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普遍家裡只有一個或者兩個孩子,對孩子的養育問題都比較重視,加上生活水平和經濟條件的提高,在孩子的養育上也更加的精細化,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所謂過猶不及,有時候過度的精細對孩子來說,也不是好事。
前不久,網上就在熱傳一位寶寶的牙齒照片,有人可能會問,牙齒有什麼好熱傳的,大家不都長得差不多,小孩子頂多就是多幾顆蛀牙。不過這還真不是蛀牙的問題,這個小寶寶的牙齒照片之所以能火,是因為它那有些怪異的形狀。
仔細看看這位寶寶的牙齒結構,大家就會發現,這牙齒是呈鋸齒狀排列的,每顆牙齒的齒縫都很大,而且越靠上端的牙齒就越尖利,就連所謂的大門牙也是這種形狀,越看越是讓人心驚,這不跟鯊魚的牙齒一樣了嗎?
這張照片一傳到網上,就引起了眾多網友的熱議,網友們也紛紛發表評價調侃說:「這孩子怕是有貴族血統吧」「這麼尖利的牙齒,在喝奶的時候媽媽估計遭了不少罪。」「這個孩子的爸爸是個鯊魚吧,所以她是鯊魚寶寶?」
網友們有一點倒是說對了,這位寶寶的牙齒,就叫做「鯊魚牙」,那到底什麼是鯊魚牙?為什麼好好的會長出這樣的牙齒?寶寶出現了鯊魚牙又該怎麼辦呢?
一、什麼是鯊魚牙?
所謂鯊魚牙,從這個稱呼中想必大家也可以猜到,這可能跟鯊魚有一定的關係。大家從網上找一些鯊魚牙齒的圖片仔細研究下就能知道,鯊魚是有層層疊疊的五六排牙齒的,當最外面的一層牙齒脫落的時候,裡面的一排牙齒就會慢慢向前移動,補上前面的空位。
有些寶寶到了換牙期的時候,本來按先後順序應該是乳牙先掉落,然後恆牙再長出來的。但有些乳牙比較「霸道」,佔著位置就不走了,但是恆牙到了時間還得往外長,沒辦法之下,恆牙只能是擠在乳牙旁邊長出來,從而形成了兩排牙齒,也就是我們說的「鯊魚牙」,專業上稱之為「乳牙滯留」。
二、為什麼會出現鯊魚牙?
寶寶之所以會出現鯊魚牙,這個鍋,還真得家長來背。
現在的家長對孩子都太過操心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在孩子的飲食上,更是細緻入微,吃韌性大的東西怕噎著,吃硬一點的食物又擔心損傷牙齒,在寶寶的飲食上太精細,青菜要切斷、煮爛了,蘋果要打成蘋果泥,一根香蕉要切成好幾段,甚至直接壓成泥......
這樣一來,孩子吃東西的時候確實是方便多了,但是用得到牙齒的地方也變得少了。牙齒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來咀嚼食物的,寶寶乳牙萌出後,牙齒通過多咀嚼,多「鍛鍊」,才能促進乳牙牙根的生長發育,等到了大概6、7歲需要替換恆牙的時候,它才會自然脫落,就像「瓜熟蒂落」一樣,這是符合一般自然規律的事情。
但是家長們太過精細化的餵養使得寶寶吃到的食物往往缺乏纖維,根本不需要需過多的咀嚼,直接就吞咽下去了。這樣一來,時間長了,乳牙不能接受到充分的生理性刺激,乳牙的牙根和牙槽骨連接的太過緊密,恆牙就無法取代乳牙的位置,只能從乳牙的後方長出,形成了鯊魚牙。
三、寶寶出現了鯊魚牙怎麼辦?
一旦寶寶長出了「鯊魚牙」,建議家長們還是交給專業的牙科醫生來處理。因為恆牙在剛萌出的時候生長動力還是很強的,在拔除了鯊魚牙後,大多都可以自行移動到正常的位置上。但如果鯊魚牙沒有及時拔除,導致恆牙萌出時間太久,位置已經基本固定,這時候再去拔除鯊魚牙,恆牙也很可能長成小歪牙。
家長們也可以觀察下寶寶牙齒的狀態,當恆牙只萌出1/3或者2/3的時候,如果鯊魚牙還沒有鬆動的跡象,家長可以讓孩子多吃一些蘋果、玉米等需要充分咀嚼的食物,以促進鯊魚牙的自然脫落。
但是當恆牙已經完全萌出,乳牙依然沒有離開自己的崗位的話,那麼家長們只能帶孩子去找牙科醫生,通過拔牙+正畸的手段將牙齒恢復到正確位置。
有些家長也會嘗試在家裡自己給孩子拔牙,不過在拔牙之前,一定要分清楚哪顆是乳牙哪顆是恆牙,可別拔錯了,追悔莫及。因為即使是在口腔醫院,這樣的事情也很常見。
因此,還是建議寶寶一旦長了鯊魚牙需要拔牙的話,儘量交給專業人士來處理,畢竟我們普通人想要分清哪顆是乳牙還是恆牙,也不是那麼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