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上午,大七班的孩子們在教室走廊準備去做早操。突然,「嘭」的一聲,一隻鴿子撞在教室窗戶的玻璃上後落在走廊上,不飛了。於是,孩子們因為這隻鴿子,在幼兒園進行了兩天的探索活動。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與鴿子、環境對話。這段自然發生的小故事,皆源於孩子們心裡對鴿子善良的愛。
孩子們把鴿子帶回教室,關切的談論起來。他們有的說鴿子一定是受傷了,才不能飛;有的說應該趕緊給它檢查身體,看看是哪兒傷到了;有的說應該馬上給他做個家,讓它休息;有的說它可能餓了,要給它找東西吃。正在孩子們熱烈談論的時候,鴿子飛了起來,在教室一番撞來撞去後,從窗戶飛走了。
鴿子飛走了,它的傷好了嗎?
鴿子飛走了,孩子們並沒有放下心裡的擔憂。紫欣:「鴿子飛哪兒去了呀?我們去找找它吧。」炳霖:「萬一它的傷還沒有好呢?」我說:「你們都想去找它呀?」孩子們異口同聲:「想」「可是,我們從哪裡開始找呢?」我問道。元子:「我們分成兩組吧,一組跟著鄭媽媽,一組跟著你,我們可以去不同的路線找。」孩子們自主分成兩組後,出發去尋找可能「受傷」的鴿子。
尋找線索,分享發現
在找尋的過程中,孩子們提出:鴿子出現的地方一定是有「線索」的。線索就是它可能會留下鳥毛、鳥屎。找到這些線索應該就可以找到鴿子啦。找遍整個幼兒園後,孩子們回到教室,把自己的發現與同伴一起分享,梳理出了三條信息。
一、除了鴿子,幼兒園還有其它小鳥來過
幼兒園的很多地方都有鳥毛、鳥屎。可是,發現的鳥毛顏色、形狀都和鴿子的不一樣,所以應該是有其它的小鳥來過。
二、尋找過程中,孩子們使用了三種方法
孩子們在交談中發現,大家使用的尋找方法有的是一樣的,有的是不一樣的。總結出來,有三種。
看:看哪裡有鳥毛、鳥屎
聽:聽哪裡傳來了小鳥的叫聲
聞:聞到了有點兒臭臭的鳥屎的味道
三、鴿子肯定已經飛回家了
雖然發現了很多地方都有鳥屎、鳥毛,在樓頂也發現了和鴿子身上的羽毛,卻始終沒有見到鴿子。孩子們分析:鴿子肯定已經飛回家啦。至少是已經離開幼兒園了。
鴿子飛走了,它的家在哪兒呢?孩子們開始了一場思辨
培基:「我知道,鴿子的家住在新廣場。」晨藝馬上提出不同的意見:「不對,新廣場的鴿子羽毛是白色的、這隻鴿子的羽毛是灰色的。」有好幾孩子隨聲附和。培基:「那它的家就住在我們家對面。我看到我們家對面養的有鴿子。」炳霖:「我覺得它的家應該在小山坡的外面,它飛出去的時候是往那邊飛的。」孩子們七嘴八舌的爭論起鴿子的家到底在哪兒。這時天哥說:「我們不知道它的家在哪兒。它飛回去就好了呀。」是呀,不管它的家在哪兒,只要它平安回家,這比什麼都重要。孩子們紛紛點頭,眼神裡透露出卸下擔心後的喜悅。
幼兒園還有哪些小鳥朋友呢?
孩子和小動物之間,天生就有一種親近感。孩子們很想再去找找,幼兒園還有哪些小鳥朋友呢?第二天,孩子們再次出發了,這一次,他們又有了新的發現。
黃角樹上的麻雀
黃角樹上,孩子們發現幾隻小鳥在樹頂上跳來跳去。安妹:「這是麻雀。」卓嫻:「我覺得它們是在上面吃果子吧,這棵樹上有好多果子。」「他們和朋友在一起玩。」孩子們和同伴分享著對麻雀的認知。
桂花樹結果了
小樹林旁,孩子們看到一棵樹上有標識,有孩子認識:「桂花」,他們知道了這就是桂花樹。還有孩子發現,在樹枝上有一些綠綠的,小小的果子。原來,桂花樹會結果呢。
長了鬍子的「許願樹」
路過紅石灘時,孩子們發現一棵樹長滿了「鬍子」。真是奇怪,樹也會長鬍子嗎?「它應該很老很老了吧。就像老人長鬍子一樣。」「很老的樹是可以許願的。」「要閉上眼睛,不能把願望說出來才可以。」一群天真的孩子就這樣對著大樹許下心願,不知道大樹是否聽見了呢?元子發現了樹上的標識:「小葉榕」。他們讓我把上面的介紹講給他們聽。孩子們又漲知識啦:這些鬍鬚不是真的鬍鬚,是它的「根」。
兩天的尋找活動結束了,孩子們與幼兒園戶外環境、動物、植物有了更深的認知與連接,自然教育就應該是這樣自然而然發生的吧。鴿子已經飛走了,孩子們有時還會想起它,他們期待它健健康康的,不要受傷了,也期待著它有可能會再次飛回來,這一次,可要小心點飛,不要再撞到玻璃上啦。
2【來源:市實驗幼兒園】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