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汪池水清得沒一絲雜質,乍眼望去仿佛一塊藍玻璃。
如此藍湛湛的池水,令人有點恍惚。
池塘倒影的樹木,清幽靜謐,就像是一面鏡子,唯有看到水中一群群遊動的錦魚,方才知曉,這是池水。
水草與樹木的倒影交相輝映,已傻傻分不清了。
大自然無疑是一幅色彩斑斕的水彩畫。
不遠處的「情人湖」,在樹木和陽光的襯託下,有別一樣的風味。
真羨慕一群白鵝和鴨子在清澈水中暢遊,看它們悠閒自得,追逐嬉戲的樣子,一生足矣。
大理蝴蝶泉公園,來到就知道聞名是有原因的。
反映白族生活的經典影片《五朵金花》,曾在這裡取景拍攝。
「蝴蝶泉邊好梳妝」,這裡是愛情的萌發地,大理本地人稱為「情都」。
大理蝴蝶泉坐落在大理點蒼山雲弄峰下,優越的地理位置,美上加美 。
進了大門是一條竹林大道,微風陣陣,竹葉婆娑。漫步在幽靜竹林間,神清氣爽。
一座古色古香的石牌坊映入眼帘,這是郭沫若遊大理時留下的「蝴蝶泉」三個大字。
從牌坊到蝴蝶泉邊,約有百米。蝴蝶泉,在這裡與周圍相互依託。
泉池並不大,透亮的大理石砌成石欄圍在它周圍。
泉水是蒼山化雪流下來的,泉水之上,是一棵蒼老而遒勁的合歡樹。
據說,以前每年到了夏季,成千上萬的蝴蝶從四面八方飛來,鋪天蓋地,在泉邊漫天飛舞。
蝴蝶大如巴掌,小如銅錢。無數蝴蝶還鉤足連須,首尾相銜,一串串地從大合歡樹上垂掛至水面。五彩斑斕,蔚為奇觀。可是,現在見不到這種場面了。
當地鄉民介紹說,每逢蝴蝶會,附近的老老少少都會聚集到蝴蝶泉邊來對歌。
蝴蝶們在合歡樹旁上下翻飛,人們在樹下歌唱、談笑。
泉水是從旁邊石壁上的龍嘴中噴湧而出,聽說摸龍頭可以交好運,遊客大都會選擇摸一摸。
自古以來,這裡留下許多文人墨客的詩文。
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稱頌其:「泉上大樹,當四月初即發花如蛺蝶,須翅栩然,與生蝶無異。又有真蝶無數,連須勾足,自樹巔倒懸而下,及於泉面,繽紛絡繹,五色煥然。」
郭沫若在蝴蝶泉邊時,聽人說起雯姑和霞郎的愛情傳說,賦詩一首:「蝴蝶泉頭蝴蝶樹,蝴蝶飛來千萬數。首位相垂如串珠,四月中旬年一度。」
蝴蝶泉附近有條情人甬道,彩帶上一顆顆懸掛著的紅色愛心,寫滿了一句句山盟海誓的美好話語。
一群穿著鮮豔民族服飾的少女,遊玩其中,增添了一絲韻味。
一位老婦人,頭戴涼帽,坐在石級忙著手工活,專注的樣子美極了。
但是好多遊客覺得現在蝴蝶泉看不到蝴蝶盛況了,不值得來遊玩了。但是,這裡的景、水、人都值得欣賞。
即使低頭,看到地面上用鵝卵石做成蝴蝶造型,也是一道景色。
(了解更多旅遊資訊,點擊右上角藍色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