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嵐的紀該讀第幾聲?原來我一直都讀錯了!

2020-12-05 螺螄語文

前幾天咱們教師群有位老師提出一個疑問:紀昀的紀應該讀幾聲呢?

作為姓氏的時候該讀三聲,但是就像咱們一位小夥伴說的,現在基本都默認讀四聲,說不定以後就沒人會說該讀三聲了。

就像有些成語和詩句一樣,隨著環境用語的變化,也衍生出了新的定義,更符合當下的語言環境。

看完老師們的發言,螺螄君我就想到了之前的一個微博話題#容易讀錯的姓氏#,畢竟中國有好幾百個姓氏,常見的就那幾個,一旦遇到不常見的就很容易給叫錯了,此時最怕空氣突然安靜。

今天就一起來盤點一下那些最容易讀錯的姓氏吧,看看你中了幾個?

NO.1

明代著名畫家仇英,與沈周、文徵明和唐寅被後世並稱為「明四家」,還善於臨摹宋人的畫作,幾乎可以亂真,比如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唐朝著名宦官仇士良,曾經在敷水驛站過夜,與時任御史的元稹爭上房住,反將元稹(白居易的好基友)打傷,也是「甘露之變」的主要人物之一。

NO.2

此姓朝鮮族多見,如韓國前總統樸槿惠,那麼問題來了,歌手樸樹的「樸」怎麼讀呢?

「樸樹」讀作」pǔ shù」,樸樹原名是「濮樹」,為簡略筆劃而定藝名「樸樹」(意思是樸樹是個例外咯)。

NO.3

比如明代有名的才子解縉,曾主持纂修《永樂大典》,也頗受朱元璋、朱棣、朱允炆三位皇帝的重用。

螺螄君以前也聽到一位同學說,我有位朋友叫解xx,脾氣超級好,但是當別人叫他解(jiě)xx的時候,他會立馬翻臉。

嗯,看來非常有必要揪出姓氏的錯誤讀音,建議此文反覆閱讀並收藏。

NO.4

比如大作家金庸的原名,就叫查良鏞。

NO.5

比如咱們著名的革命家瞿秋白老先生。

NO.6

比如宋代的名醫能自宣

NO.7

如宋代進士句克儉,如果是複姓句井的話,還是要讀gōu。

NO.8

比如《笑傲江湖》裡面的女主角任盈盈,還有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任弼時老先生。

NO.9

比如春秋時著名的刺客要離

NO.10

比如數學家華羅庚,古代名醫華佗

NO.11

比如香港藝人應採兒。

NO.12

比如曾鞏,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還有從快樂女聲出道的歌手曾軼可

NO.13

眾所周知,撒貝寧的撒應該讀三聲,但是小撒為了不讓別人誤以為是小傻、傻貝寧,所以大家都統一叫小撒(sà)了。

有次上節目,撒貝寧還吐槽過一次自我介紹:「我姓撒(sǎ)」「你姓啥我咋知道?」......

那麼問題來了,要是下次碰到也姓撒的朋友,該讀幾聲呢?

NO.14

比如過龍,明代蘇州的名醫,與祝枝山、文徵明關係非常好,不僅知識面廣,還精通醫道,有《針灸要覽》、《十四經發揮》等醫學著作。

NO.15

這個姓氏是回姓漢化後的姓氏,以及回姓「朱」姓的改姓,《說文解字》也有提到,當作姓氏時,讀hè。

有個著名古玩收藏家就叫黑冠宇,湖北有位老師叫黑世康,也有網友對此調侃道,雖然我們姓黑,但是我們不黑啊。

NO.16

孔子的妻子就是宋國的大族亓官氏,亓(qí)姓是在明初朱元璋登基後的改姓運動中,由複姓亓官氏改來的。

還有以奉親至孝聞名的明代孝子亓才。

NO.17

比如現代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蓋叫天老先生,其中的劇作《武松》打戲令人驚嘆,被世人譽為「活武松」。

NO.18

比如演員「老幹部」靳東。

NO.19

比如《笑傲江湖》的男主角令狐衝;

但是當令單獨作姓時還是讀作lìng,如漢代的中大夫,令勉,還有2016年因觸犯國家法律而被判處無期徒刑的令計劃。

NO.20

比如在電視《隋唐英雄》裡面大戰黑白夫人的唐初大將尉遲恭;但是當尉單獨作姓時要讀wèi,比如戰國時著名軍事理論家尉繚。

NO.21

比如晚唐詩人皇甫松,其中《採蓮子二首》備受世人喜歡。

菡萏香連十頃陂,小姑貪戲採蓮遲。

晚來弄水船頭溼,更脫紅裙裹鴨兒。

船動湖光灩灩秋,貪看年少信船流。

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

再和你們分享一個,秦始皇母親趙姬有個情人叫嫪毐,有不少小夥伴包括螺螄君在內,每次看到都會不由自主讀成miù dú,其實人家叫【lào ǎi】,記住了!

那麼問題來了,你在工作生活學習中,有沒有遇到過比較罕見的姓氏呢?有過自己的姓被讀錯或者把他人姓氏讀錯的尷尬經歷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讓我們一起避錯吧~

相關焦點

  • 紀曉嵐都對不上來
    現代的朋友或同學聚會,基本都是手機不離手,要麼是相互攀比,聊一些毫無營養的話題,古人就不同了。古代沒有手機,尤其是文人雅士聚到一起,必然少不了酒,但只喝酒很沒意思,彼此之間吟詩作對,這樣才更有濃厚的氛圍。
  • 《我的世界》最容易讀錯的十個字,這些年的學算是白上了!
    這些字你都讀對了麼?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的文字也是歷史悠久,當Minecraft碰上了中國的文字,我們一起來看看,玩家們都這些年都讀錯了哪些字吧!一、流髑[dú] or 流骨[gǔ]讀成鐵錠[diàn]的小夥伴來舉個手,這個讀錯真的是不應該呀,就算是小學也該學過這個字了。
  • 與紀曉嵐比鄰而居
    一回回去北京,客隨主便,邀請方安排我住哪裡,我就住哪裡。就這樣,我住過北京城各個角落大大小小的賓館。不久前去北京,前來接我的小孫告訴我,安排我住在珠市口西大街的晉陽飯莊。那裡底下三層是名副其實的飯莊。乘電梯上了四樓,卻是旅館。小孫領著我來到盡頭的一間客房。我剛放下拉杆箱,小孫便叫我來到窗口。我朝下一望,那是一個非常精緻的四合院,院子裡除了花花草草之外,還有幾尊銅像。
  • 「冠狀病毒」的「冠」,到底該怎麼讀?我想你可能讀錯了
    原標題:「冠狀病毒」的「冠」,到底該怎麼讀?我想你可能讀錯了 ●「冠」字應該讀ɡuān還是ɡuàn?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嚴峻,全民關注! 在實際中,絕大部分人都讀錯了,無論是醫學專家,還是醫護人員,或者普通百姓,包括大多數非新聞播音的主持人,基本上清一色念成了ɡuàn。 其實,這個「冠」字應該念ɡuān。
  • 7種最易讀錯名字的鳥類,你讀錯了幾種?
    下面這7種最易讀錯名字的鳥類,你會讀錯幾種呢?一起來測試下吧!1.鴇鴇是一種大中型鳥類,背上有黑色和黃褐色斑紋,腿較長,不善於飛行,善奔跑。鴇讀「bǎo」。鴝讀「qú」。5.鷸鷸是一種腿和嘴巴都很長的鳥,常在水邊捕食各種貝類、魚類。鷸讀「yù」,成語「鷸蚌相爭」是我們所熟悉的,但是把「鷸」字單獨提出來卻有不少人讀錯。6.隼隼形目的鳥類處於食物鏈頂層,可以捕食野兔以及各種鳥類。
  • 有哪些你一直讀錯的漢字?
    今天因為讀錯字,被朋友嘲笑了,氣的橘貓想重回小學!! 咳咳,接下來就為大家分享一些經常讀錯的字,免得你老出糗! 1.整飭(飭:chi四聲) 常常有網友讀作整飭(shang一聲) 整飭意思是整齊有序;整頓使有條理,整飭紀律;端莊,嚴謹,出自晉張華 《遊獵篇》。
  • 「濚」字讀ying不讀rong(圖)
    小時候,爸爸媽媽一直讀「濚(rong)灣鎮」。一年級,我認識了漢語拼音後,看見路標上的「濚」字下標著(rong)的讀音,更加確認了我們的讀法是正確的。直至前不久中央一臺的節目主持人讀「濚(ying)灣鎮」。於是,我產生了疑惑,不知道「濚」到底是該怎樣讀。是路標對?還是那位普通話優秀的節目主持人對呢?回家後,我翻了字典,原來,「濚」字的讀法是(ying)。那麼,是路標上寫錯了!
  • 那些我們老讀錯的字,都悄悄改拼音了!連老師們懵圈了……
    作者:「我老人家費勁心思完成的押韻,好不容易成了千古名句,就這麼被改了?」「說客」的「說」原來讀「shuì」,但現在其實讀「shuō」;「粳米」的「粳」原來讀「jīng」,但現在要讀「gěng」;……這幾天,網友針對拼音的發帖引發熱議,許多人稱「怕自己上了個假學」。
  • 這幾個容易「讀錯」的漢字,有些人讀錯也不知道,你知道讀音嗎?
    不僅一詞多意,還經常有一字多音,不同的讀音就有不同的意思,因此生活中面對多音字我們難免會有讀錯的尷尬事件發生。曾經有一副對聯因為都是多音字組成,因此讀錯的人很多,而成了千古的經典名句。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來聊幾個易讀錯的漢子,希望大家會喜歡。
  • 5個最容易讀錯的機場名,你讀對了嗎
    80%的人一看就會一讀就錯的機場名,你讀對了嗎No.1 庫車龜茲機場 庫車ku che——庫車ku ju龜茲qiu ci——龜茲gui zi 該讀哪個音? 雖說名字裡沒有生僻字,但還是有好多人會讀錯。No.2 地窩堡機場 地窩堡(pu)——地窩堡(bao) 該讀哪個音?
  • 「一石米」的「石」怎麼讀?不讀「擔」,很多人都讀錯了
    讀dan的是以前的讀法,因為在古代,人們突然發現一石糧食相當於一擔所挑的重量,這也是dan的來源。但是,先前在念做shi的時候,也是用來稱量的單位.但是後來,可能為了照顧現代人的語音認知,這個石字變為了dan。在《新華詞典》中,作為重量單位也是念做了shi這個讀音。
  • 《紀曉嵐故居》裡的書法欣賞,看看皇帝寫的如何
    這是乾隆皇帝題寫賜給紀曉嵐的紀曉嵐因編撰《四庫全書》有功,乾隆皇帝稱讚他為最有功德之人,並賜給他「福田花雨」這四個字乾隆讓他寫的,紀曉嵐寫了很多天還沒寫好,乾隆等不及過來查看的時候,只寫了「福祿壽喜」,還少一個「財」字沒寫完,但是紀大人就是才高人膽大,一番說辭讓皇帝心滿意足。
  • 古詩詞裡的這些字,99%的人都讀錯了音,你讀對了嗎?
    讀詩詞,一定要懂詩詞的格律,否則,很多字念錯了都不知道。而對於熟悉詩詞格律的人來說,讀到古人的詩,發現某一個字的位置本來該用平聲的,結果作者用了一個你以為是仄聲的字。
  • 最新、最虐常用詞測試:90%的人都讀錯了!
    最新、最虐常用詞測試:90%的人都讀錯了!不服進來看!12月20日,澳門回歸二十周年。提到澳門,你首先想到什麼?很多人的回答可能是「澳門蛋撻」,但你知道「蛋撻」的正確讀音是「蛋撻(tà)」而不是「蛋撻(tǎ)」嗎?
  • 這麼多年都叫錯!蛋撻的正確讀法你讀對了嗎?
    不僅我沒想到,你沒想到,就連「蛋撻」自己都不會想到有一天竟然會因為「蛋撻」兩個字的讀音而喜提熱搜。咦,蛋撻不是讀dàn tǎ嗎,小滴讀了20多年,從小讀到大!現在你和我說,蛋撻的讀音是dàn tà而不是dàn tǎ!
  • 家長最容易讀錯的4個成語,第1個太「刁鑽」,第3個已深入人心
    這天,妞妞放學後,照例拿起一本成語故事來讀,一旁的奶奶饒有興趣地湊了過來,看著書上「羽扇綸巾」四個大字,就順口讀了出來。誰知她剛一讀完,孫女兒就皺起了眉頭,糾正奶奶說:奶奶你讀錯啦,第三個字念「guān 」,不念「lún 」!
  • 紀曉嵐:傻人有傻福,壞人必自敗
    清代紀曉嵐,也就是電視劇《銅齒鐵牙紀曉嵐》裡的那個「紀大菸袋」,在他的晚年,寫了一本書《閱微草堂筆記》。婢女急忙磕頭說道:「主人的妻妾都美如天仙,哪會鍾情於我呢?就算會看中我,我高興還來不及,怎麼會去死呢?實在是因為聽說父親不知什麼原因被官府拷打而死,因為悲痛絕望,才憤而求死,並沒有別的原因。」縣官大失所望而去。像這樣逢兇化吉的事還有很多。周圍的人都納悶,這個富翁又蠢又笨,怎麼會這麼有福氣!
  • 「對聯大王」紀曉嵐,可以把乾隆對到哭!
    紀曉嵐,清朝大學士、大才子, 據說,紀曉嵐對對聯是一絕, 有許多關於他對對聯的傳說, 今天,我們就通過幾個對聯故事 來領略紀曉嵐的的對聯才華。
  • 最新常用詞測試:90%的人都讀錯了,不服進來看
    其實,還有下面這些常用語,也是一讀就錯,來看看你讀對了幾個!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懟」的讀音只有一個,那就是「duì」!也就是說,你們的日常互「duǐ」其實是日常互「duì」!並且,「懟」的本意其實是「怨恨」。很多人管撒貝寧叫小sà,但其實「撒」這個字根本沒有sà的讀音。
  • 清朝紀曉嵐墓被發掘,發現7名女屍骸體態各異,專家:歷史沒寫偏
    從開始是一名皇帝眼中籍籍無名的小「秘書」,到最後官至從一品大員的太子太保,歷經四十多年官場的「淬鍊」,不但才學過人,為臣之道也摸索得極深,因此一直獲取乾隆、嘉慶兩位皇帝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