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國際權威期刊《細胞》在線發表了題為&34;的研究論文。審稿人在評審意見裡稱讚道:&34;而這篇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就是北京林業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2018屆畢業生宋雨桐。
宋雨桐,北京林業大學生科18屆畢業生,本科便加入林金星教授團隊,在李瑞麗副教授的指導下開展科研訓練。後保送至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目前是青年科學家李賽的團隊成員。
李賽研究員團隊與浙江大學李蘭娟院士團隊合作,歷時100天打出了漂亮一仗: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解出完整新冠病毒分子結構的科研團隊。他們的成果不僅讓大家能清晰地看到病毒的外部結構,有助於後續疫苗的開發;而且還打開了病毒的內部,為新冠病毒的超長基因組在病毒體內的分布方式提供了高分辨信息。
全球首次從內到外完整揭示新冠病毒全病毒精細結構
大年初一,宋雨桐接到了李賽的電話:&34;,宋雨桐甚至都沒有打聽是什麼課題,就立即趕回了清華。驚險的是,她前腳進校門,後腳清華就宣布封校,後來,長達半年多的時間裡學生無法正常返校。就這樣,師徒二人開始了前期準備工作。
李賽研究員團隊在清華大學冷凍電鏡平臺前一為宋雨桐
課題正式啟動後,宋雨桐便全身心投入到研究工作中,在實驗室廢寢忘食,以超高的工作效率,短時間內便摸清了樣品的最佳提純濃縮方案,最終篩選出大量的優質電鏡樣品。包括後來的電鏡數據採集,所有實驗操作一氣呵成,這與她此前在北林刻苦學習、磨練技能是分不開的
純化後的滅活新冠病毒冷凍電鏡圖片
作為首次做如此重大課題的年輕人,宋雨桐與其他團隊成員的壓力可想而知。課題初期,面對高強度的工作宋雨桐及團隊成員陳勇和張佳星每天早上到實驗室後的第一件事就是互相打氣,&34;幾乎成為他們的口頭禪。在李賽老師的引導與激勵下,這種不斷&34;的信心與勇氣最終助他們成功解謎新冠病毒真實完整結構!
李賽清晰地記得,他和宋雨桐投稿完走出醫學科學樓時,已是凌晨3點半。他疲憊地準備回家睡覺,卻看見宋雨桐轉身走向電鏡室,投入到下一個項目的科研攻關中。
在成果被《細胞》雜誌正式接收後,李蘭娟院士還打來電話祝賀他們團隊,她說:&34;是的,儘管我們總是會面對無數的未知,未知也時常讓人恐懼,但還好我們有無數像李雨桐這樣的科研人員在自己的崗位堅守職責,才能讓我們將未知變為已知,讓人類少一些災難和困苦。
李賽研究員團隊合影,左二為宋雨桐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任何一項成績的取得都不可能是輕鬆的,這其中凝聚著宋雨桐近三個月來的所有努力和付出。學校為畢業生宋雨桐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表示誠摯的祝賀和由衷的驕傲!希望學校全體學子向優秀校友學習,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邁向新高度,共同創造北林發展的新成績,在為黨的事業不斷奮鬥中奉獻青春力量,在為人民服務中展現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歡迎關注&34;頭條號,獲取更多關於北林大的最新資訊!
素材來源:北京林業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官微、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