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上午,「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勘探地球物理委員會物探技術交流會暨十屆三次工作會議」在我校隆重召開。該會議由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勘探地球物理委員會主辦,南方科技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以下簡稱「南科大地空系」)承辦。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理事長、南科大地空系系主任陳曉非院士以及勘探地球物理委員會主任張瑋等來自15個系統、36個單位的百餘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合影
開幕儀式在南科大第一教學樓舉行,由中石油東方公司首席專家王克斌主持,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理事長、南科大地空系系主任陳曉非院士以及勘探地球物理委員會主任張瑋先後進行了致辭。陳曉非院士提到,今年正值深圳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並且現在恰好是南科大十周年校慶盛典前夕,他非常歡迎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在這很有意義的時刻來到美麗的南科大、共同探討「地球物理與智能化城市建設」這一新的勘探主題,另外他還充分肯定了勘探地球物理近年來的發展,讚揚了勘探地球物理專家們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傑出貢獻,並希望這個團體能對國家的勘探地球物理事業做出了更多更大的貢獻。張瑋主任表示今年的物探技術研討會吸收了往年的經驗教訓,確定了「一年主攻一個方向,開展深入研究和探索」的模式,希望不同年度、不同主題的研討會都能夠取得良好的研討和交流效果,為儘快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做出地球物理學界應有的貢獻。陳曉非院士和張瑋主任都預祝此次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此次會議優選了20場專題報告,包含1場特邀報告,圍繞城市地下管理、地熱/地下水勘探、油氣資源勘探、城市災害調查、鐵路建設、煤田安全等領域,進行了深入的研討。
研討會議現場
在29日上午工作會議上,首先由勘探地球物理委員會秘書長何曉松對2020年度的工作進行了匯報,並傳達了「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屆第五次理事擴大會議」的會議精神,緊接著由秘書處、各學科組進行工作匯報,並對新增的委員進行了介紹及民主投票,研究討論了下一步的工作部署,最後由張瑋主任進行工作會議總結。
工作會議現場
張瑋作總結髮言
29日下午,由地空系黨總支組織多位行業內專家學者一同前往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館進行參觀。伴隨著導遊清晰明朗的講解,深圳40年的歷史在我們面前緩緩展開,讓人們了解到深圳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如何從一個小漁村一步步發展成為現在的科技創新之城。各位參觀的專家學者也沉浸其中,親自走過深圳回憶長廊。
參觀人員合影
由中石油東方地球物理公司首席專家王克斌主持專題報告,共計6位報告人做了精彩報告。
首先,陳曉非院士作了以《高解析度地震背景噪聲成像方法》為題的特邀報告。使用生動的語言講述了背景噪聲成像的原理以及使用背景噪聲探測地下地層結構的重大研究成果,同時也詳細地講解了引入高階面波頻散信息在降低反演多解性方面的優勢。中國石化集團新星石油有限責任公司劉金俠詳細介紹了雄安新區未來的地熱發展規劃,對國家未來的地熱資源開發與利用抱有極大的熱情。山東正元地球物理信息技術公司高級工程師李才明強調了現今網絡信息的安全,講述了地下空間數據高效、安全的運輸方案。
中鐵二院地勘院高級工程師李堅介紹了川藏鐵路修建工程,航空瞬變電磁法在該工程中起到的關鍵作用。原中石油東方地球物理公司高級專家、現南科大地空系研究教授何展翔作為勘探地球物理專家,對近年來地熱地球物理勘探技術進行了詳細地論述,全面地總結,充分肯定了近年來地球物理勘探技術在地熱開採中的貢獻。黃河勘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巖土工程事業部工程監測與物探研究院副院長謝向文強調了在實際工程中兩個重要方面——質量與安全,講述了物探技術在水利工程結構安全檢測中的應用,提升了工程的質量,加強了工程結構的安全。
報告先後由水利部長江勘測技術研究所高建華副主任和南科大地空系張偉教授主持,共計10位報告人做了精彩報告。
中石油東方公司綜合物化探處高級工程師張兆芳詳細介紹了三維地震、電法一體化勘探技術以及該技術在煤田安全工程中的應用。浙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副教授趙文軻介紹了探地雷達屬性技術在淺地表地球物理調查中的研究進展。中石油東方公司綜合物化探處高級工程師江汶波介紹了淺層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並展示了在地下病害體探測中的應用實例。中鐵西南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師汪旭介紹了適於TBM施工的HSP法實時預報技術。中石油東方公司新興物探處高級工程師安樹傑介紹了分布式光纖傳感技術在油氣資源勘探開發中的應用。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姚志祥副研究員介紹了河套斷陷帶與陰山造山帶地殼上地幔速度結構及其動力學研究。
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師周夢樊(代陳思宇高級工程師)介紹了結合機器人和三維雷射掃描的城市地下暗涵三維數位化排查技術以及應用實例。河北地質大學教授曹靜傑介紹了壓縮感知方法以及在淺層地震勘探中的應用。中石油東方公司綜合物化探處高級工程師朱永山介紹了物探技術在地熱、地下水以及礦產勘查領域的應用。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陳承申介紹了綜合勘察技術在鐵路採空區探測中的應用。
由勘探地球物理委員會陳小宏教授主持,共計4位報告人做了精彩報告。
青島大學李鍾曉介紹了基於U-net卷積神經網絡進行多次波預測,並通過自適應相減算法進行多次波消除的算法。模型數據和實測數據的測試結果表明,該算法能過夠在有效去除多次波的同時,最大程度的保護一次波信息。浙江大學楊迎介紹了高密度電阻率法在城市土壤汙染調查中的應用,通過高密度電阻率法對汙染物異常體的成像,對浙江某地的土地汙染情況進行了研究,並實現了土壤NAPL汙染物的長期動態監測。浙江大學原琳介紹了多頻探地雷達數據融合算法在城市地下空間調查的應用,通過小波變換和改進的小波變換算法,實現了一維和二維多頻探地雷達的數據融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牛雄偉博士帶來了西南印度洋洋中脊地區成像的最新研究成果,牛雄偉博士利用OBS數據,對西南印度洋洋中脊地區進行了二維和三維的層析成像,著重對熱液噴口的構造成因和西南印度洋洋中脊隆起區的地殼厚度等兩個問題進行了探討和研究。
茶歇小彩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