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眼中的小微企業:不懼風吹雨打 努力追尋陽光

2021-01-13 中國新聞網

  大學生眼中的小微企業:不懼風吹雨打 努力追尋陽光

  復旦、南大、人大三高校大學生春節返鄉調研成果發布

  從內蒙古豐鎮到福建雲霄,從浙江餘姚到西安城中村,從沙縣小吃到鋼鐵製造……春節期間,30位大學生用一種獨特的方式開啟了一場調研,用自己的腳感知中國的變化。

  這30位大學生來自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他們重操方言、走街串巷,甚至夜宿小吃店當「學徒」,這場南北大學生返鄉對「小微企業」的調研——對三四五線城鎮的百餘位小微商家進行走訪和問卷調查,勾勒出一張中國小生意的生存圖譜。

  他們發現,在中國,小微企業的生存有「壓力」也有「動力」,它們如同一朵朵薔薇花,生命力頑強,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也需要科技助力。

  「都說網際網路公司是996,我們忙起來也是996」

  第一次近距離觀察這些中國經濟最末梢的「細胞」時,這些00後大學生有了不一樣的發現。

  復旦大學大二學生朱叢林發現「996」式的加班節奏不是大城市的專利。他來到家鄉山東萊蕪一家生產新型建築材料的小工廠探訪,看到工廠裡機器轉個不停。老闆說,旺季的時候訂單更多,早上7時、8時就要開門,能忙到晚上10時、12時,「都說網際網路公司是996(早上9點工作到晚上9點,一周工作6天),我們忙起來才是996。」

  朱叢林的校友李東莊家鄉在湖南永州,那裡開了一家女僕咖啡館,店主是光學工程專業出身,是個資深動漫迷。起初這個咖啡館不被街坊鄰居看好,覺得這生意挺荒唐。如今,這個咖啡館經營了大半年,仍然活著。

  看似新奇的「物種」在很多小城市裡冒出頭來。這次回鄉,中國人民大學學生韓亞軍發現共享經濟的風口刮到了家門口,在武漢宜昌的漢正街上出現了「共享麻將機」。

  在調研的這段時間,大學生們接觸到了各種類型的小微企業。鋼鐵行業裡的小企業,身邊隨處可見的小吃店、服裝店、超市,近半數小微企業的月營業額在5萬元以下。

  當大學生們問起過去一年來的生意情況時,47%的小微企業主表示2018年比2017年賺得更多。他們發現,小微企業也有自己的「煩惱」。一些小微企業主常把「湊合」掛嘴邊,因為46%的人感覺生意更難做了。

  「難做」難在房租漲、人工貴、進貨成本也在漲。調研結果顯示,小微商家們開銷最大的三項依次是:進貨墊付、房租成本、人力成本。在甘肅天水,復旦大學經濟學專業大一學生楊楠發現,一些區域的房價兩年內漲了30%多,在當地秦州區商業活動最密集的幾個路段,房價幾乎都達到每平方米一萬多元,堪比上海遠郊。

  客流量下滑,是諸多沙縣小吃店主不得不面對的問題。黃秀蓮是當地第一批小吃製作工藝縣級代表性傳承人,開的小吃店處於4A級景區的黃金地段,但從去年國慶節過後,店內日營業額平均1500元,同比下降了30%。

  在山東萊蕪,一位從事機械加工20多年的老闆期盼政府能幫忙對接科研院所,招才引智,幫助企業發展,「政府給的各種政策、補貼不少,就是招不到人。」而他自己也陷入「悖論」:「一方面希望自己讀大學的兒子能去北上廣找工作,另一方面也在焦慮著小廠裡大專以上學歷的員工佔比正在連年下滑。」

  從企業規模看,這次調研結果顯示,64%的小微企業員工不到5人,12%的有5~10人。人手不夠或者無力僱傭外人,是小城小店小廠裡的普遍情況,41%的小微企業僱傭的是家人,32%的僱傭好友,只有26%的才有實力僱傭外來務工者。

  一張碼撐起指尖上的小生意

  當大學生們走進一家家小微企業時,一張張二維碼已經成為大部分小城小店的「標配」。

  「支付寶到帳×××元」, 宜昌街頭的王老闆每天聽到這句到帳提醒就很開心,他期待有一天能聽到定製的馬雲的聲音或者自己的聲音。

  復旦大學「觀察中國」小微企業調研組發現,超過六成小微商家的日常交易主要依靠行動支付。南京大學調研組發現,像在北上廣一樣,在這些三四五線小城市的小店鋪裡,現金付款的比例一成都不到。

  事實上碼商(指用二維碼收錢的線下商家,是小微商戶中的砥柱力量)已經成為推動行動支付技術下沉的重要力量。第三方研究機構QuestMobile新近發布的《中國移動網際網路2018年度大報告》顯示,支付寶的10億全球用戶裡,超過55.4%的新增月活用戶,來自三四線及以下城市,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下沉市場」。

  說起行動支付帶來的好處,一些小微商家如數家珍,「省去找零和減少排隊」「防假鈔」「提升做生意的效率」「都是掃一掃,我們現在和北上廣深的生意人沒得差」「客人不用擔心現金不夠,我也不擔心假鈔虛付了」。

  也有小微企業主反映,數位技術對於年歲大的商家會有一定門檻。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學生徐辰燁調研了包頭市的城中村,當地年近60歲的劉大爺聽說過行動支付,知道支付寶收款,也承認「一個手機解決收錢的問題挺方便」,但他始終覺得這種方式不安全、不保險。「錢進了手機裡,看不見,摸不著」,讓他心裡沒底。

  徐辰燁覺得,許多店主開始使用行動支付,某種程度上邁出了數位化的第一步。但小微商家對技術的接受程度和文化水平有一定關係,「有的老闆文化水平較低,思想觀念較為保守,沒有更好地利用數位化手段。」

  在行動支付逐漸下沉到三四五線城市的時候,一些小微企業主不甘落後,想要搭上科技快車。甘肅天水三年前開始整治流動水果攤,做鮮果小店的杜先生靠這個政策機會抓住了片區裡的市場空白,成為最早一批在團購網站上賣水果的人,還趕時髦陸續創建了生活號、公眾號和小程序。腦子活絡的杜先生更是嘗試了網商貸,在他看來,實體店只要把握住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潮流,就可以站好「最後一公裡」的崗。

  河北邢各莊村的一家超市裡,張豔花和丈夫不僅貼上了當地店裡頭一份二維碼更是用上了支付寶的「借唄」,拿更多的錢進貨。張豔花覺得這既能周轉開資金又方便。現在,超市一年的營業額能達到二十萬元,刨去成本能掙七八萬元,比外出打工時寬裕得多。

  通過這次調研,學生們發現,因為貸款難,不少小微企業主仍舊通過親朋好友熟人借、去銀行申請貸款,甚至有的不得不借高利貸。只有10%的小企業主用過網商銀行貸款,感受到靠信用通過網絡貸款的便利。

  在螞蟻金服研究院執行院長李振華看來,與大企業相比,小微企業貸款難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金融機構給小微企業貸款的運營成本和大企業比差別不大,而小微企業貸款金額比較低,某種程度上並不划算;另一方面,小微企業的信用數據缺失也是貸款的一個難題。「大企業、上市公司有財務報表,有的小微企業甚至沒有一套完整的財務系統,財務操作上也不是很規範。」

  李振華認為,小微企業面臨的融資難首先要解決如何掌握他們的信用數據,而行動支付的出現,恰恰是一個契機。「別看是一個小小的二維碼,背後卻有很大的功能。」李振華表示,過去小店裡的商家收款都用現金,經營情況很難通過網絡掌握。但二維碼掃過的每一筆交易,形成了商家一天天的流水。每一個用二維碼開戶的商家,都能通過行動支付形成自己的「電子帳本」,所有的交易數據都實現了數據化、電子化。

  「還有通過網絡開具的電子發票信息,這些都能成為金融機構給小微企業貸款時的評估數據,降低金融機構的不良率。」而在此之上,金融機構可以了解小微企業的需求,進一步提供保險、理財等金融產品。

  參與主持調研的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褚榮偉發現,新技術給小微企業的生產管理效率帶來了影響,但在金融借貸方面的效能仍待開發。小微企業貸款有著自己的特點:「小、急、短、頻」。數據顯示,線下小微經營者貸款平均資金使用時長為50天,6個月內貸款超過3次的經營者卻達到35%。

  李振華認為,金融機構必須改變自己的作業模式,要利用新技術改變過去的信貸審核、授信、發放、風控和催收方式,「要往數據化方面去思考」,這樣,數據越來越多樣化,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指日可待。

  「薔薇精神」最動人

  2019年已經來了,儘管許多人感覺生意不好做,但71%的小微企業主仍抱有期待。

  在網際網路購物浪潮的席捲下,包頭城中村裡開化妝品店的張女士從去年開始做起了網購,她並不擔心自己的店開不下去,一方面她的生意屬於實體經濟,另一方面,她在此開店十餘年,攢下了一大批忠實客戶,「具有競爭優勢。」

  調研結果顯示,國家扶持小微政策的整體向好、數位化經營提升效率成為小微企業主的信心源,34.2%的商家表示還有擴大生意的意願。今年伊始,央行宣布降準將淨釋放長期資金8000億元,進一步提升了銀行服務實體經濟尤其是小微和民營企業的意願和能力。

  「我覺得還是要精細化,做一行精一行,貴在堅持,」在甘肅天水做農產品電商的小店主告訴復旦大學學生楊楠,做生意品質要第一,要相信品牌的價值。

  這也是楊楠第一次這麼近距離觀察了解自己家鄉的企業。調查之前,她預想中的家鄉小微企業的生存狀態是安於現狀,但接觸下來,發現這些小企業有著一股不服輸的勁兒,對於搭上數字經濟的發展快車各有路徑。

  朱叢林則在調研的過程中,聽到小微企業主說想「創新」,一家企業還提到希望政府幫助他們對接高校,開展「星期日工程師」,這是朱叢林第一次聽說這個名詞,這個詞是說大企業裡優秀的科研人員在業餘兼職,為民營企業或其他企業提供服務。

  「小微企業不論風吹雨打,努力追尋陽光的『薔薇精神』真讓人動容」,調研結束後,楊楠在自己的微博上寫上了這番感受。

  她的指導老師褚榮偉十分認同,褚榮偉認為,中國經濟要發展,一定要百花齊放。中國小微企業的數量在不斷提高,而小微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央行行長易綱曾指出,小微企業為全國貢獻80%的就業、70%左右的專利發明權、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稅收。

  「經濟發展固然要關注大企業,但從整個經濟結構來說,小微企業也承擔著大量的就業和稅收,如果小微企業發展不下去,大企業就只能孤零零。」在褚榮偉看來,大企業如果是牡丹花,那麼小微企業更像薔薇花,長得挺小不起眼,但隨處可以生長、生命力頑強。「一朵薔薇花可能獲得不了太多關注,但千千萬萬薔薇花就一定會成為一片風景。」

  褚榮偉認為,這是一次很有意義的調研活動。還在讀書本、學理論的大一、大二學生,回到家鄉調研,感受中國經濟的脈動,既有一種情懷也有一種責任。「很多小微企業主就是他們的親戚,他們去調研能聽到更真實的聲音。」

  一番調查下來,許多同學發現,近年來,政府在對小微企業的稅收減免、貸款支持上的政策不斷加碼,起到了很大幫助。一些地方政府,甚至會主動幫助小微企業跑前跑後。

  朱叢林去到一家小微企業,老闆說到企業在擴大生產時,當地政府派專人跟進幫助跑手續,「感覺心裡挺暖的」。

  在數字經濟和轉型升級的背景下,楊楠覺得,小微企業對新技術的接受度、進一步發展的熱情都有很大的個體差異。在楊楠調研的第三產業中,像餐飲、生鮮、小超市這些小微企業主的想法各有不同,「有的企業主會想辦法通過網際網路擴大市場、做配送、對接供貨商還有解決資金問題,但有的企業主遇到經濟下行、市場行情不好的時候就比較被動。」楊楠發現,很多小微企業和個體戶經營者缺乏了解新技術、找人才的能力。

  楊楠希望,政府在減稅、融資等方面出臺政策的基礎上,可以再向技術、人才這方面多多傾斜,「他們創新的積極性不亞於前者,如果能出臺更多在新技術應用、人才引進方面的政策,更能鼓勵這些小微企業的改變和發展。」

  褚榮偉認為,各地政府制定政策時也要考慮和規劃不同地域的小微企業適合的發展模式。如果有產業配套基礎的地域,小微企業可以成為產業鏈上的關鍵環節,沒有產業基礎的地方,小微企業可以做好本地消費服務,「這樣才能幫助小微企業成長,創造一個充滿生機的春天。」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寧迪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網商銀行參與「無接觸貸款」計劃 緩解小微企業壓力
    3月5日消息,《電商報》獲悉,為進一步幫助全國小微企業、個體經營者及農戶有序復工復產,在前期推廣「無接觸貸款」以緩解小微企業經營困難的基礎上,全國工商聯進一步會同中國個體勞動者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與網際網路民營銀行網商銀行共同發起
  • 風吹雨打知生活,苦盡甘來懂人生,句句充滿陽光
    二 * 不是人人都能來到這 個世界上, 既然來了就不做懦夫,好好活一場,風雨不在乎!三 *不是世界給了你幸福,而是你選擇了幸福。世界還是那個世界,就看你如何選擇,天堂與地獄,其實都在自己心中,人都得有選擇的活著,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 風吹雨打懂生活,苦盡甘來知人生,努力在今天,成就於未來,早安
    事情快快做,就是要有輕重緩急,必須做的事不拖延;生活慢慢過,就是要學會享受生活,跟著生活原本節奏,該放慢腳步時,就不要再急著奔跑,才不會錯過生命中最本真的美好。早安!每一天都會告訴自己要好好控制情緒,不抱怨,謹言慎行,這不是將自己變得懦弱和沒有性格,而是在慢慢地提升自己。
  • 全省小微企業信息查詢小程序上線
    原標題:全省小微企業信息查詢小程序上線   為了滿足企業和社會公眾對小微企業信息的查詢需求,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開發了小微企業信息查詢小程序,此項服務於2020
  • 優惠政策再擴圍 小微企業又獲利
    >■黃丹、本報記者郭曼儂近年來,國家高度關注小微企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扶持小微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日前,財政部與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了《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範圍的通知》,將小微企業所得稅減半徵收的標準由年應納稅所得額20萬元以下,擴大到30萬元以下,進一步減輕小微企業的稅收負擔。為了解最新稅收優惠政策內容、減免條件、管理方式、辦稅程序及納稅申報表的填報方法等,本報記者採訪了市國稅局有關負責人。何為小微企業?其標準是什麼?
  • 財稅貨幣金融支持將保持連續性 幫扶小微企業「不撒手」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幫扶小微企業「不撒手」2021年,小微企業支持政策如何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金融機構如何加大力度、創新服務手段,幫助小微企業實現生產經營穩定恢復?2021年,第一份針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政策送來了一顆「定心丸」。
  • 全國首屆大學生禁毒公益微藝術大賽獲獎名單公布
    中國青年網北京2月1日電 (特約記者 邢燕) 以「無毒青春 陽光生活」為主題的「全國首屆大學生禁毒公益微藝術大賽」(以下簡稱大賽)近日圓滿落幕,本次大賽在中國禁毒基金會、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支持下,北京市禁毒辦、北京市團市委指導下,由團中央
  • 楊濤:金融科技賦能 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針對小微企業融資難的痛點,金融科技在供給層面可做更多優化,推動機構數位化與產品線上化,降低成本並提高效率,使傳統金融機構把中小微金融服務領域作為新的藍海。同時,應充分利用新技術給小微企業進行數位化賦能。金融科技企業可以協助小微企業提升管理能力、人才能力等。監管部門應在政策性金融手段中直接鼓勵新技術應用,促使市場化金融科技企業與金融機構場景合作落地。
  • 原所有都有木的靈性,逆著光走,任風吹雨打,不做掙扎,不懼笑話
    生於浮世,活於浮華,我們都難自拔與世間之大,個人是多麼的卑微,原所有人都有木的靈性,逆著光走,任風吹雨打。不得真假,不做掙扎,不俱笑話。願都懂夢於生活,沒來源生活。木心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救不了』龐培作:『你一定得承認這把椅子,它在你漫長生涯中的悲涼;你一定得承認它所稟承的血液,一些等待在那上面悄悄死去。
  • 淺談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成因及對策
    因此,此次調研分析主要針對於小微企業所面臨的困境提出對策建議。  一、現階段小微企業融資所面臨的突出問題  (一)小微企業融資渠道相對單一。由於小微企業自身發展規模限制,缺少上市、債券等融資渠道,其融資方式主要以銀行貸款和民間借貸為主。
  • 2019年「大創慧谷」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落幕
    人民網重慶11月28日電(胡虹) 近日,由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重慶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重慶市就業服務管理局承辦的「渝創渝新」—2019年「大創慧谷」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決賽落下帷幕。《七色光繪夢》和《小罐菜》獲得本次大賽的金獎。
  • 2021年小微外貿企業年度規劃這樣做
    很多小微外貿企業創業艱難,人才、運營都是匱乏的,因此,本著現有力量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大邁進大踏步;每步行走要做好規劃和部署,原因很簡單就是做好基礎工作,儲備人才、培育人才是主要的目標。2、要明確每年的目標值。根據戰略完成既定目標,這樣才能穩步推進。前期可以將目標定的小一點,完成之後再增加目標,目標值每年要根據當年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審。
  • 寧波銀行提升小微服務質效 金融助力小微企業發展施力
    為幫助小微企業恢復經營與正常生產,近日,國務院會議部署推動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會議上提出,明年實現普惠小微貸款綜合融資成本再降0.5個百分點,貸款增速將繼續高於各項貸款增速。在幫助小微企業成長和發展上,寧波銀行一直非常重視該項工作的開展,並堅守「服務小微企業」基本定位,將服務小微企業作為自身發展的使命,金融助力小微企業成長發展。
  • 大學生來濰就業創業有扶持政策!生活補助、見習補貼…
    對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並與畢業生籤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為其繳納職工社會保險費的小微企業,我市按企業實際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給予最長不超過1年的社會保險補貼;對離校1年內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後繳納的職工社會保險費,給予一定數額的補貼,補貼標準原則上不超過其實際繳費的2/3,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2年。
  • 興達陽光企業歌徵集啟事
    內蒙古興達陽光實業集團經過多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企業文化。為增強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讓更多的人了解興達、關注興達,經研究,決定創作一首企業之歌。現面向社會徵集興達陽光企業歌。一、要求:1、 內容積極向上,激發員工鬥志;2、 能表達出興達陽光企業文化;3、 必須是原創。
  • 關注丨「集腋成裘 聚沙成塔」——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小微企業...
    95%以上,這是重慶市小微企業佔非公有制企業總數的佔比數。如今,市內小微企業大量湧現、迅猛發展,已成為重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但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坦言,小微企業量大面廣、小型分散、人員流動大,黨的工作在這一領域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和空白點。
  • 固安農信社開展「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宣傳月」活動
    固安農信社開展「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宣傳月」活動 來源:河北新聞網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張煥宗
  • 興業銀行「數據畫像」讓小微企業信用「變」貸款
    原來興業銀行是綜合了該公司領先的技術創新、良好的信用等數據指標進行企業畫像和風險評審後,為這家「隱形冠軍」開通了綠色通道,快速審批信用貸款500萬元。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不少小微企業因各種原因陷入流動性困難,急需資金「輸血供氧」。但與此同時小微企業手中可抵押資產少且信用記錄不足,難以從銀行獲得貸款。
  • 2020實驗室用品小微企業如何自救?
    一直以來小微企業業務流程標準化意識較淺,習慣於現有工作模式,即便繁瑣費時,效率不高,但是始終沒有打破這個壁壘。在我們多年的行業銷售管理過程中,走訪調研了數百家實驗室用品小微企業,從他們的業務模式中了解到了目前遇到的問題點和企業運營者想要改變現狀的想法,基於此摩貝上線了【摩易銷】,可提供客戶、貨品、訂單、倉儲和帳款全流程解決方案,也建議中小微企業根據自身情況與我們多溝通交流,以期帶來企業管理效率的提高和業績的提升。
  • 山東開展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
    記者從省市場監管局獲悉,自2021年1月開始,山東省將全面開展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鼓勵引導小微企業積極採用國際質量管理體系標準(ISO9000系列標準),指導建立運行有效、適宜的質量管理體系,解決小微企業質量管理人才匱乏、質量水平不穩定、管理成本和風險較高等堵點、痛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