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對於2021即將落地的3+1+2選科模式下的新高考的所有政策的最終解讀,還是要由各省市的招生主管部門來解讀。本文主要是以遼寧為例,簡單的聊聊新高考,主要從新老高考對比的角度做個比較。
首先看政策支持文件,這個相關的文件大家自行網上搜索查找就可以了。
新老高考總分都是750分。
傳統高考,多數省份採取的都是3+「X」,語數外3門主科(每科原始分150分),「X」為理綜或文綜(原始分300分,其中物化生各科佔比分數各省有所不同)
新高考「3+1+2」模式,「3」為語數外主科(每科原始分150分),「1」為物理或歷史中2選1(每科原始分100分),「2」為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選2(賦分制,每科100分)。
以遼寧考生為例,需要注意的是2021年、2022年的聽力成績不計入外語成績,外語成績以筆試成績1.25倍計入,也就是說某個考生筆試成績很好,聽力一般或較差就佔據優勢了。但是到2023年及以後,就要把聽力成績計入外語成績了。所以趕不上2022之前高考的同學,還是要平時加強聽力訓練了。這個貌似臨陣磨槍不太好使。
還會以遼寧為例,選考科目在學生合格考結束後選擇,只有某個科目合格性考試成績合格才具備參加選擇性考試的資格。
通過2021年第一屆新高考考生來看,高中學習期間,選定這後後又重新更改選科的同學還是有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不熟悉新高考的選科組合與對應專業錄取選科要求的匹配關係;
2、高一對於未來職業規劃路徑不夠清晰,沒有意識到新高考將志願填報前置的重要意義;
3、隨大流盲目選擇學科,因學習難度加大,為了能夠在高考中拿到分數,只能「另起爐灶」,改選學科。
4、部分高中受到師資限制,沒有開放所有科目的選科組合提供給考生選擇,或者有些選科組合只能走班就讀。
建議在高一就要做專業定位測評,看考生的職業興趣傾向、學科能力和性格特徵情況,通過測評給出一個參考方向,同時依據選科組合進行專業推薦。
關注本號,私信「測評帳號」,可以獲取專業定位測評帳號一個。