。


然而,埃文斯和團隊確定狄更遜水母可以自由遊動幾十米,或者終其一生都在遊動。現有的化石表明,這些水母的移動方向各不相同。埃文斯認為,如果隨洋流移動,它們移動的方向應該是一樣的。而身體和痕跡化石則表明,狄更遜水母留下的痕跡前後具有相關性。如果這些化石是動物的殘肢留下的,「我們應該看到遺蹟是無序的,」埃文斯解釋說。「但事實上,我們看到的是每一隻水母都有自己偏好的移動方向,這表明狄更遜水母可以自主移動,選擇移動的方向還與自身的生物需求有關。」


有證據表明,狄更遜水母以海底的有機層為食。它們在一個地點進食完成後,還能積極地尋找新鮮的食物來源。一些科學家假設,狄更遜水母是通過肌肉擴張和收縮身體向前移動的,新的分析結果也證實了這一點。埃文斯指出,早在狄更遜水母之前,科學家就已經發現了可以自行運動的生物,但這些動物的體型較小,移動行程較短。此外,他還說,「這是我們第一次見證動物可以前往新的地點進食。」


其他研究人員則表示,這項成果不僅有助於解決關於狄更遜水母的爭論,還能清晰地描繪出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在那段時期演化的。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古生物學家雅各布·文瑟(Jakob Vinther,並未參與這項研究)認為,「在排除了其他所有可能的情況後,埃文斯的研究無疑幫我們框定出了這些生物的生活場景。研究成果能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早期生物,以及它們的演化過程。」哥本哈根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兼數學家雷尼·霍克澤馬(Renee Hoekzema,並未參與這項研究)對此表示贊同。他認為,「儘管困難重重,我們已經打開了一扇門,開始真正解答關於這些生物的本性了……這是有關神秘的埃迪卡拉紀生物群的基本問題,能讓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地球上複雜生命的演化歷程」。


雖然狄更遜水母不同於我們目前已知的現生生物,但很多現生生物的生活方式或許和這些古代生物有一定的相似性。埃文斯說,「我們正在深入研究這種動物複雜的移動過程,以及不同的進食方式。我們在化石記錄中發現,早期動物群其實和現今的很多動物群一樣複雜。」或許,古代地球上的生物對我們而言並沒有那麼陌生。


萬物系列科學Tee熱銷中

點擊圖片閱讀原文

進入購買頁面

相關焦點

  • 原來它才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海洋動物
    說起海洋世界中壽命最長的動物首先想到的就是海龜
  • 世界上最危險的動物!你一定想不到,它竟然是...蚊子!
    埃及伊蚊,圖 /三蝶紀而說到蚊子,你一定想不到,它竟然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動物」!!這又是為什麼呢?快跟知力君一起來一探究竟!蚊子的生命歷程首先,我們來了解下蚊子的生命歷程。雌蚊在水中產卵,有些種類的卵在水面結成卵塊,有些則分散沉入水底。夏季時只需1天,蚊卵就能孵化為幼蟲,即孑孓。
  • 陸地上最強的食肉動物,它們都是天生的掠殺者,食物鏈頂端的存在
    陸地頂級食肉動物有哪些?食物鏈頂端的食肉動物其實非常多,在陸地上根據動物生活的地域不同,很多動物幾乎都沒有天敵,是當之無愧的食物鏈霸主,可能第一眼我們就會想到老虎,獅子這種大型貓科動物,其實除了它們還有許多強大的掠食者,無論是獨居還是群居,它們都能在整個自然界打下一片生活區域。
  • 世界上最聰明的動物,竟然有它!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創刊於1888年10月,至今已經有100多年的時間,在大多數讀者眼中,國家地理雜誌意味著權威、科學性、準官方,它更像是一本百科全書而不僅僅是一本雜誌
  • 帶上它,再複雜的迷宮也走得出來,還在擔心你是「路痴」嗎
    它是誰?它就是黏菌(Slime mold)!有的人飼養過它,是介於動物和真菌之間的一類生物。它們的生活史分為兩個部分,一段是動物性的,另一段是植物性的。運動形式類似於變形蟲,生殖時很像植物,因為它會產生孢子,而且具有纖維素壁。
  • 世界上十大最聰明動物,顛覆你的認知!
    美國MSNBC網站最近公布了世界十大最聰明動物,人類被列為首位,黑猩猩,大象,海豚等自然界中的動物也一同入選。  世界十大最聰明動物 ——1.最聰明的動物當然是人  科學家可能在如何最恰當、歸全面地給「聰明」下定義的問題上意見不一,但一般都同意這樣一個觀點:人是非常聰明的高級動物。但倫敦動物園於2005年舉辦過一個展覽,將志願者關進猴山,體驗一下動物的感覺。
  • 尋找奇異生物:起源於5億年前,世界上結構最簡單的多細胞動物
    海綿動物確實是非常的神奇,之所以以前的人把它當成植物,其實也是有根據的,因為它們一直生長在海底的巖石之類的地方,它的外觀跟植物非常的相似,而且都是大面積的生長,甚至在上面還能夠看到有一些分支之類的,就像種上了一片海草,然後不斷的分出各種的分枝,當然人們就會形象地認為它是植物了,當然,在這其中曾經也有研究學者提出,這些東西很有可能連植物都不算,只是海底的一些小動物分泌出來的東西
  • 世界上最大的甲殼動物,鯊魚竟然是它的食物,其實就是「螃蟹」
    說到大海很多人對它都是非常的嚮往的,大海給人一種自然的親近的感覺,都是水是生命之源,可能是這個原因人類對海洋一直都有種親近的感覺,而且大海一直以來都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人類對於海洋的探索一直都在繼續,但是大海的面積卻是非常的大,在地球上陸地的面積只佔據了很小的一部分的,大部分的面積都是海洋的,
  • 世界上存在比獅子老虎都厲害的貓科動物嗎?網友說可能是它
    世界上存在比獅子老虎都厲害的貓科動物嗎?網友說可能是它說到貓科動物,在世界上,應該沒有哪一個亞種有獅子和老虎厲害了吧?老虎和獅子不僅僅是貓科動物的頂尖實力代表,更是猛獸界裡面的頂尖戰力,它們不僅體型龐大,還有尖牙和利爪,除了成年大象、犀牛等超大型食草動物之外,在陸地上,獅子和老虎幾乎就沒有對手。那麼世界上存不存在一種比獅子和老虎都要厲害的貓科動物呢?
  • 與大象、河馬共枕眠 青島森林動物世界「動物世界研學營」開營
    ,鍛鍊營員的團隊協作能力,學會在團隊中發揮各自長處,協同完成任務;通過野生動物科普知識的學習,更深入了解野生動物的生活習性和面臨的挑戰和威脅,喚起營員保護動物,愛護動物的意識;通過開展系列動手動腦的動物丰容和體驗活動,讓營員面對全新的問題,獨立思考,動手實操,解決問題,用愛心創造、用心製作出個性化的丰容物;通過研學營活動,讓營員能夠深入體驗動物世界各個崗位的幕後工作環境和工作內容,探秘幕後,揭開一些動物王國不為人知的神秘面紗
  • 世界上十大最聰明的動物
    最聰明的動物當然是人  科學家可能在如何最恰當、歸全面地給「聰明」下定義的問題上意見不一,但一般都同意這樣一個觀點:人是非常聰明的高級動物。有創造力的海豚  澳大利亞海豚在海底尋找食物時,用海綿保護鼻子。科學家說,這只是海豚聰明的一個例證。它們發出可能呼叫海豚名字的哨聲和卡嗒聲,這些聲音或許就是它們用於交流的特有語言。
  • 食物鏈是世界上最牢固的關係
    一定要描繪的話,就是警匪片裡最後那一場飆車戲,動作導演窮盡渾身解數,把能想到的手段都用上了——因為他知道沒有下一場。對動物們來說,每一次都可能是最後一次。不過,震住我的並不是追逐戲的激烈,而是最後一個畫面:角馬終於不敵野犬群攻,倒下了。
  • 動物界三大扛把子,世界上最無所無懼的動物
    蜜獾以「世界上最無所畏懼的動物」被收錄在金氏世界紀錄大全中數年之久,就是憑藉「不服就幹生死看淡」,一言不合就會大打出手,更好的突出了打架不慫的優點,其實如果仔細看它,還有點可愛的樣子,而且走起路來一搖一擺絲毫沒有影響到它的魅力。
  • 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有26000顆,它就在我們身邊
    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是什麼呢?其實它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都見過。如果你沒見過,就請打死我!
  • 世界上最悲慘的動物,動物們和它親近只為其糞便,拉不好就送命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奇妙的生物。尤其是在動物界,有許多在我們人類看起來非常奇怪的事情。但它的的確確就存在於這個世界上。今天我要給大家講一個聽起來有些噁心的事。當然,這是對我們人類來說。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有許多小動物都圍著一個「神奇的動物」。在它周圍等著它拉屎並等著吃它的屎。可能會有人提出這不是屎殼郎嗎?
  • 科學家發現長達45米的世界最長動物,罕見生存方式挑戰生命個體定義
    你可能會想到體長三十多米的海洋巨無霸——藍鯨,但最近科學家在澳大利亞發現的管水母長度達到驚人的45米,其也被稱為世界上最長的動物。管水母是由許多有獨立動物生命特徵的個體組成的群居動物,因此它也讓科學家開始懷疑,之前對生命個體的定義是否需要修改。
  • 神秘的「迷你世界」 世界上最小的生物
    更令人驚訝的是,這些發出聲響的動物只有7.7毫米大。 這種迷你的兩棲動物發現於2009年,它比先前的     原標題:神秘的「迷你世界」 世界上最小的生物     當巴布亞紐幾內亞夜幕降臨,你會聽到從森林覆被裡傳出的高亢的、類似昆蟲的叫聲。然而,它們並非昆蟲,而是完全成型的青蛙。
  • 自然界中一些高等的動物為什麼也會有「孤性繁殖」它代表了什麼?
    孤雌生殖可以穩定地保存基因,一次產生大量後代,迅速擴大適應穩定環境的動物種群。但單性生殖的潛在問題在於後代基因型相同,缺乏變異,難以適應環境的變化。當生活環境發生劇烈變化時,所有個體都會受到同樣的影響,產生同樣的反應,從而可能導致整個種群的滅絕。地球上的大多數動物通過配對,形成了兩性個體共同參與的有性生殖形式。
  • 世界上最長的動物並不是蛇,它的長度可達55米
    說到世界上體型最長的動物,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蛇,蛇本來就是體型修長的爬行動物,蟒蛇的體型也能長到十多米長,要抬起這麼長的蟒蛇,還需要好幾個壯漢才可以。只不過世界上最長的動物並不是蛇,而是一種不抬起眼的物種,其長度可達55米。
  • 為什麼給快要餓死的北極熊食物是違法的?看完心情複雜
    其中有一隻北極熊叫凱斯卡,在他被救助之前他本來有個熊媽媽,在他1歲的時候因為大自然的氣候變壞,溫室效應浮冰減少,導致他們捕獵非常的困難,那時候他的熊媽媽帶著他去附近的村子尋找食物,結果進了村的熊媽媽嚇到了人類,被人類一槍打死,導致了凱斯卡沒有媽媽,同時也失去了食物,人們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它死去,無奈之舉只能把他們餵養在動物園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