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娟院士團隊聯合清華李賽團隊重磅揭示新冠病毒全病毒精細結構

2021-01-21 每日經濟新聞

據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微信號16日消息,9月14日,浙大一院李蘭娟院士團隊與清華大學李賽研究團隊聯合在國際權威學術雜誌《細胞》(Cell,影響因子38.637)在線發表題為「Molecular architecture of the SARS-CoV-2 virus」的研究成果。

在國際上首個解析了真實新型冠狀病毒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析度,並原位揭示了刺突蛋白的天然構象及其分布特徵,以及核糖核蛋白複合物在病毒體內的結構及其分子組裝過程,對深入了解新冠病毒的生物特性、疫苗設計、抗病毒藥物研發等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人員將從一名重症患者體內分離得到的病毒株在體外大量培養並有效滅活和固定後,進行病毒超速離心純化、冷凍電鏡成像和數據採集。通過分析處理319套傾轉系列中的2294顆病毒粒子(為目前已知的關於新冠病毒最大的冷凍電鏡斷層成像數據集),獲得了病毒的精確尺寸大小與形態、表面刺突蛋白天然構象與分布、病毒體內核糖核蛋白複合物結構及組裝形式等重要信息,並重構出一個具有代表性的病毒高清三維結構。

全球首個揭示新冠病毒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及核糖核蛋白複合物的分子組裝

圖片來源: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

在此之前,國際上對新冠病毒的結構研究大都聚焦於某一個部位或者蛋白分子,該研究在國際上首個解析了真實新型冠狀病毒全病毒的精細結構,並原位揭示S蛋白天然構像和分布、核糖核蛋白複合物在病毒體內的分子組裝過程等。這項研究所揭示的新冠病毒全病毒結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析度,並闡明了該病毒如何在直徑約80納米的體腔中組裝和堆積其約30Kb長的單股RNA,最終使「看不見的敵人」清晰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丨在病毒身上做研究揭示病毒表面天然結構對疫苗研製、抗病毒藥物研發意義重大

冠狀病毒因其如日冕般外圍的冠狀而得名,病毒表面的這些冠狀物質叫做刺突蛋白,是一種糖蛋白,也是我們能看到的最直觀的病毒結構。它的作用就是感染細胞,可以說是病毒侵入人體細胞的「鑰匙」,如果沒有了刺突蛋白,病毒也就不具有感染性了。

目前大多數對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研究都是體外重組的,而該研究直接在病毒上開展科研工作,原位解析了新型冠狀病毒表面刺突蛋白的天然構像和分布。

科研人員發現,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就像「鏈錘」一樣可以在病毒表面自由擺動,上端粗、下端細,這種特性有助於病毒能靈活「抓住」細胞表面,與之結合入侵細胞,感染人體。

科研人員還發現,它的刺突蛋白的朝向也很有趣,懂得「自我保護」。如果把刺突蛋白比喻成一把傘,雨傘張開被稱為「向上」,雨傘關閉被稱為「向下」,當刺突蛋白向上時,它就像亮出了自己的武器一樣,大喊著「我要去感染細胞了!」此時,如果人體細胞不幸被刺中,那麼就面臨感染的危險。而當刺突蛋白向下,它就像收起兵器,以免被機體識別擊潰。研究發現,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97%都是向下的,這也就成為它不易被抗體及藥物等擊敗的原因之一。

圖片來源: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

丨新冠病毒為什麼可在環境長期存活或許與「病毒靈魂」的組成有關

除了刺突蛋白,新冠病毒的內部結構核心——核糖核蛋白複合物,在該研究中也取得了重要進展。

核糖核蛋白複合物是病毒核酸與蛋白的結合體,病毒所有的遺傳信息都儲存在裡面,可以調控病毒的生物特性,可謂是「病毒的靈魂」。

早前的研究發現新冠病毒的核糖核酸長度是同類病毒中最長的,達到病毒自身直徑的100倍,那麼病毒是如何將達到自身長度100倍的核糖核酸不糾纏、不打結、不斷裂、完好無損地裝進自己體內的,一直是個未解之謎。科研團隊開創性地揭示了病毒腔內核糖核蛋白複合物天然結構及其組裝機制,闡明了新冠病毒是如何在80納米的管腔內組裝和堆積單股長達30Kb的核糖核酸。

原來,這些複合物像串珠一樣把核糖核酸組織在一起,並在病毒體內有序排列,不僅解決了在有限空間內收納超過自身容量核糖核酸的難題,還加固了病毒本身結構,使它能夠經受住人體外複雜環境中的各種理化因素破壞的挑戰,這也可以用來解釋新冠病毒長期在外環境存活的一個重要因素。

圖片來源: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浙大一院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究竟長啥樣?浙大一院李蘭娟院士團隊與清華大學李賽研究團隊重磅揭示國際首個新冠病毒全病毒精細結構
    2020年9月14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蘭娟院士課題組與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李賽研究員課題組緊密合作,在國際權威學術雜誌《細胞》(Cell,影響因子38.637)在線發表題為「Molecular architecture of the SARS-CoV-2 virus」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首個解析了真實新型冠狀病毒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析度
  • 首個新冠病毒全病毒精細結構被揭示是怎麼回事 新冠病毒全病毒長...
    北京時間9月14日,李蘭娟院士與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李賽研究員在國際權威學術雜誌《細胞》在線發表題為「Molecular architecture of the SARS-CoV-2 virus」的研究成果,揭示了首個新冠病毒全病毒精細結構,這也是目前國際上最清晰的3D病毒模型。
  • 全球首次完整揭示新冠病毒!北京女學霸與李蘭娟院士團隊合作,研究獲國際關注!
    後保送至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目前是青年科學家李賽的團隊成員。李賽研究員團隊與浙江大學李蘭娟院士團隊合作,歷時100天打出了漂亮一仗: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解出完整新冠病毒分子結構的科研團隊。他們的成果不僅讓大家能清晰地看到病毒的外部結構,有助於後續疫苗的開發;而且還打開了病毒的內部,為新冠病毒的超長基因組在病毒體內的分布方式提供了高分辨信息。
  • 新冠病毒長這樣!我國科研人員揭示新冠病毒全病毒精細結構
    近日,浙大一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蘭娟院士課題組與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李賽研究員課題組合作,揭示了全球首個解析真實新型冠狀病毒的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這對深入了解新冠病毒的生物特性、疫苗設計、抗病毒藥物研發等具有重要意義。
  • 我國揭示首個新冠病毒全病毒精細結構;教育部多舉措解決留學生就學...
    (來源:中新社 黃冬 攝)新發現全球首個揭示新冠病毒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及核糖核蛋白複合物的分子組裝。課題組供圖●9月16日,浙大一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蘭娟院士課題組聯合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李賽研究員課題組,在國際上首次解析了真實新型冠狀病毒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析度,對深入了解新冠病毒的生物特性、疫苗設計、抗病毒藥物研發等具有重要意義。(來源:科技日報)研究團隊對WD 1856b的參數分析。
  • 新冠病毒長這樣!我國科研人員揭示全球首個新冠病毒全病毒精細結構
    據國內媒體報導,近日,浙大一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蘭娟院士課題組與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李賽研究員課題組合作,揭示了全球首個解析真實新型冠狀病毒的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這對深入了解新冠病毒的生物特性、疫苗設計、抗病毒藥物研發等具有重要意義。
  • 我國揭示新冠病毒全病毒精細結構
    IT之家9月17日消息 IT之家從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獲悉,9 月 14 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蘭娟院士課題組與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李賽研究員課題組緊密合作,在國際權威學術雜誌《細胞》(Cell,影響因子 38.637)在線發表題為 「Molecular architecture
  • ...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對深入了解新冠病毒的生物特性、疫苗設計...
    文 / 冷靜2020-09-16 17:29:42來源:FX168 【中國揭示首個新冠病毒全病毒精細結構】近日,在浙大一院李蘭娟院士課題組與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李賽研究員課題組合作下,近日,全球首個解析真實新型冠狀病毒的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被揭示
  • 張伯禮、施一公、李蘭娟等齊點讚!新冠病毒「完整結構圖」到底有多...
    對於新冠病毒進化的思考,它確實給人很多啟迪。」9月19日,在一次學術研討會上,「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展示了一張新冠病毒的完整結構圖。張伯禮說,這是清華一幫搞結構生物學的年輕人做出的工作,看完讓人倒吸涼氣,他們把病毒整個亞結構解得非常清楚。這是一張什麼圖?居然能跨界贏得張伯禮院士打CALL。
  • 張伯禮、施一公、李蘭娟齊點讚!新冠病毒「完整結構圖」有多牛?
    對於新冠病毒進化的思考,它確實給人很多啟迪。」9月19日,在一次學術研討會上,「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展示了一張新冠病毒的完整結構圖。張伯禮說,這是清華一幫搞結構生物學的年輕人做出的工作,看完讓人倒吸涼氣,他們把病毒整個亞結構解得非常清楚。
  • 張伯禮、施一公、李蘭娟等齊點讚!新冠病毒「完整結構圖」到底有多牛?
    對於新冠病毒進化的思考,它確實給人很多啟迪。」9月19日,在一次學術研討會上,「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展示了一張新冠病毒的完整結構圖。張伯禮說,這是清華一幫搞結構生物學的年輕人做出的工作,看完讓人倒吸涼氣,他們把病毒整個亞結構解得非常清楚。
  • 全球率先揭露新冠病毒真身,清華研究團隊平均年齡不足28歲
    想要拆解結構,首先得獲取病毒樣本。當時,正值前方抗疫的關鍵時期,多方打探未果後,李賽向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求助,之後與正在前方抗疫的李蘭娟院士團隊取得聯繫。李蘭娟團隊依據李賽的需求,專門針對電鏡研究篩選出病毒樣本,將樣品濃縮1000至2000倍,並進行了嚴格的滅活處理。在談「疫」色變的二三月份,即便是滅活病毒,進入校園也相當敏感。
  • Cell:李蘭娟/李賽等解析新冠病毒完整分子結構
    由於新病例的迅速增加,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很快引起了全球關注,病原體被鑑定為SARS-CoV-2。截至目前(9月15日),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2925萬例,死亡人數達93萬。
  • 頭條 | 張伯禮、施一公、李蘭娟等齊點讚!新冠病毒「完整結構圖」到底有多牛?
    對於新冠病毒進化的思考,它確實給人很多啟迪。」9月19日,在一次學術研討會上,「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展示了一張新冠病毒的完整結構圖。張伯禮說,這是清華一幫搞結構生物學的年輕人做出的工作,看完讓人倒吸涼氣,他們把病毒整個亞結構解得非常清楚。這是一張什麼圖?居然能跨界贏得張伯禮院士打CALL。
  • 最清晰面目曝光:我國揭示新冠病毒三維精細結構 系全球首個
    我國揭示新冠病毒三維精細結構,系全球首個據科技日報16日消息,記者從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獲悉,浙大一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蘭娟院士課題組聯合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李賽研究員課題組,在國際上首次解析了真實新型冠狀病毒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析度,對深入了解新冠病毒的生物特性、疫苗設計、抗病毒藥物研發等具有重要意義。
  • 張伯禮李蘭娟齊點讚 新冠病毒完整結構圖到底多牛
    9月20日,科技日報記者前往清華大學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研究員李賽研究組,試圖一探究竟。 給整個病毒做「CT」 從裡到外看得清清楚楚9月15日,《細胞》在線發表李賽團隊與李蘭娟院士團隊合作完成的研究論文《新冠病毒的分子結構》,他們通過冷凍電鏡斷層成像技術,把新冠病毒看了個清清楚楚。
  • 率先向全世界公布新冠病毒真實完整結構!這個年輕團隊只用了百餘天
    想要拆解結構,首先得獲取病毒樣本。當時,正值前方抗疫的關鍵時期,多方打探未果後,李賽向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求助,之後與正在前方抗疫的李蘭娟院士團隊取得聯繫。她事後回憶,當時的心情喜憂參半:憂的是,病毒濃度如此之高;喜的是,經過連續多日高強度的實驗,終於提純成功了。頭一個月,李賽團隊採集了100TB新冠病毒結構數據,從中篩選出2294顆病毒顆粒,並從病毒表面挑選出5.5萬個刺突蛋白、病毒內部挑選出2萬個核糖核蛋白複合物。
  • 率先向世界公布新冠病毒真實完整結構!這個年輕團隊只用了百餘天
    通過與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李蘭娟課題組合作,他們利用冷凍電鏡,首次「透視」新冠病毒從內到外的全病毒三維結構,發現了這種病毒狡詐本性:在病毒表面,凸起的皇冠模樣的刺突蛋白隨機分布,可自由擺動,像古代的冷兵器「鏈錘」一般靈活,還可調整方向,便於進攻受體;在病毒內部,超長核糖核酸(RNA)規則收納,經過特殊結構組裝之後,呈現「鳥巢形」和「金字塔形」,能為病毒提供強健的
  • 張伯禮、施一公、李蘭娟齊點讚新冠病毒完整結構圖到底多牛
    原標題:張伯禮、施一公、李蘭娟齊點讚新冠病毒完整結構圖到底多牛「我希望大家能好好看一看。對於新冠病毒進化的思考,它確實給人很多啟迪。」9月19日,在一次學術研討會上,「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展示了一張新冠病毒的完整結構圖。這是一張什麼圖?居然能贏得張伯禮院士為它打CALL。
  • 張伯禮、施一公、李蘭娟齊點讚,新冠病毒完整結構圖到底多牛?
    不止如此,據報導,該研究還得到了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的鼎力支持,並受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顏寧「不要找藉口、3天內必須寫完論文」的激將式敦促。  9月20日,科技日報記者前往清華大學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研究員李賽研究組,試圖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