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裡的這些字,99%的人都讀錯了音,你讀對了嗎?

2021-01-07 騰訊網

點擊上方「語文周報」關注我們

讀詩詞,一定要懂詩詞的格律,否則,很多字念錯了都不知道。而對於熟悉詩詞格律的人來說,讀到古人的詩,發現某一個字的位置本來該用平聲的,結果作者用了一個你以為是仄聲的字。這就會促進你去思考,去翻檢,從而獲得更多知識。

下文選取了一些人們在讀古詩文時常讀錯的字,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

1

永憶江湖歸白髮,

欲回天地入扁舟。

——【唐】李商隱《安定城樓》

這裡的「扁」字應念「piān」,在平水韻中屬下平聲一先韻,是「小」的意思。不能念成「biǎn」。

2

徒令上將揮神筆,

終見降王走傳車。

——【唐】李商隱《籌筆驛》

這裡的「令」字應念「líng」,在平水韻中屬下平聲八庚韻,是「使」的意思。不能念成「lìng」。

3

園林才有熱,夏淺更勝春。

——【南朝】陳徐陵《侍宴》

這裡的「勝」字應念「shēng」,在平水韻中屬下平聲十蒸韻。「勝」字在平水韻中分屬蒸韻和去聲二十五徑韻,音不同意義相同。現在漢語中只有「shèng」的讀音。

4

砌下梨花一堆雪,

明年誰此憑闌幹。

——【唐】杜牧《初冬夜飲》

這裡的「憑」應念「bìn」,在平水韻中屬去聲二十五徑韻。「憑」字在平水韻中分屬蒸韻和去聲二十五徑韻,音不同意義相同。現在漢語中只有「píng」的讀音。

5

契闊阻風期,荏苒成雨別。

——【唐】獨孤及《海上寄蕭立》

這裡的「契」字念「qiè」,是「久別」的意思,不能念成「qì」。

6

客舍并州已十霜,

歸心日夜憶鹹陽。

——【唐】劉皂《旅次朔方》

這裡的「並」字念「bīng」,不能念成「bìng」。并州,古州名。相傳 禹 治洪水,劃分域內為九州。據《周禮》、《漢書·地理志上》記載,并州 為九州之一。

7

黑雲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宋】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這裡的「跳」字念「tiáo」,不念「tiào」。

8

蟬聲不斷草堂靜,

潦水已歸村路通。

——【南宋】陸遊《龜堂》

這裡的「潦」字念「lǎo」,是「大雨水,雨後積水」的意思。不能念成「liáo」。

9

香雲雙颭玉蟬輕,

侍從君王苑裡行。

——【唐】和凝《宮詞百首》

這裡的「從」字念「zhòng」,不能念成「cóng」。

10

愁腸泥酒人千裡,

淚眼倚樓天四垂。

——【唐】韓偓《有憶》

這裡的「泥」字念「nì」,不能念成「ní」。

11

料得昔人意,平生詩思殘。

——【唐】張祜《題王右丞山水障二首》

這裡的「思」字念「sì」,不能念成「sī」或「si」。

12

憶昨相逢論久要,

顧君哂我輕常調。

——【唐】高適《留別鄭三、韋九兼洛下諸公》

遺草一函歸太史,

旅墳三尺近要離。

——【唐】劉禹錫《哭呂衡州,時予方謫居》

這裡的「要」字念「yāo」,不能念成「yào」。

13

四海奮羽儀,清風久播馳。

——【唐】陳政《贈竇蔡二記室入蜀》

這裡的播念去聲,而不像今天念平聲。此詩中播字位是仄聲才合律。

14

獨掩陳編吊興廢,

窗前山雨夜浪浪。

——【宋】蘇軾《詠史詩》

這裡的連綿疊字「浪浪」,讀陽平聲。

15

綠池芳草滿晴波,

春色都從雨裡過。

——【明】高啟《春暮西園》

這裡的過(經過之意),屬平水韻五歌,應該讀平聲,否則在此詩中出律不叶韻。

內容來自: 當代語文

圖片:糖糖

圖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責編:藍風 | 投稿郵箱:ywzhoubao@163.com

往期精選

圍觀

感動!《語文周報》收到一線語文教師的誠摯祝福

丨更多

熱文

期末考試快到了,這4種錯誤的考試複習方法,越複習越差勁!

丨更多

熱文

2021年新年賀詞提到這些人和事或許就是考試考點!

丨更多

熱文

元旦獻詞中的語文元素 | 乘勢而上開啟新的偉大徵程

丨更多

熱文

學霸看習主席新年講話,滿滿都是考點!附歷年賀詞+金句!

丨更多

相關焦點

  • 5個最容易讀錯的機場名,你讀對了嗎
    80%的人一看就會一讀就錯的機場名,你讀對了嗎No.1 庫車龜茲機場 庫車ku che——庫車ku ju龜茲qiu ci——龜茲gui zi 該讀哪個音? 雖說名字裡沒有生僻字,但還是有好多人會讀錯。5個最容易讀錯的機場名,你讀對了嗎
  • 這些最容易被小學生讀錯的字,你讀對了嗎
    愛上學語文,老師拒絕照本宣科,學生拒絕按部就班,讓我們的語文學習總比別人好一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總有一些看似簡單的字,常常被一些同學讀錯,鬧出笑話,出了洋相,被人取笑,實在太不應該。這些經常被讀錯字的原因,大致有兩個方面。
  • 鴻鵠讀錯了沒有?如何用古詩詞判斷漢字的讀音
    這幾天關於北大校長讀錯「鴻鵠」的新聞刷了屏,老街突然想起前些天看到某問答提的一個問題,有人問在唐詩宋詞裡,「還」這個字什麼時候讀hai,什麼時候讀huan?我們判斷一個字的讀音除了查字典以外,其實還有一個辦法,就是用古詩詞的押韻來作為旁證。下面先說一下「還「這個字應該讀什麼?
  • 最新、最虐常用詞測試:90%的人都讀錯了!
    最新、最虐常用詞測試:90%的人都讀錯了!不服進來看!12月20日,澳門回歸二十周年。提到澳門,你首先想到什麼?很多人的回答可能是「澳門蛋撻」,但你知道「蛋撻」的正確讀音是「蛋撻(tà)」而不是「蛋撻(tǎ)」嗎?
  • 最新常用詞測試:90%的人都讀錯了,不服進來看
    提到澳門,你首先想到什麼?很多人的回答可能是「澳門蛋撻」,但你知道「蛋撻」的正確讀音是「蛋撻(tà)」而不是「蛋撻(tǎ)」嗎?「撻」是英文「tart」的音譯,意指餡料外露的餡餅。「撻」不是多音字,它只有一個讀音:tà。其實,還有下面這些常用語,也是一讀就錯,來看看你讀對了幾個!
  • 這幾個容易「讀錯」的漢字,有些人讀錯也不知道,你知道讀音嗎?
    這幾個容易「讀錯」的漢字,有些人讀錯也不知道,你知道讀音嗎?中華上下五千年,五千年的文化底蘊使我國的漢字功底造詣非常高,所以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漢字的文化博大精深。關於地名,我們時常會遇到生僻字,遇到生僻字我們一時讀不對還情有可原,還有一種情況,看著很眼熟,就是讀不對的字也很讓人頭疼。安徽是一個非常美的地方,那裡人傑地靈。說起安徽,有很多景點讓人留戀,也有一個地的出名,說起這個地相信很多人都熟悉。但是它的名字讓人既熟悉又陌生,似曾認識又常常讀錯。
  • 那些我們老讀錯的字,都悄悄改拼音了!連老師們懵圈了……
    不少網友查字典發現,許多讀書時期的「規範讀音」現如今竟悄悄變成了「錯誤讀音」;經常讀錯的字音,現在已經成為了對的……大家紛紛表示有些「發懵」,不知道現在我們到底應該讀哪個字音才算正確。下面,就來看看那些被大家發現修改了讀音的字——01比如道別的時候。經常說的「拜拜」(bái bái)。
  • 《我的世界》最容易讀錯的十個字,這些年的學算是白上了!
    這些字你都讀對了麼?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的文字也是歷史悠久,當Minecraft碰上了中國的文字,我們一起來看看,玩家們都這些年都讀錯了哪些字吧!一、流髑[dú] or 流骨[gǔ]常被玩家讀成流骨,或者流蜀。流髑是《我的世界》中非常稀有的一種生物,源自於骷髏的變種。常生成於寒冷的生物群系之中,例如冰原、雪原或者是冰刺地帶。在MinecraftPC1.10版本中加入的生物,因為稀少,所有鮮有人知,當然認識這個字的也是非常少的。讀錯的小夥伴記得舉個爪,我就不信在不查資料的情況下你能讀對。二、哞[mōu]菇 or 蘑[mó]菇
  • 鐵騎(qí)、斜斜(xié)……這些字的拼音改變了,讀古詩詞的時候...
    封面新聞記者 閆雯雯2月18日,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一篇叫做《播音員主持人請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刷屏:「糟了,以後都沒辦法教娃學習了!」「感覺自己一輩子的書全部白讀了!」文化學者酈波:讀詩詞要注意語言韻腳在那篇文章裡面,就用杜牧的《山行》舉了例子:「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斜讀音是xié,而不是xiá。實際上著名文化學者酈波在自己的著作《詩酒趁年華》中還專門提到了關於古詩詞中「斜」字的讀音。
  • 「遠上寒山石徑斜」,「斜」這個字讀什麼音?敢說70%父母不知道
    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歷史底蘊也是非常深厚的,在中國的傳統文化當中,最有名的便是古詩詞。古代的文人墨客為我們留下了很多優秀的古詩詞,而這些也是學生們在學習過程當中必須要學的東西,考試的時候也會考到。不過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這些古詩詞當中的一些語音也發生了變化,家長們看到孩子的新教材時都有些摸不著頭腦。因為他們當初學的時候讀音和現在是不一樣的,不知道哪一個讀音才是正確。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學過《山行》這首古詩,這首古詩的第一句就是遠上寒山石徑斜,這個字正常的讀音就是xié,但是很多家長以前學習這首古詩的時候,卻被老師告知這個字讀xiá。
  • 古詩詞裡常用字的不同發音,原來不是高大上的文學知識?
    很多人覺得,能指出某字應該讀什麼神奇讀音會顯得自己很有學問,於是特別愛糾正別人。這些半吊子半桶水以這樣方式獲取優越感。但當你追問為什麼要這麼讀音時,往往對方含糊其辭,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因為那些人做不到!
  • 除了清平樂yuè還有這些容易讀錯的詞牌名,你讀對了嗎?
    關於劇名中這個「樂」字的讀音,讓很多人犯了難!從表面上看,在「清平樂」裡讀lè還是yuè好像都很和諧,沒有什麼違和感。 最近,王凱的新劇《清平樂》開播了,這是一部講述宋仁宗一生的古裝劇。關於劇名中這個「樂」字的讀音,讓很多人犯了難!從表面上看,在「清平樂」裡讀lè還是yuè好像都很和諧,沒有什麼違和感。
  • 《魔道祖師》容易讀錯寫錯的字,阿箐還是阿菁,道友分清楚了嗎?
    通過《魔道祖師》這部作品,大家都喜歡上了作者墨香銅臭。雖然墨香說自己是用心起書名,用直覺起角色名。不過她的三部作品,尤其是魔道祖師中,有很多值得推敲的細節。除了主要角色的名字之外,就連每一章的小標題,都和出場的人物對應,不得不服呀。魔道祖師裡面也有一些容易讀錯寫錯的字,估計不少人都曾經躺槍過哦。
  • 獻xuě,還是獻xuè,你站哪一邊?99%的人可能都讀錯了……
    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無償獻血」,「血」的正確讀音應該是讀xuě,還是xuè?如果你本能地選擇了「xuě」,恭喜你答錯啦!儘管平時生活中大家常常習慣性地說「xiàn xuě」,但如果你去翻翻新華字典就會發現,「血」字原來根本沒有「xuě」這個讀音。難道真的讀「xiàn xuè」嗎?這個怎麼聽怎麼奇怪的發音,同樣是錯的!正確的答案其實是——「xiàn xiě」。
  • 中南大學楊雨:不能因為讀錯的人多了,就變成標準讀音
    星辰在線2月20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李楠)近日,一些漢語字詞的拼音被改一事備受各界關注,雖然教育部於2月19日回應稱,改後的《審音表》尚未通過審議,但部分字詞的讀音按現在適用的標準中已經發生了改變,比如「一騎紅塵妃子笑」的「騎」要讀qí。
  • 「一石米」的「石」怎麼讀?不讀「擔」,很多人都讀錯了
    原因就是很多人都會把它覺得是dan,其實也可以這樣說,因為在唐代便有人將它讀作dan,但這只是有些地方的讀音,也許是家鄉話所造成的吧!因為在唐代shi這個讀音才是主流,我們可以普遍在唐代詩詞中所看出,比如:昨日方為宣城客,掣鈴交通二千石。這裡的石就念shi。但在古文中,想我們的課本中《馬說》中有一句:一食或盡粟一石,此時的石便念dan。
  • 「碣」——帶著淳安口音的讀法,你讀對了嗎?
    (原標題:「碣」——帶著淳安口音的讀法,你讀對了嗎?)據《新華字典》所載,「碣」有二種讀音及含義,一是讀ji ,音同「結」,意為圓頂的石碑;二是讀y ,〔~磍〕,意指猛獸盛怒的樣子。那麼大家是否知道,在淳安縣的老淳安片,「碣」字被用作地名時,還有第三種讀法及含義。如屏門鄉秋源村的碣裡、威坪鎮茶合村的茶碣頭、威坪鎮鳳凰村的馱碣頭、鳩坑鄉青苗村的青苗碣等自然村。
  • 連老福州人都會讀錯的地名!看看你認識嗎?
    生活在福州的你,你真的了解福州嗎?以地名為例,福州有很多地方連本地人都會叫錯名字!不信,那你來讀讀看!01、三坊(fāng)七巷作為福州人最熟的地方,你讀對它的名字了嗎?很多人會把迥(jiǒng)字讀成迴(huí)字,就變成了迴(huí) 龍橋,你讀對了麼?04、三叉(chā)街叉有四種讀法「chā、 chá 、chǎ 、chà」,當看到這個字時,大家一定蒙了,這該咋讀?
  • 曼且思普通話每日認讀:蛤蜊的「蛤」你讀對了嗎?
    曼且思普通話了解到很多被誤讀的字都是因為被身邊的人所影響,當一個人讀錯時,大家可能會反思是不是錯了,但是當超過三個人都這樣讀,就很容易三人成虎。一群人一起就會隨波逐流,要麼將錯就錯,生活中可能很隨意,但是到了正式場合就可能鬧笑話了,今天小編帶大家重新認識一個出錯率很高的詞——蛤蜊。
  • 這些字音讀法改了?
    又如,網帖中所稱「咱,統讀zán,取消zá(咱們)」,第7版中不僅有zá的音,還有多咱、那咱中的zān音;「蔭,統讀yìn,取消yīn」的說法也沒有依據,蔭還是按照「樹蔭」讀yīn,「封妻蔭子」讀yìn標註。到底是推送有誤,還是字典更新太慢?中國傳媒大學播音專業學生圓圓認為,「改了的字音有一定依據,但這篇推送裡的信息有點炒冷飯了,很多改動都是去年甚至前年看到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